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 - word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19 14:20:03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 word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 word格式下载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397407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110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19 14:20:03

内容简介:

本教材使用了芭蕾舞中支撑腿和动作腿的概念。支撑腿为主力腿,动作腿为动力腿。 本级别教材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把杆练习,第二部分为中间练习,第三部分为小舞蹈,第四部分为原创舞蹈,第五部分为剧情讲解,第六部分为辅助训练,第七部分为附录。通过教材的学习启发孩子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观察人物,把生活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着重培养孩子的视角用舞蹈语言看世界。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教材使用了芭蕾舞中支撑腿和动作腿的概念。支撑腿为主力腿,动作腿为动力腿。 本级别教材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把杆练习,第二部分为中间练习,第三部分为小舞蹈,第四部分为原创舞蹈,第五部分为剧情讲解,第六部分为辅助训练,第七部分为附录。通过教材的学习启发孩子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观察人物,把生活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着重培养孩子的视角用舞蹈语言看世界。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文文 发布时间:2020-05-13 06:47:36

    看了后才知道

  • 作者: 儒豪 发布时间:2023-08-14 01:42:54

    高中时的精神支撑,后来还加了作者联系方式,感谢。

  • 作者: 刘元旦 发布时间:2021-08-18 23:58:16

    读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到北岛的那句诗:“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 作者: 镇守府的尼克桑 发布时间:2023-02-11 13:12:51

    3.5星,不太适合量子力学纯小白。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讨论。相对于经典物理学的严格因果律;量子力学强调在微观尺度上的绝对不可知论。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不可知,而是大部分的关系follow计算公式,但一些关键的量在测量前绝对不可知,且测量本身会对它的状态产生影响。极端一点说,月亮如果缺少观测它的人和机器(不被观测),就不存在。现在比较理解为什么爱因斯坦到死都觉得量子理论是个发展中的理论了。。。

  • 作者: 上蹿下跳辣椒油 发布时间:2019-05-09 10:22:50

    增添一下多样性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天人合一”还是“神人有别”?

    作者:围流 发布时间:2020-07-03 11:43:39

    “天人合一”还是“神人有别”?

    ——读普鸣《成神》的一些想法

    注:括号内为中译本页码。

    《成神: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一书,翻译自普鸣2002年出版的英文作品,原书名为

    To become a god: 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

    .。据三联出版编辑的介绍,此书“用融合哲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全新文化比较模式,揭示早期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成型历程。”

    英文版的书名

    看过此书的人就会知道,这个介绍并不完全准确。从表述上来讲,“哲学、历史学和人类学”前都应添加“西方”二字;从内容上讲,普鸣要揭示的是“天人本不合一”如何走向“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程,而且前者的那种“不合一”属于相当紧张、对抗的状态。简单而言,普鸣反对将“天人合一”作为早期中国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命题预设。

    不过,还需要指出的是,中译本的封面和版权页都将god大写,在我的设想中,它极有可能会引起中国读者的严重误会,因为普鸣讨论的并不是早期的中国人如何成为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god一词大写还是小写,在西方语境中本有相当严格的语形规则。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英文的书写规范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当把become a god理解为“成神”意味着什么?中译本亦将become a spirit译为“成神”,为什么“神”既可以是god又可以是spirit?而且中译本中还出现有“拟神的(theomorphic)”和“自我神化(self-divinization)”等表达,虽然它们都在翻译后与中文“神”字有关,但是theology和divine不首先和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吗?这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我猜测,《成神》这个书名也很切中普鸣心怀。然而——就在我们自己的中国语境中(尤其是早期中国),“神”究竟该如何理解?

    要理解普鸣此书,最关键的就在于,普鸣如何在早期中国构建了一种关于“神”的叙述。我在之前已经略谈过《作与不作》的理解问题,见《读普鸣<作与不作>的一点思考》。这里的理解不仅包括普鸣本人对中国思想文本的理解,还包括我们在译介西学(也可以说是“汉学”)时的“再理解”。那些西方学者是怎样理解中国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们视域中的“中国”。我的基本看法是,普鸣从西方文化的基本误解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新的“误解”。而普鸣自己也说,《成神》与《作与不作》“这两部书实际上是彼此相关的”(《致谢》),因此在我看来,《成神》所可能潜藏的弊病与不足与《作与不作》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王正原博士生已经对全书做了极为精彩的概述和评论,见《天人与“成神”》,《读书》2020年第5期。我十分同意文中所指出的普鸣解读文本方式的种种“遗憾”,该文谦逊而委婉,但我希望再多作一点更“露骨”的补充。

    从导论一开始,普鸣别有用心,用宇宙的起源作引子来质疑一种“自生自发的宇宙论”。《淮南子》的“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成为普鸣的重要根据,因为此句既可以确定宇宙之前的“神”的存在,还暗示了“神”对于宇宙的决定性作用即“经营”,而“经营”一词又非常明显代表了一种关乎人的筹划性活动。这样的开头,值得我们联想《圣经》中上帝在创世活动中的安排。普鸣接下来进一步预告,《淮南子》还“讨论了那使修道者得以成神的修身步骤”,“神首先经营宇宙,然后人也能成为神,并掌控宇宙”,“这些主张认为人有自我神化并进而获得控制自然现象的力量”。(第3页)

