pdf书籍屋 - Dacie & Lewis实用血液病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9-29 12:20:03

Dacie & Lewis实用血液病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Dacie & Lewis实用血液病学精美图片

Dacie & Lewis实用血液病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0443066603
  • 作者:Lewis, S. Mitchell/ Bain, Barbara J. (EDT)/ Bates, Imelda, M.D./ Lewis, S. M. (EDT)/ Bates, Imelda, M.D. (EDT)/ Dacie, John Vivian (EDT) 
  • 出版社:Elsevier Science Health Science div
  • 出版时间:1970-1
  • 页数:736
  • 价格:767.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9-29 12:20:03

内容简介: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bible of hematology," this highly successful, practical manual is the place to turn to for every aspect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 The book covers all of the techniques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with blood disorders, including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tried-and-true manual methods of measurement. It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which test to use for each situation, the principles of each test, possible causes of error,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Each chapter conforms to a template, providing quick, easy access to key information. Extensive updates throughout bring you expert guidance on advancing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laborator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while retaining the strengths that have made this book an essential reference on laboratory hematology for over 50 years!

Contains crucial instructions for performing and interpreting lab tests in any sized laboratory. Provides complete coverage of all levels of diagnostic testing from the basic to the most advanced. Uses helpful decision trees to make the critical information you need easy to locate and understand. Features state-of-the-art information on the hottest areas of the field, including Diagnostic Radionuclides in Hematology and Molecular and Cytogenetic Techniques. Demonstrates important lab findings with over 300 illustrations and color photographs.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bible of hematology," this highly successful, practical manual is the place to turn to for every aspect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 The book covers all of the techniques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with blood disorders, including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tried-and-true manual methods of measurement. It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which test to use for each situation, the principles of each test, possible causes of error,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Each chapter conforms to a template, providing quick, easy access to key information. Extensive updates throughout bring you expert guidance on advancing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laborator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while retaining the strengths that have made this book an essential reference on laboratory hematology for over 50 years!

Contains crucial instructions for performing and interpreting lab tests in any sized laboratory. Provides complete coverage of all levels of diagnostic testing from the basic to the most advanced. Uses helpful decision trees to make the critical information you need easy to locate and understand. Features state-of-the-art information on the hottest areas of the field, including Diagnostic Radionuclides in Hematology and Molecular and Cytogenetic Techniques. Demonstrates important lab findings with over 300 illustrations and color photographs.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thekingofcomedy 发布时间:2022-04-04 01:21:53

    2022.04.03

    书读顺了以后,3天时间就读完了。第二编以“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第三编对各国政党的介绍,似无必要,且未深入探讨政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关情况。后面又介绍了一些青年组织,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总之,不是一部理想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教材。

  • 作者: 天渊 发布时间:2015-07-14 07:46:15

    蛋疼

  • 作者: 月沙 发布时间:2019-11-06 00:45:31

    这本书的封面就是林姐姐的素描,初读这本书发现,作者陈琅语笔墨下的林徽因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可自己去了解林姐姐的生平和她写过的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是作者笔墨动人,而是天使本身就是那么圣洁。

    这文字就像一杯醇香的老酒,不妖艳、不落凡俗,细细品,却又难以忘怀

  • 作者: 毛嗲嗲 发布时间:2019-12-10 17:56:31

    很美的一本书。作者60岁还能绕地球一圈,在海上漂一百多天,我辈楷模。要有世界观,先要观世界。活到老走到老。

  • 作者: 缺氧 发布时间:2020-03-01 15:16:54

    比初版好太多,想起来还会翻一翻。初版看的恨不得跳楼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用类型原型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reneko 发布时间:2015-01-19 00:23:24

           本学期精神分析课的期末论文,也算是给少年时代一个交代吧。至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当年对爱情困惑的我提供了一些指向。

    ====================================================

           作家茨威格来自奥地利,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不仅都是维也纳大学的校友,两人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关系。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尤其是在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方面。这一写作特点也常常被认为是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便是茨威格众多小说中的最佳代表之一,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位男性阿尼玛的爆发,并最终引导个体走向自性化之路的过程。

