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针对打印油墨制备及使用中的重要参数,并且深入探讨了一些喷墨打印功能性材料的新型应用。特别是近二年来,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和产业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打印材料是3D打印产业的核心部分,材料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3D打印机能制造多少种东西,以及打印出的产品能不能接近取代传统制造业的产品。本书的基础知识和3D打印方面的介绍对此均具有参考价值。与同类书相比,该书对喷墨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的讲述更具体。并且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打印材料以及一些特殊的打印材料。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第1章喷墨打印技术
1.1引言
1.2当前新兴市场
第2章油墨的要求和配方指南
2.1油墨制备和组成
2.2油墨的存储期
2.3油墨打印头性能
2.4基底上的油墨
2.5总结
第3章平衡态润湿基本原理
3.1引言
3.2理想表面的润湿
3.3真实表面的润湿
3.4总结与结论
第4章液滴在基底上的行为
4.1引言
4.2结论
第5章用于喷墨打印的可剪裁基底
5.1引言
5.2打印品质解决方案
5.3总结
第二部分喷墨打印油墨的配方和材料
第6章喷墨打印用颜料
6.1引言
6.2炭黑
6.3颜料
6.4喷墨打印颜料的分散方法(纳米分散液)
6.5表面改性
第7章水性喷墨打印油墨的配方与性质
7.1引言
7.2打印喷头上的油墨喷射
7.3纸张上的油墨
7.4实例——在普通纸张上使用的黑色油墨
致谢
第8章溶剂型喷墨打印油墨
8.1连续型喷墨打印机使用的溶剂型油墨配方
8.2压电式按需滴落型打印喷头的溶剂型油墨配方
第9章紫外光固化喷墨打印油墨配方
9.1引言
9.2紫外光固化喷墨打印油墨的配制
9.3起始配方
9.4总结
第10章用于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原料
10.1引言
10.2紫外光固化
10.3丙烯酸酯——类型及性质
10.4丙烯酸酯低聚物
10.5氨基改性聚酯和增效剂
10.6自由基体系的光引发剂
10.7经典配方
10.8阳离子体系
第11章其他独特的喷墨打印油墨体系
11.1引言
11.2胶束和微乳液喷墨打印油墨
11.3乳液和细乳液喷墨打印油墨
11.4聚电解质油墨
11.5光学设备的喷墨打印
第三部分特种喷墨打印材料
第12章用于喷墨打印的导电油墨
12.1引言
12.2导电油墨的应用和市场
12.3与其他打印技术的比较
12.4生产商和价格
12.5导电油墨的化学性质
12.6烧结与电阻率
12.7打印的问题
12.8打印系统的过程集成
12.9未来趋势
第13章3D喷墨打印
13.1引言
13.2实体无模成型(Solid Free form Fabrication,SFF)技术
13.33D喷墨打印
13.4聚合物喷射工艺
13.5PolyJet技术的材料
13.63D喷墨打印技术的新发展
13.7数码材料
第14章生物墨水及相关技术应用
14.1引言
14.2微接触打印
14.3电子束辐射
14.4非接触式打印
14.5总结
第15章印刷电子品
15.1引言
15.2技术概述
15.3总结
第16章陶瓷油墨
16.1引言
16.2陶瓷分散液的流变性
16.3陶瓷油墨的化学组成
16.4液滴形成与喷墨过程的稳定性
16.5喷嘴的磨损
索引(Index)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线购买
PDF下载地址: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PDF下载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前言
现代打印技术是基于数字化信息的技术 , 它将这些信息写在基底上 , 例如在纸上一个一个像素地表达出来 。 数字打印最普遍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喷墨打印机 , 目前已在各种办公和私人场所被广泛使用 , 并应用于工业 , 如宽幅打印 。迄今为止 , 多数喷墨打印技术被用于图像打印 , 也就是说将传统的文档印刷转变成数字打印 。 喷墨打印技术的功能非常强大 , 甚至可以用来打印各种功能性材料 , 例如导电油墨 、 发光二极管 ( LED ), 以及三维结构 。 这个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 , 每年会召开科学和工业领域的会议 , 公开大量专利 , 而且 , 近年来此领域科研论文也呈上升趋势 , 这些论文大多集中在功能性打印材料以及打印样品的独特性等方面 。
喷墨打印的过程非常复杂 , 需要对油墨的化学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精细调配 。 油墨也需要符合一些要求 , 包括存储稳定 、 喷射性能 、 色彩管理 ( 就图像打印而言 )、 基底上的润湿和吸附性质 。 显然这些要求基于不同的科学原理 , 如胶体化学 、 物理和化学工程 , 因此需要一本学科交叉的书能够全面覆盖这些方面 ,用于指导打印油墨的制备及使用 。
由本书目录可知 , 本书为决定油墨性能 、 油墨配方的一些重要参数提供基本及必要的信息 , 并且深入探讨了一些喷墨打印功能性材料的新型应用 。 因此希望这本书能给研究油墨配方以及油墨化学品合成的工业化学工作者 、 化学工程师 , 研究油墨流变学的物理学家 , 以及致力于利用喷墨打印技术打印新材料 、发展新型应用的研究机构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书中各个章节分别由来自学术机构以及在油墨配方和原材料制造领域技术领先公司的专家编写 。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包括前五章 , 为基本概念部分 , 主要讲述打印技术 、 颜料和油墨的配方以及油墨与基底的相互作用 ; 第二部分共六章 , 主要讲述实际喷墨打印油墨的配方及原材料 , 并讨论油墨的主要类别 : 水性油墨 、 溶剂型油墨和紫外光固化型油墨 ; 第三部分的五个章节介绍了一些独特的油墨体系和功能性油墨 , 比如用于制造三维 ( 3D ) 结构的油墨和打印电子设备的油墨 。
我想感谢那些为了本书的出版花费了很多精力的作者 , 也要感谢 Vinetsky 博士为本书最后定稿 , 以及世界科学出版社的专业团队 。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 , 我也要对我所有的学生表示感谢 , 他们为喷墨打印新型材料以及创新的应用做了许多研究 。
ProfessorShlomoMagdassi
The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 , Israel
February2009 , Jerusalem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勤劳的Wendy 发布时间:2024-03-21 09:28:53
2024-3-21:比起快乐读书吧那一套,新母语的内容更广泛,质量也更多,推荐小朋友来读。
-
作者: Eric 发布时间:2019-06-30 16:25:41
都是原理公司,电磁学的推导
-
作者: gerald 发布时间:2014-11-29 00:57:37
哦我终于想起来把这本书翻出来看完了……前三分之二看着还是很舒服的,虽然后三分之一急转直下的狗血剧情实在是让人不停地卧槽卧槽卧槽卧槽orz。
-
作者: 寡人有疾 发布时间:2023-02-16 21:11:14
孩子读
-
作者: 我有一个小咪 发布时间:2023-10-12 22:31:18
非常好的研究性导论书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读书笔记:像华尔街日报那样讲故事
作者:澳洲李市民 发布时间:2010-04-27 13:56:16
做新闻也好,做营销也好,甚至作公司报告,我感觉最好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好故事。讲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沟通,而沟通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对方去做你想让他去做的事情。
一次好的沟通,可能是报纸上的一个豆腐块,让读者明天再来买你的报纸,也可能是一份描绘了远大前景的计划书,为你带来一笔数量客观的投资。
国内的相关图书,往往更倾向于一些思想的讨论,比如某某的作品有着什么样闪光的思想,所以为社会所认同,或者作者的修养如何深厚,才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等等。但像这种内容其实是几乎不能学习的,一个人的修养是靠自己的社会经验等等积累的,真正能够学习的是技巧。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
这本书就是典型的国外写作教程,和国内类似书籍正好相反,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实际基础的写作技巧。作者会手把手告诉你,如何做好一篇文章的一块块拼图,然后在慢慢合理拼到一起。没有神秘的写作天赋论,也没有闪闪发光的思想论,只是把写作当作一项技能。而这本书的核心就在于,写作其实就是在讲故事。写文章的人既是事实的提供者,又是故事的讲述者。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原书讲的是FEATURE WRITING,也就是特写或者专题写作,而且在书中作者也说其实没有所谓的华尔街写作模式。但中文的翻译却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相信这个翻译吸引了不少读者,帮助这本书提高了销量。)
读书笔记
第一步:怎样找到好故事
一,依靠阅读
1,广泛阅读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获取故事的最简单办法,尤其是现在有互联网,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快捷便利。作者提供的第一种方法“广泛阅读”针对网络来说,我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相关的博客论坛,然后再到专业网站去阅读官方的文章。
这么做的原因是现在的博客论坛等等往往能够提供一些正式场合看不到的内容,包括技术含量很高的分析甚至行业内幕,但因为是非正式的,内容的真实度就没有保证,而且很多内容也相对粗糙主观。所以就需要再到官方的网站或者线下出版物等等,对应相对主题找类似的文章,然后大量阅读,读上最少五六篇。相当于是你和五六个人开了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会议,而他们的发言也会给你足够的资料,来得出自己的观点。
2,记录灵感
