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DIARY OF A YOUNG GIRL安妮日记 -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10-31 23:40:03

DIARY OF A YOUNG GIRL安妮日记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DIARY OF A YOUNG GIRL安妮日记 epub格式下载
DIARY OF A YOUNG GIRL安妮日记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0553296983
  • 作者:Anne Frank 
  • 出版社:进E
  • 出版时间:1993-06
  • 页数:304
  • 价格:40.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英文原版书 传记 Biographies & Memoirs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0-31 23:40:03

内容简介:

Discovered in the attic in which she spent the last years of her life, Anne Frank's remarkable diary has since become a world classic --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horrors of war and an eloquent testament to the human spirit. In 1942, with Nazis occupying Holland, a thirteen-year-old Jewish girl and her family fled their home in Amsterdam and went into hiding. For the next two years, until their whereabouts were betrayed to the Gestapo, they and another family lived cloistered in the "Secret Annex" of an old office building.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y faced hunger, boredom, the constant cruelties of living in confined quarters, and the ever-present threat of discovery and death. In her diary Anne Frank recorded vivid impressions of her experiences during this period. By turns thoughtful, moving, and amusing, her account offers a fascinating commentary on human courage and frailty and a compelling self-portrait of a sensitive and spirited young woman whose promise was tragically cut short.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Julie Harris, one of America's finest actresses on stage and screen, was dubbed "first lady of the theater" by reviewer Rex Reed. She has won a record-setting five Tony awards, plus two Emmys and a Grammy. S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1991 Best Actress Tony award for her role in Lucifer's Child.


书籍介绍

Discovered in the attic in which she spent the last years of her life, Anne Frank's remarkable diary has since become a world classic --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horrors of war and an eloquent testament to the human spirit. In 1942, with Nazis occupying Holland, a thirteen-year-old Jewish girl and her family fled their home in Amsterdam and went into hiding. For the next two years, until their whereabouts were betrayed to the Gestapo, they and another family lived cloistered in the "Secret Annex" of an old office building.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y faced hunger, boredom, the constant cruelties of living in confined quarters, and the ever-present threat of discovery and death. In her diary Anne Frank recorded vivid impressions of her experiences during this period. By turns thoughtful, moving, and amusing, her account offers a fascinating commentary on human courage and frailty and a compelling self-portrait of a sensitive and spirited young woman whose promise was tragically cut short.


精彩短评:

  • 作者: 花藏花 发布时间:2014-04-10 02:10:49

    有声英文版。开始我有点意外因为日记里的一大半都是在写所有青少年都有的,不被父母理解,觉得父母更宠别人,还有跟男生的互动和若有若无的小心思。偶尔的几篇写当时的外界情况,他们生活的环境,物质匮乏,担惊受怕。最打动人心的是Anne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生,面对这样的环境,对自己未来和人生的思考。最后就差一点点她就可能能活下来,实际去做她写过的事情,好悲伤。

  • 作者: 一愚 发布时间:2017-06-24 20:53:22

    实在太意外了。日记讲了躲避纳粹,两家子和一位牙医躲在阁楼磕磕碰碰的事,还有青春悸动。在这么恶劣恐怖的外界环境下,安妮他们在阁楼里还!在!学!习!自学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荷兰语,看生物地理艺术几何宗教各类书籍。好些让人不敢不想不愿去碰的书,无意中遇到了,会感慨应该早点接触啊。

  • 作者: 寺青 发布时间:2018-01-19 17:23:37

    在最狭小的世界中体验最丰富的人生。

  • 作者: 闲云 发布时间:2018-02-12 15:27:20

    读到中间,觉得看描写日复一日的躲藏生活和鸡毛蒜皮争吵很枯燥,可想到亲自去经历这样的日子,恐怕度日如年啊……日记最后安妮剖析了自己的性格及愿望,却戛然而止。美好的期望被撕碎。鲜活的生命被禁锢在集中营,最后凄惨死去……

  • 作者: Shizuka 发布时间:2020-04-28 00:02:55

    “I want to go on living even after my death.” 亲爱的你做到了。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蘑菇疯老汉 发布时间:2017-05-04 15:28:44

    真没那么好

  • 作者: 野渡横舟 发布时间:2021-05-13 21:32:10

    书散架了,感觉马马虎虎,没看完,不想看了,编排比较混乱

  • 作者: 澤夏 发布时间:2014-04-24 16:24:21

    三星半。妹控之作。读了近两个月,故事可读性强,文学性稍弱,穿插在其中的线索是歌剧。上半部分是《茶花女》,下半部分是《卡门》,结尾显得有些仓促。三岛的平庸之作。“上了年纪之后,青春在眼里仿佛变成了一幅画。我总想跳到里面,结果却只能撞在画布上。 不止上了年纪的人。一旦你跳出主观视角冷静观看,氛围也好,人群也好,入眼的一切都似乎变成了那副你无法融进的画。 ”

  • 作者: 乡愁 发布时间:2013-11-09 20:47:01

    侯文咏的成长故事。呵呵,和所看的前两本书《大医院小医师》、《顽皮故事集》一样,他的文章都还挺有趣的。

  • 作者: sojeuhe 发布时间:2022-02-16 20:38:24

    上过班的大部分都懂就不用看,没多少上班经验的看了也用处不大....


