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名家碑帖精粹 -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29 23:40:03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名家碑帖精粹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名家碑帖精粹 mobi格式下载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名家碑帖精粹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035159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2.7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29 23:40:03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adam 发布时间:2019-08-14 22:17:28

    自成一派的风格,既有硬科幻的严谨,又有浪漫的情怀

  • 作者: diduanyan 发布时间:2019-08-12 22:36:57

    几乎任何一个东亚社会的女性都会从金智英身上看到自己,想起那些身为女性才会遭遇的不公。我在想我是否比我妈过得更自由,拥有更多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经过许多前辈的努力,女性毕竟获得了更多的权利。然而,前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近两年,我总是不遗余力地告诉我认识的女性朋友:千万不要轻易地结婚生子,否则你将失去原本就很少的自由。这是我能为朋友提出的最切身的忠告。

  • 作者: 小出离 发布时间:2014-09-01 15:16:19

    大一被贝塔斯曼书友会销售忽悠买的,感觉就在读风花雪月的无聊故事。

  • 作者: 子珂 发布时间:2011-01-14 22:54:35

    当年胆哥说的吧,确实经典,不过没刷完……不然物理也就不会这么惨了……

  • 作者: 清风剑 发布时间:2013-08-13 10:47:42

    不错,就是有点历史了,有些场景已经变了。另外就是讨论的比较浅,可能直接看代码会更直接。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拍砖

    作者:eileen 发布时间:2011-03-19 17:06:03

  • 袁隆平: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作者:AMMO 发布时间:2021-06-19 17:32:17

    2021年5月22日,袁老离世的消息经过发布、辟谣、最终确定的起伏历程,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关于袁老先生的各种新闻也连续霸占了几天的热搜,数以万计的名众自发涌上长沙街头、殡仪馆,给让全国人名吃饱饭的科学家送上最后的祝福。 国士无双,伟人千古,关于袁老,也许很多人只停留在“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响彻神州大地的敬称,而《袁隆平的故事》 带你真正了解袁老的生平,当你翻开一页页袁老成长和科研的多彩经历,你会发现袁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你会更加赞叹敬仰伟人的成就。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

    为了寻找好种子,袁老从三十岁找到了九十岁,从未放弃。

    自从偶然在田间发现了天然的杂交稻后,袁老就没有停止过在各地稻田间的奔波。1966年2月, 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培育水稻“三系”,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序幕。在那个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的年代,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包括他的妻子在田里一株一株的人工搜寻,克服身体的劳累和高温的天气,大海捞针般获得了宝贵的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会上,袁隆平的发言正式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袁隆平的成果也向全国推广,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但袁隆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2000年,袁隆平团队培养出“两优培九”并制定了长选的产量提升目标。袁隆平曾说过:“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达到1500公斤”。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前,无论多大年纪,他都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2020年,袁隆平领衔最新培育成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叄优一号”,实现了早稻加晚稻亩产1530.76公斤死亡壮举,此时袁隆平已经90岁高龄,他仍然奋战在最一线,仍然想着下一个产量的目标。2021年3月,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倒,后来转回长沙医院治疗仍不见好转,最终在那个细雨凄迷的5月22日,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袁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给了全国十几亿人的肚子,在每日大口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在去年遭受重大疫情粮食都没有出现短缺时,任何人都无法忘记这是那个老人的功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为了成为好种子,袁老从学生做到为院士,执着追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前缀足够震撼,所获得的奖项也不胜枚举,但当年,他也只是个不被外人理解的学生。农学专业在如今仍然是相对冷门,在当年也是如此。袁隆平劝服了自己的父母,只身一人前往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选择了回归孕育人类的土地。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摧残后,袁隆平更加坚定了自己寻找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科研之路,在被特殊时期打压、毁掉试验水稻、下放煤矿挖煤等等曲折命运的折磨之后,袁隆平仍然没有丝毫动摇依旧潜心钻研。书中还介绍了袁隆平其他方方面面,热爱文艺擅长小提琴,积极运动是游泳健将,还有他的婚姻生活、家庭关系、教书育人。袁隆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所有人能够吃饱饭,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虽然他的追梦之旅以完美的成就收官,但是他教出的一代代学生终会继承他的衣钵,继续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谋求更大的利益。

    品读袁隆平的故事,珍惜现在优渥的生活,学习国士的优质品格。民族复兴正是因为袁老这类科学家的默默奉献而慢慢实现,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共同去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 您的情况不妙!看来您已经有了灵魂