    1 作家R的类型功能

           从态度功能的类型看,这个陌生女人所钟情的男人——作家R,应该是一个以外倾直觉为优势功能的人物。

           外倾直觉通常会直接卷入到客观的可能性之中。正如荣格(1971)所述,“他的全部生命都会淹没在整个新情境之中。”作家R虽然游戏人生,却并不固着于眼下的生活,在他的心里一直存在着“远方”的意象。他经常出门远行,独自一人。正是外倾直觉这种无意识中的逻辑,使他总试图去超越现状。超越他所处的时间地点,他总是活在别时别处。在他看来,当下就是眼前这个样子,它就在这里,如果我想我可以随时考察它。倒是其他什么地方比如门外面是什么状况我现在不能掌握,那才是令人着迷的。

           然而,对于那些不具备同等外倾直觉发展水平的人而言,此类型显著的问题是根本不能感知到任何信号的存在。外倾直觉不能注意到情感线索,甚至会暗中破坏它所追求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这也可以理解,当陌生女人屡次尝试向作家R抛出暗示的线索,希望他能认出自己的身份(“过去,我爱上一个人,他也总是出门旅行。”;“没准儿送你花的女人也是一个被你忘记的人呢!”),而作家R却始终无动于衷。这可能是由于陌生女人的容颜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改变,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归结于作家R自身对于情感线索的迟钝理解。

    2 陌生女人的类型功能

           陌生女人的类型属于内倾情感,相对于作为优势功能的外倾直觉,恰好处在劣势功能的位置上。我们也可以把陌生女人看作是作家R的阿尼玛原型。

          从行文的描述可以看出,陌生女人的外在举止是平和的,并不惹人注目,给人以一种令人喜爱的文静、或与人相合共鸣的印象,但事实上她并不想以此去感化他人,以任何方式去打动、影响或改变他人。作为内倾情感的人,她总是让外在世界来适应内心的价值标准,即用一生的时间全心全意地爱慕作家R。当有不符合的时候,她就会拒绝这个信息进入内心世界,或者放在对应的很低的价值序列中去,不予以关注,不在上面花费精力,以免影响内在的和谐。陌生女人十五岁那年,由于母亲的改嫁,她被迫随之搬离维也纳,再也见不到心爱的作家R,她感受到了绝望,“没有你的日子,我将自己藏在一个阴暗而孤寂的世界中,拒绝心满意足的美好生活,与自己进行斗争……并自以为满足。”为了能够重新见到作家R,她逃离了优渥的家庭,只身返回维也纳打工。

           阿尼玛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灵魂”,荣格在《心理类型》中对它下的定义是“最具有‘人格’特质的一个确定的整体功能体系”(1921) 。对荣格而言,阿尼玛是一个女性的词语,代表男性身上异性角色的心灵的、主观的态度。英国荣格分析师麦克·福德汉姆曾说:“它(阿尼玛)是你的女人。”

          事实上,陌生女人也确实把自己定位成专属于作家R的女人。作为“他的女人”,陌生女人对于作家R的认识和理解是深刻透彻的,即使他们之间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甚至对于他的朋友,陌生女人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辨认并有所评价,“我把他们分成两类:喜欢的和厌恶的。”从中可以看出,阿尼玛拥有的心灵内容与自我十分不同,它充当着反思的本能,是个体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生活的能力。

    3 英雄与阿尼玛的邂逅与错失

           “我等待着,就像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它整个地等候在你关闭的生活之外。”陌生女人终其一生都在期待着作家R能有一天发现自己,结为爱侣,就像阿尼玛长久地等待着自我的意识觉醒,等待着被自我进行重新整合那样。

           陌生女人初遇作家R适才十三岁,而那时的作家R已经是一个二十五岁的成年人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作家R第一次邂逅了他的阿尼玛,当时的作家R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女孩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这次偶遇对于陌生女人而言却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的生命里,凡与你有关的才有意义,连这世界也因为你而万物复苏。”尽管优势功能没有察觉,个体的阿尼玛已经从那时开始诞生并逐步发展了。