深度书评:

  • 一个未删节的版本

    作者:蒲草灯 发布时间:2013-08-25 23:01:48

    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有时随便看一点小说。

    弗兰克先生:学英语和拉丁语;最喜欢狄更斯;喜欢看严肃、枯燥的书。

    弗兰克太太:上英语函授课;阅读广泛。

    杜先生:学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法语。

    以下是三位年轻人的教育情况

    彼得:上英语和法语函授课;学荷兰语速记、英语速记、德语速记、英语商务通信、木工、经济学,有时上数学课;读书不多,喜欢地理书籍。(17岁左右)

    玛格特•弗兰克:上英语、法语、拉丁语函授课;学荷兰语速记、英语速记、德语速记、力学、三角函数、物理、化学、代数、几何、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荷兰文学、会计簿记、地理、生物、现代史、经济学;阅读广泛,最喜欢的是宗教和医学。(17-18岁)

    安妮•弗兰克:学法语、英语、德语、荷兰语速记、几何、代数、历史、生物、地理、艺术史、神话、圣经史、荷兰文学;最喜欢看传记、历史书,有时看点小说作为消遣。(14-15岁)

    他们就相当于中学生而已。安妮的姐姐玛格特居然能掌握5门语言,安妮学了4门。如果问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她有什么爱好,能回答出看书、写作也算是很好的学生了。而在安妮另一份清单里,除了前面几项,她还提出了研究皇室家谱、历史、古希腊罗马神话这些兴趣。当然,还有富有少女气的:收集电影明星照片。15岁不到,她看的书已经达到了大学教授写的《查理五世皇帝》这种水平,厚达598页。另外还有《北方战争》(1700-1721)《十字路口的巴勒斯坦》《伽利略传》和《圣经》等。真让我佩服。

    还有一点,安妮能那么彻底地分析自己的性格,有些自私,但非常独立。一些问题的思考非常成熟。

    例如宗教:炼狱、地狱和天堂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概念。但是某种宗教——不管是哪一种——使人走正道。那不是畏惧上帝,而是珍视自己的荣誉和良心。

    她也思考女性独立的问题,并声称不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家庭妇女。对于战争,她甚至看透了荷兰作为被德占领区与英国之间微妙的关系。盟军迟迟不进行登陆,发动反攻,安妮的理解是:“每个人都只认为英国人有责任尽快地拯救荷兰。英国人究竟有什么义务?荷兰人凭什么想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慷慨援助呢?……没有一个国家会白白地牺牲自己的子弟,英国也不会。”

    以前看安妮日记,是因为可怜一位少女和她的家人、民族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最后她死去了,而她的文字还在,是一种感慨。而今天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把两个月的时间,一点一滴地花在这一字一句上。我看到的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如何把人一步步逼向疯狂的绝境。一群失去自由,离开优越生活的犹太人为琐事争吵、生气,这一切是如何消磨着人的意志和耐心。战争并不仅仅有英雄壮烈牺牲的故事,而炮火连天的动荡不安也是暂时的,战争最可怕之处在于,一点点消耗着人的精神,直到最后一丝希望都消失不见。这时,可怕的人只能同魔鬼做交易。生理上的饥饿、寒冷、闷热,心理上的惊恐、悲伤,足以毁灭任何人。可是他们坚持了两年,透过安妮的日记,可以看到他们过得分外艰难。仅仅是看她的叙述,我都看得枯燥无味。没完没了的争吵,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这是不看完整版不能深刻体会到的。实际的情况又如何?他们一定是相互包容,不然就无法走完这漫长的两年。安妮的日记只是冰山一角,后来看迷你剧,其中增加的几个小细节让我特别感动。安妮和住在一起的杜先生吵得不可开交,她在日记里说他是自私、古板的老学究。电视剧里,杜先生也曾暗自拿着一封信抱住头,躺在床上,发出无声的哭泣。是得知家人、朋友遇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他们被捕的时候,安妮发抖的双手系不了鞋带,他走过去握住她的手,稳住她,帮她系上了鞋带。这两个细节,可以成为他们在绝望中一同走过两年的原因。

    从13岁生日那天开始写日记的安妮,一开始只能介绍一些学校里的同学,叙事非常孩子气。到了最后一则日记,刚过完15岁生日,她长篇大论地剖析自己的性格。我仿佛看着安妮一点点长大,想到后来被捕、死去,无法不感到痛惜。

    1944年8月1日,日记毫无预兆地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天。只留下一页空白。

    前言里有段安妮同学汉妮莉的回忆,交代了安妮在集中营的生活。汉妮莉就是那个在前几篇日记中提到过的女孩。安妮说她“通常很害羞,在家里却很调皮……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尤其是近来我很欣赏她。”这位女孩在集中营见过安妮一次:“天黑了,我等得浑身发抖。过了好久,我忽然听见一个声音……是安妮在喊我。我顺着声音找去,看见她在铁丝网那边,衣衫破烂。……我们哭了又哭,因为这时候我们当中,除了隔着一层铁丝网以外,再没有别的。我们的命运没有什么两样了。”

    一个小纰漏:第133页下的第一条注释,对“席夫”做注,原注写“见1942年6月15日的日记”。而当天的日记没有出现这个人物。席夫在前文中只提到过一次,指彼得·席夫。在本书第13页(1942年7月1日的日记),彼得·席夫站在书店外向安妮问好,安妮说这是第一次,她很高兴。

    安妮在日记里提到,她每天要背五个不规则动词学习法语。没有什么取得成功的捷径,唯有勤奋,唯有勤奋。

    安妮之家线上参观:

    http://www.annefrank.org/en/Subsites/Home/

    谷歌艺术计划关于《安妮日记》的线上展览:

    http://www.google.com/culturalinstitute/exhibit/%E5%AE%89%E5%A6%AE%E2%80%A2%E5%BC%97%E5%85%B0%E5%85%8B/wQi4lSIy?hl=zh-CN&position=0%2C-1

