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10-06 05:40:03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精美图片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4382832
  • 作者:李宇 
  •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
  • 出版时间:2019-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0.58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教材 职业技术培训教材 文艺传媒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0-06 05:40:03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前言

章 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现状

节 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发展历程与理念嬗变

第二节 影视产品走出去与中国故事传播

第三节 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现实挑战与发展重点

第四节 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主要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第二章 影视产品走出去现状与成功经验分析

节 影视产品竞争的格局与维度

第二节 英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创新基因与内生动力

第三节 知名媒体在影视产品走出去中的合作传播策略

第三章 新兴媒体发展与 影视产品走出去

节 新兴媒体背景下 影视产品领域竞争的新特点

第二节 新兴媒体背景下影视产品的市场逻辑与用户思维

第三节 美国奈飞公司的海外市场发展策略及其对 传播的启示

第四节 新兴媒介环境下影视 传播的媒体监管与法律规制研究

第四章 合拍与影视产品走出去

节 合拍与影视产品 化及走出去

第二节 电视剧 合拍与输出策略——以英剧在美传播为例

第三节 中国纪录片 合拍的发展及策略

第四节 动画片 合拍与价值传播

第五章 传播视角下影视产品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

节 产品内容的精品策略与市场路径

第二节 分发渠道的多元策略与融合路径

第三节 “电视中国剧场”模式的创新分析

第六章 跨文化视角下影视产品走出去策略与路径

节 影视 传播中的跨文化问题

第二节 影视内容制作的跨文化策略

第三节 “ ”背景下的影视产品走出去

第七章 产业视角下影视产品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

节 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宏观策略

第二节 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微观策略与发展路径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李宇,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 传播和跨文化传播。2002年至今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从事对外新闻和 传播相关业务;期间2014—2016年在 新闻出版 合作司工作,从事“ ” 广播影视交流合作、 传播能力建设统筹协调等工作。在 主要学术期刊和重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10部专著。担任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并参与中宣部马工程重大实践课题以及 新闻出版 、 等多个部级课题研究。获 新闻办“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论文奖”多个 奖项,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 百优”理论人才。


出版社信息:

类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出版社

成立时间:1980年8月

简介: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的中央级综合性出版社(正司局级)。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鹹魚阿不爛 发布时间:2014-10-29 21:37:36

    在黄龙九寨沟旅行的时候看完的,看着别人的故事,看着自己的风景

  • 作者: 雪漠魂 发布时间:2023-05-09 08:40:28

    非琴翻译相当到位

  • 作者: 小王 发布时间:2018-08-20 00:59:08

    2年后补回来。似乎现在回看,事情都不远。每年全世界的事情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也很便于回忆。

  • 作者: Yoyo 发布时间:2021-12-19 17:05:31

    好段

    小三轮车驶上跷跷板,骑的是上坡,骑到一半板子后,大概腿摔伤了,舞力蹬车,小三轮车右倒着落下来,它哀嚎着,又拼命等动车往跳,跳板上冲一次两次三次,他终于冲到了跷跷板的顶端,倒立在小三轮车上,他的身体像寒风中的树叶,在瑟瑟发抖,脸上布满汗珠,表情十分痛苦,看得出来,还是靠顽强的毅力才完成这个高难度的动作的

  • 作者: 子甫 发布时间:2013-02-11 11:28:06

    我的水晶石生涯12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身在中医》

    作者:Tina 发布时间:2010-06-12 20:12:29

    什么是中医?

    一、医即仁术

    德是中医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伦理学特征之一,历代医家对德的要求很高,除了医德、师德之外,还包括学德和患德,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道德体系。 中医的医德观认为,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为医者,首先要立德。由于受到儒家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的医德把“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作为基本出发点,形成以“仁学精神”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医德观。把医学定位为“仁术”,把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把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从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历代名医在医德方面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三国时期,福建有一名医叫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被后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在诸多关于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轻病治愈者,只需栽一颗杏树,所以四面八方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换成粮食用来接济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后来还传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在行医济世中展示了他为医者的高尚品德,而赢得了百姓的敬仰。董奉羽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设“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祭祀这位仁慈的医生。后来董奉家乡的人们把当地的一座山命名为“董奉山”。从此“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后人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赞美像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的苍生大医。

      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在其《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序例·大医精诚第二》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开宗明义地指出医生除了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把这部著作,命名为《千金方》。