           事实上,故事中处于优势功能的角色——作家R是曾经几次意识到作为阿尼玛的陌生女人的。陌生女人也在作家R脉脉含情的目光中,“首次成为女人,恋爱中的女人”。然而,这种意识仅仅停留于宽泛的认识层面,作家R对于陌生女人所代表的类型领域(在故事中即她的身世背景)倾向于表现出可悲的不称职——他对于了解该区域的劣势功能不感兴趣;同时,代表优势功能的作家R也对陌生女人采取了破坏性的忽略。这一现象在荣格看来,都是个体“对内在世界适应失误”的症状(1966)。

           陌生女人怀上了作家R的骨肉,她完全可以告诉作家R,让他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事实上这也是她向作家R,即阿尼玛向英雄宣告自己存在的最佳机会。但是她却选择放弃告知作家R,因为她清楚,作家R虽然看起来待人和善,但是他的恩赐是消极的,是需要人家去提示,要别人伸手去索取。生性只喜欢轻松浪漫的作家R,如果突然被告知成为了父亲,成为了必须为一个生命负责的人,他只会感到尴尬和为难。“只能呼吸自由空气的你一定会认为我仿佛拴住了你一样。”

           可以预测到,当个体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自己的阿尼玛,他必须忍耐心理上某种令人不愉快,似乎又不会离开的状态。虽然直到那时个体才会开始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完成应该做的事情,但在完成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会因为低自尊而痛苦不堪。作为一个内倾情感的阿尼玛,陌生女人敏锐地觉知到这一点,为了维护个体的高自尊感受,使个体继续保持这种无忧无虑的状态,阿尼玛只能继续沉默下去。即使孤立无援且家徒四壁,陌生女人也从来没有向作家R主动索取过任何帮助。

           在劣势功能中,我们发现自己有着对爱的极大要求,有着对认可的庞大需求,和发现链接生命的情感成为一个由无数细小愤慨所组成的巨大期待。这种期待曾被希尔曼称之为“全能感幻想”。全能更体现的是一种耗竭的功能,不断摇摆并且起作用。陌生女人在怀孕之后,便藏起来了不再见作家R,因为她把这个孩子看成了另一个他,“是真正属于我的你将我解救出来的。”然而,这种幸运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没多久孩子不幸夭折了,陌生女人原本辛辛苦苦构建起来的全能感再也不能发挥作用,于是情感开始病态地依从自身:个体会妒忌、猜疑、抑郁,来满足需要和获得即刻的满足感。直至之前累积的耗竭状态即刻崩盘,阿尼玛再也无法承受沉默的压力,选择了在个体面前全方位爆发。

           当作家R看完陌生女人的信件之后,他感受到了一些无法斩断的情感,但又想不起来。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去感受阿尼玛的存在,难得地,个体原本僵化的角色因为阿尼玛的觉醒而纷纷让路,从而进入超越角色的更深层次的连接。“他感觉在梦中似乎见过这所有的形象,经常在沉沉的梦中呈现,但是那只不过是梦而已。”通过梦境的呈现,阿尼玛使自我开始逐步承认心灵的现实性。

           作家R接到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恰好四十一岁。四十一岁,可能正是个体即将面临中年危机的阶段。荣格曾将中年危机比作原始的“灵魂丢失”。——确实,作家R在他四十一岁生日那天发现自己丢失了阿尼玛,这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应该与自己的灵魂进行连接,与她对话。“他感受到了一种死亡,感受到永恒的爱情:他心中一时间悲喜交集,他想念那个无法看见的女人,无形的、仿佛来自遥远地方的音乐,满怀激情。”这时的陌生女人虽然已经失去了肉体的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阿尼玛的形象已经永久地进入了个体的意识范围,会被反复地感受并发展。换句话说,直至那一刻,陌生女人与作家R,阿尼玛与英雄才算是实现了真正的整合。

  • 致亲爱的读者朋友:

