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谱写山水诗绘景桃花源(图解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上) 胡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787565523045 蔚蓝书店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全新正版图书 谱写山水诗绘景桃花源(图解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上) 胡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787565523045 蔚蓝书店 epub格式下载

全新正版图书 谱写山水诗绘景桃花源(图解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上) 胡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787565523045 蔚蓝书店 epub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全新正版图书 谱写山水诗绘景桃花源(图解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上) 胡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787565523045 蔚蓝书店 epub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全新正版图书 谱写山水诗绘景桃花源(图解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上) 胡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9787565523045 蔚蓝书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5523045
  • 作者:胡春 
  •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7.25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建筑 建筑外观设计 大师作品与思想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26 20:20:05

寄语: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伊丽莎白圈不住 发布时间:2010-06-22 12:58:37

    好就是好、没的说。

  • 作者: 时光码头 发布时间:2015-08-27 23:03:42

    敬佩老一辈严谨的学风和实验态度,用心之作

  • 作者: 行知 发布时间:2017-09-10 12:14:57

    2020年重读补评。我认为这是本了不起的童话之书。它走啊走,从国外到国内,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万千的同时竟也与时代的脉络贴合在一起。印象最深刻的是青石板下的三十年和孩子王,前者述说童话中从未见过的苦难和自身的救赎,后者是年幼的我当时理想的世界。

  • 作者: 建筑民工 发布时间:2010-07-26 14:22:46

    初中啊

  • 作者: 郑奉常论隋炀帝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9:17

    这个词典才是通常意义上“牛津词典”的便携本(相对于牛津词典系列的本体OED第一版 第二版和正在编纂的第三版而言)。《牛津高阶学习词典》初学者可以,但是解释意思相当不准确(据我所知,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用的都是《牛津高阶》,而不是这个词典)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把《三国志》里面最激赏的一段生译出来,与大家共勉

    作者:周眠 发布时间:2007-03-30 18:07:41

    把《三国志》里面最激赏的一段生译出来,与大家共勉。译文哪里比得了原文?只是为了先让大家看懂,放在前面;然后鉴赏一番,放在后面。望诸君仔细看原文。

    译文:

    陈登,字元龙,在广陵(三国时属徐州,当时徐州叫“彭城”,江苏叫“徐州”)有威名。又挟制、侧攻吕布军队有功劳,加官职为“伏波将军”,三十九岁去世。后来,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元龙是个江湖之士,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对不对?”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善士,不会说虚假的话;要说他对,陈元龙可是名重天下呀。”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横,能举个例子吗?”许汜说:“以前我遭遇战乱,然后路过下邳,然后我吧去见元龙。然后元龙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然后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然后他自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帝主不能执政,希望您忧国忘家,有一点救世的念头。可是您呢,整天忙着求购土地,到处询问房地产价格,说的话没一句能采为良言的,这是元龙所不取的做派,凭什么跟您说话?如果是当时是在下,我想自个儿卧在百尺楼上,让您睡地上,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刘表大笑。刘备接着说道:“象元龙那样的文武胆志,应该到古人中去寻求,一般的人真还比不上。”

    原文:

    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鉴赏:

    一看陈登如何豪气。前一段铺叙生平:其字元龙,其爵伏波,其人英雄气短。为陈登作传,数句而神完。之后闲闲来写刘备寄居刘表处时一段闲谈。写元龙但写一鳞,写伏波将军但写余波。却是何等豪气,令人扼腕。

    二看许汜如何涩气。身为“善士”、“有国士之名”,只在刘表处居坐陪聊。品论英雄,两句话武断别人,却不能省察自身。说元龙事,也是在讨好刘表:还是你对我好。——比如今日与省长对坐,跟他说,那个小县长让我住招待所,哪有您派头大呢?——刘表听了能不高兴吗?元龙卧其一夜下床,不能反省;中又数年,还不能省。当刘备层层剖解、刘表听了大笑之时,许君还能卧于地否?看他钻于地缝何处!

    三看刘备如何枭雄气。枭,一意寄养,一意凶猛。寄养者,处处察言观色,不能得罪许君,更不能得罪养主。听了许君的一句之论,先是征求刘表意见,看看他作何表态。如果刘表说“甚是甚是”,那么他也就无话可说了;幸好刘表听了刘备的一问,也因此有了疑惑,于是刘备顺水推舟,代刘表问一句“宁有事?”及要抨击许君,也是先美言一番,“君有国士之名”,意思是对您的期望太高,所以才失望很大,不让许君太丢面子;之后看到刘表大笑,才骂不带脏字地说了“你们不如去死”的意思。再看其凶猛:看“宁有事邪?”,知其重实不重虚名;看两句“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对应许君“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知其明哲善辩(八字真刘备大格言也);看“百尺楼上”,更胜元龙豪气。说刘备是眼泪帝王,我不信。因为他比元龙更有豪气,他是“湖海庙堂之士,豪气收放自如”。

    四看刘表如何湿气。刘表蜗居荆州,兵精粮足,却不思进取,豪气已除,坐待被曹操收编,更是个许君第二。若是“许汜与刘表共论天下人”,又当如何?一句“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表当大笑,谓“汝为善士,所言不虚。”也许会琢磨一下,陈登可是个大名头,怎么就不那么得人望呢?想一想,或许会问问许先生,为什么这样贬低人家呢?听了许先生的遭遇,再想想自己对待许君实在不错,跟他对坐着嘛。于是再发大笑。看刘备一句“造次难得比也”,不着一言,噎住当场两个湿涩之人,这是何等场面啊。