    仅仅是这几句话,已经足够看到普鸣对“神”的基本理解。无论“神”是人格化的神灵还是理性化后的某种自然力量,在普鸣看来,“神”是宇宙创生和运行的根据,“神力”就是掌控宇宙的力量,所谓的“成神”就是人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攫取神力、代替神的地位以影响并控制宇宙。书名中的几个关键词也就能顺而理解:“宇宙论”是为了彰显“神”本身的存在和作用,“祭祀”是表现人与“神”沟通甚至“交易”的尝试,“自我神化”从根本上是“成神”的基本模式。因此,三个关键词其实恰好呈现了人神关系中的“拔河”,而拔河的结果可理解为“神”的下落和人的升格。

    普鸣在导论中勾勒了西方世界在20世纪中国思想研究中的两种极端立场以及各自的人物谱系。(第14页起)普鸣分别称之为“进化论模式”和“文化本质主义”,前者的主要代表有冯友兰及雅思贝尔斯、史华兹和罗哲海等,而后者的代表有葛兰言及李约瑟、牟复礼、张光直、葛瑞汉、郝大维和安乐哲等。双方代表中也有不小差异,但总的说来,“进化论模式”更突出(早期)中国与西方世界全局的同步性,而“文化本质主义”更强调(早期)中国在西方世界全局中的特殊性。普鸣认为,这两种框架都存在各自的问题而建议摒弃,并“尝试提供一种关于从青铜时代到汉代初年的人、神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完全历史的研究方式(第35页)。

    第一章对普鸣来说非常关键,因为这里所建立的基本结论引导了之后的系列想法。普鸣首先质疑“商代的占卜和祭祀活动显示了一个人神和谐的预设”(第56页),并根据大量商代甲骨卜辞提出了一个商代祭祀的权能结构,这个结构本身就是对人神和谐的最大冲击。这里的“权能”指的是作为神灵介入人间事务的能力。简单来说,普鸣认为商代的神灵喜怒无常,无端介入人间事务,祭祀和占卜作为对神的回应,既是一种是对神意的试探,又是对神力的反作用(58、63-64)。普鸣极度依赖吉德炜“制造祖先”观念,他认为商代正是通过祭祀祖先,即把祖先当做是人神沟通的中介,按照一条神灵的权能链条来处理人神之间的实际冲突。这个想法有三个要点:

    ①祖先之间有权能的等级结构。

    ②祖先的权能之间存在一种效应递减原则。“越老的祖先权能越大。”(第66页)

    ③祭祀是为了寻求祖先的权能发挥以至于最高神(“帝”)的权能发挥。

    权能大小实际上决定了神灵渗透人间在世生活的深度和神灵处理人间事务的类型。中国俗语常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普鸣却还想说,请小神容易请大神难,不过,祭祀正好可以请小神(如祖先)去请大神(如自然神灵以至于“帝”)(第72页)。既然小神管小事儿,大神管大事儿,一旦真的请动了大神,那么大神便会替代小神更有力地改变人事。祭祀就像打通关游戏一样,不断挑战更高级别的boss,只不过对于boss 的态度不是消灭,而是请求他们的帮助。

    必须指出的是,普鸣的这个理解,用他自己的话说,既是一种“最合理的假设”(第71页),也是“合理得出”的结论(第73页)。在普鸣看来,“商代祖先崇拜代表了将自然神和死者之灵融合到一个单一、统一体系中的尝试”(第76页),这种尝试的根本做法就是“将死者变成合适的祖先,让祖先出面引导自然神灵和帝”(第77、305页)。在一个神灵弥漫的商代,商人出于自己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希求神灵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希求的途径正是祭祀。但普鸣并不关注占卜和祭祀的社会文化史意义,他只需要借助卜辞中所推演出的商代祭祀结构,来说明人神关系在商代的不和谐。普鸣隐晦地表达,尽管“神灵并不倾向于为生者的利益服务,而且卜辞记录表明商人认为祭祀不起作用”(第77页),但是祖先被“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为人所服务。看起来好像是人祭祀神灵而人卑神尊,但人神关系又反过来表现为被服务者与服务者的关系。商人对于“祖先”的理解是否仅在于其工具性,这是值得追问的问题,不过,译者和校者指出,普鸣对卜辞的理解已经有足够多的错误。

    那么,商、周之间又是否存在人神关系的断裂或根本性转变?普鸣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第82页)普鸣曾在校注指出:“天是周的至上之神,就像帝是商的至上之神一样。”(第78页)在普鸣看来,商周之别只是表面的不一致,周人类似于商人,仍然处于一种“人-祖先-天”的三方博弈中。假若说作为最高神的帝或者天,其地位不变,商周两代的不同就落在了人和祖先的关系上,或者说后代与祖先的关系上(第85页)。

    普鸣的意思在对《大雅·文王》的解读中表现得最直接。文王作为周人(当然其实只是周天子)的祖先,常在天帝左右侍奉,“维系帝对周的支持”(第91页)。这种维系既体现了周人祖先的特殊权能,同时也意味着周人祖先对于后代的义务,这是普鸣称他们为“称职的祖先”的最主要原因。天命这个概念本来意味着天对于周人的存续享有最高决定权,但是由于文王与天的这种“亲近”,反而使得文王间接掌控着天命。也正是由于这种间接性,此时摆在周人面前的,不是像商人情况那样首先面对自然神与帝的“无常”,而是作为祖先的文王以及一连串的先王谱系。周人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自己和祖先的关系,实际上,赢得祖先的支持就是赢得天的支持,也就能享有天命。这进一步意味着祖先的地位从商代到周代的提升,迫使周人后代密切关注祖先的动态而表现出对祖先无比追随的样态,祖先对后代的意义也就从“可以服务”变成了“应当服从”。因此,就人神关系而言,商、周只具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具有本质上的断裂。“西周对于和谐的预设并没有比商代更多。”(第94页)