  • 她的日记,我的开始

    作者:喵哒哒 发布时间:2006-02-04 13:04:45

    刚开始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对日记这件事还是不屑一顾的——对于我来说,每天都要写东西简直就是太麻烦的一件事。可是看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我是被书中天真快乐的安妮和那样一个悲惨的时代背景之间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动,不如说是我重新认识了日记在人的生命里所承载的重量:

    对一些人来说,那不过是消遣,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那将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后继续存活的全部。

    合上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写日记,我尝试着将我每天的点点滴滴记载下来,我并不期望着在我离开后还有人像关注着安妮的日记那样关注我的文字,我期望的是在我有一天老的再也记不起曾经的日子的时候,可以翻看着自己的日记,慢慢地找回我自己。

  • 关于安妮日记版本的介绍

    作者:狗头西 发布时间:2007-04-18 15:53:05

    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

    版本A:这是日记的原始版本,安妮一共用了四本日记本。第一本是父亲送给她作为13岁生日礼物的红色花格子封面的日记本。第二本由克莱门先生买给安妮,记下了1943年的大部分日记,不过这本已经丢失。第三本和第四本保存了下来,其中第三本有着黑色的封皮和划了线的纸张,第四本则是姐姐玛格送给她的。

    版本B:在1944年春天的某个时候,安妮开始誊抄和修改以前的日记,不过安妮在这个版本的日记里给每个人都冠以假名。

    版本C:1947年,安妮的父亲从安妮的手稿中取材编辑,出版发行了安妮日记。在这个版本里,删去了有关性的内容和对他人不敬的叙述,安妮一家改用真名,其他人仍然使用假名。

    确定版:1991年,在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的支持下,德国作家Mirjam Pressler根据先前的三个版本,编辑了这个确定版本。新版本增加了大约30%的内容,其中主要取材于版本B,帮助密室成员的人也都使用了真名。这个版本的安妮日记向我们展现了安妮真实和完整的一面。

    1998年,五张先前不为人知的安妮的手稿被公之于众。在这些手稿中,安妮描述了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自己父母的婚姻是一场功利的婚姻,母亲爱父亲,可父亲的心另有所属,他只是尊重自己的妻子,这并不是真正的感情。安妮的父亲决定不让任何人知道这些叙述,于是他把这几张手稿隔离出来,并在临死前交由一位朋友保管。这部分内容被增加在了1944年2月8日的日记中。

  • 战争真是无能为力的心痛

    作者:新桥妖妖 发布时间:2017-06-08 06:48:12

    原以为这是一本小说,来自于作者脑洞的,类似于日记一样的小说。谁知它真的是原汁原味的日记,日记的主人就叫安妮。

    世界闻名的安妮日记,著作于一个封闭的地下室,记录了关于一场世界闻名、惨绝人寰的暴行里,一个平民小女孩的亲身感受。

    安妮才十四岁,愿望是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万恶的希特勒彻底摧毁了她的梦想,他想杀光所有犹太人,作为犹太人安妮不得不随家人躲藏在一个密室里,度过了恐怖的两年时间。

    我们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也不可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在安妮的笔下,每天的生活虽然惆怅、充满未知和危险,但她仍然每天认真的读书学习记日记,甚至还研究起两性的奥秘。她是乐观的吧,也足够自律。听说德国人的严谨是出了名的,或许和他们从小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有关,换做我,明天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还记什么日记。

    安妮一家躲藏密室的日子里,全靠好心人偷偷供给简单食物糊口,两年后被人告密,被抓走关押在纳粹集中营,最后死在那里,离16岁生日还差3个月。好人坏人,都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翻完最后一篇突然中断没有下文,在那种错愕里,似乎看见了德军突袭,纷乱的喧嚣里,各种物件散落一地,也遗下了珍贵的安妮日记。

  • 《安妮日记》—— 关于15岁少女的一切

    作者:Eunomia 发布时间:2012-11-13 12:36:23

    “保留自己感觉和感情的历史,我等于活了两次,过去将会返回,而未来也就潜藏其中。”

                                                           ——德拉克鲁瓦(法)

     日记体作品的最大启发便是如题记所说,给予读者真实的历史感,将一整段不属于你的时空完整地呈现在你面前。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与社会正是许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如此私人化的日记不掺杂任何意识形态灌输,在社会层面之下记录最原始的心理感受,各个时代下都能受到历史学家与普通读者的厚爱。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位受纳粹迫害的犹太少女的战争生活记录。在两年多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记录了对家庭成员的感受、与密室伙伴的相处、对爱情与战争的看法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一个成长期少女求知的过程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这本战时日记闪耀着熠熠光辉,一个早已历经世事的成年人都要为之感动。

     关于家庭

     安妮在日记中透露出对父亲的依赖和对母亲的疏离,而与她性格不同的姐姐成了她了解自己的参照。对于母亲,她写过让她都感到羞愧的话,但当下真实的感受也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她与母亲的关系。当父亲改让母亲听她的睡前祷告时,安妮很难受地想拒绝,母亲难过地流泪,当晚安妮写到:“是她对我作了那些有欠考虑的评语,开了我那么多残酷的、我不认为有趣的玩笑,使我对她任何爱意的表示都已没有感觉......”在父亲地疼爱与母亲的责难下,安妮在家庭的情感重心全放在了父亲上,对于与母亲的疏离,安妮也很失落,但成长期的孩子可能相似的是,放弃从前弥补的努力,而把情感转移到他觉得可能得到的那些人身上,对于安妮而言,除了父亲,还有同在密室的男孩彼得。