    作者:石头摇篮 发布时间:2014-11-24 14:35:32

    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俄国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我们》,命运多舛。作品完成于1920年,1924年才以英译版在美国面世,俄文版50年代中期出现,仍然是在美国,在俄国正式出现,则迟至1988年。扎米亚京自1929年起便不再能发表作品,并遭受严重迫害。1931年,他以“一个被判处极刑的人”的身份致信斯大林,请求允许他和妻子一起出国。在高尔基的斡旋下,斯大林批准了他的请求。扎米亚京移居到了巴黎,1937年在巴黎去世。

    《我们》采用书信体,由40篇日记构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日记主人描绘了一个经过“伟大的200年战争”建立起来的未来世界。

    “记事一”和“记事四十”,有着完整的首尾呼应。日记主人在第一篇日记的开头,逐字抄录了当天《国家报》上的一则公告,内容是为120天后“一统”号宇宙飞船即将竣工并飞入太空,征集“论述和歌颂”作品。这个乌托邦国的历史和奋斗目标也通过这则短短公告予以呈现:“1000年前,你们英雄的祖先征服了全球,建立起了大一统王国。”建造宇宙飞船飞入太空,是为了“将其他星球上的未知生物置于理性的良性桎梏之下——他们可能至今仍生活在自由的蛮荒时代。”“大一统王国”的领袖是“大恩主”,王国的全体人民无名无姓,只有一个号码。日记主人是Д-503,“一统”号设计师,数学家。

    Д-503自谦数字家的秃笔写不出“悦耳而富于韵律的乐章”,因此决定实录见闻,“敬献给大一统王国”。因为“我的思想”就是“我们的思想”。而《我们》,是他为自己这部记事录所取的名字;预设的读者是“一统”号将要飞抵的蛮荒世界的原始人们。

    最后一篇日记是地下组织夺取“一统”号飞船、炸毁绿色大墙的革命失败后,Д-503接受了摘除幻想的“伟大手术”,“脑袋里的那根刺已被拔除,现在头脑很轻松,空荡荡的。”他和大恩主一起,平静地观看了他曾经热烈爱过的女人I-330的受刑。她被押到气钟罩下,抽掉空气,晕过去后拖出来电击,醒了再被放进去,三次,但她没有招供。第二天,她将和所有的反叛者一起被处死。“我希望胜利属于我们。我不只是希望,我确信,胜利属于我们,因为理性必胜。”Д-503这样结束了他的全部日记。被I-330牵引着,经由本能被唤醒,对爱和自由之美有了切身的体认,也产生了冲破禁锢、获得解放的冲动和渴望,但绕了一大圈后,他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写第一篇日记时对“大一统王国”和“大恩主”的忠诚,回到了他没有灵魂的“号码”人生。

    《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也写日记,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温斯顿从买下那本精美的日记本和那支沾水笔时,就已经开始了他清晰彻底的反抗行动,他清楚“大洋国”对记日记者的处罚是轻则劳改,重则死刑。他也清楚,罪行不在于你写不写日记,写什么内容,而在于“思想罪”。“思想罪”既已犯下,结局都一样:深夜里的逮捕,姓名从姓名册上被抹掉。可当他发现自己除了“新话”别的语言已经不会写了时,他从“打倒老大哥”开始写,一遍一遍,写满了半页纸。再往下,笔端流畅起来,他发疯似地写下一串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他们会枪毙我我不在乎他们会在我后脑勺打一枪我不在乎打倒老大哥他们总是在后脑勺给你一枪我不在乎打倒老大哥——”温斯顿的日记从一开始就是对抗体制的武器。Д-503不同,他是被动卷入革命的,他的日记是敬献给体制的花束——至少一开始是的,不幸的是,最后也是。是扎米亚金强烈的反讽更有力量,还是奥威尔深刻的揭露更有力量?三部反乌托邦作品我认为最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中的“大一统王国”和《美丽新世界》中的“世界国”的强烈幻想/科幻性质;而《一九八四》中的“大洋国”更像现实中的人类世界。最主要的是《一九八四》中的人,更像人类;而在赫胥黎和扎米亚京描述的王国里,人已非人、已形同行尸走肉。因此从个人的阅读感来说,读《我们》和《美丽新世界》虽然深深惊叹于作者敏锐的直觉和深邃的眼光,面对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映像,心中更有深长的悲叹和痛楚,但和读《一九八四》那种深刻的恐惧,还是有质的区别。