    作者:刘少言 发布时间:2017-06-24 22:07:36

    亲爱的读者朋友:

     

    一个作家,更多的时候是读者。

    世间万千书、世间万千人,一个作者遇见一个读者那是极大的缘分。

    我珍惜这缘分,期望这是美好的相遇。

    然而,世间事总难如愿。

    如果《诡梦镜中人》浪费了您的时间,我在此表示歉意。

    我试图不活在虚幻的友情支持里,尽管友情支持给予我极大温暖与鼓励。

    我对此心存万分感激。

    当您读完这本书后,如果方便还烦请您在豆瓣给予个忠于内心的评分。

  • 【转】潘斌:孙希旦《礼记集解》的内容和特色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02-24 21:36:19

    【摘要】孙希旦《礼记集解》于《礼记》各篇皆有新的解题,于《礼记》之文字、音义,多吸纳陆德明和郑玄之解义,并偶增己见。孙希旦《礼记集解》在前人之基础上,对《礼记》经文之断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礼记》所记名物颇为重视,考证颇为精详。孙希旦《礼记集解》采用集解体,重视经义之阐发,无汉宋门户之见,于名物制度之考证、礼意之阐发皆取得了新的成就,在清代《礼记》诠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中国最美的童诗:风忘了回家的路

    作者:幸福天使 发布时间:2022-11-03 15:17:03

    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孩子的阅读不能缺少诗歌的熏陶。亲子共读,不如一起读一下中国最美童诗。

    闷雷

    轰隆隆从天街走过

    风儿吓呆了

    站在枝头叶片上

    一动不动

    受惊的雨点

    飞快地跑着

    可怜的风

    忘了回家的路

    跟着雨点

    一会儿向东

    一会儿向西

    这是儿童绘本《中国最美的童诗》中其中的一首,名字叫《风忘了回家的路》。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由雪野著,方明瑜绘。

    不愧是中国最美童诗,当阅读每一篇诗句,领略到满满的诗情画意。和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感受山川之美,感受树木花草之美,感受鸟兽虫鱼之美。

    听:《刺猬说》

    有刺

    没什么可怕

    玫瑰花有刺

    人人都喜爱……

    再听:《大山公寓》

    大山公寓里

    住着大大的狮子

    小小的瓢虫

    高高的长颈鹿

    矮矮的螳螂……

    还有《蚂蚁探险家》

    木耳

    树的耳朵

    白白黄黄的耳朵,

    听微风轻轻歌唱……

    这些诗歌,是不是很有意思,赶紧跟着孩子一起阅读吧!

  • 第二章 译稿

    作者:蓟川 发布时间:2018-01-15 20:28:4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低端大夫蓟川(来自豆瓣)

    来源:

    https://www.douban.com/note/641158065/

    小记:此书之译本虽未花去我很多时日,但它的未能如愿出版,依旧在我心头是一撇抹不去的遗憾,倘今后有哪位编辑或哪家出版社「舍身」而意愿出版此译本,咱家也就心安了。

    (本文仅作学习之用)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有一阵子,加缪几乎塑造了我全部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而要胜过其他所有当代作家。他的那本《局外人》(The Stranger),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我在还没到读它的年纪的时候,就读完了它。那时,我才三十刚出头。我被这部作品里洋溢的道德激情与壮美文风给深深地震撼住了,而加缪那敏锐的洞察力,同样令我赞叹不已。默尔索(Meursault)——这部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他那没有尽头的孤独,久久地徘徊在我心头。以至于,在我自己要开始起草我那部《奈特·特纳的自白》(The Confessions of Nat Turner)的时候,我不得不效仿加缪的做法,让一名临刑者在羁押他的监牢里去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奈特·特纳比默尔索早出生了一百多年,可对我来说,默尔索的孤独与奈特·特纳的反叛之间确实有着精神上的共通之处,他们同样都被人民所谴责,他们也同样都被上帝所弃绝。而加缪的另一篇文章《思索断头台》(Reflections on the Guillotine)同样是精彩绝伦的。这篇文章里充斥着可怕的逻辑与炽烈的思辨。我不知道,他究竟是以怎样的激情,又是以怎样的精确,来拷问这种种关于死刑的真相的。我相信,在读过了这些残酷的真相之后,即便是死刑最坚定的拥护者,也会动摇他的想法的。而我自己的态度,当然了,是早就被他的这一作品给深刻地影响了。它不仅彻底地颠覆了我以往的观念,让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死刑的野蛮之处,更唤醒了我对于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的良知。对我而言,加缪就像是位伟大的清道夫,清掉了我思想中的无数愚蠢想法,并且通过他那令人不安的悲观论调,让我再次意识到了,生活的未来总是怎样的缥缈。