    《生民》是上述理论的另一个例证。普鸣还专门拿了《生民》一诗与和赫西俄德的《神谱》比较,二者当然有诸多差异(第105页),但普鸣却从中发现了共通之处,二者在人神关系上所体现的一致性不妨用两个词概括:人神有别,各有其分。最重要的是,恰恰是祭祀承担了沟通人、神的根本的而且是唯一的功能,祭祀一方面意味着人、神本有的分离,另一方面又代表了人、神关系之间的妥协。普鸣之所以觉得“两者对转化性祭祀活动的描述”是“令人惊讶的”(第106页),这是因为无论是后稷还是普罗米修斯都作为人、神之间的中间角色,将本来只应属于“神”的力量带向人间。普鸣认为祭祀活动归纳为转化而不是献礼,这是因为祭祀的转化性就在于“神力”的循环,而献礼则不存在对神的回馈。虽然普鸣明确强调了祭祀行为的代价和收获,但这种转化性祭祀是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神“交易”,普鸣并没有直说。

    稍作小结,普鸣把以商周为代表的青铜时代认定是人神不合一的,而他的重要证据就来自于商周祭祀活动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化即是即是一种“秩序化”的努力(第109页)。商周人都努力尝试把人、祖先、神以及天分配到合适的位置,而形成相对稳定而动态的博弈结构。尽管普鸣也没有明说周人的祭祀理念是否比商人更具效力,但商周的祭祀理念都体现了“人神之间根本断裂与和谐缺失”(第110页),这个结论是普鸣始终要达成并奠定的。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商周已经开启了人向神的靠拢或“僭越”,那么人对“神”的需求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吗?这就是第二章以后的问题。

    公元前4世纪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前期,普鸣认为此时发展了一种不同于往前的新宇宙论,人神关系也因此得到了大幅调整。普鸣先是花了相当篇幅来介绍早期中国的萨满观点和古希腊的神人问题,进而提出用萨满观点来观察早期中国是不合的,反倒是古希腊(尤其是恩培多克勒)和早期中国有相当可比性。如普鸣所说:“在中国和希腊,一元论观念都是与自我神化主张——认为人拥有变得如神的能力——同时出现的,而这种学说的出现是为了反对当时的祭仪专家。”(第133页)。这里的一元论指的是宇宙自身就有其统一性,而神也在这统一性之中。也就是说,战国前期才和之前的商周宇宙论具有根本不同,也就打破了原来“人-祖先-神”结构。普鸣分别解读了《论语》、《墨子》部分、《国语·楚语下》以及《管子·内业下》,普鸣自己的简述可见第153、163-165页,我自己概括为四个要点:

    ①孔子对天无比尊崇而无意以祭祀影响神灵。(第141页)

    ②墨子根据宇宙的伦理化进而主张祭祀“有利可图”。(第144页)

    ③《楚语下》主张人神之间的“仪式性分离”或说“象征性分别”(第153页)

    ④《内业》在“气”的世界中主张人通过自身修炼就可如神灵一般。(第160页)

    这四个要点当然各自不同,但从不同分组来看:前二者都暗含了天或者神的正当性,后二者又都凸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合理性;前三者都对祭祀行为有所保留,最后一者却完全可以抛弃祭祀而“独与神往来”。这四个要点层层递进,最终走向了人神合一。和之前商周的人神关系相比,这些学说都指出“人能够以比当时的祭仪活动更加直接的方式来获取神力”(第168页)。其实,到此为止,普鸣关于人神关系的叙述基本上已告完结。之后的篇幅很大程度上都没有逃脱出《内业》的基本思路,要么偏离、要么回归,只不过普鸣还要继续讲述这些偏离或回归的历史效应。

    第三章论庄子和孟子,其实二者在天人关系上的差异很简单,普鸣绕了一大堆无非想说:庄子主张以天统人,孟子承认人难统天。二者都承认人的有限性,只不过庄子认为这种有限性可以克服,而孟子延续孔子的天命观而不得不接受而已。

    第四章重新勾勒人神关系在战国晚期调整后的宇宙论框架。普鸣花了大量篇幅提供了他的讨论背景,一方面是为不熟悉相关领域的读者方便,但也是为了他自己的方便——便于。普鸣明确说自己否认“中国是一元生成论”(第216页),而认为“关联性宇宙论并不是战国时代的一种预设,而是一种批判性的修辞”(第280页),并依次讨论了《太一生水》、《老子》《黄帝四经》中的《十六经》、《管子·心术》、《吕氏春秋》、《荀子》和《易》的《系辞传》。其中,《太一生水》《老子》《十六经》可看成一组,这三个文本都表明了“存在物都是从一个单一祖先那里产生的”,尽管对这么一个“祖先”表述各不同,“太一”或“道”或者“一”,但是这个宇宙论已经扭转了之前的祭祀模型(第237页)。这个想法的要害在于,既然所有的存在物都作为这个最高存在者的后代,那么人也已经以“血统”的方式和自然、天、神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血统”不断,这种类型的“天人合一”也就不会终结。《吕氏春秋》更是这一联系的“复杂改写”(第253),《管子·心术》也主张“对‘一’的把握使得圣人能够统治万物”(第239页)。