    “大一统王国”是人类经过“伟大的200年战争”建立起来的地球上唯一的国家。它被绿色大墙所包围,墙内的天空都经过消毒处理,一丝云彩都没有。整个王国都用坚固的玻璃烧铸而成,人们住在一个个透明的玻璃房间里,只在“性生活日”——由性管理局根据每个人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制定的——才能凭粉红色小票,跟“登记”好的对象——一个人可以登记几个异性——在规定的一小时内放下窗帘。每个人的房间里都挂有“守时戒律表”,几百万人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像一个人似的起床,睡觉,吃饭,散步,开始工作,结束工作……“我们融合成一个有百万只手的统一身躯”。国家制定有“母性标准”和“父性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人才能生育。人们穿统一的灰色制服,胸佩金色号码牌。普通的食物已绝迹,人们吃食油食物,咀嚼时跟着节拍机的节奏,每口咀嚼50下。散步时四人一排,在铿锵的进行曲伴奏下,迈着统一的步伐行进在铮亮的玻璃路面上。街道上安装有音响振动膜片,用来记录人们的街谈巷议。学校的老师都是机器人,上课时值日生为其插上插头,机器人老师便开始播放授课录音。诗人被赋予”国家诗人“称号,他们赋诗讴歌幸福、明智、永恒……诗句像是乘法口诀表;他们还写诗歌形式的判决书,被处决的也是诗人,因为写了亵渎大恩主的诗篇。大恩主亲自操纵死刑机,死刑犯瞬间化作一股青烟和一滩具有化学成分的洁净液体。——没说要不要回收利用。《美丽新世界》中,人死后火葬时,磷是要回收利用的。行刑日是王国的盛大节日,他们还有一个“伟大的一致同意节”,用来一致同意大恩主连任大恩主……这是一个将一切自然和本能,尤其是思想,都规定为犯罪的王国。在这里,国家意志至高无上、无所不在。

    除了性管理局,“大一统王国”还有护卫局、卫生局、手术局……护卫局兼具特务、警察、军队等等功能于一体,他们也负有检查每个人的每一封通信这样的“小事”的责任,护卫局里最常见的景观是天天排着检举揭发其他号码的长队;手术局则有尽人皆知的刑罚器械:大气钟罩。受罚者被关进透明的罩里,随后慢慢抽掉空气。摘除幻想的手术就是手术局的发明,后来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一手术。手术后的号码,成了“人形机器”。

    扎米亚京是了不起的语言大师,即便是中译本,读来仍能强烈感觉到他高超的语言技艺。《我们》所呈现的是一种既酣畅淋离,又极富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诗性语言。那些极具份量的华丽语言,还蕴含着清脆悦耳的声音的质感,甚至有时还发出金属撞击的铮铮之声,读得出来。——我对《我们》语言金属质感的评价是一再确认的观感,而非窃自Д-503,因为他曾经说过:“我可以非常清晰地听到思想铮铮的敲击声。”又说,“有的思想是黏土质的,有的思想是由金子和我们贵重的玻璃雕凿出来的,是永世长存的。”更有大量的段落,如果一句一句换行排列,直接就是诗歌。说在《我们》写成而不得出版的起初几年里,扎米亚京常常在朋友或作家聚会上朗读它。可以想象当那些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意蕴深长的声音,穿过听众的耳膜抵达他们的内心时,所产生的震颤。《我们》的语言几乎没有疲塌之处,——不是指故事,故事颇有一些牵强或讲得不清楚的地方。那怕是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作者也用了饱满的笔触和灵动的语言书写。比如:“I-330纵声大笑,她的笑声淋了我一头,我的梦呓被浇灭了,四下里都是一短截儿一短截儿的笑声,熠熠闪光,发出银铃般的声响,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作品中有着大量精妙的比喻,既准且狠。比如,Д-503常为自己生着一双多毛的手惭愧,认为那是不成体统的返祖现象,但他却时不时觉得心里像是压着一个他多毛的双手交叉而成的“X”。这个“X”所代表的,是他潜伏着的人之为人的原始本能。扎米亚京费笔颇多地写了Д-503对自然的想象,春天,大墙外松软的野地,春风,黄色的花粉,云朵……甚至他的思绪有时还会“从正号跳到负号”,想起博物馆油画中所描绘的古人的生活景象……另一个“X”是苗条,挺拔,曲线毕露的I-330的面部特征,由她高高挑起的眉梢和深深的法令纹构成。Д-503第一次见她时,就发现了这个奇特的、撩拨人的未知数。这个“X”频频向他发起攻势,打开了他心中的那个“X”。因此可以说。I-330的“X”是打开Д-503的“X”的钥匙。I-330的这个“X”所代表的未知,当然还包括以她为核心的那场革命的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X”,还有“-1的平方根”、“我的方程式”、“一根眼睫毛”、“芒刺”、“后脑勺那只小箱子”、“墨水滴”、“亮闪闪的剪刀片子”、“烤软而塌陷的镜面内部”等等大量比喻,并且都被多次重复使用。层出不穷的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将日记主人内心的分裂和挣扎、作为人性的人和作为号码的人的较量,烘托得非常丰满和立体。