  • 朱建刚丨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彼岸书》看赫尔岑的虚无主义

    作者:理一分殊 发布时间:2021-03-03 11:41:51

    本文原载于《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3期。

    1905年10月12日,年过八旬的托尔斯泰在日记里记下这么一段话:“还读了赫尔岑的《来自彼岸》,也为之叹服。应该写他,让当代人了解他。我们的知识分子已经堕落到不能理解他的地步。他所期待的读者在未来。他越过现在这群人,向将来能够理解他的思想的人们讲述自己的思想。”[1]托翁在这里提及的《来自彼岸》又被译为《彼岸书》,是赫尔岑写于1848年革命前后的论文集,1850年首先以俄语加法语在德国出版,1855年在伦敦出俄文版,并在俄国私下传播[2]。但自托尔斯泰以降,学术界对赫尔岑的阐释多以列宁的评价为圭臬:苏俄将赫尔岑视为普列汉诺夫、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先驱人物,全然不顾赫尔岑在世时与马恩的激烈论战;欧美则反其道而行之,干脆将赫尔岑和别林斯基等人一锅端,统统视之为俄国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派,狂热激进。在此前提下,《彼岸书》作为赫尔岑对1848年革命的反思,就主题而言并不符合苏联官方反沙皇专制的需要,论影响也不可与其之前的批判性文学作品及此后《往事与随想》相提并论。多年以来,《彼岸书》在赫尔岑文学遗产中几乎默默无闻,其深意不仅为人忽略,即使偶有提及,也多遭误读。

    此等状况直到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Sir Isaiah Berlin,1909——1997)之后才稍有改变。如果说列宁树立的是革命家赫尔岑,那么伯林塑造的则是自由主义者赫尔岑。在为《彼岸书》英译本所写的导言(1956)里,伯林首先将赫尔岑定义为“一个没有狂热的革命者”,并在此后的《俄国思想家》一书里进一步指出《彼岸书》“这部伟大的辩难杰作是赫尔岑的信仰告白,也是他的政治证言……”[3]由此,《彼岸书》逐渐进入海内外学术界研究视野,陆续出现了相应论文[4]。

    《彼岸书》1855年版

    《彼岸书》中的虚无主义思想

    《彼岸书》就篇章而言,并非长篇大作。全书共计8篇文章,外加短短的序言和附录,在笔者所参照的9卷本赫尔岑文集第3卷中,也就占了146页的篇幅。既为《彼岸书》,自然首先得弄清何谓“彼岸”。苏联有研究者认为“赫尔岑与儿子谈到此事时,要他不能停留在‘此岸’——反动派之岸,赫尔岑正站在此岸的边缘挥笔疾书。他召唤儿子转向‘彼岸’——革命之岸,而他自己的希望就在‘彼岸’。”[5]如此阐释,固然不无道理,但考虑到赫尔岑1848年前后的心路历程,便不免失之肤浅。

    笔者以为:彼岸确有“革命”之意,但“彼岸”的意向并不固定,而是随着赫尔岑思想变化而发生变化。在1848年前,赫尔岑的思想正如捷克政治家T.G.马萨里克(T.G.Masaryk,1850-1937)所言:“赫尔岑曾是活跃于尼古拉时期进步人士中最杰出的代表。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失败后,他又成为亚历山大二世自由主义时期最勇敢的代言人,他也是所谓‘60年代’那批年轻改革者们的老师。”[6]但是,赫尔岑的勇敢,他对沙皇政府的批判,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科学进步基础之上的。他以科学理性为武器批判俄国沙皇统治下的黑暗,并为此不惜放弃万贯家财,去国他乡。这个时候,“彼岸”是欧洲,“此岸”是俄国。1848年之后,赫尔岑思想发生变化,曾经坚若磐石的西方价值观念发生动摇,彼岸不再是革命的希望之地。或许,对作家来说,“此岸”是革命失败后的欧洲,“彼岸”则是不可知的未来。事实上,彼岸在何处,作家自己也在探索之中[7]。从这一意义上说,《彼岸书》既可以看作是作家这种迷惘的结晶,亦可以视为作家对未来的某种想象,先知般的预言。

    笔者以为,《彼岸书》是赫尔岑虚无主义思想的最初体现,大致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对俄国、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失望;其次是对1848年后崛起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不抱希望;再次,对未来的失望直接影响到赫尔岑对历史的虚无主义看法,即伯林所概括的“自然并无计划,历史亦无剧本。”[8]过去、未来和整个的人类历史进程,都显得扑朔迷离,不可预知。若是把《彼岸书》看作是赫尔岑在1848年前后一段旅程的话,那么他首先抛弃的是作为旧世界的“此岸”。对于旧世界的批判,在文中随处可见,这主要分为两方面:即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和资本统治下的西欧。1841-1846年,即赫尔岑被流放至诺夫哥罗德时期,他就批判过前者:“尼古拉皇朝是消灭精神的时期,它不仅用矿坑和皮鞭消灭它,而且用使它感到窒息和屈辱的气氛,用所谓否定的铁拳消灭它。”[9]正因如此,作者才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稍有尊严感的人都无法在俄罗斯生活。”(242)不过,与流亡前的文字相比,《彼岸书》的批判重点在于西欧市民阶级,对俄国的批判在书中反而退居其次。

    比如,谈到素以大革命精神著称的法国时,赫尔岑称:“法兰西的衰败无力是一目了然的。一个已经丧失教育的国家,一个市民的国家它已经丧失一切朝气蓬勃的、诗意的东西,一切真诚的东西——这个国家还能干什么呢?”[10]法国都这样,整个欧洲还能怎样呢?“我们看到的、陈旧又正统的欧洲并非在熟睡,它正在死去!”(344)这种对沙皇俄国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样的逻辑,历来为俄苏学术界所重视。因为在传统观点看来,这正是赫尔岑思想进步性的充分体现。不过涉及赫尔岑到对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看法时,传统评论界却又多数选择性失明,王顾左右而言他了。仅以《多诺索-柯蒂斯·瓦尔德加马斯侯爵及罗马皇帝尤里安》为例,赫尔岑对工人运动的前景就并不看好。