     关于彼得

     在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安妮写到了密室里流传开的一个大人娱乐的笑话:“战争要是再打个五年,密室就会有婚礼举行”。彼得是弗兰克家朋友凡·丹夫妇的孩子,比安妮大几岁,密室生活开始时安妮还不曾多留意这个男孩,长久度日之后,安妮对彼得萌生深厚的情感,两人开始探究彼此的思想与情感,安妮在日记中吐露心声,美好的爱情萌芽让人感动。“我靠一次接一次的邂逅度日,我时时刻刻希望发现他等不及地看见我。每当留意到他做了些羞怯地尝试,我就欣喜若狂。”安妮对自己的感情如此精准的描述让我很是惊讶,如果不是文字驾驭能力强的人,就算是同样的感情,也不会写出这样细腻的句子。安妮为能和彼得坦然讨论两性关系而欣慰,在两人相互依赖的关系发展下,安妮渐渐深入不善表达的彼得的内心,看到包括自己在内每个个体不同的思想与信仰,只是这样美好的感情在中途便被无情扼杀,安妮永远的小彼得先安妮死在了集中营里,安妮与姐姐玛戈不久也难逃厄运。这个大人之间的小笑话在现在看来如此窝心,与残酷冰冷的现实形成的对比让人扼腕叹息。

     关于密室成员

     密室中除安妮一家外,还有其友人凡·丹一家以及后来同住的牙医迪塞尔先生。安妮在密室里最小,难免要跟这些大人发生矛盾,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个家庭之间因为食物、生活习惯的争吵,大人之间谈论政治与生活的言论,在这些平常的相处中安妮只有在日记里才能谈论对他们的看法,这个小大人对大人的态度可真有自己的意见。当大人对她的言行指手画脚进行责骂时,安妮写到“我要让他们明白我不是昨天才出生的。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该留心的是他们自己的礼貌而不是我的,那时,他们就会端端正正坐着注意听,把他们的嘴巴好好闭起来。他们竟敢这样对待我!”但当生活久了,安妮也会纠正自己偏激的看法,努力让自己摆脱个人愤怒,凡事站在“理”的那一边,客观地评价事实。

     关于战争

     每次密室险些被陌生人发现,每次外面枪林弹雨的声音持续不断,安妮与其他密室成员都陷入了惊恐,而安妮也深刻地体会了死亡的威胁。当安妮看到窗外的犹太小孩,心中愧疚难当,这种“发现”仿佛是一种“举报”。在恐惧之外,安妮也在认真思考战争问题。“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类都没有例外地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到、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每个人都期待战争的结束,看到和平的到来,那个美好的结果在密室里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当结果显现,安妮的日记也停止了述说。安妮最后面对死亡是怎样的感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反思战争,只愿不再像安妮讲的那样重蹈覆辙。

      

     “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部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安妮的日记记录那么多平常琐事,看书、做饭、发呆,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安妮总是充实着自己那实际禁锢的生活,在狭小的世界中像普通的少女那样感受着整个世界,并且在感受的同时,不断进行理性的反思。安妮讲自己以后会从事文字工作,会过一个精彩的人生,看了她15岁的日记,我就从不怀疑这一点,只要可怕的战争永永远远地结束。

  • if

    作者:evan是幻想家 发布时间:2013-07-27 00:55:15

            我不知道你至今看过最你最觉得伤感的是什么样的文字?是如琼瑶阿姨一般的苦情戏,几个故事的主人公不乱男女会为点滴琐碎歇斯底里的痛哭宣泄感伤;还是如某些网络文学一般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段段黑暗到令人发指的桥段;我不曾仔细品读过这些文字,相较之下,我更钟爱的是那些有扎实情感基础,厚重的社会积淀,细腻的描写,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小故事串联起来的文字。

              我其实也是极其偶然的情况下知道 the diary of anne frank,我们习惯的把她直白的翻译成安妮日记。这是一个如花般年龄凋谢的女孩,正因为她是犹太人,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香消玉殒。二战题材的故事有很多,在特别的年代,总会发生一些令人感动到无法自己的故事,而安妮日记正是其中的代表。为了逃脱纳粹的狂虐屠杀,一家人躲在一个阁楼里,然后来避难的人逐渐增多,让anne‘s family 变得越来越有趣。在这里有特别的生存规则,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像监狱里一般的作息,内心却是有着更甚的煎熬。这种煎熬是周旋于生与死之间,希望与绝望,一年之间,只是一阵小小的动静,或许就提前敲响了死亡的钟声。就这样战战兢兢的两年里,anne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月经,同时也迎来了自己心花怒放,初吻的时候是幸福的,但青春期的恋爱也是痛苦的。一场恋爱也像是一次屠杀,它会伤害到周遭人的情绪,很多时候,年少无知的我们总会觉得奋力的去爱,去付出,这是理所当然的,却不曾发现,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往往会另自己处在孤身一人的尴尬局面。但,好在anne还有文字,还有写作,无论是快乐的、愤怒的、沮丧的、害怕的......总总情绪都被她洋洋洒洒的写在了她的日记了。

           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处境,但从文字的细枝末节里我能感受到那种屏气凝神、忐忑不安的状态,生活的唯一现实意义就是生存,这种生存则是抱着各种信念,他们时不时的会假象着,有一天他们获救自由了,他们会怎么样!?好好泡个澡、或是喝上一杯真正的咖啡亦或是和许久未见到面的爱人紧紧相拥翻云覆雨一番,这些是多么淳朴而又真实的渴望啊,但在他们心里,或许就是一辈子都没办法完成的愿望了。在简单而又机械的生活下,人物锋芒毕露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外露出来,anne像是一只刺猬一般,时而蜷缩着,时而张开尖利的矛刺伤害到周围那些爱她的人。她困扰,像一个无知的小孩一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同样是人,就因为自己是犹太人就需要遭受这样的迫害。她为自己从女儿变成女人而哭泣,她为无人知晓她内心而愤懑。太多太多青春期的症状让我们似曾相似。她想成为一个记者,成为一个作家,她读好多书,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着,希望有一天能够真的逃离这个压抑的阁楼,朝着自己的希望大步大步狂奔而去。