    反讽是《我们》最突出的文学特色,扎米亚京将其用到了极致。在歌颂了“守时戒律表”后,他对古人自由的生活表达了强烈的困惑,“怎么会允许人们的生活中没有我们这样的守时戒律表,没有必要的散步,对用餐时间不做精确的安排,任人自由地起床、睡觉。……这样的生活是真正的全民性大屠杀,只不过是慢性的、日积月累的。……这个国家对性生活放任自流……这岂非是咄咄怪事:不管是谁,在什么时候,进行多少次……都随心所欲,完全不按科学行事,活像动物。” 在古宅里边走边看,I-330看出了他交织着强烈优越感的惊讶,故意问他,“真难以想象,在这里人们竟为爱而爱,他们爱得发狂,为爱情而受折磨……人类的精力如此消耗,实在太不明智。我说得对吗?”他虽然感到她微笑中流露的讽刺,“但是我不能不同意她的说法,不可能不同意。”因为,“她好像在替我说话,说的都是我的想法,”Д-503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发现了一个想要“从大一统王国仁厚恩德的枷锁下获得解放”的组织的线索。他议论道,“自由和犯罪密不可分……就像飞船的飞行和它的速度一样。飞船速度等于零,它就不能飞。人的自由等于零,他就不会去犯罪。这是很明白的。要使人不去犯罪,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从自由中解放出来。”他甚至想象他应该进气钟罩,“在大一统王国里,我享有接受惩罚的权利。我不会放弃这一权利。我们任何一个号码都不应该也不敢拒绝这唯一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利,因此它更珍贵。”这样的反讽作品中无处不在,不胜枚举。不难看出,其鞭指极权主义不仅囚禁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囚禁了人的思想,人已经丧失了对普通事物的正常理解力。

    《美丽新世界》中有一处“野蛮人保留区”,被高压电网所包围;《我们》中有一座被玻璃罩子罩着的古宅。它们所代表的意象非常一致:自然的、自由的、本能的、人性的、个人意志的……I-330到了古宅,换上明黄的薄绸短裙,露着深深的乳沟,还穿着黑色的长筒袜,戴着宽边黑色呢帽。“她穿上这件衣服,比不穿衣服要可恶1000倍。”可见其杀伤力有多大。I-330抽烟、喝酒,嘴对嘴给他灌下一大口酒。烈酒下肚,Д-503分裂成了两个自我,“一个是过去的Д-503,号码Д-503,另一个……以前他只是从躯壳里稍稍探出两只毛耸耸的手,可是现在他整个人都爬出来了,外面的躯壳出现了裂缝,马上就会变得四分五裂……”分裂,便是觉醒的开始。大恩主后来向Д-503指出,他们之所以需要您,是因为您是“一统”号的设计师。这确实是事实。说I-330色诱,毫不为过。这除了再次说明美色、性从来都是革命的武器外,恐怕更说明围墙越厚越高,空气越干净,禁止越多,武器的范围就越大。一个吻,一口酒,一次不限时的自由性爱,一条薄裙,一本书,一支曲子……再细微的事物,只要它被强大的国家机器所禁止,它就成了武器。《一九八四》中,温斯顿对裘莉亚说:“你听好了,你有过的男人越多,我越爱你,你明白?”他们在却林顿店铺楼上简陋的小屋约会,裘莉亚让他转地身去,当他再转过身来时,看到的是比她赤身裸体还要让他惊奇的事情:她化了妆,粉白的脸颊上涂了胭脂,嘴唇上抹了口红。他拥她入怀,又嗅到了香水味。在极权的高压和恐怖之下,反抗,便由这些小小的违禁开始。