    《荀子》最与众不同,因为他“支持祭祀与占卜,并且反对那种认为人可以控制或理解自然进程的主张”(第262页)。普鸣构建了荀子和《系辞传》在“文”与“神”上的对立,他认为,荀子所理解的“神”指的是“将万物带入其合宜秩序的东西”(第260页),而“文”的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和占卜,所以,虽然荀子延续孔子的主张保留了祭祀和占卜,但从普鸣的表述来看,荀子或只是象征性地在延续传统意义上在意它们,更关键的是荀子仍然“完全接受神化的学说,他也认为人在为宇宙赋予秩序方面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第262页)。普鸣反复强调荀子的神化理论和之前不同,因为荀子的成神或者神化所指向的不过是人为宇宙和自身带来秩序的建立,与之前的神化理论相比是一个“剧烈的改动”。《系辞传》的意味在于,《易》这个文本蕴含了宇宙运行的无穷变化,所以《易》本身就是“神”的代表。我个人认为,普鸣关于《荀子》和《系辞传》的说法是全书中最匪夷所思的部分,他对这两个文本的解读和思想重构令人百思不解。

    第五章开始,全书思路走向另一个方向即“登天”。之所以要讨论登天,因为登天是成神或者自我神化的一种极端模式,与“将神化视为赋予力量的手段”的另一种模式截然不同(第391页)。普鸣先在第五章分别解读了马王堆帛书中的《十问》、《庄子》外篇中的《在宥》和《楚辞·远游》。这三个文本的思想尤其与青铜时代的人神关系相比,“每一个文本都在教导凡人如何才能摒弃形体,融于天地,在宇宙中遨游并实现永生。”(第308页)。换句话说,之前的“成神”还停留在依靠“神力”来改变人间事务,到了这里,人间事务反而是一种对“成神”的拖累而应该断离。

    第六、七、八章都是对“登天”主张的历史实现。从第六章开始,普鸣勾勒了皇帝(如秦皇汉武)、有识之臣(如陆贾、董仲舒、司马迁)和方士(包括公孙卿)三方在“登天”路上的博弈与皇帝祭祀体系的转变。对熟悉秦汉史的读者而言,普鸣本可以在“礼崩乐坏”和“重整礼乐”的观点下理解皇帝祭祀的意义,但普鸣主旨却是从秦汉的文本中透视出人神关系和宇宙论的变迁。不管怎么复杂,普鸣最终是要告诉我们:“在早期中国并不能找到人神之间和谐连续或人神之间没有张力的预设。”(第436页)

    以上我对《成神》第一、二章做了尽可能的概述,因为这两章确实是该书的重中之重。值得提示的是,《作与不作》的译者曾“呼吁”我们要“重新思考‘天人合一’问题的复杂性”,然而,普鸣的这一本《成神》其实只是间接提出了他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因为,通观全书,即便是到全书末尾的点题,普鸣始终关心的是“神人之间的连续性问题”(第432页)。实际上我们应当有意识的提醒自己看待《成神》的方式,抛开出版编辑的介绍或者部分学者的误导,讨论“天人合一”不完全等同于讨论“神人合一”,而《成神》的核心论域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从普鸣的回答来看:在“神人是否合一”这个问题下,“天”至少是被附带讨论的。不管人通过何种方式与神沟通甚至成为“神”,“天”始终是属于“神”的领域。青铜时代的祭祀结构中,祖先需要上升到“天”去侍奉最高存在者“帝”;战国以来,通过修炼身心达到的一种“神”的境界,至少被设想为与天的秩序齐平;更不用说极端化后的“登天”,本身就是“成神”的重要途径而让秦皇汉武着魔。如果我曾经的理解无误,《作与不作》中所谈论的“天人合一”实际上讨论的是自然(天然)与文化(人为)的关系问题,但《成神》所提出的“神人合一”,需要考虑的是人与神明或超自然力量之间是否和谐以及如何处理两方冲突的问题。即便两者确实相当类似而有共通之处,但也不是说可以混为一谈,讨论其中一个“合一”不一定要捎带另一个“合一”。这也就是说,两个“合一”要求不同方向的回答。

    然而,中国语境中“神”该如何理解,比“神人合一”该如何理解更重要也更根本。从普鸣的叙述来看,“神”主要被理解为一种人格化的神明、神灵(如第一章),又被理解为一种修炼身心后所获得的一种力量(如第二章),还在讨论《系辞传》时被理解为宇宙运转过程中的一种变化(第264页)。其中,第一种意义上的“神”与第二种意义上的神“紧密相关”,神明的力量就是操控宇宙、把握天地秩序的力量。我国的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除了有与本次话题相关的《天人五论》,其实也曾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极为简明扼要地梳理了“神”的三种意义:

    ①“‘神’的原义指原始宗教的所崇拜的神灵。”

    ②“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开始以‘神’与‘形’对举,所谓神指人的精神作用。”

    ③“在先秦哲学中,‘神’除了指神灵和精神作用之外,还有另一个意义,指微妙的变化。这一意义的神往往与化相连并提,合成神化。”

    其实普鸣的理解和张先生的梳理是大致合得上的,最有解释空间的是“神”的第二个意义。普鸣也说过:“神这个语词并没有意味着‘人之精神性’又意味着‘神性’。‘神’这个语词在青铜时代是专门用来指涉神灵的。直到战国时期,这一语词才被用来指称人体内的实体。”(第32页)