任何一本有关写作设计或者广告绘画等等图书都会介绍这个技巧。因为灵感的到来是没有预兆的,而且存在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一个好主意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在公车上、在飞机上或者上厕所的时候,但这个主意出现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你是做程序员的,但你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延长电灯寿命的点子,这个点子目前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你很快就忘了,一辈子也不会再想起来。但这个点子出现肯定是有他的原因,比如你更适合做电灯的工程师,依靠这个点子你可以开自己的工厂等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先记录下来,然后看有没有实施的可能性,或者提供给其他人,不要让它溜走。
3,为选题做档案
做档案其实就像是一个人的家。有些人思路清晰,善于管理。进到他家中可能你会看到他的书柜,书籍按照分类放得整整齐齐,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他就可以轻易找到他需要的书。对于其他东西也是如此。和选题相关的材料如果可以做好分类档案,不但便于找到相关信息,而且最重要是可以把这个主题不断的深入研究,档案的增多代表着你对这个题目的了解增多,而了解的越多就了解的越清晰,对现在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测就越准确。
二,依靠中间人
作者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最了解事情深度资料的是所谓的高层人员,但他们往往是秘密的保守者,不愿意给出更多的信息,所以需要和高层人员身边的中间人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这些中间人往往以透露出一部分内部消息为荣,而且如果你以学生的姿态,把对方放到专家的位置,可能对方会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这个过程应该是在闲谈的气氛中进行的,而不是答记者问这种形式,这样反而会事与愿违。
思考材料,挖掘灵感:
有了材料就要进一步利用材料,然后得出自己想要下作的主题。作者提供了两种方法。
1. 推断法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收集到的材料是慈善机构的运作良好。大家都在说现在社会的风气好,人人都在做慈善。但通过你的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判断,你会发现,其实做慈善可以少缴税,所以很多有钱人用它来逃避税款。这样,一篇与众不同,而且有深度的文章就出现了。
2. 综合法
这种方法是把各种琐碎的信息联系到一起,然后寻找共同点和内部关系。比如教育腐败,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社会犯罪率尤其是年轻人的犯罪率增加。这三件事看似不相关,其实是直接相关,而且是前一个事件引起了下一个事件的发生。根据这些信息,你就可以写出一篇深度分析年轻人犯罪率增加的文章,并且找到这件事的源头,甚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没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记者。
作者介绍说新闻界经常会说到这句话,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是新闻也只是同样事情的重复。比如在中国的所谓豆腐渣工程,只不过是换了地方,换了主角,但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其实只是以前新闻的重复,只是报道的人变了而已。
如何处理已经报道过的故事:
1. 具体化
挖掘深入的具体的故事,活生生人物的自述。比如说北京的住房问题,作为一个记者或者是研究员,可能会写一个人均住房面积从原来的某某平米下降到了多少平米。看完了这句话,读者会怎么想?可能是什么都没有想。因为其他人已经说过了。但如果具体化,比如我去一个同事家,看到他和老婆睡下铺,他女儿睡上铺,和自己兄弟家只隔了一张布帘子,没有浴室和厕所。即使不加入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要说什么。而且这个例子是这个作者独有的,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这个作者已经有了和其他作者的差异。
2. 预测
(1)发展
(2)影响
(3)反作用:被影响的人,推动或者阻止影响
假如大家都对现在事情相当了解,那么预测事件的下一步发展的人就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比如现在BT被封,很多人都在报道什么时间因为什么被封等等,细节可以描述到是几点几分被封,那么再做同样的报道就只是重复。作者就可以写一篇BT被封之后会发生什么的文章。比如这件事情将会如何发展,将来还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封,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对于像我这种经常上去下电影找资料的群体,或者运营的线上影视公司,甚至更深层次的对有关机构的影响。最后就是这些群体会作何反应,比如线上影视公司积极支持封BT,因为没有免费电影下载,他们可以推行收费线上视听。关于未来的预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讲。
3. 改变角度
如果站立的角度改变,可能就是完全另一个故事。还是BT被封,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比如有效帮助了反盗版,限制了盗版的流通,和现在网上的其他同类报道就产生了差异,当然面对的也是另一个读者群体。
读者喜爱的,从高到低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排了一个受欢迎程度的列表如下。
1. 猫狗,可爱的小孩
这一点在youtube上多次被证明是真理。很多人花尽心思拍的DV短片没人看,但随便拍一个小猫喝水,就有上万人观看,发表评论。
2. 当事人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实际参与到这个故事,另外是做了一些有影响的事情。比如报道青少年犯罪,文章中如果都是一些专家说都是网游引起了今天的青少年犯罪,读者肯定会嗤之以鼻。但如果出现一个真实的少年犯,然后讲述他因为虚荣,要买一双两三千的篮球鞋,所以参与了抢劫,就会引起读者的思考。
3. 事实,当他们与故事有关,并推动故事发展
相当于是故事发展的关键事件,到底故事是怎么发生、进行的。到事实这一块,其实更多的是往下删减,去掉和主线无关的内容。
4. 人物,观察者
这里指的就是专家了,也就是说相比专家的意见,读者更愿意看到当事人自己介绍,或者真实的事实。专家的意见只能是个补充或者总结。
5. 数字
数字的使用要慎重,这个是作者的忠告。比如一上来写一个:根据调查,中国76%的BT网站已经关闭,并且其中23%的已经进行内容清理。读者一看到马上兴趣就减少了一半,即使是自己公司的同事,看到数据分析的时候可能也会打盹小睡一会儿,更何况是某个偶然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
第二步:好故事如何构思
一,故事的范围
按照因果归纳主题,考虑时间、距离和影响对象。决定取舍内容。否则容易出现文章过短或者是范围太大,结果什么都说了一点,但又都没说透的情况。书中介绍的技巧我也经常用,就是画出一个思维图纸,比如最简单的人物关系,张三一个方框,李四一个方框,王五一个方框,他们之间画箭头,谁曾经和谁打过什么样的交道。然后往出扩展他们的朋友等等。
二,主题
选择最重要的一块,用几句简单紧凑的话表示出来,这就是找主题的技巧。在公司管理方面,我也曾经实践过类似的技巧。比如和团队开会经常是时间很长又效果不佳,后来我看了一本书叫《一分钟管理》,让参会的人介绍自己工作,找自己的问题,只用一分钟时间总结,然后大家再来找解决办法,同样解决办法也应该是一分钟内可以说完。这个本质上讲就是找出主题。比如做网站建设的,他一周的工作就是网站结构设计,页面的板块规划,需要的是编辑提供文字内容。这个就是他的主题,而不是像:我本周做了首页,然后又做了公司介绍页,把首页和公司介绍页链接到一起。。。等等过程和细节。主题是高度概括,而且反应全貌的。
作者给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主题陈述就是一幅油画最早的线条轮廓。
从新闻方面来说,一个幼年期故事,也就是刚刚发生,大众了解有限,中心事件就是新闻时间本身,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等等。而成熟期故事,大家都已经很了解了事件本身,中心事件就是影响和反作用力,也就是这件事情产生了什么后果。
三,特写、专题报道的创作
综述型:选择特殊性(伐木工人的例子,为什么伐木和其他行业不一样)
微缩型:选择典型性(例子:罢工期间某个汽车工人全家,强调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共性)
这一段讲的主要是关于新闻报道的技巧,综述型和微缩型。因为翻译问题,其实我感觉这两个名字有点怪,所以解释一下这两种类型的意思。
综述型,比如举个例子,描写伐木工人,那么就写伐木工人如何的与众不同,所有工人都吃中午饭,那就没有必要写,而伐木工人很多时候生命受到倒下大树的威胁,那就加重笔墨。
微缩型,是指拿出一个例子来,比如罢工期间某个汽车工人的家庭,让他来代表其他人。比如他们家已经不像往常那样出去旅行,看不起电影,连水电费都支付困难。这些事情是别的罢工参与人同样面对的。虽然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写的是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共有的内容。
四,报道方式
1. 微缩型特写的报道方式
优点:把复杂变成具体形象,埋好的主线是故事报道对象。也就是像前面说的,那个汽车工人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三餐吃什么,都能说明罢工期间工人的经济困难。
缺点:报道对象如果无趣,报道对象没有说明想要表达的问题的时候,文章就不吸引人。比如那个工人其实还有第二职业,虽然在罢工中,他还是不缺钱用,那用他来写罢工就失败了。
2. 综述型特写
优点:报道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对象。可以举很多个罢工工人家庭做报道。
缺点:可能会面临材料不够,文章过于简单。什么都说了一点,但又没说透, 每个家庭的情况差不多,文章产生重复。
五,报道角度
1. 新角度不能没有理由,改变事件性质。比如发生了一次惨剧,但文章却用一种讽刺的角度,而不是同情被害人的角度,肯定会引起公众不满,而不是引起他们的兴趣。
2. 没有角度,没有重点。这种情况我感觉经常出现,很多人写文章把别人的观点都说了一遍,但自己没有角度,没有偏向,读者不知道你到底同意哪一边的观点,感觉文章作者只不过是个传声筒,文章看着也没劲。