    该篇主要以西班牙政治家多诺索-柯蒂斯(Juan Donoso Cortes,1809-1853)及古罗马反基督教的皇帝尤里安为对比。赫尔岑以柯蒂斯的演讲为出发点,谈到当前欧洲反动势力对工人运动的迫害,认为反动势力指望教会与军队的力量来维持现状,甚至回到过去,这是不现实的。类似的情况在古罗马时期已经发生过。尤里安皇帝也试图开历史的倒车,残酷镇压刚刚兴起的基督徒,但结果无济于事,反而落个“背教者”的历史骂名。旧的自然要让位于新的。然而,赫尔岑所担忧的是:新的就一定是好的吗?昔日的被被迫害者——基督徒,到了中世纪不也成了迫害他人的宗教大法官吗?那么,今天的无产阶级呢?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57年》一文中,赫尔岑预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未来:“时辰一到,赫尔库拉内乌姆与庞贝会被抹除,善与恶、义与不义将一体毁灭。这将不是一场审判,也不是一场报复,而是惊天剧变、总体革命……这熔岩、这些蛮人、这新世界、这些来结束无能者与衰朽者的拿撒勒人……比你所想的更近在眼前。”(286)应该说,赫尔岑的这种担忧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并不少见。1848年5月,重病缠身的亨利希·海涅特地去了卢浮宫,面对断臂的维纳斯潸然泪下:“我哭得如此伤心,石头见了必定也会怜悯的。”[11]原因何在,无非担忧革命风暴对艺术与美的破坏。无独有偶,屠格涅夫也有类似说法:“弥罗斯的维纳斯看来要比罗马法或1789年的原则重要得多”。[12]

    因此,赫尔岑说:“我们甚至可以发现,有时古代世界反对基督教是正确的,因为后者以空想的、不可能的学说来动摇世界。或许,我们的保守派在攻击某些社会主义学说时也是对的……但这种正确有什么用呢?罗马的时代已经过去,福音书的时代来临了!”(372-373)最后,作者以尤里安皇帝那声著名的呼喊结束全文:“你胜利了,加利利人!”这种呼喊,很难体现出作者对未来究竟持何种心态。尽管在1848年底,作家致信给莫斯科友人时说:“垂死的欧洲孕育着社会主义的未来,这是它发展的必然结果或归宿。”[13]可是,在赫尔岑眼中,这种必然结果到底是好还是坏,他本人是主动欢迎还是被动接受,终不得而知。究其因在于历史发展没有终极规律可循,希望之不存,正如失望之多余。

    列宁在《纪念赫尔岑》(1912)一文中指出:“一八四八年以后,赫尔岑的精神破产,他的深厚的怀疑论和悲观论,是表明

    资产阶级

    (黑体字为原文所有,下同——引者注)的社会主义

    幻想

    的破产。”[14]事实上,列宁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仅着眼于阶级斗争角度而言。若从赫尔岑自身思想历程而言,笔者以为这非但不是“精神破产”,反而是赫尔岑对历史认识的深化。或者说,从《彼岸书》开始,赫尔岑的头衔除了“革命者”、“思想家”之外,又多了一个:“虚无主义者”。而且,按照后来文学批评家、政论家Н.斯特拉霍夫(Н.Н.Страхов,1828-1896)的观点,还是“纯粹的虚无主义”,“否定、完全的纯粹的虚无主义构成了赫尔岑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思想倾向。”[15]。这种历史的虚无主义早在《彼岸书》的第一篇《暴风雨之前:在甲板上的谈话》里就得以详细阐发。

    有研究者指出:《彼岸书》里有两种平行的意象结构:其一为风暴、船、港口;其二是历史、现状、未来。[16]整个欧洲文明社会好比是汪洋中的一条船,既已驶离港口,却不知前途何在,而途中的风暴却即将来临。顾名思义,《暴风雨之前》写于1848年革命前夜。此时的赫尔岑,虽然已在法国体验到了资本主义自由的滋味,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下那种氛围使他对社会前景并不看好(想想《红与黑》当中的于连)。文章一开始引用了歌德的《威尼斯》警句诗:“神、人、世界的本质果真是一大秘密?不!但无人愿问;故永远神秘。”[17]便预示了两人争论的怀疑论基调:即有些我们认为是神秘或伟大的东西,究其实也许并非如此。

    对话始于赫尔岑与友人加拉霍夫对生活意义的讨论。“若是我曾尽力理解生活,我也并无其它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些,看得更深刻一些。所有我听到的,读到的并不能使我满足,也没能令我明白,反而导致矛盾或荒谬。……但我现已冷静多了:我已不再因生活未赋予我它无力赋予之物而迁怒于它。”(247)面对赫尔岑的这种消极姿态,加拉霍夫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从自己角度来说,我不想停止愤怒和受苦。我从未想过要放弃这样一种人类的权利。我的不满即我的抗议,我不想妥协。”接下来问题就来了。赫尔岑的回答是:“跟什么妥协?你说你不想停止受苦,这意味着你不想接受基于你的观念所揭示的事实,也许,它并不要求你受苦。”(247)赫尔岑认为:“这种一味与世界保持距离的顽固企图——不仅是矛盾,而且还是极大的懦弱。”(247)在这里,赫尔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质疑强调主客观对立的二元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以自我为中心,世界是被改造的对象。这种改造过程存在着某种必然规律。人须去追求探索之,方能获得所谓自由。此等观点历经启蒙运动,到赫尔岑时代,几成定论。然而赫尔岑认为:“人类并不因自然的反抗而感到受冒犯,因自然的独立性已彰显无遗。……所有这些都是二元论造成的痛苦痕迹;长期以来我们看待事物忽左忽右,摇摆于两种视觉幻象之间。”(294)其实所谓“二元论”这种规律无非是人自身的一种假设,它以抽象原理来衡量现实生活,实质是对生活的扼杀。加拉霍夫说愿为真理献身,赫尔岑则言为何谈真理必谈受苦献身:“因害怕认识真理,许多人喜好受苦胜过分析;痛苦使人分心,忙碌,获得安慰……”(247)这等言词,若联系起1909年的《路标》文集,便知赫尔岑之先见之明。在谢·布尔加科夫看来,知识阶层所谓的大事,“尽管完成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这需要克服对生命的眷恋以及恐惧这两种最强烈的本能;但又特别简单,因为这只要相对短时间内的顽强努力,而这一事业暗示或期待的成果又是如此重大。”[18]如此看来,知识阶层的这种行为究竟是勇于献身、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还是不愿务实、但愿做秀的逃避行为尚值得商榷。