    Д-503自从去过古宅后就开始了做梦,梦醒,“感到一阵甜蜜得要命的恐惧……”因为做梦在王国被认为是很严重的疾病。后来更是发展到失眠、幻想……他知道自己病得很重了,必须去卫生局。“您的情况不妙!看来您已经有了灵魂。”医生对他说。他吓了一大跳,心想:“怎么突然有了灵魂呢?以前一直没有啊。”《我们》中的黑色幽默,始终被控制在同一个刻度上,令作品的整体风格很稳。

    故事设定上最大的漏洞一是“古宅”的功能过于被神化——它似乎暗藏通往高墙外的地道,好像还具有某种神秘的传输能力;而无孔不入的护卫局却任由这里成了管控的真空地带,地下组织的人在这里来来往往;二是“一致同意节”上I-330带着几个人投了反对票,Д-503冲动施救,竟然可以逃脱。当然这也可能是大恩主施的放长线钓大鱼、一网打尽计;三是在一个控制如此严密、洗脑如此严格的国度,怎么会一下子冒出那么多革命者?

    1932年扎米亚京在谈及《我们》时指出:“目光短浅的评论家在这部作品中只看到政治讽刺,这当然是不对的。这部小说是一个危险信号,预告人和人类会受到无论是机器还是国家过大权力的威胁。”依奥威尔所见,《我们》“并非一本一流的书,但无疑是本不寻常的书,”他又说它整体结构不怎么好,“情节很弱,很松散,复杂得不好总结”。当然,他最强调指出的是,《美丽新世界》的创作灵感肯定部分得自于《我们》。他的这些观点,我都非常有同感,特别是对于最后一点,因为那实在再明显不过了。而最为明显的地方在于:《我们》中,Д-503讽刺20世纪的古人“没有按逻辑程度发展到最后一级——婴儿生育学,没有考虑要制定我们的母性标准和父性标准。”赫胥黎又往前跨了一大步,或者说他从根子上解决了问题,他干脆取消了人类生育这件事。在《美丽新世界》的世界国里,“父亲”和“母亲”已经被消灭,人类全部通过生物技术,从试管、瓶子里出生。

    (请勿转载)

  • 山羊不吃天堂草

    作者:loveless 发布时间:2010-02-25 19:43:42

    那群山羊饿死也不愿低头吃那高贵的天堂草,结果一个个悲壮的死去。明子也是一头山羊,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他有着自己的坚持。我相信明子,还有鸭子,会找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地!

  • 无缘社会、女性贫困、老后破产。——不止是日本的噩梦

    作者:椿Tsubaki 发布时间:2018-09-24 21:45:06

    2020年02月24日更正数据:

    在行水穷-看云气、简两位朋友提醒后,本评论原第四段的数据错误修正如下:

    原文:导致原来二人的养老金如今只有一人的金额,【25000万】日元每月的养老金,除去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伙食费、医药费,无任何结余。

    修正后:导致原来二人的养老金如今只有一人的金额,【25000】日元每月的养老金,除去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伙食费、医药费,无任何结余。

    数据核对自《老后破产》P139,感谢大家的提醒!非常感谢!

    (说明:本文不涉及任何战争、政治相关的观点和立场。)

    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我去参与过一个本地和日本机构合作举办的老龄产业交流会。在市中心一个不算高档的酒店里,人们拥挤在挑高不算很高的压抑的大会议室,听日本驻华大使馆的相关人员介绍日本养老产业现状及养老护理知识(以介护政策的介绍为准)。会议人潮涌动,挤满了日本养老服务提供商、国内的投资机构、本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常识的引领下,我们默认日本在老龄化社会中比我们拥有更多的经验和探索。会场中人们的手机闪光灯不时闪动,在对介护保险的介绍中,在场的人们无一不对日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做法上感到由衷的倾佩和赞叹。

    “介护”是介于“照顾”和“护理”之间的一种服务。日本政府于1997年制定了《介护保险法》,并于2000年4月正式实施。介护服务提供的机构非常立体,有家庭服务、地方或社区融入型服务、设施服务等。享受护理服务的程序也非常全面,无论是申请人通过审核,是失能、半失能、还是不适用,都有相对应的服务/咨询准确地分级提供。不止如此、食物、住宅、服务人员都有标准的体系,甚至还介绍了外国人参与介护合作的内容(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去日本做服务人员发展空间大,并且很赚钱的错觉)。