解决:要重点关注故事主角和对手之间的紧张关系,对手不一定是人,搞清楚自己所带情绪,和指望读者产生的情绪。比如说作者写一个关于小偷和警察的故事,那么主线就是小偷和警察的对抗,在这里小偷就是作为完全的负面典型出现的。但换成另外一篇,写有些小偷其实是无知少年或者被迫走上这条路,希望社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那小偷就是带着作者同情进行描写。如果这两篇文章混成一篇,一方面说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了一位老人,一方面又在后面希望社会给某些小偷机会重新做人,读者也会感觉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第三步: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时间:历史的传承解释现在的特殊行为,预测未来
作者举了一个我感觉非常好的例子,说的是一个攀岩爱好者,岁数很大还坚持到野外去挑战高山。文章中提到了这位爱好者幼年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野外爬山,以及文化传承等等。作者说这样就对这个人的行为作出了解释。
想一想美国的电影电视,都用的是这个手法。比如一个人,非常残忍的杀死了很多人,如果不介绍原因,观众可能就会觉得这是部无聊电影,故意搞些血浆出来的烂片。但好故事会介绍他童年时候曾经被虐待过,所以心理变态等等,有时候甚至会让观众思考一些社会造成的问题,从一部烂片变成了一部有一定深度的电影。
范围:数量,地点(空间和逻辑范围,程度),多样性,强度
比如作者举的例子,伐木工人的一个小疏忽,就可能被倒下的大树重伤致残致死。这个就是危险程度,再有像多样性,伐木工人使用电锯不当,可能也会导致受到严重伤害。这样几方面下来,读者再看到他们工作的段落就会马上紧张起来,感觉危险无处不在。
变化:
1.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源头:正反两方面,当事人,观察者(警察代表和骗子代表)
2.提供不同类型的论据:把专家理论,数据,当事者亲身经历结合。三个例子。
这一点就像是电影《低俗小说》的叙事方式,同样是几个故事,但不同的人出场就会看到故事不同的一面。写文章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叙述,就像是下雨的故事。下雨之后,卖雨伞的很高兴,因为可以多卖几把,但卖水果的就担心自己的库存会烂掉。作者举的例子是警察和骗子,也是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去讲述同一件事情。
第二点我感觉非常实用,就是一段话的时候,不要重复材料。比如这个专家说了一个观点,然后另外一个专家说了另外一个观点,再说第三个专家。看得读者昏昏欲睡。而是应该先说比如房价上涨了20%,it从业的张三无力负担,某教授说原因是制造业的不景气。这样就提供了数据,一个实际的例子,然后才是专家观点,读者看着就比较轻松。再有就是举例,作者说最好的数量就是三,举三个例子。
动感:
a. 让故事按照正常逻辑发展:发生/影响/反作用
这种情况很容易解释,比如某某地方发生了一件事情,然后如何如何,按照实际发展就可以了。
b. 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运用多方面元素:概括总体情况,解释具体原因,引用实例,当事人的直接引语。
作者举的例子其实我们上学时候的议论文就经常用到。比如空气污染的原因,一,工业排放,二,汽车排放。第一段先放一个概括情况,比如工业排放已经占到了污染的70%,原因是如何如何,在某某区因为有个造纸厂,王大妈总是说有刺鼻的气味。专家说,这个造纸厂其实是超标的。然后第二段再说,汽车排放也占很大比重,比如北京的汽车排放如何如何。这个小段的基本结构就是第一个原因,工业排放先从概况开始说然后实例,最后专家总结。之后又回到另外一个原因,再从概况到实例,到专家总结。这样就让读者的注意力不断转移,同时更加看得进去作者要说的内容。
c. 角色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个任务到下一个任务,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
这种技巧发挥作用,可以去看一些公路片,场景不断的变化,人物也不断的变化,虽然没有大的戏剧冲突,但一直保持着新鲜度。
最后其实作者还提供了一种动态,那就是说故事的人可以去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吸引人的元素。比如他举的例子,某位记者发现迪斯尼的观念陈旧和现在的社会价值观不符。这种冲突是非常隐蔽的,就属于超出技巧范围的。
写文章人的自我定位
律师型: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是非观。
学者型:写文章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研究,要求每一句话都准确。
实际型:把事实陈述清楚就算是完成任务。
第一种最容易理解,论坛上很多人都是律师型,也就是他的观点别人一定要接受,容不得半点别人的观点。所以他的文章说墙是白的,就会列出一百条证据,比如他学校的墙是白的,他家的墙是白的等等,所以世界上墙都是白的。这样虽然有力度,却也白痴,只是自己说得解气,并没有说服半个人。
第二种我在交公司报告的时候常犯这个毛病,就是做很多细碎的信息,力图每一句话都正确,让别人挑不出毛病,可到最后经常是别人也看不懂,而且枯燥乏味。
第三种就是不愿意带自己意见的客观型作者。这种人只想写事实,但却没有自己的意见。其实人一落笔就带着意见了,对于自己喜欢的肯定是要多说两句,不喜欢的就一带而过,无论怎么写,都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倾向性,所以不如痛痛快快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第四步:计划与执行
我感觉最好的文章是那种作者不用打草稿,带着激情一次顺下来的文章。但这种几率估计也就是百分之一,而且得是作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军事爱好者说起某种枪支的历史这种。绝大多数,如果要写作,还是要做个计划,不然可能就会陷入混乱,就好象今天的网络连载,半途而废不少或者无法自圆其说,天上掉下个陨石把主角砸死了。
[step1,全面思考]
一,对事件特写的要点
1. 历史
a 是否牵扯到过去
b 是否与过去不同
c 是否是过去的继续
d 历史是有一定关系的,有没有细节可以用(比如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圣诞节这么回事,近几年却突然兴起来,其实是背后有多种原因)
2. 范围:中心事件影响有多大,程度有多强,变数有多少
a 定量
(1)数字量化 (2)评论观察定义中心事件
b 地理因素
(1)中心事件的地理范围是什么,国际国内,区域,地方
(2)哪些地方是故事热点
c 多样性、强度因素
(1)中心时间有多少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故事中的人,地点,和机构对时间的参与程度有多深
(2)中心事件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加强还是减弱
d 全面因素
(1)其他事件对我的中心事件产生影响了吗,突出了中心,还是淡化的中心
3 原因,导致某事现在发生的因素
a 经济因素,是不是有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文化,习俗,道德,家庭生活
c 政治法律因素,法律规则,税收
d 心理因素,自我意思,复仇意识,愿望满足,情感上的动机(就是属于人主观的因素了)
4 影响-事件导致的后果
a 发生的事情会对何人何物产生什么影响,带来什么好处坏处
b 那些获益和受害者在情感上有哪些反应,有什么看法(思想),有什么感受(心灵)
5 作用,反作用力形成及其行动
a 谁会对发生一切抱怨最多
b 有那些实际的势力在弥补抗击改变减弱时间的影响,范围
c 这种势力的结果
6 未来,如果不加干涉,未来会如何
a 对我的中心事件,是否有关于其未来发展的正式研究和预测
b 我的事件当事人和观察者对事件有那些非正式的看法,当事人对他们的未来如何看待
c 我能展现未来的可能情况吗
看完作者的这些要点,我感觉几乎可以写另外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比如《像记者一样思考问题》最近网上影响很大的事情比如像BTChina、魔兽等等,到处都是讨论这两件事情的文章,可以说片面的观点是占到80%以上的。如果可以按照作者的这个线路思考,比如发生这两件事情的原因,发生后谁会受益,谁会倒霉,牵扯到的范围有多广等等,都可以得出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像以后没地方下载或者连个骷髅不能显示在游戏里面之类这种表层现象。
二,人物类特写的报道要点
1. 历史
过去对于他有什么影响,西方研究一个人就经常挖掘他童年时候的经历
2. 性质
a 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的个性、职业、其他方面,综述类特写
(1) 哪些举动反应了这些性质 (2) 这些性质如何影响了对象的命运和生活
b 写作对象的典型性,与同类人的类似性,在微观特写中要强调
(1)是否具有共同特征,哪些共同特征
(2)他们是否有同样的经历,哪些同样的经历
3. 价值和标准(取代了前面的“原因”部分,也就是这个人为什么会做现在这些事情)
a 我的写作对象最相信什么,他的信念产生了什么影响
b 这些信念是否与同类的人是否相同,有何不同,程度如何
c 这些价值观,标准和目标是从哪里产生的
4. 影响
a 写作对象对周围和同类人的影响,正面负面
b 写作对象如何收到环境,周围人或者同类人的影响,正面,负面
5. 反作用
a 其他人对我的写作对象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样的反应,用他们的行动说明
b 写作对象又是如何回应环境,或者周围人同类人对他的影响的,用行动说明
6. 未来
a 我的写作对象认为他的未来会怎样
b 其他人对这一点怎么样
关于人物特写的指导,要强调的是行动与反作用,关注于他做了什么,对别人产生了如何的影响。
[step2,设置优先选项]
关注几个重点,加强这些重点展开文章,比如成熟的故事讨论影响和反作用力,把主要篇幅放到未来发展而不是已经发展过的事情。
[step3,采访报道]
作者提到了最容易获得故事的所谓聪明人,也就是他自己既有信息又有观点,作者只需要采集他的言论就可以了。当然聪明人不多见,更多的是论文人,就是写自己相关领域的论文,会提供一部分资料的人。
之后作者提供了一些采访的技巧,比如不像传统的列表回答问题式采访,记者可以走进被采访者生活,在更自然的气氛中,搭建一种私人关系,和采访者建立关系,了解更多有关被采访者的信息,然后从宽泛问题问起,再适当提出问题。作者说了一句话:我不喜欢和那些对我没有兴趣,而只对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感兴趣的人进行交谈。这句话对于任何人都适用。
有趣的是作者介绍采访的时候,说记者需要有适当的沉默,表示对方的回答你并不满意,希望对方补充,而不是滔滔不绝。比如提问:你喜欢牛仔生活的哪部分呢?是不是旷野新鲜的空气,和动物的相处,蓝天白云呢?这时候被采访对象只有一个字可以回答,那就是:对!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对!就是我们央视记者的采访风格,他们的采访对象只需要回答一个字,那就是:对!
第五步:组织材料和结构
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
一,你怎么能引起我的兴趣?