    我总是遗憾,自己不曾和加缪打过一次照面。当我回想起自己,甚至有次,几乎要见他了,最后却失之交臂,这种遗憾就更加是要翻倍了。1960年的时候,我曾计划,要动身去法国见他一面。罗曼·加里还特地给我写了封信,告诉我说,他为我们在巴黎安排了一次晚宴,届时我可以认识认识加缪本人。加里实在是个大好人,但我当时和他还只是点头之交,我和他真正的友谊是到后来才慢慢建立起来的。加里告诉我说,他和加缪是经常见面的。他还透露给我,加缪在读过我的小说《在黑暗中躺下》(Un Lit de Ténèbres)之后,赞赏不已。听了他这些话,我心里自然是高兴坏了,想到要和加缪见面,这注定会成为一段美好无比的回忆。但就在我到巴黎前夕,意外却发生了,加缪遭遇车祸,在四十岁的年纪就早早离开了人世。我从未如此伤心过,还是为了一个我甚至连一次面都没见过的人。他的离开,久久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加缪当时没自己驾车,但他一定知道,坐在驾驶位子上的那个人,也就是他出版商的儿子,是个飙车族。所以,在这起车祸里,有某种鲁莽的因素在其中作祟,这也就让加缪的死近乎成了一场自杀,或是对死神的挑衅。而这种种推测又不可避免地让人联想到,加缪他自己在其作品中一次又一次谈到的自杀问题。加缪曾经写下一句话,而这句话后来也成了20世纪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宣言之一,话是这么说的:“自杀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要谈论活着的意义,终究要先回答好自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这句话出自《西西福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卷首。在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震惊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震撼甚至贯穿了这本书绝大部分的章节中。尽管这本书逻辑上很清晰,也很雄辩,但我仍旧不时地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这时候,我就只好回过头来,从头开始,重新理解开篇这句话,这一作为一切阅读的起点的命题。可我知道,这些尝试都是徒劳的,我依旧无法理解加缪对于自杀先于其他一切的这一断言。后来,我还读到加缪写的另一篇小说,名字叫《堕落》(The Fall)。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律师,他同时也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在一间阿姆斯特丹的酒吧里,他闷闷寡欢地做着他的自我告白,啰嗦得很,话语里满是愧疚与自责。对于这篇小说,我的态度是有保留的。但当时,我压根没意识到,我们的主人公,这名律师,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像极了一名抑郁症患者吗?他所做的那些告白,仿佛抑郁症正扼住了他的喉咙。可我那时对于抑郁症的了解,实在是少得可怜。