    当然,赫尔岑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反思俄国知识阶层,他更多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文明手持两杆大旗:其一为‘为心灵的浪漫主义’;其二为‘为理智的理想主义’。”(251)在漫长的历史中,多少人为了这种所谓的必然规律、抽象原理浴血奋斗,将活生生的生命献祭于虚幻的未来。因此在赫尔岑看来:“每一代人的目的就是其本身。自然不但从未将一代人作为达成某未来目标的手段,而且它从未关心过未来。”(262)此种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的论点,赫尔岑在后来的《告别》中又再次强调:“个人自由是最伟大的事情;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人民的真正意志才得以成长。”(240)

    这种用历史虚无意识去解构当时流行的诸多宏大命题的做法,在另一篇名为《安慰》的文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对话者之一的女子认为自由与独立是人类世代追求的目标,而医生则认为自由与独立为少数个人之理想,是某些社会阶层在特别幸运的环境下养成的倾向。如此一来,发动人民之革命意义何在,或者人民还需要革命吗?卢梭所谓“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完全可以代之以“鱼生而飞翔,却无处不在游泳中。”(323)这种不顾事实,主观臆想的论调,实乃以先验命题为事实,以特例为常理,若运用于实践实在是后患无穷。联想到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联想到20世纪诸多思想先驱对“终极目的”的批判,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赫尔岑彼时论点的颠覆性,也不得不钦佩于时至今日其思想仍不失其深刻性。

    《彼岸书》之后的赫尔岑

    应该指出,赫尔岑在《彼岸书》中的这种虚无主义是纯哲学思辨性的,按斯特拉霍夫的话说是“纯粹的虚无主义”。究其实,这种虚无主义可能更接近尼采“上帝死了”的思想。但在接下来的整个50-60年代,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赫尔岑的虚无主义观也逐渐走出纯哲学思辨的领域,开始与俄国现实发生联系。1864年,受《父与子》争论的影响,赫尔岑在《秩序的胜利》一文中写道,虚无主义“在严格意义上”就是“以科学、怀疑、研究取代信仰,以理解取代顺从。”[19]在这里“虚无主义”之虚无,其矛头直接针对农奴制度下的“信仰”和“顺从”,理性成为了虚无主义之有力武器。然而随着40年代人与60年代人的隔阂的加深,在随后的《再论巴扎罗夫》(1869)一文中,赫尔岑对虚无主义的认识似乎又回到了《彼岸书》中的观点。他认为,虚无主义起源于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是先进俄国知识阶层反对俄国反动的表现。他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从一切陈旧的概念,一切阻碍西方理性与自己的历史核心共同前进的捣乱和劣品中解放出来……虚无主义……这是无结构的逻辑,是没有教条的科学,是对经验的无条件顺从,是对一切结论毫无怨言的接受,无论怎样,只要这些后果来自观察,为理性所要求。虚无主义不是将

    某物

    (斜体字为原文所有——引者注,以下同)化为虚无,而是揭示我们以为是

    某物者

    之为虚无。”[20]

    从彻底的虚无主义到强调理性的虚无主义,再到自觉的纯哲学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赫尔岑的思想兜了一个大圈,在晚年还是重拾起了《彼岸书》中的观点。这实际上与他在1848年之后的思想历程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赫尔岑在俄国思想史中属于典型的西欧派。正因为如此,他对西欧了解之深,实非常人所能及。1848年革命让他看到了西方启蒙思想、进步观念在西欧的衰落,资本主义之毫无希望。由于俄国与西欧的历史脱节,那些启蒙思想和观念在同时期的俄国尚是流行的思想主流。于是,问题正如赫尔岑自己所说的:“自然会有一个问题——俄国是否应该重复欧洲发展的一切阶段?或者它应该走一条不同的革命道路?我坚决反对重复欧洲人的老路。……人民不需要重新开始这种痛苦的努力,他们为什么要为那些我们遇到的、只能是引起其他问题和激起其他渴望而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而流血呢?”[21]他一度试图鼓励俄国的年轻人,要“以科学、怀疑、研究”改变社会,但60年代人的种种表现终究使他丧失信心。老路既不能走,新路又无处可寻,这是赫尔岑在1848年后面临的困境。尽管此后他又将俄罗斯乃至欧洲的命运寄希望于极具俄国特色的村社,但远离俄罗斯使得赫尔岑并不了解真正的村社。理想的俄罗斯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后来的《作家日记》里不无遗憾地回忆起赫尔岑,指出了这一问题:“历史似乎自己指定赫尔岑以其鲜明的典型表现我们有教养阶层的大多数与人民的脱节。在这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典型。”[22]并且,他仍试图以西方思想的那一套模式来理解俄国,这就造成了他与本民族之间的双重隔阂。正如丘特切夫的诗中所言:“不能以理性理解俄罗斯,公尺也无法衡量她。俄罗斯具有独特的气质——对她只有信仰。”[23]斯拉夫派与西欧派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在晚年赫尔岑身上得到了矛盾的统一。他既不满于欧洲的堕落,又不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现状。既非俄国,又非西欧,别尔嘉耶夫说:“赫尔岑的社会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是人格主义的。赫尔岑本人则把它想象为俄罗斯的社会主义。他越出了西方主义的营垒而捍卫了俄罗斯的特殊道路。”[24]

    另外,也应该看到,1848年的打击令其不敢对任何一种思想投之以百分百的信任,唯一可信任的便是自己。这种独立与无助的并存心态既是赫尔岑后半生思想的主要特色,也是他在20世纪最能唤起以赛亚·伯林共鸣的地方。在这点上,跟赫尔岑同时代的斯特拉霍夫倒是看得比较清楚:赫尔岑是“天生的一个思想家”,“