    我的看法是:就个人身心上来说的“神”,究竟是理解为一种类似于控制自然、掌握吉凶的力量,还是仅仅当做刻画一种特殊的心智状态的修辞,恐取决于如何看待和解读早期中国关于修炼身心的文本。像庄子中的“神人”可以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无坚不摧,对普鸣来说就是获取神力的最佳例证,但是对中国读者和研究者而言则不会像普鸣那样如此当真。普鸣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祭祀过程中的“神”与修炼身心后所达成的“神”是完全同一的吗?普鸣认为是的,因为他并不考虑文本的修辞。

    总的说来,普鸣对文本的解读是大胆而粗疏的。普鸣对文本的理解简单而粗暴:文本即史料,亦即反映相应时代的信息载体而已。普鸣对文本的理解中,断代是一个根本基础。某个文本在什么时期成型,它就代表了什么时期的思想。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比如《论语》,普鸣认为《论语》要放到战国初期来讨论而不是春秋晚期,因为《论语》是孔门弟子的集结,不能代表春秋晚期的思想。甚至在《作与不作》中明确说,《论语》不值得全部相信。普鸣的心态基本上是现代史学的,但是他对史料的解读和处理是极其肤浅的。 诚如之前提到,普鸣综合运用了历史学的方法,普鸣对史料的理解和运用都须大打问号。

    和《作与不作》一样,普鸣保持了避免对文本首先进行学派上的分类(第273页),但是这种从无前见出发的解读多数都是语词与概念上的联想。尽管普鸣一直说他要把思想观念放到历史情境中去,但是普鸣对中国历史情境的了解和把握都令人汗颜,尤其比如关于“南面”的理解(第251、299页)。我们可以发现,普鸣对于二手文献的梳理更上手,他非常善于抓住二手文献之间的观点的对立与缝隙,来突破固有结论,然后用他自己所理解的文本加以证明。普鸣对现代学者观点的熟悉与引用,远远超过了对文本的忠实解读。校者和译者都指出了普鸣关于卜辞理解的基本错误。当然,出土文献本来就会面临解读的多种可能,但普鸣的有些错误是相当幼稚的、有失水准的、不可容忍的。

    我不知道是否人类学领域能接受他的整套想法,但对中国思想界而言,普鸣的写作方式与中国固有的研究范式格格不入。如何合理获取关于“中国”的文本信息,以及如何组装“中国”,都会导致“中国”的图景大不一样。直面普鸣提出的问题并作已有研究的反思检讨,而不是直接接受普鸣所回答的结论,这才是中国学者面对普鸣著作的应有态度。

    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附:校者指出普鸣理解问题的页码

    60/68/135/150/174/227/230/236/243/249/251/252/254/257/264/292/303/333/348/352/359/367/371/379/381/382/400/413/425

  • 读书摘记

    作者:洁 Candy 发布时间:2018-05-21 15:32:14

    《培养男孩的100个细节》云晓 帮助孩子分解沉重的学习任务,有计划地一步步实现。 示弱,激发他的男子汉气概。 口头禅: 有儿子就是不一样。一切全靠你了。你来决定这件事。 男孩一般对暗示没什么反应,告诉他具体该做什么。 赞赏肯定非常重要。4句积极的话才能弥补1句消极的话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失败时鼓励他,也袖手旁观,让他经受挫折,自己走出来,以此培养他的韧性和忍耐力。 家长若老是对孩子说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培养出来的不是小呆子就是小炸弹。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你不再那样亲近,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做父母的不要着急担心,用你尊重的态度去赢得他的信任。 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越善于倾听,与他人关系越融洽。不打断别人,不时点头,“然后呢”,表现出兴趣。 卡耐基: 一个成功者,15%专业知识,85%交际能力。 教育的目的只有2个: 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假期锻炼计划,阅读计划。 培养孩子有主见,就要给他更多自己做主的机会: 让他决定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 若孩子只盯着别人缺点看,他会变得偏激,狭隘。 批评孩子: 先肯定他做的好的方面;就事论事,不帖标签;让孩子解释;身体接触,恩威并施。 提高记忆力: 暗示他记性好。联系动作。多通道记忆法。 男孩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要接受这种转移,并没有任何理由地支持他鼓励他。 延迟评价------在孩子做完一件事或说出一种想法后,父母不要急于进行评价做出结论,让孩子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多对孩子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想)法呢。 许愿树------让孩子把一个学期内要实现的小目标做成卡片挂在树上,比如,不写错别字,月考前进2名,一个月内看完一本书。孩子每达成一项,就把一张卡片撕下来。 家长越是细心地为孩子检查作业,他的作业错误就会越多!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导致思考力下降!不要把错误都指出来。太过包办的结果只能让孩子能力尽失! 女巫和居里夫人的故事---“你将成为世人瞩目的名人”。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家儿子可以学好,我家儿子绝对没问题。家长要注意,在外人面前切忌谈论孩子缺点,哪怕是谦虚,也万万不可。 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一则故事,比赛谁能把故事内容复述得最好。也可一起复述,互相补充内容,细节。提高他的口头表达能力。 家里来客人,或出去和别人吃饭,都是教育孩子懂礼貌的好机会。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客人开门,拿拖鞋,端茶,拿包。

  • 谁是谁的魔法师

    作者:Pu 发布时间:2009-02-21 00:56:57

    纳博科夫是一个天才.