    罗曼曾经告诉我说,加缪偶尔总会谈起他自己心里的落寞,而且也曾谈到过自杀。有时候,他说这些话时,就像是在开玩笑,可玩笑却酸得很,让罗曼很是揪心。显然,加缪从未真的尝试过自杀。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在他那本《西西福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里,虽然字里行间都是阴沉的忧郁,可他终究是相信,生莫不大于死,生莫不胜于死。正如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哪怕没有一点点希望了,我们也要坚强地活下去、活下去,而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里,也正是这么坚强地活下去的,我们都是刀刃上的舞者。直到几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过来,加缪那些关于自杀的论点,既有他对于伦理学与认识论的沉思的部分,也同样包含了他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体验。1978年八月,加里再次同我谈起了加缪,他告诉我说,从某某几点上,他可以大胆地推测,加缪生前是有抑郁症的。当时,他正借住在我康涅狄格州的别墅里,而我也花了一个周末的时候,从我夏天度假的地方——玛莎葡萄园(Martha’s Vineyard)出发,前去拜访了一下他。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罗曼谈到了他自己的推测。他猜想,加缪生前应该发过不止一次的抑郁症,而且都不轻。要是想到罗曼他自己也有过抑郁症的经历,并且还对外公开了这一点,那么他的这一推测,无疑分量就更足了。罗曼曾坚称,我们在抑郁症的治疗上并不总是那么无能为力的,他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它的存在总还是隐隐绰绰,就像是新英格兰葱绿夏日里的一抹铜绿,不怎么协调,可他终究是控制住了这一沉郁而戕人的情绪。罗曼出生在立陶宛,是名俄罗斯裔的犹太人,而东欧人那种独特的忧郁气质,总是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有时候还很难分清,这种忧郁,还有抑郁症的那种忧郁,两者究竟不同在哪里。然而,后者的痛苦总是能确实地体验到的。他说,有一种绝望感,若隐若现,总是在他心田里偷偷地出没,他能够捕捉到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加缪曾经讲给他听过的。

    加里当时的惨淡心境,不见得就因为他妻子的到来而亮堂了起来。他的妻子是出生于爱荷华州的著名演员——珍·茜宝(Jean Seber)。那时候,他们早就离婚了,而且估计是很长时间都没见过面了。我是后来才了解到,她当时之所以会出现在加里身边,是因为他们的儿子迭戈(Diego)正在附近的一所网球夏令营里参加训练。但当初,在我刚发现她正和罗曼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还是惊讶得很,因为我原本以为,他们已经分开很久了。同样令我惊讶的,——不,应该说是惊吓才对,同时还带着些许悲哀的——还有珍的容颜。回想起她从前的容颜是怎样的娇柔而又俊美,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然消逝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张臃肿而丑陋的面孔。此外,她走起路来,就像是在梦游。同时,她的话少得可怜,神情又很木讷。这都让我联想到,那些用了镇静剂的病人,几乎是到了木僵的边缘了。我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们依旧如此恩爱,罗曼对于珍的关心都像是父亲对于女儿的爱一样温柔体贴,深深触动了我。罗曼告诉我说,珍正在接受治疗,而她生的病就是曾经折磨过他的。他谈及了一些关于抗抑郁药的事情,这些药对于珍的病情,都没能起到什么特别好的效果。可当时的我对于他说的这些事情,总体上是相对冷漠的,而这种冷漠,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作为局外人,要想理解这一疾病有多大困难。加缪的抑郁症,罗曼·加里的抑郁症,当然还有珍的抑郁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太过于抽象,尽管我并不乏同情心,可我对于这一疾病的真实轮廓却没有半点认识,更别提它所带来的痛苦了,而这一痛苦正煎熬着许许多多抑郁症的患者,他们虽然实在地活着,可他们的心灵却在一点点地崩塌,一点点地走向瓦解。

    那年十月,在巴黎的那个晚上,就在我们从酒店出来,坐在回旅店的车上,我自己才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我当时的心灵也正这样地一点点在瓦解着。睡眠对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太过于重要,可是,这一身体的韵律,却在不少抑郁症患者身上,乱了套。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总是失眠?为什么抑郁症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发作与缓解周期?也许睡眠规律的紊乱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到了晚上,一般是在吃过晚饭到午夜的这段时间里,我的情绪会稍微好一点,我的思路也会清晰一些,注意力也会好很多,而这种种改善,虽然不是很完全,但终究是确实的,就像是一场瓢泼大雨正渐渐小下来,让我有了放松的机会,能够逃离那让我的大脑几近崩溃的抑郁状态,甚至有时候,我能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全恢复了理智。不必说,我对于这一时刻的到来是满怀期待的。所以,那天晚上,坐在回旅店的车里,我意识到自己的理智思考能力恢复了一些,我能够去追忆加缪,追忆罗曼·加里告诉我的种种事情,可总是有些追忆,不那么令人欣慰。