    独立个性

    的思想构成了赫尔岑的出发点。”他始终以悲观主义看待一切事物。“

    与欧洲观念的斗争

    是赫尔岑主要的任务与功绩。”[25]不过,个性独立固然是赫尔岑的追求,但历史的虚无更令其感到人生的幻灭。这可能也是赫尔岑自己所认识到的。在晚年的几篇文章中,赫尔岑再三强调他与巴枯宁、格拉诺夫斯基对俄国虚无主义的开创之功,认为他们这一代人留给平民知识分子的遗产就是“虚无主义”[26]。从他的一生努力来看,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尽管这种虚无主义发展到后来,令他倍感失望。不过,所幸他所为之坚持的理想并未消亡。写于1860年代的一份民粹派材料,直接证明了民粹派对赫尔岑思想的继承:“我们是迟到的民族,而正是这一点使我们得救了。我们应该感谢命运,我们不曾有过欧洲式的生活。欧洲的不幸,欧洲的绝境对于我们是教训。我们不要欧洲的无产阶级、贵族、国家原则和皇帝权力。”[27]

    新版 赫尔岑传记

    《彼岸书》的历史意义

    对于赫尔岑个人来说,《彼岸书》首先是一部1848年革命亲历史。他在其中不但详细描绘了这个时期的法国社会各阶层状况,而且还加入了自身不同时期的体验。比如在《他们活过了》(Vixerunt)开始,作者便描写了巴黎民众的风貌;在《暴风雨之后》里,作者描写了革命后的白色恐怖:“恐怖像油污似的浸入每个角落,门后有人偷听,人民生活在极其可怕的气氛之中。坏蛋们随时都可能给你制造种种政治谎言,他们知道,如果警察委员会听到他们的谣言,第二天就会派密探把你搜查一番。……晚上,一伙伙密探出动,追捕出售被查禁杂志的人。”这种历史的记录,在其他的一些篇章如《牺牲》(Dedication)等里面并不少见。与此同时,《彼岸书》中还有作者大量的感慨。比如在《牺牲》中,当作者看到高唱《马赛曲》的女演员拉赛尔,不禁心生敬意说:“只有在识破2月24日的骗局,目睹了6月的罪恶之花,才能唱出这样的歌。”(374)

    不过,如果仅仅把《彼岸书》看作是一本历史书,那显然是低估了赫尔岑的思想水平。1906年,梅列日可夫斯基在《未来的小人》一文中指出:“当赫尔岑从俄罗斯跑到欧洲时,他是从一种奴役落入了另一种奴役,从物质的落入了精神的奴役。”[28]这种“精神的奴役”实质上就是西方启蒙思想的束缚。强调“进步”、“民主”等概念的启蒙思想在19世纪上半期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遭到了包括波德莱尔等极少数有识之士的反驳。赫尔岑也指出:“若进步是目标,那我们又为谁工作呢?摩罗神是谁?……历史全是即兴创作,全是意志,全是临场发挥,没有界限,亦无既定路线。”(261、264)《彼岸书》的历史意义就在于赫尔岑在启蒙运动以降的西方思想史上即使不是最早,也是较早地提出了对理性史观、进步观念的质疑。这种质疑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人来说,似乎并无太多新意,但回想到1848这样一个年代,其先驱性不言自明。

    当然,赫尔岑在这里是运用对话方式来表达这种观点,这种似是而非的方式很容易给读者造成某些误会和不解。卢那察尔斯基曾将赫尔岑与别林斯基做过对比:“如果说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上,赫尔岑究竟没有达到别林斯基所达到的高度的话,那末原因并不在于他缺乏才气,倒也许在于赫尔岑虽然是少见的光辉的人物,却毕竟是一个地主,他太爱玩赏他的智慧的光芒,他的思想中精微之处太多了。”[29]这种太多的“精微之处”或许也是造成同时代人无法理解赫尔岑的原因之一。

    结语

    再回到文章开头托翁的那段话,其中所谓“让当代人了解他”,恰恰说明了当代人对赫尔岑——尤其是晚年赫尔岑——的不理解。1870年1月9日,赫尔岑去世。时隔半年,斯特拉霍夫为他写了长达137页的评论文章。斯特拉霍夫将赫尔岑身份定位为“文学家与宣传家”,并且“赫尔岑不是简单的宣传家;他首先是文学家,即著名思想和观点的持有者,对他来说,说出这些思想观点才是主要的基本使命。宣传家的角色只是部分与其观点相合,大部分与之激烈冲突。”[30]但这样客观的论断在俄国社会中并不占主流。随着政治斗争的需要,政治家赫尔岑的形象逐渐盖过了文学家赫尔岑。这其中,列宁的《纪念赫尔岑》(1912)功不可没。文中所提出的“十九世纪前半期贵族地主革命家那一代的人物”[31]这一论断基本上为赫尔岑在整个苏联时期的接受奠定了基调[32]。欧美对赫尔岑关注颇多,但也基本上视之为信仰革命乌托邦的俄国激进分子。这一经典形象直到以赛亚·伯林方有所改变。他在《俄国思想家》中着力描述赫尔岑的心路历程,将其描绘成一只“多知”的大狐狸,为后人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赫尔岑。毫无疑问,赫尔岑是个多面手,他的多方面成就为后人对他的多重理解提供了条件。所以才有了贵族革命者赫尔岑,自由主义者赫尔岑和文学家赫尔岑。然而,这种“多知”却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他的本来面目:俄国最早的虚无主义者之一。

    不过,随着20世纪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权与专制的恐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赫尔岑及其《彼岸书》的思想价值。罗杰·豪舍尔在为伯林《反潮流》一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赫尔岑的立场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对于对任何想找出人类问题最终解决办法的努力的怀疑有增无减的一代人,就更是如此。”[33]

    注释:

    [1]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7卷,陈馥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91页。

    [2] 这两个版本的部分篇章有所差异,俄文版比第一版多增加了三篇文章,顺序也有变化。其中似可瞥得赫尔岑在这段时期内的思想变迁。详请参见

    Герцен А.И.

    Сочинения в девяти томах .,Том третий. Москва.,1955.С.559-567.

    [3] 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29页。

    [4] 如

    Гинзбург Л.Я.