二,直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别解释那么多
三,你怎么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四,如何让我记住这个故事
这个列表是作者假设了一个喜欢挑刺的读者,他会对你的文章提出这四个要求,如果你可以吸引这个读者看你的文章,其他的读者就更没问题了。
写作前如何处理材料
第一遍:泛读材料,对自己的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找主题,并想出结尾处理。
第二编:精读,标注索引
事件报道的六部分:历史,范围,原因,影响,反作用,未来
比如作者需要做某个时间的报道,然后他收集了很多相关的材料,有采访有专家论文等等。然后他就可以把这些材料分类,放到上面的六个部分里面,这样到用的时候就能很容易的取出自己需要的材料。对自己收集的材料了解的越充分,就越容易调动这些材料,写出更好的文章。这个道理其实在各个行业都适用,像是流行的美剧《豪斯医生》就会让自己的医疗团队偷偷摸到病人家里面,看看病人最近接触过的东西,吃过的食品。虽然电视剧是夸张处理过,但道理是一样的。
叙述主线 narrative lines
控制故事主线的三种方式
一,板块递进主线
之前所说的事件报道的六个部分就相当于是六个大的板块,作者可以把自己的资料分别归到板块中,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合理搭配板块。作者提示说历史材料可以分散使用,和现实做对比,增强故事真实性,因为如果历史放得太多容易让读者脱离现实。再有就是把类似材料放到一起时候要找出差异,组织材料挖掘差异。具体如何推进,还是要看具体作者的风格。
二,时间主线
时间主线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并非必须遵循时间来写。像现在美剧就是越做越滑头,把最精彩的地方放到开头,一开始前五分钟就发生了大爆炸,然后再从头讲这个故事是如何发生的。所以如果有元素是更重要的,就可以把这个元素提前。另外作者还介绍了离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插入一些小段,暂时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但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整个故事的节奏,比如电影《叶问》,比武当中突然出现的骑车小孩,及让观众觉得好笑又不影响打斗的紧张。
三,主题线
也就是作者按照自己想突出的内容,安排逻辑顺序。
此外还可以多条主线穿插,写出更复杂的文章。尤其是现在读者的智商都很高,他们只担心你写的不够复杂,而不会因为你同时用了时间主线和内容主线,没明白文章的意思。卖弄一些技巧往往会更受到读者欢迎。
第六步: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一,导语的处理
导语可以理解为文章标题,或者刚开头的一段话等等,也就是在文章最开始的时候吸引读者注意的内容。作者举例子用了小说和报纸,比如一本小说,你花了20块钱,就算是再无聊也会翻上十几页,但如果是报纸,看到一个题目没意思,可能马上就换到另一则新闻了。再引申到互联网,一分钱都不用花,如果题目没有意思,可能读者都懒得用鼠标去点你发的文章。
同样,还是影视来举例子,一部电影或者连续剧,好莱坞有个法则,就是如果前几分钟观众觉得无聊,那么除非是影片后面非常精彩,观众才会给好评,但如果前几分钟很有意思,后面一般,观众给好评的几率就高。虽然不太合理,但这是人之常情。
吸引人的导语或者是引人注目的,比如:国足战胜巴西,或者是文字优美,让读者觉得是一种享受,愿意继续读下去。或者是神秘的,比如:出现在纽约上空的飞行物到底是什么?还有制造冲突的,比如:某某国的总理正在和群众们握手问好,他脸上带着微笑,突然一个人冲出来打得他头破血流。这个人到底是谁?
导语中不能出现细节,比如具体的数字等等,因为相当于是把巨大的信息量砸给读者,肯定会引起反感,而是先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主题。
举例式导语的使用标准
举例子就是找出某个能够吸引人的片段实例
1 简洁:导语中的例子必须清楚明了,能够立刻理解
2 与主题表达方向一致
3 有内在趣味,精彩的生活片段,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生活片段
4 有焦点:导语重点内容与故事的主题有密切关系,不能什么都说一点
导语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也给出答案,但不给出过程。就像前面的国足战胜巴西,肯定会有人想知道国足是怎么样战胜巴西的。正好借这个例子说明一下另一种导语,那就是不怀好意型的。像这个例子,读者看到里面内容就会发现,里面说的是国足在晚上聚会的电子游戏战胜了巴西队,而不是球场上。好脾气的读者会对作者轻蔑一笑,不好脾气的肯定会说一句:什么破玩意!所以吸引人固然重要,但也别拿读者当傻子对待。
数据的处理方法
这一段我感觉是十分实用的,在各个行业都能用得到。
1 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比如5522个程序员中,有1112个用asp.net,其实直接说五分之一就行了。
2 用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比如已经有60%人同意了,直接说超过半数人已经同意了就可行了。
3 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形象:比如他今天喝了10升水,这相当于是5瓶大可乐。
如果数据处理的好,往往可以把技术方面的文章,既精确又形象的表示出来。
处理人物和引语
简单的说引用什么样的人说过的话,比如说:某大学教授提出,现在气候变暖和污染是有直接关系的。以下的提纲就是作者对于如何使用这些引语的建议。
1 可信度:包括引用人的资历和他的评价是否被别人认可等等
2 情感回应:真情流露,说话人是真心说这些话的
3 鲜明有力:引用的话不能拐弯抹角,而是要直接有力
4 多样性:辅助或者结尾总结,在文章各处
在人物处理方面,又有一个和电影处理相似的地方,就是淡化配角,也就是说配角的出镜就少,台词就少,不然会弱化主角和主题。在写文章的时候还可以不提配角的名字,用匿名引用,比如:今天的生活都是人命换来的,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这样说。
结尾的类型
1前后呼应型:小学时候就开始用的方式。结尾重复开头,前后呼应。
2展望未来型: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3展开拓展型:深入主题,给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
处理记者自己的角色
1概括者,总结者
2裁判:写文章的人应该能够控制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就一个主题讨论的时候,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不断加强双方的观点,而不是踢皮球每个人说一句,然后又被对方反驳回来。
3观察者
第七步: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具体:文字具体有力,而不是含糊笼统。
苛刻:相当于中国经常说的惜墨如金。
作者介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批评家和编辑。批评家会根据写文章人的细节,比如写作风格、故事衔接等等提出意见,而编辑则是大块的修建,好像是电影的剪辑师,有时候为了电影的合理,会把一些质量很高,但影响节奏的内容也切掉。对于写文章的人,这两者缺一不可。
描写
从根本上讲,描写是最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而且也是没有什么规则需要遵循的,但作者还是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1 准确想象:比如中国古代的故事,形容下雪,说像往空中撒把盐的,显然是没有形容像柳絮在天空飘的准确。
2 人物原则:多描写人物,尤其是商业作品。这点在电影电视,甚至是日本漫画中都有体现。因为很多时候漫画的情节都非常简单,就是谁和谁打了,然后谁败了。这个时候就是纯人物描写,依靠人物来赢得读者的好感。至于人物的招式,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换个名称罢了。
3 动画处理:让描写的东西给读者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比如作者举例的:百合孤独的盛开在冰河边缘。
4 打破常规:使用与众不同比喻,表达方式。
交谈感
很多精彩的网文就是遵循着这个原则走的,作者需要想象自己是面对着读者说话,有时候甚至可以把聊天时候的谈话内容直接搬到纸面上,这样读者看起来轻松,更容易接受。
连贯性
a 过渡段落:其实很多时候不一定需要使用过渡段,只需要用具体实例或者更简单的话引出下文,反而更自然
b 信息来历出处: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已经是可信的,不用特意去注明信息来源,但信息来历如果太过随便,也不能作为论据。
c 解释说明:作者的举例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如果读者想知道时间,不用把钟表的工作原理也告诉他们。过渡解释是没有意义的,这很像电影中的闪回,也就是突然插一段,介绍之前发生的事,如果插得太多,现在发生事情反而会被削弱,比如观众看着一个悬疑片,结果一大堆闪回,之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一下被打破了。
精心设计的结构
1. 速度感
使用短句,使用连续动作,把环境和动作融合在一起:类似电影里的武林高手过招,踢得满地黄土都飞起来,环境和动作互相强调。
2. 力量感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复,但重复过多往往也会引起读者反感。
3. 变化和节奏感
最常见就是长短句的结合。长句描述一个事实,然后短句给一个结论,这样结论就会显得很有力。另外还有以前上学时候学的比如排比句,也是增强力度,改变节奏的。
第八步: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
深入人性去描写,而不是停留在创意或者文字这种表层的东西。在国内,相信这种故事到处都是,只要用心去挖掘。
第九步:如何有效的修改
三步修改法
1. 内容的修改:看看文章的内容是否让自己满意,各方面的材料是不是已经都用上等等。
2. 结论和连贯性修改:文章的各部分结构是否可以调整,各层表达的意思之间是否连贯。
3. 节奏和细节的修改:文字的节奏是否过慢或者过快,细节的描写是否到位等等。
到此全书完,后面是附录,有一些很好的实例。
写作如果往上说,可以说是有影响全人类的力量,但对于像我这种普通人不现实。更多时候我感觉写文章就像是好莱坞大片,其实影片的类型还有一些套路都是固定的,旧瓶装新酒,改改主人公,改改地点,可就是好莱坞大片的模式,自诞生之日到现在还是一样受最多人欢迎,照样让人感动。我感觉写作也可以如此,遵循一定套路,一定技巧,但同时也要学习好莱坞大片,在99%的垃圾里面,一定要掺杂1%的精华。这1%的精华就是作者自己和他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看法。
(全文完)
-
她与钢琴有着一生的缘
作者:吕迪亚 发布时间:2022-08-22 18:05:37
-
A true but not so pleasant aspect of the 80s
作者:加减法 发布时间:2008-02-27 05:36:19
The author wrote the story from a prosecutor's perspective, narrative, accurate, informative and objective. A good book to know how the system was run corruptly in the buyout fury and junk bond ruling age, but not so beneficial to people who want to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Junk bond is a great invention by a smart trader with both raw trading skill and slick business sense beyond peers trader who focused on just the number and screens.