      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是《外科正宗》的作者,他对为医之道提出“五戒十要”,堪称后世楷模。1978年,美国出版的《生命伦理百科全书》将《医家五戒十要》列为世界古典医德文献之一,与《希波克拉底誓言》和《迈蒙尼提斯祷文》并列。陈实功指出:“若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否则有药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由此可见“救人比治病更重要”,是中医基本价值观之一。

    中医学对学医者素质的要求很高,品德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金匮真言论篇》指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否则就会“泄露天机”,这是古人对“学德”要求的一种体现。“立业先立德”这对于一个学医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我们把学德修养转化为一种行为习惯,机会就在自己手中。用现代人讲的一句话就是,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张良拜师”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绝不是因为张良的天资聪明,而是因为张良对老师的那种虔诚和求知的态度。如果说张良的成功是因为路过邳邑遇到黄石老人,并授得《太公兵法》的话,那么他的这次巧遇便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础。历代这样的例子很多,“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师求教的故事,也是继“张良拜师”之后的体现“学德”的一段佳话。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介绍了扁鹊和淳于意学医的故事。扁鹊是上古时期的名医,传说他年轻时当旅馆主管时,遇见住客长桑君,扁鹊觉得他很不平凡,所以一直很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人,有心把绝技传授给他,于是出入旅馆考察了10余年,最终才把秘方传给他。淳于意是汉代名医,首创“诊籍”,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病历的人,他年轻时就喜欢医术,但所学的方药临床应用多不灵验,后来他求教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认为他过去所学的不正确,让他完全抛开,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听从他的话而后成为名医。从《史记》这段记载来看,拜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除了像扁鹊那样真诚地尊师重道外,有时还要像淳于意一样虚怀若谷,勇敢地否定自己,才是求学的正确心态。虽然只是传说,但中医学对“学德”考察的做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这一点现代人不一定能理解。

    在对待治病的问题上,《内经》就有比较辨证的看法,”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而对于患者则强调要尊重医生,信任医生,”信巫不信医者,病必不治“、”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二、医者易也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与中医学的联系,中医也讲究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所以,古人说“医者易也”。

    《黄帝内经》对学中医的人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人身最宝贵的是“精、气、神”。“神”是生命,“精”是人体形成的原始物质,有精才能生神,所以把生命活动能力叫做精神。而“气”是生命的动力,有气才能有色,我们通常说“气色”就是指健康状态的外在表现;有气才能有神,所以把生命活动旺盛称为“有神气”,精充气足才能神旺。

    中医讲究整体观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古人就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的相关性,认识到自然界的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对人体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如《内经·金匮真言论篇》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意思是春季属木,位于东方,所以春天多东风,引发肝的病变,病邪常从颈项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头部;夏季属火,位于南方,所以夏天多南风,引发心的病变,病邪常从胸胁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内脏;秋季属金,位于西方,所以秋天多西风,引发肺的病变,病邪常从肩背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肩背;冬季属水,位于北方,所以冬天多北风,引发肾的病变,病邪常从腰股部俞穴侵入,疾病表现在四肢。

    《内经》提到“凡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这说明在暑病和温病的辨别过程中,节气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同样是因于外感的热病患者,如果发生在夏至之前就成为温病,夏至之后就成为暑病。

    整体、联系的观点还体现在对脏腑的认识上,中医的”脏腑“不能等同于西医的器官,记得从步入中医学院的那刻起,老师就这样教导我们。也就是说,中医所说的心不等于西医说的心;中医所说的脾、胆不等于西医说的脾、胆等等。尽管这一观点对于中医学院的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却是很荒唐的,因为把人体打开来,心就是一个,难道还能跑出第二个”心“来?这么一问,许多人便对中医理论的核心--”藏象“产生怀疑了!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意思是咳嗽不仅仅是肺出现;了问题,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难怪一般的民众到了中医院也不知道这里与西医医院有什么区别?久而久之,连中医师也想不起来,究竟一个完整的人和一个被解剖得支离破碎的“生物体”有什么两样?