    会后我也曾一度羡慕日本的养老制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祖父母虽然在快速老去,但是养老相关的产业还非常早期。去养老院是不好的,儿女健在,怎么能去养老院呢?专门的日常养护机构是没怎么听说过的,哪怕是房产商在广告上大肆宣传的养老地产,也不过是离景区/公园近一些,绿化好一些,离医院、学校近一些——毕竟父母年纪大了,有时候还需要帮着年轻人带带孩子。

    但是,如果没有孩子呢?如果没有钱呢?如果不仅没有孩子又没有钱呢?我从没想过这些问题,直到我看了这一套书以及相关的纪录片——由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制作的《老后破产》《无缘社会》《女性贫困》(本文的最后附带了图书和纪录片的链接)。

    看完书籍后,一直在脑海中回响着的,是《老后破产》中第四章中的那句“穷人?去死吧!就是这么回事。”一直以种地为生的北见女士,因为贸易自由化后大米价格降低,家庭经济紧张,丈夫一度需要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后丈夫因病去世去世,导致原来二人的养老金如今只有一人的金额,25000日元每月的养老金,除去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伙食费、医药费,无任何结余。家庭原有的农田,也因为生活所迫不断卖掉,最后剩下的是丈夫祖先留下的土地,如今租给搞大规模水稻种植的农家,总算是保住了,但是因为面积很小,所以拿到的稻租也只够自己吃……因为心脏不好,却没有打车的钱,所以不得不消耗往返6个半小时的时间,只为了医生5分钟的诊断。子女?子女自己都过的不好,就不麻烦他们了。

    这一套书最让我震撼的一点在于,他用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根据我拙劣的归纳,日本社会有几个特点,放大了这个国家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当作案例和试验细细思考。

    1、失去的二十年

    度过大正、昭和,平成年代的人们经历了二十年的经济寒冬。1991年,日本GDP为464万亿日元,2000年,日本GDP仅为534万亿日元。十年间GDP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4%,这是日本第一个失去的十年”。2001年到2010年之间,日本GDP年增长率甚至不到1%,这是日本第二个“失去十年”。泡沫经济时期腾飞的经济发展,被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所打击,裁员、失业、减薪……

    不禁不让人感叹,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2、超老龄社会

    日本作为超老龄化社会的代表,在2007年时,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1.5%,这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对于超老龄化社会的定义(21%)。超老龄化社会不仅对养老金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也为社会福利、底层工作造成了层层困扰。

    这里多说一些。

    今年9月我第二次去京都旅游,在下鸭神社参观的时候,引导我们的是三位年逾60岁的老年人。其中一位收门票,一位讲解下鸭神社的本殿,一位讲解下鸭神社的其他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讲解其他内容的阿姨,因为眼睛不好她在给我们介绍的过程中专程拿出了眼镜,因为年纪大了,对于讲解内容无法清晰地记忆,所以她不时讲着讲着要翻出手稿核对,在讲解结束后她非常不好意思地给我们致歉。而这样的场景,长期出现在我们在日本旅游的过程中。年老的保安,年老的讲解员,年老的售货员,年老的服务员,年老的……在我们父母退休后的日子,日本还有大量的老年人活跃在工作的第一线。

    3、非正式雇佣制度

    日本的企业雇佣分为正式雇佣(正式工)和非正式雇佣(合同工)。根据日本总务省2011年的统计,非正式员工的比例占到企业雇佣员工数量的35.2%,意味着三个企业雇佣员工中,就有一人为非正式雇佣。正式工要面对的是业绩的压力,义务的加班,而合同工则面临着职业生涯近在眼前的天花板,和随时被解雇的危机。不得不说,非正式雇佣制度也是终身雇佣制度后,日本经济衰退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我以前曾在日本企业工作过,记得前几年有一位日本的同事来华出差,在去吃晚餐的路上,我们讨论了PS4上的新游戏,作为前辈的他对我说:“你居然买了PS4,好贵呀。”而在当年PS4全套配置下来只要4000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我无法理解,在日本跨国知名公司的同事居然会觉得PS4贵?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他的夫人是全职太太,有两个孩子,所以生活还是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哪怕是稳定的大公司的正式工,也很辛苦啊!