A certain part in Lewis' <Liar's Poker> provides insight on how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innovations in financial history is created in by a single individual - Milken's contrary wisdom. Check it out.
-
让人拍手叫好的一本书
作者:克拉稀奇 发布时间:2010-10-22 10:02:16
一开始看的是恋爱,顺便带了一本这个色彩,后来翻了翻觉得特别有意思,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很有参考意义。
-
【转】饶静:知识的帕索斯——评雅克·朗西埃《审美无意识》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4-04-18 15:30:40
作者简介:饶静,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文论、神话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文章来源:原载《文艺研究》2013年12期。
延伸阅读:
蓝江:美学的龙种与政治的跳蚤 ——朗西埃的作为政治的美学
黄雅婷:“艺术现代性”的反面历史 ——评雅克·朗西埃《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2000年1月,雅克·朗西埃在布鲁塞尔“精神分析学派”研讨会上做了有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次报告,2001年结集为《审美无意识》(L' Inconscient esthétique)出版,后来出版英译本(The Aesthetic Unconscious, trans. Debra Keates and James Swenson, Cambridge: Polity, 2009.以下引文凡出自该版本者均只标注页码)。在这本小书中,朗西埃没有直接谈论精神分析理论在艺术评论中的具体应用,他关注的是精神分析话语诞生的知识学条件,以及弗洛伊德致力于解析的审美无意识在文化层面引发了怎样的疾病。朗西埃启用了两条理路(一是艺术的再现与审美机制的区分,二是哑语的两种形式)来解析弗洛伊德的艺术评论文本。这一解读验证了精神分析的阐释效力,并与朗西埃美学思考中的伦理转向息息相关。
作为西方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批评理论代表人物,朗西埃的作品涉及众多知识领域,从劳工和思想史到美学,从民主到文学,从政治学到电影学等,朗西埃的作品不属于任何严格的学术共同体,这种跨界的治学方式对当代知识社会学、政治哲学以及美学等都有很大启发。尽管中国大陆目前只有《政治的边缘》中译本出版,但学者们已就朗西埃思想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政治哲学、当代艺术机制理论以及电影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013年5月,朗西埃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其思想将在我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政治的边缘
7.4
[法]雅克·朗西埃 / 2007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朗西埃的整体学术脉络大概可分作三个阶段。1968年朗西埃与导师阿尔杜塞决裂之后,他逐渐转向了历史与档案研究,这一时期他的重要著作包括《阿尔杜塞的教训》(1974)、《劳工之夜:十九世纪法国劳工的幻想》(1981)、《哲学家及其贫乏》(1983)等。不过,朗西埃的历史档案研究在英语理论界并没有得到及时关注,这些文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译为英文。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朗西埃转向政治哲学研究,其著名的政治/治安的区分范畴已越出了传统政治学的话语范围,为政治哲学探讨开辟了新路径。这一时期他的著作主要包括《政治的边界》(1990)、《历史之名:论知识的诗学》(1992)、《词语的肉体:书写的政治》(1998)等。2000年左右,朗西埃的学术兴趣转向美学理论与当代艺术,其着眼于知觉政治的批判话语在政治、知识社会学与美学之感性分配之间建立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这一时期他的重要著作包括《感性分配》(2000)、《审美无意识》(2001)、《美学及其异议者》(2004)、《词语的空间》(2005)、《文学的政治》(2007)等。
感性配享
8.7
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 / 2021 / 商周
在朗西埃庞杂的著作系列中,《审美无意识》并不起眼,国内尚无中译本,国外对此书的研究也不多见①,即便在一些朗西埃研究专著或论文集中,该书也常常处于被遗漏状态②。不过这本小书在朗西埃的美学构想中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首先,该书对精神分析话语的分析是朗西埃艺术机制与感性分配思想的一次卓越演练,美学因而被视为一种带“病”的无意识思想,这种病被弗洛伊德诊断为“虚无之熵”(nihilist entropy)③。其次,在当代美学与政治的“伦理转向”④中,朗西埃也发现了虚无之熵的相似物,具体表现在后现代美学的忧郁之思与行动瘫痪上。为改变这种无力状态,他重申了美学的解放承诺,并试图以存在的政治性来打破美学的伦理区隔。可见,美学在朗西埃的理论叙事中不是沉思的知识对象,而是具备极强介入性的政治行动,关涉到生命政治的微观层面。对我们当前的研究而言,《审美无意识》亦能极大地拓展并深化美学研究视域,并在知觉、知识、政治与行动之间建立有效关联。本文将对《审美无意识》一书进行评析,并将其置于朗西埃整体思想的脉络上,以此管窥其美学思想与理论叙事。
一、精神分析进入美学分析的知识学条件
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话语在20世纪文化批评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具备极强的阐释效力。朗西埃讨论精神分析时,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话语进入美学分析的契机,即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精神分析才能被应用于美学分析。有论者早已指出,在朗西埃错综复杂的美学思考背后,存在着一个核心观念,即“对这些实践的表象来说,可能性的历史条件,在于再现的元素与艺术的美学机制之间的矛盾关系”⑤。另外,对朗西埃而言,只有在艺术的美学机制下,精神分析作为解读文艺作品的一种视角或方法才是可能的。
艺术机制的划分是朗西埃美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制”(régime)范畴可以看作朗西埃对福柯“知识型”概念的细化和发展。“知识型”可理解为某一时代决定话语范式和思想范畴的认识论以及结构型式,“机制”则是知识型内部仅仅标识为“感性分配”(partage du sensible/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⑥的场域。感性分配是“知觉、可见性形式和可知性模式之间的特定关系,使我们能将特定产品视为艺术”⑦。感性分配蕴含着较为普遍的知觉规范,特定时期与场域的感知模式都是依据这一隐含规范建立的。由此,朗西埃划分了三种感性分配形式,也是三种连接知觉、实践以及相应的艺术表现的方式,分别是艺术的伦理机制、再现机制与美学机制。柏拉图提供了艺术伦理机制的典范,他从起源(艺术模仿的理念真实)与目标(艺术的功能与效果)两个方面探讨了艺术在城邦生活中的地位。以模仿真理为己任的艺术应该依据共同体的职位分配来教育民众。艺术的再现机制也可称为“诗学机制”,亚里士多德修正了柏拉图模仿论,并将模仿艺术视为独立的制作技艺,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对立以及关系次序:形式与内容、技艺与非技艺、知识与感觉等。艺术的美学机制则废除了再现机制内的感性分配的等级制,艺术在主题和文类层面都实现了平等,打破了次序与各种区分。美学机制的革命性,在于引入了平等维度。尽管朗西埃是以历时顺序来描述这三种感性分配机制的,但这三种形式也是共时地交织在一起的。
在朗西埃的语境中,“美学”并不是和艺术相关的一门科学或学科,而是一种思想和认识模式,致力于揭示有关艺术的思想。在美学创始人鲍姆嘉通那里,美学属于感性认识领域,是模糊、无区分的知识,不同于由逻辑形成的清晰、有条理的知识。康德则拒绝了鲍姆嘉通的说法,他认为美学与理论或知识都全无关系,只是划分了某种类型的判断力。朗西埃则将两人的定义结合起来,在他那里,美学所代表的模糊知识不再是知识的不充分形式,而是一种“不思考的思想”(第6页)。这一思想带有被动性,不仅是美学思考与研究的对象,而且和思想的无意识模式存在契合之处。
以“不思考的思想”为特征的美学就是一种感性分配形式,是艺术领域的特殊构型,精神分析则是发生在美学构型之内的解释学话语。只有当艺术的再现机制被美学机制打断时,将无意识理论应用于艺术作品的分析才是可能的,因为思想的无意识模式已经和美学领域内“不思考的思想”相认同了。另一方面,精神分析毕竟还是一种医学话语,其目标是诊治患者无意识意念中的偏执与疾病,因此,当精神分析被用来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时,也包含着治疗。通过对审美无意识进行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试图勘察文明的疾病,并为之提供一条治愈路径。在思想的事件中,总是存在着疾病与药的关系,这也是医学话语进入美学思考的时刻:“精神分析的发明发生在哲学与药物学彼此质疑,从而使得思想成为一种病,而病亦成为一种思想的时刻。”(第23页)
总而言之,精神分析进入美学分析得益于两个条件:一、美学话语和思想无意识模式之间的契合,由此,无意识在艺术的再现机制与美学机制的交替中获得了独特的再现空间;二、医学话语渗入哲学与文化分析,无意识思想成为一种需要诊治的对象。这两个条件带来了两个问题:艺术的再现机制与审美机制之间的复杂关联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是如何呈现的?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试图诊治的文明疾患又意味着什么?