    中医的整体观念决定了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来推断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这种由内及外的表现称为“象”,而这种认识方法称为“司外揣内”。所以,中医认识脏腑的更高层次就是一种“象”,我们称之为“脏象”。它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所以,中医的脏腑学说,至少应该从实体、功能和脏象这三个层面去理解,而站在每个层面去理解,中医的脏腑是不一样的。

    三、辩证论治

    整体的认识方法重视事物的共性,但另一方面还要强调事物的个性,中医学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中医比喻成书法,因为书法最重要的价值是它的个性化特征。如果规定每一笔的粗细长短轻重都相同,那么书法的价值就不存在了。中医泰斗蒲辅周老先生有一句话,“中医治病有一绝招,就是一病一方”。这也正是中医个性所在。 辨证论治是整体观念在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医学专科化的趋势正在迅速瓦解中医师的整体观念,教导患者把自己分割成越来越小的部件。“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在西医看来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对于已经习惯于分科看病的患者来说似乎也已经是很平常的,但在真正的中医看来恐怕就勉为其难了。

    更多内容查看

    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

  • 读本书要注意的地方

    作者:yl 发布时间:2008-12-25 11:05:29

  • 《孙子兵法》笔记:各篇总结和精句

    作者:findbookseesee 发布时间:2020-01-26 12:00:59

    最近刚研读孙子兵法,略有感发,孙子兵法讲的带兵打仗,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胜知败,知利知变,胜敌益强,本质上是讲管战略,管理,博弈。当然,学以致用,才是目的;灵活变通,方为真知。

    在竞争环境中,兵法是十分有用的。但必须知道,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除了竞争夺利,还有合作共赢。争不一定赢,赢不一定利。利人者,不一定亏,亏不一定不利,利人可利己。所以,善战慎战,知可以争与不可以争者胜,合于利而动可也。

    兵法运用:

    军事 —> 管理 商战 销售 —> 社交

    博弈 —> 共赢

    客观 主观

    原理 原则

    问题 策略 办法

    ————————————————

    计篇 第一

    ————————————————

    打仗是国家大事,能不能打,要通

    过考察“五事七计”估计胜算来决定,即使有别的原因不得不打,战前分析也是很关键的。

    有了充分的战前分析,才可以让将领安心去打仗,在孙子眼里,打仗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因利制权,再加点诡计骗术,给敌人制造惊喜罢了。所以,打仗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打,而是能不能打。

    能不能打的判断方法,就是备战的方法。所以,有人认为计篇就是讲备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五事七计,兵者诡道,因利制权,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作战 第二

    ————————————————

    打仗是很烧钱的事情,钱烧完,没把事情办完,还不算麻烦,麻烦的是别的麻烦又冒出来了。所以,打仗是为了利益,但不能只看到利益,而不看到害处,偷鸡不成蚀把米,就亏大了。

    即使损害不可避免,也要尽量降低损害。所以,打仗要求速战速决,省钱省事,夜长则梦多。因粮于敌,彼消我长,一举两得,把敌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所谓胜敌而益强。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兵贵胜,不贵久,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知用兵之害,得用兵之利

    ————————————————

    谋攻 第三

    ————————————————

    打仗是为了利益,但获得利益的最好方法不是打仗。最好的办法是运用计谋,或者找朋友帮忙,没有办法才考虑打仗,毕竟打仗的代价和风险都是蛮大的。

    打仗是为了战胜敌人,而不是牺牲自己,牺牲对于士兵固然可贵,但对于将领则不然,将领要尽量保全自己的军队。打仗是为了战胜敌人,而不是杀死敌人,如果能够保全敌人的力量,将其变成自己的力量,也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以全争于天下,才是真正的高手。知道打仗的真正目的和高下标准,就很容易明白一个基本的作战原则,多则围,少则逃。

    孙子兵法开篇不言胜,却说打仗不一定能打赢,打赢也不一定解决问题,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不一定是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要杀死敌人。善战之人,慎战不好战,全人不杀人。孙子认为,只有明白这些道理,才可以言胜。

    孙子认为,胜败的关键在于将领。将领是国家的辅佐,责任重大。君王不懂兵法,就不要过于干涉将领,以免乱军引胜。孙子对将领能力的看重,在每一篇都有体现,贯穿全文。

    孙子认为,致胜的根源在于知胜。知胜五法: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计篇

    识众寡之用者胜 谋攻篇 形篇 势篇 虚实篇

    上下同欲者胜 计篇 势篇 军争篇 九变篇

    以虞待不虞者胜 虚实篇 军争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计篇 谋攻篇 九变篇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将能而君不御

    团队—> 个体 内心—>外力

    知胜五法的精髓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胜致胜,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公理,贯穿全文。

    可以将兵法看成一个函数,有输入才有输出,故兵以知为本,以利而动。怎样把函数写好,以己为主,以客为辅,以诈而立,以奇正虚实分合为变。一言以蔽之,知利与不利,知变与不变。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全争天下,多围少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胜五道