             在她的日记里不乏寻梦的故事。有人回忆着曾经的似水年华如peter的妈妈一般,近乎纸醉金迷的美好日子,让小女生不禁内心泛起浪花。也有像anne妈妈那样,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有着一双真正女人的手,不是因为手的美丽,而是因为它的勤劳。anne的姐姐也是一个典型的角色,默默的被大家认可着,身上却又巨大的包袱,一些都被她深埋在心里,她的梦想,她的脾气,她像是双生人,生在众人眼中,活在被自己压抑的世界。还有那些男人们的爱,慈父的爱,思念远方恋人的爱,老夫老妻之间的爱,初恋男生的爱。安妮日记不仅仅讲述的是一个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的故事,在更多细节方面它更像是一个个关于爱与梦想的小故事,串联起来一副感人的画面。

            但,和大多数二战题材故事一样,结局总是悲伤的。故事中的8个人,有人死在了去纳粹集中营的路上,有人死在了集中营里,他们天各一方,却再也没有再能聚首在一起,只有anne的父亲幸存,而幸存的他用余生都在宣传女儿用平凡的纸记录的不平凡的故事。我不知道他父亲在读到每一段文字时是否会心痛,但说实话,我会,或许在阅读时不曾伤心,但此刻回忆起每个细节,我都不禁热泪盈眶,不禁感叹,为花季少女凋零而难过,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而难过,他们是多么的有志向包袱,那么热爱生活。或许这一切,真的只有在人遭遇最困难的窘境时才会深刻体会,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则都过得太过安逸,那么人生真正的意义也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我一直都很享受回味最后那段画面的文字。外面没有了飞机轰炸的爆破声,也没有了楼房燃烧的哔啵生,anne稚嫩的手颤抖着以至于她无法系上那双破旧凉鞋的搭扣,搭扣之间发出轻微金属碰撞的声音。木质地板发出悲伤的哀嚎,大家轻轻的踏上了走出阁楼的步伐,面对久违了的外面的世界,他们却自然的目光呆滞,这,是对死亡最好的见面礼。

            最悲伤的故事,应该就是这样,有着巨大冲击感。从收音机里得知远方盟军步步获胜,大家都以为自己离自由不远了,却在最后时刻梦碎。这种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瞬间转变,抨击着我们内心善良的神经,总会在某个时刻某个故事节点,让我们泪奔。

            如果!我在想anne死前会想什么,我想她是否和我一样想着这个词:if......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舵手和大海的博弈

    作者:chris 发布时间:2017-04-24 10:02:47

  • 我们用什么来装这些葡萄酒呢?

    作者:岛上的夏奈 发布时间:2014-01-29 13:24:01

    说起来,我小的时候生日就过得很是洋气。我那个时候有三个最要好的朋友,在生日那天我会邀请他们都来我家吃午饭,他们一般会送我自制的贺卡和小礼物。我上小学那会,家附近方圆百里都没有什么西饼店,所以镇上的小孩几乎不可能在生日吃到什么生日蛋糕。但爸爸会托一天一班次到县城的长途巴士司机,从县城买回一个大生日蛋糕给我(在我苦苦央求一个星期之后)。我的妈妈生日只比我迟两天,所以有时候她也会跟我一起,提前庆祝她的生日。

    大概是我小学四年级或者是六年级的时候,我的大姨,从广州带回来一本书给我,作为给我的生日礼物。那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里的一本,叫《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定价是39.7元,就现在来说这个价格十分正常,但在13年前的图书市场来看,这已经算是一本比较昂贵的书了。全书分两册,总共135万字,完全按照原本翻译,几乎没有删减。

    《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谭》,你们大概都知道这本书中讲了怎么样的故事。我现在回想来看,总觉得大姨是歪打正着,因为国内大部分人都把《一千零一夜》当成童书来看,但原本的《一千零一夜》里面许多情节相当诡异,完全超出童书的范畴。比如说开场的时候国王两兄弟遇到欺骗恶魔的女子,被迫轮流与之交媾;还有辛巴达的第四次航海,他将墓穴陪葬人一一杀死,抢占死人的殉葬品,为此活命发财。书中这样的情节比比皆是,以卡波特一般的“冷血”口吻叙述这些神奇的故事,令人惊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在这个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可读的年代,这两本厚厚的大砖头迅速成为我的挚爱,尽管里面好多单字我都还不认识,但我仍然将每个周末的时间都花在了他们身上。这些文字像是一张会飞的波斯地毯,带我进入故事中奇异又梦幻的神话世界。

    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这本看似原本照翻的书还是被译者做了很多更改,比如女人的私处被译作是“隐私”,导致当我看到诗词说女人的喜怒哀乐与隐私有关时,好奇了好一阵子这究竟是什么隐私。而前文所提到的被恶魔挟持的女子要求两兄弟与之交媾的情节,也被译成要求两兄弟相互决斗;这种几乎是“再创作”式的翻译到底是译者本意还是为了通过审查就不得而知了。