二、俄狄浦斯场景与虚无之熵
朗西埃选取了经典的“俄狄浦斯场景”来阐明精神分析如何穿梭于艺术的再现机制与美学机制的交替空间中。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俄狄浦斯情结暗示着人类“弑父娶母”隐秘愿望的实现,这一愿望遭到了文明严厉的禁止。尼采曾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看作文化对自然的犯罪:“俄狄浦斯可怕的三重厄运清楚地体现了这个道理。那破解自然——双重变态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人必定要破坏神圣的自然秩序,弑父娶母。这个神话似乎要轻轻告诉我们,智慧,尤其是狄俄尼索斯智慧是违反自然的暴行,谁用知识把自然推向毁灭的深渊,谁就得在自己身上体验自然的瓦解。”⑧知识和文化最初总是以禁忌形态出现,在可见与不可见、可说与不可说之间划了一条严格的界线。
不过,在艺术再现机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俄狄浦斯的悲剧并不能获得恰当理解。高乃依和伏尔泰都改编过俄狄浦斯王,对他们而言,剧中的乱伦禁忌及其表达并不构成改编难题,倒是秘密被揭示的过程十分棘手。在索福克勒斯原作中,俄狄浦斯王获知秘密的过程缓慢而明显,先知忒瑞西阿斯几次向俄狄浦斯透露了忒拜城陷入恐慌的原因,他却视而不见。保罗·利科指出:“先知这个角色被索福克勒斯称作‘真理的力量’,俄狄浦斯要通过受苦才能得到这个力量。俄狄浦斯的愤怒与真理的力量之间的这个关联,才是俄狄浦斯真正悲剧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并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启示的问题。”⑨
高乃依和伏尔泰都认为秘密的揭示过程是这一悲剧在表现手法上的严重缺陷,这个过程几乎不可理喻,完全缺乏必要的因果关联。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秘密早已展示给观众了,但他怎么仍旧一无所知?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不可信,而且缺乏恰当的悬疑和技巧。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两位剧作家都对原作情节进行了增补,他们加入了一些人物和情节,也展开了爱情与权力的角逐,改编后曲折而连贯的剧情更为符合当时观众的欣赏趣味。如此一来,索福克勒斯原作中简要的揭示—隐藏结构就被拓展成蕴含权力与利益争夺的伦理情节剧了。
法国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理念恪守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悲剧被视为行动的布置,“知道”则成了“突转”和“发现”的奇妙机制⑩。但是,俄狄浦斯获取真相并不是通过主体把握客体的方式来获得的,相反,他是以情感、激情甚至病态生存来体验的,并且拒绝在真理揭示自身的框架中去认知和理解。俄狄浦斯能解开斯芬克斯之谜,成为忒拜城的新国王,却不能免除对命运的根本无知。这种知识和知道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悲剧的重要主题,人类知识是有限而易朽的,只有先知所掌握的命运真相才是具有神性的合法性知识。这种对立也隐含着这部悲剧想传递的秘密:拯救先知、神谕以及对诸神鲜活力量的信仰(11)。对于斯芬克斯谜题,人类可以主动去学习,但命运真相却要以受难来领悟。
可见,俄狄浦斯通过受难与激情领悟的一切并不能在艺术的再现机制下得到理解,他的行动与法国新古典主义理想格格不入,这一形象不仅挑战着安置行动与表达的再现次序,也打破了再现机制隐含的感知模式。同样地,艺术的再现机制将俄狄浦斯的表现根基排除在外了,这一根基即“知识的帕索斯”(12),即“疯狂地想要知道某种不知道反而会更好的事情的决心、阻碍理解的暴怒、拒绝在真理揭示自身的框架中去理解真理、不可持续理解的坍塌,迫使人从可见世界退隐的知识。”(第39页)
俄狄浦斯象征的美学精神拒绝在再现机制的知性规范下获得意义,初看起来,美学革命似乎赋予了创造一种绝对能力去反对再现机制的规范,然而这种创造性却是完全被动的。知道与不知道、主动与被动的联合,表现了逻各斯与帕索斯的激进同一。朗西埃特别指出,有两种方式来理解两者的同一:一是逻各斯内在于帕索斯,即思想存在于非思想之中;二是帕索斯内在于逻各斯,即非思想存在于思想之中(第28页)。简言之,前者是阿波罗的外观美学,后者是狄俄尼索斯的狂欢美学。但是,与尼采的酒神欢庆不同,朗西埃认为它“背弃了世界的完美表象和再现系统的因果次序,以此直面着世界本身的晦涩、幽暗与无意义。这一模式强调赤裸生命意志的无意义,以及本质上欲求虚无的意志悖论,它拒绝选择任何一种赋予意志以终结或修正意义的模式”(第29—30页)。这种“悲怆内在与逻各斯”的美学模式不仅体现在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也表现在易卜生、斯特林保以及瓦格纳的文艺创作中,体现了人类主体意志的虚幻。朗西埃用“虚无之熵”形象地概括这一时代文学艺术中蕴含的焦虑,弗洛伊德则是对抗这一虚无的英雄。
三、两种无意识及其矫正
不同的艺术机制都预设了某一感知模式以及随之而来的认知与表述规范,与艺术的审美机制相连的表述是一种特定的“书写”(écriture)观念。“书写”并不是与口头交流不同的符号序列,而是和艺术的审美机制相连的言语模式,朗西埃以“哑语”(mute speech)(13)命名这一言语模式。哑语是和“活的言语”(living speech)完全相反的话语模式。“活的言语”是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称赞的“好的写作”,那是“写在学习者心灵中那种有理解的文章,它是有力保卫自己的,而且知道哪时宜于说话,哪时宜于缄默”(14)。这种话语属于主人的言语,知道如何谨慎使用词语,并使话语如种子般在听众的灵魂中结出好果实。
但是,哑语却逃脱意识控制,是那种“既说出又保持沉默的矛盾模式,既知道又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第33页)。哑语是孤儿式的语言,也是无意识思想的表达。朗西埃区分了哑语的两种形式:“其一是写在身体上的言谈,需要一系列的解码和重写活动来恢复语言的意指活动;其二是潜伏在意识和任何意指活动之间的无名力量的无声语言,其身体和声音都必须被给予。代价就是,这个无名声音和幽灵般的身体使人类主体进入虚无,并放弃了意志。”(第41—42页)这两种形式分别对应于弗洛伊德式的无意识和审美无意识,前者对应着逻各斯内在于帕索斯的认识模式,后者则是帕索斯内在于逻各斯的模式。在两种无意识之间做出区分,是朗西埃理解的弗洛伊德的解释学策略,即通过重构无意识踪迹来矫正审美无意识内含的虚无倾向,其艺术评论展现了与虚无搏斗的一种方式。
精神分析应用至艺术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将艺术作品中令人困惑不解的东西明朗化,弗洛伊德的方法是从微不足道的、琐屑的、易被忽略的小事中寻求证据:“通过自身的观察可以从那些不为人们所关心注意的特征中,从所谓的垃圾堆中,探寻原本存在的秘密和被隐藏的东西。”(15)弗洛伊德不愿意接受作品中晦涩难解的成分。他以诊治病患的激情驱逐着审美机制内含的虚无倾向,在其评论文本中,他致力于建立情节因果联系、寻根溯源、道德升华等等。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一文中,他不惜改动圣经文本以证明摩西雕像是冷静理智战胜神圣激情的化身(16)。在对《砂人》的分析中,他重建了主人公小纳撒尼尔的病因(17)。分析斯特林堡的《罗斯默庄园》时,他将主人公拒绝成功的行动瘫痪解释为道德转化的结果(18)。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解释性校正,弗洛伊德在重建意识层面的因果联系,并使其在艺术的再现机制下得到识别。
米开朗琪罗的摩西
诚然,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欲望的升华,但他接近艺术的方式“绝不是仅受欲望驱动,将诗歌与艺术的崇高解神话化,或者来展示伟大创世神话之后的肮脏,而是要以诗和艺术来见证理性的幻觉”(第49页)。弗洛伊德深谙理性的虚幻面,但见证理性之幻觉并非意味着反对理性,只是试图扩大理性视域,将其漏洞补缀一番。“真正的理性可必不至于不给人类情绪及其有关事物以应有的地位。但这种理性统治所给大家的公压力将可为统一人类的最大的力量,且可为进一步的统一作好准备。”(19)比起理性来,弗洛伊德对审美无意识所开启的虚无深渊更为警惕。精神分析的目标,并不是建立艺术现象的性病理学起因,而是介入无意识思想,并为审美领域的艺术生产提供潜在规范。弗洛伊德仍试图在知道和不知道、感觉和非感觉、真实和幻觉之间重建一种秩序,并将艺术带回审美机制所拒绝的再现机制内,从而证明知识或理性的正面价值。艺术不应满足于私人困惑与幻想之见证人与庇护者的角色,更是揭示与治愈的途径。
可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不能提供太多安慰,而要依照因果关系严格地推进认知。如保罗·利科所言:“那位将自我描述成受制于原我、超我和实在或必然性这三个主人的‘可怜的家伙’的怀疑者,也是一位解释者,他重新发现了非逻辑王国里的逻辑,并且以无比的腼腆和慎重求助于其声音微弱但持续不懈的逻各斯之神,求助于一位非全能而只是长久灵验的神……”(20)尽管精神分析只是在艺术的美学机制击破再现机制之后才能进行,但其并不停留在颠覆知识与行动的美学层面中,在为生命激情寻求新形象与表现的动力下,弗洛伊德确立的仍是知识的正面效力,这也是精神分析的治愈力量,这一力量认同于修正之后的再现机制所隐含的感性次序。