    关于珍·茜宝,我的回忆里多的远不是欣慰,而是悲伤。在康涅狄格州那次相逢过后大概一年,珍被人发现死在了一辆轿车里,原因是服药过量。当时,这辆车正停在一个死胡同里,是从巴黎的大马路叉出去的。在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好几天了。在珍过世后一年,我和罗曼在巴黎利普啤酒馆(Brasserie Lipp)共进午餐,就是那时候,他把珍的这些情况告诉给我听的。他说,尽管在他和珍之间发生过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但珍的离去对于他来讲仍旧是极大的悲伤,无助、无力以及阴沉的抑郁,总是时不时地裹挟住他。但即便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仍旧无法理解他的这些痛苦。我还记得,当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着。尽管他还不算太老,他那时候六十五岁的样子,可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发出那种老年人才会有的粗喘声。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他的这种粗喘声,很有可能就是抑郁症患者的粗喘。在我自己深陷抑郁症的漩涡的时候,也曾经发出过那种古老的声音。自从那次午餐之后,我就再没见过罗曼。弗朗索瓦丝的父亲克劳德·伽利玛(Claude Gallimard)后来向我讲述了他的回忆,他和罗曼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他跟我说,在1980年的一天,他和罗曼一起参加了一场午宴,在这场午宴上,他们聊天还聊得悠游自在,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愉快,你可以用任何能想到的词去形容当时他俩的交谈,但唯独用不上忧郁这类的词,可就是在这场午宴后没几个小时,罗曼·加里,这名两获龚古尔奖的作家(其中一个奖他是以假名得的,因为他想调戏调戏评论家),这位共和国的英雄,这位英勇十字勋章(Croix de Guerre)得主,这名外交家,这个锦衣玉食者(Bon Vivant),这个出了名的浪子(womanizer par excellence),在回到他巴克街(rue du Bac)的公寓之后,举枪自尽了。

    也就是在这些回忆一个个地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时候,华盛顿旅店的那块霓虹标牌,突然地闪入了我的

    视野。它把我又一下子拉扯回了我多年前初次来到这座城市的那个时候,它让我重新记起了我当时对于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巴黎的这一固执想法。而这一想法的再次浮现,着实吓住了我,因为在我生病的那些年份里,死亡是个我始终绕不开的话题,我一次次地要想到它,它一次次地要出现在我脑子里,而当它出现的时候,就像是一阵夹着雪粒吹打过来的狂风,它是厄运,是幽魂,是病人梦里的常客。我想,也许就在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或是某个不算太远的明天,当抑郁症的痛苦再次扑向我的时候,我不得不去思考活着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不得不去因此回答,至少是为我自己,加缪所说的那个“哲学的唯一根本问题”。


下载点评

  • txt(669+)
  • 无广告(1087+)
  • 种类多(844+)
  • 速度慢(1048+)
  • 无颠倒(569+)
  • 图书多(4410+)
  • 体验满分(4104+)
  • 三星好评(344+)
  • 值得购买(7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08:39:0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居***南: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08:46:0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田***珊: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08:42:0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权***波: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08:45:26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芮***枫: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08:37:2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寇***音: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09:41:28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后***之: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09:36:2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冉***兮: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08:33:4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扈***洁: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08:40:52 )

    还不错啊,挺好


同作者:Lewis, S. Mitchell/ Bain, Barbara J. (EDT)/ Bates, Imelda, M.D./ Lewis, S. M. (EDT)/ Bates, Imelda, M.D. (EDT)/ Dacie, John Vivian (EDT)的书籍:


同Elsevier Science Health Science div的书籍:

  • 鉴别诊断入门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结构性胎儿发育异常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结构性胎儿发育异常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精神药理学Core Psychopharmacology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口腔科相关全身疾病Essential Human Disease for Dentists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疼痛物理诊断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口腔影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基础免疫学更新版2006-2007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Crash Course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