    这一本<魔法师>写在他最伟大的作品<LOLITA>之前,几乎算得上是它的前身.

    书大致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恋上一个幼童,为了接近她,以一种自然直接的方式,和她的母亲纠缠,直到她死去.在他按捺不住要接近女孩时,被女孩发现,他惶恐地冲出房间,在街道上被卡车撞死.

    故事的情节按部就班地发展着,却极少得运用场景描写,几乎都是心理描写.描写得过于细致,使得我在阅读的时候身边有嘈杂的声音或音乐都无法进行下去.

    书中的男主角有着疯狂的精神异想行为,而我认为这或许正是纳博科夫的写作意向.他有意的去刻画这样一种精神癫狂的人,从他们的角度解读这个世界的一切.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仿佛也遭到了异化.书后附有纳博科夫的儿子对此书的解读,是从艺术欣赏角度来分析的,我就不谈这些了.就说说我对男主角感情世界的分析看法.

    “粗鲁的肉欲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细腻的那一类则须以带来最终的满足为前提.”我用黑笔轻轻地把这句话勾了下来,反复地读了好几遍.人类在肉欲与感情面前往往容易自我迷失,在黑夜的啃噬下或是酒精烟草的麻醉下,很轻易得就不清楚眼前的人究竟是爱人,抑或是幻想中的爱人(实际上是陌生人).这是每个人终会遇到的问题,夜晚褪去白昼上来,光线刺得你头皮发麻,你突然觉得无所遁形..也就任自己的思想去了.

    当男主角为自己的复杂感情思绪所困惑时,他就告诫自己:不要考虑得太多了,在棋盘的薄弱的一角施加压力.这像极了善于把自己困在死角的人们.一面正常地生活着,一面热衷于幻想灾难恐怖疾病死亡的来临,然后将所有事情的结果提前做最坏的打算,每天忧心忡忡,惶惶不得终日.一件事,尚未发生,便做好后续所有准备,或自以为的添加数十种假设.而在这些可能被施加压力的棋盘里,感情这盘棋往往如何也是赢不了的.我们所设定的假设随时随地会改变,变化太快,根本应接不暇.男主角终日被自己的情绪纠缠,他太善于幻想,或许也是因为太想得到,人类对自己得不到的事物从来都有着极高的热情,男性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的思维走进了一个区域,谈不上是不是错误的.这点我一直秉持着这种观念.人类在感情世界里从来都是自由的,这种能力与生俱来,不需要分性别年龄身份背景.”在此同时,现在,今天,一个误植的愿望歪曲了爱的含义.”这个愿望从最初的单纯的渴望已经演变成了急切的占有.它几乎要淹没了人仅剩的理性.它驱使着他摒弃了最后的自尊,他甚至想到了要在药物上作手脚.这里纳博科夫给了我们一个悬念,无需点破的悬念,我想他只需要表达出这个悬念所反应的人性,这就是目的了.

    男主角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构建世界.”是他,也只有他,给自己造成的整个野蛮而令人窒息的生存.”他的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是畸形的,他却顺其自然地一步步走进去,走进他所构建的世界,即所谓的平行世界.在同一件事上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诱导你走向两个方向,然后又有新的选择,越来越远的选择最终会将你带到你从未涉及过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平行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可怕之处在于,你所进行的事情或许是你从来未曾涉及的事,这正是人性产生扭曲的开始.

    当他惊惶的跑出房间,他感到自己已经翻到了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页.当所预想的事被现实打破时,面对总是最困难的.

    读完魔法师,我觉得自己仿佛对人类的极端感情有了新的认识.所谓极端,也只不过是人类感情上的缺失所带来的误区.结局如此仓促可怕,也不过是因为这样的恋爱关系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那么换一种假设,若这是在正常的感情范围内的事,这就不过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无足挂齿.世事总是甚少存在假设,所以纳博科夫在控制人物感情方面太过于出色,所以他是个天才.

  • 吾生而有涯

    作者:King 发布时间:2013-09-24 16:53:04

      这是一本小书,可是内容让人吃惊。记得第一次看时,如雾里看花,茫然不知所去。哪怕是比较熟悉的佛教我也基本没看懂。

      但此书又相对来说比较通俗,作者按小说的笔调,组织了一次“奥义会”,把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内容用简单通俗的进行了介绍。当然这里所说的简单怕也是相对的。哪怕是我现在信仰了主,对基督教的理解也依旧是囫囵吞枣。

      宗教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一起成长。全世界也有着近似无数的宗教,可是我们真正了解它吗?显然不是的,且不说大大小小的宗教,哪怕是最大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教传承千年,信众上亿,可是依旧身在云雾中。哪怕书中这般普通简单的介绍也让人似懂非懂。有时候想想那些信众们也真有些可笑。

      作者可谓知识渊博了,要写出一部这样的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可怜的是自我理解能力太差了。唉,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写于2006年4月29日)此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书。它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世界五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的简要精义。

      书中以一个王国召开了一次世界宗教大会以决定将信奉何种宗教之事,让五大宗教及无神论者与会辩论和讲解的故事。

      说实话我只对佛教,印度教有少许的理解和明白,其余的颇有不足之处,也许时机尚未真正到来。但能真正了解三分之一我以很满意了,我想对我理解宗教及道教和自身修行,很有帮助。

  • 这是你们要的克苏鲁,拿去。

    作者:分裂人木屋 发布时间:2016-11-07 16:47:39

    那天,游轮开到了公海上,我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一本《克苏鲁神话》召唤克苏鲁,刚念到“发糖、发糖”并手舞足蹈时,一激动把书碰海里去了。

    我急忙把头探出围栏,目送着那本书在空中转了两个圈,夸嚓掉进海里。

    海水泛起咕嘟咕嘟的巨大泡沫,钻出了巨大的克苏鲁。

    克苏鲁:你刚才是用这本书召唤我?