然而,辨认审美无意识内含的“虚无之熵”,并将其重新纳入再现机制的做法,是否如弗洛伊德所愿达成治愈呢?在心理分析实践中,弗洛伊德也不断地看到患者对真理的抵制,因为治愈总是意味着一种无法控制的被谴责的感觉入侵。况且,如果治愈的真理意味着臣服于某种再现机制所提供的认知模式,这一真理可能是相当廉价的,这并不是真正的治愈,只是延宕或更精巧的压制。这正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遭遇的矛盾,对于理性,他既怀疑又不得不信仰。同样,当精神分析被应用至文化诊疗时,他甚至将人类文明成果也都看作对本能的替代性补偿与压抑。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一种回溯性建构,在追溯起源和重建因果联系时,有时他不得不将理性筹划的未来看作一种补偿性幻觉。对此,维特根斯坦有个透彻的说法:“弗洛伊德的观念:在癫狂之中,那把锁没有被摧毁,只是被更改了;旧的钥匙再也不能打开它,但它可以被一把构造不同的钥匙打开。”(21)这把“疯狂的锁”也许正是理性的原罪,是理性既护卫又囚禁人类主体的必然,朗西埃的分析则彰显了这把新钥匙的打制过程。
四、美学之伦理转向
在《审美无意识》中,朗西埃并没有对精神分析的治疗效果做出评价,他只是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勾勒了弗洛伊德对抗虚无的解释路径。尽管治标不治本,朗西埃还是认同弗洛伊德的治愈策略,弗洛伊德从未在虚无中束手就擒,也从未放弃以因果律为基础的艰辛解释和治愈希望。这使弗洛伊德迥异于那些受精神分析理论启发的后现代美学家。朗西埃以利奥塔的崇高美学思想来说明这种后现代式忧郁。利奥塔曾将美学的被动性思维与无力的图像特质相对比,即“主体,被可感(aistheton)(22)力量所缴械,那是影响赤裸灵魂的感觉力量,最终遭遇到他者的力量,其终极相位是无人得见的上帝之脸”(第49页)。由此,他反对弗洛伊德的升华原则,从崇高的踪迹中归纳出了一种不能被缩减为任何逻各斯的悲怆,这也是摩西认同上帝的力量。朗西埃则审慎地与这种行动力瘫痪却完全沉浸于帕索斯之神圣的美学思想保持着距离,并将之称为“伦理转向”。
在《政治与美学的伦理转向》一,文中,朗西埃指出,“伦理”一词所表达的含义与通常意义上的道德关切毫不相关,其内涵是“事实与规范、所是与应该是之间区分的瓦解,也是规范溶解于事实的过程”(23)。伦理是一种无区分状态。“Ethos”意味着在家状态(abode)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存在方式,意味着人们未曾与其生存根基割断关联,也意味着与生命本源相契合的本真性存在。那么,在伦理式的在家状态中,“艺术与归家”的美学理想是不可思议的,人们未曾离开家园,乡愁也无以诞生;只有在失落家园的情境中,归家和乡愁才成为艺术不可摆脱的宿命。伦理法则是基于特定空间地点的,这一空间是以家的意象为基础的伦理共同体。由此,伦理能从两个方面得到理解:一是共同体的内部决定性,这属于共同体内部的感性分配及分享;共同体外部的他者是不能共享这一内部经验的;二是共同体同外部他者的关系,这一外部维度具有不可测与不可量度性的特性,通常被称为“他者律法”、“物”、“崇高”等。简言之,伦理法则在感觉类型和智力类型之间进行了区分,伦理的普遍有效性是被伦理区分原则双重化了的,伦理区分了内部和外部,也形成了共识(consensus)和异议(disagreement)的对立(24)。但是,在内部和外部的各自内部场域中,区分却停顿了,朗西埃所言的“伦理无区分”就针对于此。
因此,当代美学与政治的伦理转向存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倾向中:其一是大众文化的商业逻辑;其二,在阿多诺、利奥塔等思想家那里,美学成了一种后现代式的忧郁,成了对不可再现者(unrepresentable)灾难的伦理见证(25)。前者是狂欢,后者是绝望,却共享了一个逻辑,都通过压制区分形成了共识或异议,进入了美学机制所分配的“伦理共同体”。前者是资本控制下的感性分配,意味着大众商业文化对社会闲暇结构的操纵,是共同体内部感性治理的一种方式;后者则认同了外部的不可度量者,认同了他者言谈的绝对力量,是一种坚定却无力的注视。为破除伦理区分所造成的内(共识)与外(异议)的双重隔离和无区分状态,朗西埃引入了两个重要的区分,一是歧见(dissensus)(26)与共识的区分;二是政治(politics)与治安(police)的区分。所谓“歧见”,就是朗西埃所言的审美区分,是“不能被描述为部分的部分的增补。它是感性与感性之间的另一种关系,既揭示又中立化感性之中心区分的增补。我将之称为歧见,歧见不是纷争,它是感性与感性之惯常关系的微扰”(27)。歧见不同于异议,不是同或异、是或否,而是“非”。歧见是感性异质性形成的差异,不能被缩减为个人利益或观点纷争,而是通过抵制知觉、思想、行动的知觉与框架来挑战既成的感性秩序的主体行动。
美学理论(修订译本)
6.5
[德] 西奥多·阿多诺 / 2020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政治与歧见相连,治安则与共识相通。共识通过废除歧见来预设政治次序的讨论平台,治安的本质是在共识的基础上对可感者进行划分,这是感性分配的具体操作过程。但政治并不认同治安划分,总要通过歧见的介入来扰乱既定的感性次序。“政治”和“歧见”在朗西埃语境中几乎是同义的:“政治的本质就是对于歧见的揭示,作为在同一世界之中的两个世界的展现。”(28)“政治的本质就是歧见,歧见并不是不同利益或观念的交锋。它是可感者与其自身差异的体现。”(29)
利奥塔眼中的艺术
8.7
[澳]格雷厄姆.琼斯 / 2016 / 重庆大学出版社
对朗西埃而言,政治也是“区分,是对暴力、道德以及权利的区分。政治不是道德的反面,是区分”(30)。在这一意义上,政治是介入的哲学,是通过行动来创造新的感性生存。作为美学区分的构成物,歧见也是一种增补的政治,不仅挑战了治安在共识与异议之间制造的二元对立,也表明了美学与政治的激进同一;其作用并不仅仅在于联结或区分,而是打破伦理无区分的隔离状态,从而迈向新空间的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的政治就是一种不停留的区分行动,既不满足于感性治理的共识秩序,也不沉湎于帕索斯绽现的情绪基调。
朗西埃对美学与政治之伦理转向的批判性分析也表明了这样一种思索:审美无意识内含的虚无倾向与美学之伦理转向都是美学革命的必然结果,但是,又过于匆忙地认同了美学机制所分配的感性逻辑,即“帕索斯内在于逻各斯”的认识模式。由此,认识被存在深渊所俘获,知识退转为帕索斯的沉默之音。在这种倒转中,美学也就背离了其最初的解放承诺,反而成了无休止的哀悼或对抗。与弗洛伊德一样,审美无意识内含的“虚无之熵”也是朗西埃的美学分析要“诊治”的对象,弗洛伊德试图在艺术的再现机制中安置这一虚无,郎西埃则试图以政治区分打破治安划分(即美学的感性分配),从而将存在的政治性重新带回人类的感性生存之中。
结语
正如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不是终极治愈一样,朗西埃也明白,他所仰赖的歧见也绝非乡愁可以休憩的港湾,作为美学和政治区分的催化剂,歧见的最大功能是一种中立化的知识过程,“知识的美学创造的增补形式使我们可以重新分配话语类型(topoi),这是同一与差异的所在,知识与无知的平衡”(31)。话语范型的变形和迁移就是知识的冒险,知识是叙事之流的枢纽,使得不可见之物的连接变得明朗化。朗西埃也意识到,知识背后的叙事之流更中肯綮,“知识需要故事,因为知识总是双重的”(32)。知识的双重性也应对着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他的遭遇已经表明了人类知识的两种形式:首先是斯芬克斯谜题所代表的那种关于“人”的客观知识,其次则是深深隐藏着的命运谜题。前者无论看上去多么完善,却是人类悬置其生存之谜进行的知识构造,总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局限,也总是在深不可测的命运门前功亏一篑。
作为美学革命的英雄,俄狄浦斯形象也不断地激发着朗西埃的美学思考。俄狄浦斯的悲剧彰显着人类知识的有限性,朗西埃的理论书写也继续着“知识的帕索斯”这一主题,在逻各斯与帕索斯之间,他谨慎地与后者保持着距离,并企望逻各斯的知识构型照亮帕索斯的晦暗,他要将帕索斯转化为具有空间感的逻各斯构型,即“逻各斯内在于帕索斯”的认识模式,这也正是朗西埃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策略上发现的相似物:神秘无可逃遁,意蕴终将显明(33)。然而,这是个令人生疑的结论。作为基调的帕索斯是不可摆脱的,如海德格尔所言,“甚至摆脱了一切情绪影响的理性,作为理性,也还合辙于那种对它的各种原理和规则的逻辑—数学上的明彻性的信念”(34)。这种明彻性的信念在朗西埃的理论思考中,是由歧见之“非”来承担的。歧见开启的透明通道为逻各斯构型奠定了根基,但这一通道并不通向任何目的地,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迷宫。恰如斯芬克斯谜题所彰显的,“人”并不能由一个谜底轻易承负,解谜人在谜底中望不见出口,只是更深地陷入谜面之中。
在这一交叉路口,朗西埃的理论叙事面临着一次抉择,他选择继续编织斯芬克斯谜题,却放弃了倾听帕索斯之音。这正是知识的悲剧所在,它将家园视为危险,却把诱惑当责任。从此知识驰骋在可见的剧场世界,其受难主体正是“受伤的我思”(35)。朗西埃的知识叙事属于德里达式的替补逻辑,而非起源的神话,知识尚未抵达终点,是一种不停息的回旋和中介,也是一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无奈。朗西埃选择逻各斯而与帕索斯保持距离,恰恰彰显了知识的悲怆之音:知识毕其功于一役的那个平等交流空间常常从根部遭遇帕索斯的劫掠。
“知识的帕索斯”是俄狄浦斯的悲剧所在,朗西埃的理论叙事则重复着这一轨迹。正如齐泽克曾指出的,“朗西埃的著作只是告诉我们如何继续抵抗”(36)。抵抗不是对抗,抵抗总是意味着挑战僵化的感性分配与知觉模式,以此质疑治安所保障的现成距离,并通过政治来重新激活美学的革命精神。政治与美学不仅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对立,反而具有根本意义上的相通性,只有打破美学机制所分配的感性逻辑之后,美学才能真正赢回歧见的政治力量。
【注释】
①(33)Cf. Solange Guénoun and Richard Cassidy, "Jacques Rancière's Freudian Cause", Substance, Vol. 33, No. 1(2004): 25-53, 46.