    «С Того Берега» Герцена (проблематика и построение). Известия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Отделение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языка.-М.: Изд-во АН СССР, 1962.-Т. ⅩⅪ. Вып.2.С.112-124.又如Francis B. Randall H

    erzen's From the Other Shore,

    Slavic Review, Vol.27.№.1(Mar., 1968), pp.91-101.但迄今专门著作尚不多见。

    [5] 弗·普罗科菲耶夫:《赫尔岑传》,张根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09页。

    [6] T.G.Masaryk T

    he Spirit of Russia: studies in history,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Volume one. London &New York, 1955., P.385.

    [7] 赫尔岑在全书开篇致儿子的信里提到:“不要在这本书里寻找解决之道——这里没有答案,一般而言,现代之人找不到答案。”此言或可证明赫尔岑在1848年革命之后的彷徨迷惘。参见

    Герцен А.И.

    Сочинения в девяти томах .,Том третий. Москва.,1955.С.233.本文所引《彼岸书》文字,若非特别注明外,皆出自该版,下仅在文中注明页码。

    [8] 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02页。

    [9] 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中,项星耀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637页。

    [10] 赫尔岑:《赫尔岑文学书简》,辛未艾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11] 章国锋等主编:《海涅全集》第3卷,潘子立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4页。

    [12] 普斯托沃依特:《屠格涅夫评传》,韩凌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22页。

    [13] Л.Е.塔塔里诺娃:《赫尔岑》,陈志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14] 列宁:《纪念赫尔岑》,载于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25、126页。

    [15]

    Страхов Н.Н.

    Борьба с Западом в Наше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и Критические Очерки. Книжка первая. Киев., 1897.С.116.

    [16] Francis B. Randall H

    erzen's from the Other Shore,

    Slavic Review, Vol.27.№.1(Mar., 1968), pp.92.

    [17] 歌德:《歌德诗集》上,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415页。

    [18] В поисках пути:Руссая 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 и судьбы России / Сост., вступ.ст., коммент. И.А.Исаева. М.: Русская Книга., 1992.с.59-60.

    [19]

    Герцен А.И.

    Собор.соч. : В 30-ти т. М. , 1960 , т.19 , С.198

    [20]

    Герцен А.И.

    Собор.соч. : В 30-ти т. М. , 1960 , т.20-1 , С.348

    [21] 转引自

    Володин А.И.

    Утопический социализм в России, М.1985.С.136.

    [22]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冯增义等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第126页。

    [23]

    Тютчев Ф.И.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й.Л.:Сов.Писатель 1987.С.229.

    [24]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等译,三联书店,1996年,第62页。

    [25]

    Страхов Н.Н.

    Борьба с Западом в Наше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и Критические Очерки. Книжка первая. Киев., 1897.С.122、120.斜体为原文所有。

    [26] 原文为:“十二月党人是我们伟大的父辈,而巴扎洛夫则是我们放荡的孩子。我们从十二月党人那里继承了已觉醒的对人之尊严的自觉,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对奴役的仇视,对西方与革命的尊敬,对俄国发生改革可能性的深信不疑,要参加这种改革的热烈愿望,还继承了青春与取之不尽的地方。所有这些都经过了改造,已经变成另一种样子,但基础仍是一样。那我们这一代人究竟拿什么东西遗留给新的一代呢?虚无主义。”

    Герцен А.И.

    Собр.соч.:В 30-ти т.М., 1960, т.20-1.С.346.

    [27] 《致青年一代》,载于《俄国民粹派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页。

    [28] 梅列日可夫斯基:《病重的俄罗斯》,李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29] 卢那察尔斯基:《论俄国古典作家》,蒋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9页。

    [30]

    Страхов Н.Н.

    Борьба с Западом в Наше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и Критические Очерки. Книжка первая. Киев., 1897.С.2.

    [31]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25页。

    [32] 比如,同时代的沃罗夫斯基在《赫尔岑是社会主义者吗?》(1920)中就延续了列宁的观点,仅从标题本身就说明了对赫尔岑的认识。之后的卢那察尔斯基也坚持了类似看法:一方面承认赫尔岑观点的某些正确性,另一方面又指出:“我们决不能说列宁主义来源于赫尔岑的学说;甚至也不能说赫尔岑是列宁主义的嫡亲的先驱。” 参见卢那察尔斯基:《论俄国古典作家》,蒋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4页。

    [33] 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 撕心裂肺的感性

    作者:风情绝代小萝莉 发布时间:2012-11-19 23:36:26

    “婚礼进行到一半,新娘的爸爸突然仓促离席,躲到角落,趴在阳台哭泣。他想到女儿小时候,老是嚷着说要长大后嫁给爸爸,原来这一切都是谎言。”几米有一种叫人撕心裂肺的感性。

  • 《每个词语都是一只歌唱的小鸟》:解码天才“星星的孩子”的视野

    作者:珠圆玉润 发布时间:2021-06-20 18:20:46

    还记得曾红透整个影视圈的好剧《北京人在纽约》?王姬凭着剧中出演的阿春角色,获得第1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如今59岁的王姬皮肤白嫩细腻、气质优雅,和现在优秀出色的又是学霸,又是演员的女儿高丽雯站在一起,仿佛姐妹,岁月似乎非常优待她。

    但也许很少人知道,其实王姬还有个儿子,都说一儿一女凑够了一个“好”字,但其实王姬对儿子非常愧疚,算起来儿子高晓飞,今年25岁,身高1米8高,但智商只相当于6岁左右儿童智力的自闭症男孩。

    好母亲王姬曾在访谈节目中聊起儿子,内心很自责。

    王姬说我不赖天不赖地,只赖自己,怀孕时正拍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挺着四个月的大肚子每天只睡几小时。那时玩了命地拍戏。现在想想那时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可能儿子的健康也受到了损伤。

    孩子生下来没少胳膊少腿,她还挺欣慰,结果1岁半的时候,孩子开始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去医院被诊断患了自闭症。一直到现在,孩子已经吃了20多年的药。

    当时看到了这个访谈,就非常震惊。没想到的是这部好剧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个让一位母亲心酸的往事。