    我:你会说汉语?

    克苏鲁:你不要这么冷静。我问你是不是在用这本书召唤我?

    我:我掉进海里的既不是金书也不是淫书,而是一本纸书。

    克苏鲁:我不是你以为的那种神。我就是跟你说一声,你刚才手里的那本书,时髦值太低了。

    说完,克苏鲁用指尖夹起那本书,丢给我。

    我拿起湿哒哒的书,比较起封面上的克苏鲁和眼前的克苏鲁。

    克苏鲁:还是丢海里吧。

    我:……

    克苏鲁:丢吧。真的。

    这时,我的身心被一种巨大的远古混沌之力控制,不由自主地问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时髦的版本呢?

    只见克苏鲁用触手递过来一本金光灿灿的书。

    克苏鲁:少年,看你骨骼清奇,我这里有一本祖传的……

    此时,我已经看到了结局。

    《克苏鲁神话》海报

    看恐怖片的时候你们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

    为什么鬼的样子只是在人的基础上稍微变化一点?

    -

    一只猫看到贞子,会不会害怕?

    -

    为什么怪物明明一只手就能捏死主角,却要先不断吓唬他?

    -

    怪物的行为逻辑为什么和人类的思考逻辑是一样的?

    -

    为什么怪物再大也大不过一千米高几万吨重?而且总有明显的弱点?为什么人类的武器和智慧刚好可以消灭它?

    这些问题都在指向一个答案:因为这些恐怖片是给人类看的。因为人类仍然是恐怖片的主角。就像人类信仰的“神”一定长得和人一样(如果有一天喵星人称霸地球且有了信仰,恐怕上帝也要换成猫脸了),人类所想象出的凶残的怪物,也一定是针对自己的恐惧或弱点来的,不至于超出人类本身的逻辑范畴。

    世界是人类开拓的,历史是人类撰写的,所以怪物也必然是冲着人类而来的,并且终将被人类所战胜。基于这一概念的科幻冒险小说(当时还没有“恐怖小说”类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分流行,典型的模式是人类英雄飞向银河冒险,打败了邪恶的火星人,把火星公主抱回家啪啪啪的故事。所以当读者翻开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时,他们的共同反应是:这什么鬼?

    大家好我是封面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H.P.洛夫克拉夫特

    这是洛夫克拉夫特最著名的一句话,而且他说到做到,说“未知”真的是“未知”——全书除了少部分古神有直接描述(比如克苏鲁、莎布-尼古拉斯)以外,绝大部分作品里都不会出现恐惧的本体,只用一个词代替:不可名状之物。所以往往一个小说看到最后,就是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外星冒险,也没有恐怖吓人的妖魔怪兽。这让那个年代的读者大呼坑爹,也导致作者终身都贫困孤独,财政每况愈下,最后在47岁时死于营养不良和肠癌。

    然而,到了今天,他笔下的克苏鲁神话体系,已经被承认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恐怖小说体系,也成为无数恐怖电影、游戏、文学作品的根源。斯蒂芬·金、尼尔·盖曼都写过克苏鲁体系下的小说,伊藤润二的多篇恐怖短篇来自克苏鲁神话,虚渊玄更是公开的克苏鲁一生推,在<Fate Zero>中留下不少克苏鲁的彩蛋。除此之外,《魔兽世界》《炉石传说》中的上古之神都属于克苏鲁体系,《蝙蝠侠》中的阿卡姆疯人院向克苏鲁致敬,《血源诅咒》更是在去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克苏鲁热潮……可以说,你也许没听过克苏鲁,但你一定接触过它的衍生物。

    充满彩蛋的扉页

    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倡导的“宇宙主义”中,人类并不是主角,也没有主角光环,在面对书中的“远古邪神”时,因为远远超过人类理解的范畴(盲目痴愚之神阿撒托斯的本体相当于一个星云的大小),所以不是立即发疯就是死亡。宇宙对人类充满恶,旧日支配者眼中的人类就像蚂蚁一样,因为实在过于渺小,所以丝毫不值得关注。人类只要躲在一块小小的、由一点点可怜的知识和科学力量包裹起来的安全小岛上就可以了。记得霍金的警告吗?不要轻易探索宇宙。

    依照作者的设定,因为(几乎)没有人能活着讲述与旧日支配者的遭遇,所以故事都是以遗书、信件、传真、草稿、漂流瓶等形式来讲述,往往是某个人在亚马逊森林深处的野蛮部落里发现了他们崇拜的某个邪恶偶像,以此为线索挖掘出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在深深的海底沉睡着恐怖的远古邪神,在繁星运行到特定位置时会苏醒,引发世界末日。随着真相越来越接近,他开始出现精神崩溃,见到恐怖的噩梦,直到神经到达承受的极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记录下所见所闻,警告后人不要去揭开那些恐怖的未知,最后听到楼梯上传来恐怖的脚步声而大声尖叫,故事到此结束。某种意义上说,洛式小说的恐怖指数,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对于“不可名状之物”的想象越丰富,越能够体验到缠绕着你、挥之不去的内心深处的恐惧。