②Oliver Davis, Jacques Rancière, Cambridge: Polity, 2010.这本朗西埃研究专著从早期政治(从教学法到平等)、历史与历史编撰、成熟政治(从治安到民主)、文学、艺术与美学五个方面探讨了朗西埃的基本思想,但在文学、艺术与美学两个部分均未涉及《审美无意识》。Gabriel Rockhill and Philip Watts(eds.)., Jacques Rancière: History, Politics, Aesthetics,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9.这本研究论文集从历史、政治、美学三个方面收录了朗西埃研究文章,也未有论者涉及《审美无意识》。
③朗西埃用“熵”这一科学名词来隐喻主体意志在帕索斯的晦涩深度中的迷失状态(第54页)。
④Jacques Rancière, "The Ethical Turn of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trans. Steven Corcoran, Cambridge: Polity, 2009, pp. 109-132.
⑤⑦(36)Jacques Ranciére,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rans. Gabriel Rockhill, London: Continuum, 2004, p. 6, p. 28, p. 79.
⑥法文“partage”具备“分配”和“分享”双重含义,无论英译“distribution”还是中译“分配”,都未将“分享”的含义囊括进来。
⑧尼采:《悲剧的诞生》,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⑨(20)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43页,第185页。
⑩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
(11)施米特:《对古老宗教启蒙的失败:俄狄浦斯王》,卢白羽译,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索福克勒斯与雅典启蒙》,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12)“帕索斯”(pathos)为希腊词“πθos”音译,可译为“激情”、“悲怆”、“感伤”等,但这些译名都不足以穷尽其作为人类生存基调的微妙玄奥。在《这是什么——哲学?》一文中,海德格尔将帕索斯与“遭受”、“承受”、“承荷”、“实现”、“获取”和“得到规定”等意思联系到一起,并指出,即便将其译为“合辙”和音调意义上的“情调”,也是冒险的(参见马丁·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孙周兴、陈小文、余明锋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9页)。
(13)Jacques Rancière,La Parolemuette: essai sur les contradictions de la littérature, Paris: Hachette, 1998.“哑语”是艺术审美机制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意义内在于事物本身,任何事物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只有当人们揭开了哑语的深层含义并代表其发言(否则哑语将继续保持沉默),哑语才开始讲话。这种矛盾为哑语制造了两种形式:象形文字下的潜在含义,或者对任何意义都形成障碍的沉默。
(14)《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8—172页。
(15)弗洛伊德:《米开朗琪罗的摩西》,王莹译,《论艺术与文学》,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94页。
(16)弗洛伊德认为,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中,当摩西的手离开了胡子并再次紧紧握住经卷之时,这是愤怒被控制的时刻。但实际上,旧约经文却是这样的:“摩西接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参见《圣经》和合本《旧约·出埃及记》32: 19。)
(17)弗洛伊德:《论神秘和令人恐怖的东西》,李俏梅译,《论艺术与文学》,第254—268页。
(18)弗洛伊德:《心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赵冉译,《论艺术与文学》,第227—233页。
(1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8页。
(2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22)“Aistheton”,希腊词,指被感觉所知觉的东西,即可感的,与可知的相对。利奥塔认为,“aistheta”是属于灵魂的,是一个意外事件;灵魂只有在其激发下才会存在;当它消失时,灵魂就会在毫无生气的虚空中消散(参见利奥塔《后现代道德》,莫伟民等译,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162页);有关朗西埃对利奥塔美学思想的批判性解读,参见Jacques Rancière, "Lyotard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 Sublime", in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pp. 88-105。
(23)(30)Jacques Rancière,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pp. 109-110, p. 111.
(24)(27)(31)(32)Jacques Rancièer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Aesthetics, Politics, Knowledge", Critical Inquiry, Vol. 36, No. 1(Autumn 2009): 3, 19, 19, 3.
(25)“不可再现”是美学之伦理转向的中心范畴,其在美学层面上占据的位置与“恐怖”在政治层面一样,都是将事物抛掷进无区分状态的一个词语(Cf. Jacques Rancière,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p. 114)。
(26)“Dissensus”是贯通朗西埃美学与政治思考的重要术语,中文里有“异见”、“异议”、“歧义”、“异现”、“纷争”等译法。在政治讨论中,它不是关乎个人利益或意见的争议,而是一种政治过程,通过“不被承认者”的主体化行动来挑战既存的感知、思想和行动模式,从而在可感性秩序中制造裂缝;在美学讨论中,它强调感知与感知的冲突,使不可见者得以绽现。因而,蒋洪生提出在讨论美学和艺术时,可译为“歧感”或“不谐”;在谈论政治时,可译为“异见”、“歧见”等(参见蒋洪生《雅克·朗西埃的艺术体制和当代政治艺术观》,载《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28)(29)雅克·朗西埃:《政治的边缘》,姜宇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第131页。
(34)马丁·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第21页。
(35)“受伤的我思”是保罗·利科针对海德格尔的“我在解释学”提出的主体形式,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学也可看作是“伦理转向”的思想,坚持“我在”对“我思”的优先性。主体性的“我思”总是屈从于“我在”的存在基调,在这种境况下,由逻各斯构型的“我思”就处于受伤和自我毁灭的状态(参见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第8页)。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5:09 )我说完了。
-
网友 冯***卉: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2:32:02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权***波: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2:56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6:17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家***丝: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27:40 )好6666666
-
网友 温***欣: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39:11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晏***媛: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38:19 )够人性化!
-
网友 康***溪: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39:47 )强烈推荐!!!
-
网友 郗***兰: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0:31:31 )网站体验不错
同作者:马格达斯的书籍:
-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以)马格达斯(Shlomo Magdassi) 编著;赵红莉,蓝闽波 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作者:洛秦的书籍:
-
外教社英汉汉英百科词汇手册系列:音乐词汇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小提琴考级训练问答/器乐考级问答丛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音乐人文系列:城市音乐纪事【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城市音乐纪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城市音乐纪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美国摇滚历程五十年——音乐之旅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
剑桥商务英语.BEC高级口语考试:高频题库+高分范例(赠BEC视频课程及外教音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剑桥商务英语.BEC中级口语考试:高频题库+高分范例(赠BEC视频课程及外教音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CATTI英语二级口译实务:考试指南+强化训练(新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CATTI英语二级口译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强化训练(新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版剑桥少儿英语考试.第一级Pre A1 Starters全真模拟试题(赠音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版剑桥KET考试 词汇必备+单词默写本【2020年新版考试】剑桥通用五级考试A2 Key for schools (KET)(套装共2册,附赠音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实用医疗日语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完全掌握.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必备单词(初级、中高级全收录.赠中韩双语音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官方系列.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Ⅱ(中高级)写作真题范文字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官方教程活用练习(入门篇.赠音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教材” 的书籍:
-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多学时)(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附光盘中级教师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德语听说训练A2 同济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 葛传椝 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闻传播法律法规汇编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编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学习用书 新闻记者考试考生专业指导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英语听力入门3000(2修订版学生用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食品标准与法规(第3版) 科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健康产业政策与法规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公司法学(第5版) 李建伟 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的书籍:
-
信息技术基础=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nciples,Practices,Opportunities (第3版 影印版)——国外经典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剑桥国际英语语音教程 英音版 Ship or Sheep(含1CD-ROM)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船舶图解大词典(英汉对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旅游英语实用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日语经贸谈判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商贸应用文日汉互译教程——国际商务日语系列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国际商务日语会话/国际商务日语系列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市场营销(商务日语专业系列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实用旅游日语教程系列/酒店管理日语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工学” 的书籍:
-
软件工程师日语-应用篇(附光盘)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数字媒介传播概论(数字媒体系列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国际会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家具与室内设计制图(普通高等教育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管道工程识图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第四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结构工程防火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喜欢"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人也看了
-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现货台版 儿童文学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发展孩子的阅读理解力及兴趣 Mary Hynes-Berry著 心理出版社 原版书籍 正版包邮 繁体中文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暨城中村改造实务操作与维权保障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闪电球探长 闪电球探长8 粉红色的河马 【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喷墨打印油墨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41种生物化学产品生产技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证券交易(附光盘)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英汉汉英词典(全新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之发展Assessing The Financial Benefit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胡适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相关推荐
-
古物之美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19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试卷(2011~2018)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出境旅行安全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通城学典:小学英语默写能手(三年级下 PEP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9787802457553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先进多功能雷达智能感知识别技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百骏图(清郎世宁)/中国画手卷临摹范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神兵玄奇(1)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两面间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北大东奥·轻松过关1·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客家山歌:认同·发展·嬗变(Hakka Mountain Songs: Identity Devel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商务礼仪:情境·项目·训练(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邮轮安全运营管理案例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PNSO恐龙博物馆:中国恐龙2(用科学艺术作品呈现近百年来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恐龙)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玉匣记正版增补万全老旧古书玉匣记注评真本完整版原著无删减东晋道士许真人 著耕种气象婚丧嫁娶求学开张出行起造移居看阳宅占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博士论丛 历史环境的管治:理论创新与模式实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校正全本增刪卜易 野鹤老人著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一] 古代术数书籍 周易六爻经典入门 爻 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满2件享】《走短的路》——纵横职场少走弯路的秘诀 赵海男 北京仓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成功/励志 人在职场 职场人际/职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