    我私心以为,千百年前的中亚,必定比现在还要绮丽。八十年前叶圣陶先生为文言文译本的《天方夜谭》作序时说过:“读这部奇妙的书,会觉得现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都隐退了,我们将跨入千百年前的西方古国(当时的‘中东’地区在我们眼中就属于西方)。那边有美丽的川原,庄严精妙的宫殿,罗列珍异的园圃和形式艳丽的服装。种种特异的风俗和政习更是前所未闻,它们支配着在那片土地生长的人们,直到现在,那个地方的人们还是显现出与别处不同的色彩。”

    历史曾有记载:“巴格达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也有本地的羊皮筏子。市场上有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突厥人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俄罗斯甚至更远的地方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以及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看完这些记载,再重新看看伊拉克现今的模样,会真的觉得过往的历史就像是一个“天方夜谭”。

    上天或者真主对于这片土地的人有着更多偏爱,因此把石油、金矿乃至宝石的资源都给了他们,用我室友兔子的话来说,他们还拥有“世界上所有人类中最完美的五官”。但人类的贪婪毁掉了这一切,为了争夺这些资源,从古至今,中亚这片土地几乎没有怎么太平过。正如我一位台湾朋友所说:“所谓的‘国家’反而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原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因为国家被划分成不同族群,各国之间又为了争夺利益互相残害,自始至终都相当愚蠢。”

    大概是因为《一千零一夜》里这些故事的感染,自打看完那本书后,我会这个地方就充满了向往。尽管知道这些地方早就不可能是书中描写的模样(再说书原本就是“天方夜谭”,这些绮丽之地是否真实存在都有待考究),仍然对中亚各国充满向往。特别是伊朗和伊拉克,大部分奇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国之间(几百年前伊拉克曾隶属于伊朗)。十几年后,再看到胡赛尼笔下残酷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响》,总会觉得一阵唏嘘。

    去完伊朗之后的驴友,都会被这些黑纱下面面容姣好的女子们所惊艳。说起来尽管这句话有很多异议,但我也是赞同兔子那句“世界上所有人类中最完美的五官”。既然“paradise”一词原本出处就是古波斯语,大概上天真的以“夏娃”为原型创造了在中东的这些女子们。

    与包括《圣经》在内的许多书籍一样,因为本来就是口口相传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除了有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情节,在某些事物的立场上也受到过往或当下的宗教影响,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某些故事中,对于女子的描写就并不算客观。某些故事中,因为故事人物遭受过女子的背叛,“女人”这种生物被塑造成“可以欺骗恶魔的人”、“被阴道主宰一生的人”、“阴险狡猾和卑鄙无耻的人”,像足了当今社会被甩掉的穷屌丝对前女友的控诉。

    当然,故事只是故事,书里面也有一大堆赞扬女子聪慧善良、机智勇敢的描写,所以大可以将这些控诉看做是情节设置。

    说起来谁都知道在文明世界里,中东的女人们的生活绝对不好受。尽管有着姣好的面容,但伊斯兰的教义却明文规定女子只能给自己的丈夫看到她的容颜,如果出现在公共场合一定要佩戴面纱。早期严重的时候,女人更是连演员都不可以当,绝对不可以抛头露面。甚至直到近几年,在落后封闭的伊斯兰国家村落,还会发生因为女子主动对男人微笑或者拥有手机,就被冠上“道德败坏”以及“有损家风”的名号,最后被亲生兄长乱石砸死。

    这些女子如伊甸园禁果般的诱惑,让“亚当”们既欣喜又害怕,最终竟引致了她们悲惨且饱受欺凌的宿命,无不令人心酸。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女性在大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地位正在慢慢提高。至少在我去过的伊朗,撇开伊斯兰教控制下的政府,普遍民众心中,大部分人足够尊重女性。因为在伊朗最后一任国王领导下的经济鼎盛时期,大部分伊朗人都受过良好的绅士文化教育,即便经历“伊斯兰政变”、“两伊战争”后伊朗经济一觉回到解放前,男人的绅士意识并没有退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受阿拉伯文化侵袭被迫皈依伊斯兰教的波斯人们,其实也可以三妻四妾。但在伊朗大家像是约定俗成一样遵循过往的“一夫一妻”制度,从未有所逾越。据说在约旦等国,女性的地位已经几乎跟男子平等。

    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实是对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这一本书小小的讽刺。在这个故事里,主角遇到了一堆在荒蛮之地生活的野蛮人,当他们造出美味的葡萄酒后才发现没有容器可以盛这些葡萄酒。最后他们将人兽的头骨作为杯具,盛装葡萄酒畅饮。说起来,十年前小小年纪的我看到这个情节时的确觉得很是骇人。即便是现在,我也觉得这些故事比起交媾来要骇人得多。但这些故事得以保留了下来,交媾的情节却被换成兄弟决斗(突然觉得“兄弟决斗”也充满了交媾了意味怎么办)。

    对故事作出这种“再创作”的人,正如痴迷又惧怕女人的“亚当”一般,令人觉得可气又可笑。

  • 仙道佛儒

    作者:胖小磨 发布时间:2023-02-06 19:18:07

    今年读的第二本书也是武侠。

    破碎虚空是黄易早期作品,出版于1988 年,17 万字。字数不多,人物传神,传鹰的厚背刀,出场不多的红粉艳后祁碧芍,蒙藏高手蒙赤行与八师巴,美艳绝伦的白莲钰。紧凑的故事不仅串起元初的历史,也给后续作品《覆雨翻云》留下足够的引子。

    从战神殿中的第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最后的“破碎虚空”,书中多处引用道德经,表达道家的哲学观,以及练精化气等道家观点。写的似乎不是武侠,而是道家。处处都流露着对飘然仙去,羽化登仙的向往,思考生死的终极意义,坐化的八师巴,十绝关中仙去的无上宗师令东来,战神殿中证“破碎金刚”的广成子,以及最终远离抗元事业而破碎虚空的主角传鹰。都是跨越那生死一线、以武证道、修道成仙的故事。