    所以说克苏鲁是真实的啊啊啊啊

    在这次新版的《克苏鲁神话》中,我们强化了这种让人陷入疯狂的阅读体验,多处添加了笔记、信件、传真、草稿、速写、报纸等元素,还有神经质的涂鸦和彻夜不眠写字时喝咖啡留下的咖啡渍等等。因为洛式小说的乐趣就是自己想象,所以我们选择不加入任何古神形象的插画,不破坏原文创造的对于黑暗的想象空间,只有石碑、墓塚等具体事物的速写和作者自己绘制的克苏鲁草稿。

    阅读洛式作品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文字。诚然,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字风格就是堆叠艰涩、粘稠、冗繁、浮夸的单词来营造恐怖氛围,比如:

        “It is not pleasant to see a stout man suddenly grown thin, and it is even worse when the baggy skin becomes yellowed or grayed, the eyes sunken, circled, and uncannily glowing, the forehead veined and corrugated, and the hands tremulous and twitching. And if added to this there be a repellent unkemptness, a wild disorder of dress, a bushiness of dark hair white at the roots, and an unchecked growth of white beard on a face once clean-shaven, the cumulative effect is quite shocking.”

    洛夫克拉夫特在塑造这个精神接近崩溃的克劳福德先生时,使用了许多形容词(一些文学评论家对此十分诟病,认为是低级的写作手法),翻译中容易造成啰嗦、混乱、语言粗糙的状况——以往许多中国读者兴致勃勃地捧起洛式小说,结果没读几页就放下了,很大原因是译文质量糟糕造成的后果。新版《克苏鲁神话》的译者姚向辉不仅是资深译者(翻译过《教父》《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你一生的故事》《驱魔人》等等),同时也是一位深度中毒的克苏鲁信徒,对于洛式设定中的专有名词如数家珍,采用的是圈内约定俗成的通用译名,不会出现其他版本中“大神锅”“叉烧国”之类让人尴尬的译名。对于上面提到的洛式风格独特的文字,译者选择尽可能贴近原文的前提下,保障语言的流畅优美。对于克劳福德先生的描述,他是这样翻译的:

    眼看着一个健壮肥胖的男人突然瘦下来已经足以令人不快,而看到松弛的皮肤发黄泛灰、眼睛里闪着怪诞的光芒、暴出青筋的额头皱纹丛生、震颤的双手不时抽搐,我的心情就更加难过了。再加上可憎的邋遢肮脏、乱七八糟的衣着、根部透出白色的蓬乱黑发、以往刮得干干净净的面颊爬满未经修剪的白胡须,最终的结果委实让我惊骇。

    San值不断下降中

    话说这本书的设计,也是在制作中花费心思最多的部分。外封插画邀请《魔兽世界》的插画师绘制了一幅彩绘玻璃风格的作者肖像,周身被克苏鲁招牌式的触须缠绕。画框外围则用精细的烫金工艺点缀。这样做的原因,是看到大部分出版物在提到克苏鲁时就是血腥、粘稠、触手、巨大的怪物这些吸引眼球的元素。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克苏鲁神话展现的世界观,应该是更加含蓄、隐秘、等待发掘的恐怖,不用张牙舞爪。

    褪下外封后,可以看到基于洛式设定中的重要道具——《死灵之书》的概念打造的魔法书般的精装硬壳内封。不知道拿在手里念出咒语后,能不能像<Fate Zero>中的Caster一样召唤出巨大的海魔(看完《克苏鲁的呼唤》你就知道那头海魔的原型是谁了)。顺便说一下,<Fate Zero>中Caster手里的那本《螺湮城教本》,实际是《拉莱耶文本》,在克苏鲁中与《死灵之书》的地位相当。老虚真是个不动声色的克苏鲁信徒。手持一本《克苏鲁神话》,看看你能召唤出什么。

    “咿呀!咿呀!克苏鲁!发糖!”

    最后说说选篇。这次总共选了8个中短篇,包括《克苏鲁的呼唤》《黑暗中的低语》《自彼界而来》《神殿》《猎犬》《大衮》《乌撒之猫》《敦威治恐怖事件》。我承认选篇上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乌撒之猫》真的好棒!),但也基本照顾到第一次接触克苏鲁的读者,以及篇目本身的经典性。如果你喜爱的篇目没能入选,不妨期待下一本收录(目前确定下一本收录的篇目包括《疯狂山脉》和《印斯茅斯的阴影》)。

    彩蛋奖励给认真看到最后的你:最近本编辑部众多同事亲测,把手机放在内封硬壳上,慢慢念出“克苏鲁大悲咒”:“咿呀!咿呀!克苏鲁!发糖!”然后立刻抽卡(已测试的手游包括《阴阳师》《FGO》《智龙迷城》),可以高几率抽中SSR/5星英灵/金蛋!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755+)
  • 无多页(4108+)
  • 已买(358+)
  • 值得下载(3910+)
  • 图书多(445+)
  • 情节曲折(638+)
  • 服务好(595+)
  • 无广告(639+)
  • 实惠(886+)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2:33:3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3:29:2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詹***萍: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2:26:5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常***翠: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3:26:1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寇***音: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2:28:2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瞿***香: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31:3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洁: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2:30:56 )

    好用,支持

  • 网友 居***南: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31:4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温***欣: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35:47 )

    可以可以可以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