    4、女性的角色转变

    全职太太算是早年日本家庭的标志之一,丈夫凭借一人的收入养活一家人,妻子相夫教子的搭配非常普遍。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日本的劳动力受到了海外劳动力的冲击,本土产品的价格也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经济的下滑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也影响着从业人员(家庭成员)的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丈夫去世、家庭破裂、女性失业,女性怀孕,女性离婚,让部分女性徘徊在贫困的边缘。

    在《女性贫困》这本书中让我最震惊的是关于单亲母亲的需求:住宿、收入、孩子的托管。国家没有解决的问题,女性卖春的机构却可以提供。在书中对于这样机构的管理者的采访中,管理者提出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在这里的女性都不会长期做,在刚开始的时候,机构就会帮助女性规划收入的目标,然后拆分安排工作量。

    而选择靠打多份零工,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半夜回家的女孩,却终难以糊口。

    5、大学及助学金制度

    和国内的大学不同,日本大学的学费高昂,且无国内的免息助学金制度,这就意味着,选择读书,也是一条背负债务的艰难道路。正式工岗位的减少,工资的降低,让一些承受着助学金贷款的毕业生不得不选择非正式雇佣的岗位,以此同时承担多份工作,赚取收入返还贷款。但是,当毕业多年从事非正式雇佣岗位的人想再次恢复到正式工岗位上却是困难重重,加班、压力,让很多人不得不又一次落入非正式工的宿命之中。

    问题在于,非正式工的就业保护本就薄弱,这直接关联到人们老后的保障和养老制度,非正式雇佣能做到什么时候?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准备给35岁以下的年轻人,竞争大、收入低、不稳定,这给本来准备通过大学改变命运的贷款者,更大的压力,以及打击。

    6、人与人连接的减少

    在东京旅游的时候,我的先生在秋叶原沉迷了3天。500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重装扎古的万代模型、300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EVA的正版大手办、6元人民币就可以转一个扭蛋……不禁让我的肥宅先生大呼“这就是简单的快乐啊!”快乐如此廉价,所以娱乐业成为了人们寄托精神的出口。

    “在推特上才是真的我。”

    “不想和别人交流。”

    “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

    “亲戚也都很辛苦,所以还是去柏青哥店吧。”

    《无缘社会》对于“无缘死”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他们追踪采访了一批无缘死以及无缘死周围的人,让人恍然原来失去联系的社会,这么孤独。

    其实,我不觉得中国会走日本的老路。

    但是,日本的今天,也可能在某一天,再次重演。

    【备注】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书籍以及网络。

    【附录】

    1、本文中提到的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制作的图书链接:

    老后破产

    7.7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 201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无缘社会

    8.3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 2014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女性贫困

    7.8

    [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 2017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本文中提到的相关纪录片:

    日本的穷忙族(一)劳而固穷-日本社会的贫困阶层

    (2006)

    8.6

    2006 / 日本 / 纪录片 / NHK

    日本的穷忙族(二) 靠努力就能脱贫吗

    (2006)

    8.6

    2006 / 日本 / 纪录片 / NHK

    日本的穷忙族(三)解决之道

    (2007)

    8.5

    2007 / 日本 / 纪录片 / NHK

    老人漂流社会 “老后破产”的现实

    (2014)

    8.4

    2014 / 日本 / 纪录片

    调查报告 女性的贫困 “新型连锁”的冲击

    (2014)

    7.3

    2014 / 日本 / 纪录片 / NHK

    无缘社会的黑暗-消失的高龄者

    (2010)

    8.2

    2010 / 日本 / 纪录片

    无缘社会-无缘死的冲击

    (2010)

    8.4

    2010 / 日本 / 纪录片 / NHK

    无缘社会 - 创建新的联系

    (2011)

    8.0

    2011 / 日本 / 纪录片 / NHK


下载点评

  • pdf(896+)
  • 傻瓜式服务(657+)
  • 盗版少(3710+)
  • 章节完整(5310+)
  • 赚了(5104+)
  • 强烈推荐(337+)
  • 少量广告(838+)
  • 体验满分(377+)
  • 内容齐全(6104+)
  • 书籍多(648+)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33:0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丁***菱: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29:02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冯***丽: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3:19:5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师***怡: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3:46:3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家***丝: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3:43:09 )

    好6666666

  • 网友 索***宸: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2:23:4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冯***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32:03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后***之: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2:24:2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通***蕊: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3:59:4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濮***彤: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28:5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