    对自闭症这个词语,似乎也初见端倪。

    大多数人基本这样来知道,自闭症孩子,他们不聋不哑不盲,但是对周围的人物却视而不见,他们就像遥远天空中闪烁的小星星,天上的星星总是眨着大大的眼睛,但是星星不说活。他们似乎是远离现实生活的,独处在自己的小世界。所以他们也被叫做“星星的孩子”。而据数据统计,目前国内自闭症患儿已超过100万,这个数字好惊人。

    联合国大会2007年,就通过决议,自2008年开始,每年的4月2日就是世界自闭症日,今年已经第13年了,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们,也一样拥有被爱的权利。

    偶尔间读到曾患有自闭症的英国作家:丹尼尔.塔米特的书《每个词语都是一只歌唱的小鸟》,对自闭症人群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本书作者非常厉害,无论哪个头衔拎出来都是自带光芒,闪闪发光,数学家、散文家、小说家,掌握11种语言。能在一周内快速学会晦涩难懂的,难度极高的冰岛语言,在塔米尔眼里,语言有的独特的魅力,个性,颜色,形状,质地。他曾自创过一门语言,发明近千个词汇。

    而这样优秀的作者,丹尼尔.塔米特本人就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可他对数字和语言异常敏感。塔米尔说7岁的冬天,纯白厚实的雪花,在地面上积足了好几英寸。我和父母说了一个字:“雪!”,而同时塔米特大脑里神奇地反射出一串数字:979,大地上的雪发着银白的微光,月色中格外美丽。自己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而自己出生在1979年寒冷的冬夜。这是个美丽的巧合?也许就是万物轮回的意义。

    比如他解析look(看)这个英文单词——里面的o就像一对眼睛,解析moon(月亮),把首字母m的第1条腿或第3腿遮住,就变成了noon(中午),这样背单词是不是变得更快也更有趣呢?

    整本书塔米尔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小男孩对语言的学习的独处中,满满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打开自己心扉,用14章节248页的文字,展述了自己从家乡英国到美丽的立陶宛,从神秘的墨西哥到同样神秘的国度冰岛,从浪漫邂逅的法国到热情洋溢风情的非洲,语言的翅膀就像一只歌唱的小鸟,遨游世界,当地的逸闻趣事,风土人情背后的故事,用塔米尔独特的视角解码不同语言的文化意义,不枯燥,却非常生动有趣。

    你喜欢旅游、爱探索不同文化吗?想更多了解这个星星的孩子,丹尼尔·塔米特对每个词语如何快速记忆和解码吗?那你可以在这本《每个词语都是一只歌唱的小鸟》里得到你的疑惑和想探求的答案。带你和优秀的丹尼尔·塔米特一起,来场和自闭症天才的语言奇遇记吧。

  • 【雨枫试读】 心是庙宇,里面居住着人的内在神明

    作者:闪电杰克 发布时间:2020-08-06 00:45:53

    阅读《肮脏的边区》的过程远谈不上轻松。

    最初在雨枫书馆的图书推介中看到这本“印度版《百年孤独》”时,一度揣测这般标语大抵是夸大其词的营销词汇,不必当真。然而当我翻上几页之后,才意识到此说法所言非虚。

    肮脏的边区

    评价人数不足

    [印] 帕尼什瓦尔·那特·雷奴 / 2020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肮脏的边区》是印度作家雷奴的一本作品集,收录了包括《情人歌》、《红桃皇后》、《第一夜的气味》、《自证》、《光亮》在内的五部短篇故事,以及长篇小说《肮脏的边区》。阅读本书之前,我对印度文学的了解尚停留在中学必读书目《新月集》、《飞鸟集》等一系列泰戈尔的诗作之上,前两年因为诺奖获得者印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去世,我才重新认知到了印度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上的地位,但实话说,真正仔细读过的印度著作还是相当之少。

    观现今的文学市场,被译成中文的高质量印度英文小说渐有“崭露头角”之势,而以印度本土语言,如印地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乌尔都语为主的印度本土文学作品依然相当罕见。本书作为印地本土“边区小说”的代表,此次能被引入国内,实属不易。在本书的总序中,执行主编姜景奎介绍了本书背后“中印经典及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的成形,以及数位译者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努力,虽只有寥寥数笔,仍令人动容。读完全书,书中有一句话始终萦绕心头——“

    心就是一座庙宇,里面居住着人的内在神明。

    ”,私以为此句用以概况作家与编译者的无上功劳最为贴切,故而决定将其作为本书评的标题,送给为此著作付出过辛劳的人们。

    说回本书的内容。诚如我在开头所言,阅读本书并不轻松,它的阅读门槛较英美文学要稍高一些。此处的阅读门槛并非指语言文字的晦涩,实际上,雷奴的表达相当生动轻快,故事性强,有声有色。

    这门槛主要来自于两部分:

    边区小说的限制性

    ,和

    叙事方式的独特性

    “边区小说”是印度独立后开始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印地语小说流派。该派小说以描写“边区”人民生活为己任,作者通常会选择某一地理环境偏远、远离科学文明的影响、经济上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作为故事背景,着重展现这一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斗争和风土人情,力图开掘民族古老文化的积淀物,发现并铲除民族的劣根性,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由于边区小说多是现实主义风格,比较注重与印度本身的历史文化的联系,因而在阅读此类小说时,若对印度的历史人文缺乏认知,则很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例如《情人歌》中对于女巫的描绘,《肮脏的边区》中对各教派、种姓冲突的刻画,以及时不时便出现的民谣、谚语等,就大部分外国读者而言,也许只能被视作“奇观文化”来看个热闹了。