    武侠早期被人贬为低俗,没有阅读意义,但是好的作家总是会在自己的文字中传达自己向往的世界或信奉的价值观,无论类型是言情还是古典还是武侠。

    金庸的武侠是入世的武侠,“侠之大者,是为国为民”,是儒家的入世之道,是“达则兼济天下”,是“驱除鞑虏”的射雕神雕倚天独龙三部曲,是“五族共和”的韦小宝; 古龙的武侠是侠客的快意恩仇,是情人的缠绵,是朋友的背叛;黄易的武侠是“因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的至情至性,是个人的精神追求超越一切的人生自我探寻。

    金庸选用《周易》给降龙十八掌取名。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潜龙在渊……

    黄易选《道德经》作为战神图录的雕刻文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温瑞安用《庄子》内篇的章名为自己作品《血河车》的章节名。养生主,人间世,大宗师……

    对传世经典《周易》《道德经》《庄子》的第一次了解,竟然是在武侠小说中,这大概就是开卷有益吧。

  • Richard Bach: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1970)

    作者:孔丘 发布时间:2010-09-04 13:54:24

      

      Like Starsky and Hutch, Jaws and flared jeans,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was one of the hits of the 1970s. It was even made into a movie. But what exactly is this book, and is it still worth reading?

      

      Bach's bestseller is an uplifting fable of a seagull, Jonathan, who decides he is much more than just a seagull, who wants something else out of life. It consists of fewer than 100 pages, including many dreamy photographs of gulls in action.

      

      The book is now a symbol of the alternative or New Age spirituality that emerged at this time - yet as many have noted, Jonathan's experience in the story is an allegory for the life of Jesus Christ.

      

      Flying into the unknown

      

      Jonathan is different to other birds in his flock: "For most gulls, it is not flying that matters, but eating. For this gull, though, it was not eating that mattered, but flight." His father tells him that "The reason you fly is to eat", and that flying for the sake of it is not done.

      

      Still, Jonathan spends his days experimenting with high-speed dives and flying very low over the water. He wants to push his limits, to find out what is possible. Often, it ends in desperate failure. He resigns himself to just being part of the flock, doing things the way they had always been done.

      

      But one day he tries a dive, and is able to accelerate to a hundred and forty miles per hour, "a gray cannonball under the moon". The next day, he goes even beyond this, over two hundred miles per hour, the fastest a gull had ever flown.

      

      In his celebration Jonathan flies down from the heights and flies right through his own flock, luckily not killing anyone. He realizes he has taken his species to a new level. Once he teaches them what he knows, he thinks, they will no longer have a tired life of going from one fishing boat to another, picking up fish heads just to survive. He will show them a higher level of existence.

      

      Genius banished

      

      Yet the next day, Jonathan is summoned to stand before the gull Council. For his 'reckless irresponsibility' he is shamed and banished from the flock. He is told he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gull life - to eat to stay alive as long as possible.

      

      Out at the Far Cliffs, Jonathan spends his days alone, sad not so much for himself but for the possibilities the flock has spurned. For all the time he is finding new ways to do things. From his flying experiments he discovers that a controlled high-speed dive into the water can get the better-tasting fish which swim some distance below the surface. Ironically, his love of flying itself has lead to an abundance of food.

      

      Jonathan later meets a group of more advanced gulls, gulls like him who fly for the sake of it. They take him into another dimension, a sort of heaven for gulls, and he is told that he is a one-in-a-million gull, because he has learned the lesson of life: that it is not just to 'get through' but to seek your own perfection in some way. Most gulls have to go through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they realize this. In the author's words: "We choose our next world through what we learn in this one. Learn nothing, and the next world is the same as this one, all the same limitations and lead weights to overcome." We must seek our own perfection; this is the reason for living.

      

      Final word

      

      It might take only half an hour to read, but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can clear the mind and lift the sights, like a walk on the beach breathing in the salty air.

      

      It is easy now, 35 years on, to overlook the originality of the book's concept, and though some find it rather naïve, in fact it expresses timeless ideas about human potential.

      

      When you go to the seaside you see gulls always squabbling over a single french fry or a bread crust, and think, 'How they squabble over nothing!' Yet this book shows us that most people are like the gulls in Jonathan's flock: if they only got out of their narrow mindsets they would realize what riches awaited them.

      

      Like the British explorer of the same name, Jonathan Livingston knows that "The gull sees farthest who flies highest". If pondering big changes in your life, this book may inspire the confidence you need.

  • 了解国际象棋基本规则,了解国际象棋更多历史故事,学会国际象棋

    作者:读一点书长见识 发布时间:2023-08-01 17:44:45

    给孩子智力开发,棋类活动是一项非常不错的选择。所以在我们的周围,也有着大量棋类培训班。棋类既是一种娱乐活动,是孩子们乐于参加的一项运动,更有着提升思维训练的作用。

    对于我国的小朋友们来说,围棋往往是第一选择,我们周围也有着非常多的围棋培训机构。可是如果给孩子多一项选择,国际象棋也就成为最佳的备选方案。因为国际象棋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它是一项世界性的棋类运动,有着更多的群众基础。会国际象棋,在未来与国际朋友交流的时候也就多了一项选择。

    这不,我正准备把女儿带进回国际象棋的世界,可是对于国际象棋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国际象棋是否适合孩子。那好在书店书架上发现了这样一本《谢军国际象棋教程》,让棋后谢军带领我们完成国际象棋基本规则的介绍,完成对弈方式以及相应的胜负技巧的科普,让我们从一个国际象棋小白能够成长为15级棋士。