    至于叙事方式的独特性,则是本书被冠以印度版《百年孤独》的最大原因。准确来说,前五个短篇故事里,雷奴的叙事手法是比较常规的,基本都是跟随某一角色,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某件事的起承转合,辅以心理描写,完成立意。而在长篇《肮脏的边区》中,雷奴大胆地选择了“万花筒”式的叙事技巧,即不把视角固定于单一角色,而是在不同的篇章里,切入到不同的人物身上展开故事,从而构建出整个故事背景的人物图谱,让读者在阅读时,犹如观看万花筒般,能够捕捉到同一整体下不同又新鲜的各个部分。但他的这种写法,和某些小说中刻意穿插主角、配角视角的方式亦有所不同。雷奴没有想要去操控任何一个角色,或者想方设法编织他们的故事,对他而言,玛丽村(《肮脏的边区》中的村落)就好比一个开放式的沙盒游戏,他可以在第一章内把镜头对准东部家族的事情,也可以在第二章中跳跃到西部家族,并且,这些家族的事情很可能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只要叙事范围不脱离整个村落,能够展现村落这一主体的方方面面,不论如何讲述,都是合理的。这样的手法与电影的平行叙事有微妙的相似,加之角色众多,前后并没有强因果关联,自然会让人联想到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犹如“嗑药了”一般迷幻但内在逻辑依旧在线的叙事功力。

    百年孤独

    9.3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

    门槛虽有,可一旦沉进去了,便能体会到不同往常的阅读快感。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短篇《自证》,以及长篇里大夫的那一整条故事线。《自证》中被冤屈打倒的干部(即主角),与长篇里被曾爱戴着而后又诬入大牢的大夫,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雷奴通过对他们的塑造,尖锐地批判了乌合之众的愚昧与肮脏权贵的卑劣,其纯熟又精炼的文字功底,更直观化了这一主题,留以读者震荡惊心的记忆,这里忍不住摘抄一段:

    不仅仅是发了七天烧,甘帕特感到,三十五年来发的高烧,今天全退了。在这么长的日子里,他一直在一条黑暗的地道里行走一一毫无意义,毫无用处,徒劳无功。

    库丝蜜带来了热牛奶,里面还放了爆大米花。“大夫先生说了,病号饭里应该有黑鱼。俺叫修比特去了,傍晚就能弄回来几斤鱼。”

    库丝蜜又说:“七天里,村里的孩子们来看过,问过病情。可是没有一个同志来望上一眼。昨天,巴尔拉姆先生来了,说‘把甘帕特弄回家去,把党的办公室腾出来,他已经被开除了’。

    一贯同家庭、种姓、宗教、社会、政府,以及各种不公和残暴勇敢做斗争的甘帕特,今天,像角斗场上败下阵来的大力士一样在那里。所有人都在他的后背踹上一脚,骂上一句,走开了。……三十五年来,他像出家人一样独身生活,控制自己的口舌和欲念做公共事业,没有拿过别人的一根稻草,没有滥用过党的一分钱。他爱党和党旗,超过了爱父母、兄弟姐妹、村里乡亲,也超过了波尔芭提雅。这些,全都是无用的。

    甘帕特觉得,月亮和太阳都是有裂痕的。世界上的东西似乎今天都分成了两个部分。每个人都分成两块,两副嘴脸,心也是开的。

    (摘自《自证》)

    短短百字,雷奴的语言魅力跃然纸上。相比下,我的推荐词倒显得有些无趣了。其实,本书最开始的译者序已全然将雷奴作品的特色分析清楚,我这里也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读完全本后,再回过头重新阅读薛克翘老师的序,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笔力有限,我便不再赘述,期待有更多的读者发现印地文学之美。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978+)
  • 已买(8108+)
  • 格式多(8610+)
  • 无漏页(989+)
  • 全格式(8710+)
  • 图书多(567+)
  • 推荐购买(1075+)
  • 小说多(756+)
  • 书籍多(657+)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36:2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詹***萍: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35:14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冷***洁: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43:3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师***怀: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36:35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45:16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寇***音: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0:29:3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益***琴: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38:01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焦***山: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2:42 )

    不错。。。。。

  • 网友 濮***彤: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1:0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同作者:胡春的书籍:


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 智慧农业概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农村英语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数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第11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数学历年真题与全真模拟题解析(第3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北京12316农业服务热线咨询问答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北京12316农业服务热线咨询问答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建筑” 的书籍:

  • 【当天发】【官方原版全新塑封当天发货】 Old Is New: 新素研 :新材料研究实验室建筑作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世界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大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与景观设计系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密斯·凡·德·罗建成作品全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阿尔瓦·阿尔托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建筑营造图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机器学习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英文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当天发】【官方原版全新塑封当天发货】 Old Is New: 新素研 :新材料研究实验室建筑作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Wave Propagation Approach for Structural Vibration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室内软装设计与项目管理(中国高等院校十三五环境设计精品课程规划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四库版足本三命通会(上中下)[精选套装]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建筑外观设计” 的书籍:

  • 建筑论关键词与大师思想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阿尔瓦·阿尔托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建筑营造图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勒·柯布西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全2册】诗语空间 写给设计师的诗词书+写给设计师的诗词书 居·有诗 傅蓉蓉 室内设计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弗兰克·盖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建筑模型制作图解 筑美设计,凤凰空间出品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建筑模型制作图解 筑美设计,凤凰空间出品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易学易用建筑模型制作手册(第2版模型特辑)/建筑设计系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城市遗风—大连近代建筑赏析(建筑与景观设计系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大师作品与思想” 的书籍:

  • 建筑·城市·思想:库哈斯、奥布里斯特中国访谈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路易斯·康的112个建筑(一项创新的逆向研究工程,一本重新认识康的设计图册,一个不容错过的数据库)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密斯·凡·德·罗建成作品全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九周年店庆回馈】【假一罚万】【当天发】【官方原版全新塑封当天发货】萨夫迪 Safdie 建筑大师 摩西·萨夫迪作品全集深度解析图文书籍9787549562442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全2册】诗语空间 写给设计师的诗词书+写给设计师的诗词书 居·有诗 傅蓉蓉 室内设计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佐藤大的设计减法 【日】佐藤大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言入空谷:路斯1897-1900年文集 (奥)阿道夫·路斯 著;范路 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保罗·安德鲁 (美)朱迪狄欧(Jodidio.P.) 著,徐群丽 译 中国电力出版社【正版保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现代建筑的巨匠:赖特手绘建筑图集(1893-1909)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