    当然,作为一本入门书,必然从国际象棋的缘起以及它发展的故事讲起。所以这也是这本书内容的重要一部分,让我们了解国际象棋更多的历史细节和演变规律,任何一项活动,必然从最初的认识的开始。

    关于国际象棋,世界上公认的起源是公元六世纪古代印度一种叫作“恰图兰卡”的智力游戏。其实在我国公元前5000年以前就出现了8×8的线图,公元前10世纪,还有着“六博”智力游戏,公元六世纪发明的“象戏”和唐代的“百宝象棋”和现在的国际象棋都有着非常多相似之处。可见整个世界对于棋类的认识都有着相同之处,国际象棋对于我国读者来说也一样是一种上海的益智游戏。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基本的摆盘开始,把每一个棋子放到最正确的位置,了解每一个棋子的正走法,了解对应的基本规则,让我们对于国际象棋有着全面的了解。这对于国际象棋初学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记住这些规则,才能完成后面更多的练习。

    当然,国际象棋的规则相对较复杂,也不是一刻就能全部记住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弈过程中不断熟悉,不断完善。

    国际象棋学习最好的策略就是找一个人来对对弈,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提升自己的对局意识,才能真正学会国际象棋。

    当然为了不让我们在和别人对弈过程中直接败北或出现非常低级的错误,这本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练习,可以让我们通过书中提供的课后练习来提升自己棋力,来应对未来的真实对弈。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7106+)
  • 四星好评(967+)
  • 情节曲折(5107+)
  • 还行吧(969+)
  • 全格式(958+)
  • 目录完整(355+)
  • 在线转格式(31010+)
  • 内容齐全(548+)
  • 强烈推荐(1087+)
  • 方便(998+)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9 06:20:0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国***芳: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9 04:37:48 )

    五星好评

  • 网友 瞿***香: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9 05:46:4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蓬***之: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9 04:37:50 )

    好棒good

  • 网友 寿***芳: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9 04:37:3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宫***玉: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9 04:27:36 )

    我说完了。

  • 网友 宓***莉: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9 12:58:31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通***蕊: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9 04:30:4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索***宸: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9 04:39:4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9 04:38:1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同作者:Anne的书籍:

  •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高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RH GERMAN-ENGLISH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正版循序渐进法语听说中级附光盘法语听力法语听说初级法语口语自学法语听说学习书籍法语听力教材法语入门书籍零基础学法语外研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正版循序渐进法语听说中级附光盘法语听力法语听说初级法语口语自学法语听说学习书籍法语听力教材法语入门书籍零基础学法语外研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直通剑桥商务英语初级教师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Oxford Bookworms Library: Level 5: The Accidental Tourist 牛津书虫分级读物5级:意外的旅客(英文原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TISHA(ISBN=9780553265965) 英文原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Cubism (Taschen 25)立体主义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阿尔伯特·贾柯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嘴狗 (德)安娜·玛尔(Anne Maar)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作者:Frank的书籍:

  • CAPITAL MARKETS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融建模 以Excel为工具 英文版 (美)弗兰克·休·科格三世(Frank Hugh Koger III) 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智能天线 MATLAB实践版(原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史上强脑力操4 【比利时】弗兰克·克赛蒙特 (Frank Coussemen 新世界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 (ENGLISH EDN)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 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ROBERT FRANK: THE AMERICANS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 (美)米勒 著绘 江业华 译【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超胆侠 无畏之人 (美)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 著 洌月 译 (美)小约翰·罗米塔(John Romita Jr.) 绘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海外直订Great Inventors and their Inventions 伟大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发明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英文原版书” 的书籍:

  • 攻破LSAT (2009版) Cracking the LSAT, 2009 Edition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MCGRAW-HILL'S GRE WITH CD-ROM, 2013 EDIT(ISBN=9780071794657) 英文原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AP PHYSICS B 5TH (PKG) ISBN=9781438070377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Cracking the LSAT(2011)9780375429798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考试/SAT 2400!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Level 2: Sense & Sensibility (book+CD)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牛津学者字典(含CD)Oxford Learner's thesaurus Pack(book and CD-ROM)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Lao Phrasebook 3e老挝语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KAPLAN AP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3-2014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轻松学意大利语词典 Easy Learning Italian Dictionay 1/e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传记 Biographies & Memoirs” 的书籍:

  • 成龙自传 还没长大就老了 英文原版 人物传记 Never Grow Up Jackie Chan 英文版原版书籍 传记 平装 进口英语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漫威之父 超级英雄的诞生 英文原版书 Amazing Fantastic Incredible 英文版斯坦李自传 全彩漫画 漫威宇宙的传奇 进口英语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SHAKEY: NEIL YOUNG(ISBN=9780679750963) 英文原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猴年 帕蒂史密斯回忆录 英文原版 Year of the Monkey 猴之年岁次甲申 Patti Smith 美国朋克摇滚女诗人 进口纽约时报畅销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一路向前 英文原版 人物传记 Onward 星巴克创始人 霍华德舒瓦茨自传 英文版 进口原版英语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戴安娜王妃传记 英文原版人物传记 Diana Her True Story in Her Own Words 安德鲁莫顿 英文版 进口原版英语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Heart of a Husky 英文原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M-W Concise Handbook for Writers, 2nd edition(韦氏简明作家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EINSTEIN FOR BEGINNERS(ISBN=9780375714597) 英文原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Jean-Jacques Rousseau: Restless Genius 让·雅克·卢梭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