    ————————————————

    形篇 第四

    ————————————————

    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李嘉诚说的,凡事先想失败),等待敌人出现败机,也就是自己的胜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是对知己知彼的诠释。高手对决,胜败的关键往往在于谁先发现对方的破绽,然后加以利用,所谓知胜致胜。

    孙子并不是要我们等待胜利从天而降,而是要我们先做好自己,修道而保法,增强自身实力。动敌、察敌、误敌只是寻找敌人破绽的一种方法,如果敌人不上钩或有防备,就没有胜机,也就不能获得胜利,所以说可胜在敌。

    孙子认为敌我双方的实力,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因为他后面说了,越人之兵虽多,奚益于胜败哉。一般来说,战争就是打实力,不顾实力的巨大悬殊而贸然发动的战争,是赌徒的战争。孙子开篇即言战争的重要性,显然不会教一群赌徒去打仗。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守则不足,攻则有余,胜兵先胜,度地量数称胜

    ————————————————

    势篇 第五

    ————————————————

    打仗不只是打形,如果是这样,还要将领和兵书干嘛呢?同样规模,同样装备水平的军队(硬件水平),要形成更强的战斗力,以致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就要靠“势”(软件水平)。

    获得势的基本办法有,提高军队的管理指挥水平,提升士气,增强机动,运用奇正虚实之变换,动敌、察敌、误敌、击敌。

    很多人读兵法,追求势,但高手再如何善于任势,也不可忘形,要记住势由形生。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治众分数,斗众形名,势险节短,治乱勇怯强弱,正合奇胜,变化无穷,动敌致敌

    ————————————————

    虚实 第六

    ————————————————

    虚实,是力量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善于用兵的人,能察觉变化,顺应变化,利用变化,制造变化。所以虚实的核心是,致人而不致于人,通过调动敌人,探察敌人,迷惑敌人,引诱敌人,让敌人疲劳,防守出现空缺,我军就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在局部空间形成兵力优势,消灭敌人。

    虚实的最高境界是,形人而我无形,兵形变化无穷,也就是避实而击虚,因敌而致胜。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避实击虚,因敌致胜,兵形无形

    孙子兵法前六篇,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胜战的战略原则、核心方法,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有不明觉厉之感。孙子兵法,内容深刻而富有逻辑,语言凝练而富有气势,兼具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实乃千古奇文,不愧为兵家之圣。

    ————————————————

    军争 第七

    ————————————————

    打仗就是博弈,博弈就是争,胜利是一点一点争来的。所谓一战而定,只是优势的集中爆发而已,那优势也是平时一点一点争来的。当然,孙子这里要说的是战场上的争。

    战场上,没有一帆风顺,没有哪一方永远占据各种有利条件。所以,与敌人争夺有利条件的核心思想,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用利益诱导敌人,使敌人迂回,即使后人发,也能先人至。

    争利争利,不要只看到利益,也要看到害处。全军一起去争利则时间赶不上,丢弃辎重去争利则力量削弱。

    所以说,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在不利的时候看到有利,在有利的时候看到不利,采取适当的变化,对打仗而言,就是分与合的变化。

    两军对战,欲取得优势,首先是治气,治心,治力,治不变,然后才可以治变(避实击虚)。比如,不要过于逼迫敌人,激发敌人的斗志。此外,要知道战场地形及其对作战的影响,知道敌人的作战实力,准确判断敌军的行动意图。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治力治气治心

    ————————————————

    九变 第八

    ————————————————

    不同的处境,有不同的作战策略。有的路不走,有的敌人不打,有的城池不攻,有的地盘不抢,有的君命不听。凡事无绝对,这就是“变”。

    变的依据是,杂于利害,多么朴素的辩证方法啊。所以,将领不要抱着必死的决心,也不要抱着必生的念头,不要太急躁,不要太廉洁,不要太爱民。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灵活机变,杂于利害

    军争,九变,两相呼应,讲战场上的利与不利,争与不争,变与不变。

    ————————————————

    行军 第九

    ————————————————

    处军对地形有讲究,山水陆泽,高下阴阳,远近险易。相敌有方,注意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取胜,不是光靠人多,人少也可以并力,料敌,取胜。人多不可轻敌,人少亦有胜机。

    治军,不要惩罚没有亲附的士卒,亲附的士卒犯了错就要惩罚。

    山水泽陆。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彊而进驱者,退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兵非多益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己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处军相敌,并力料敌

    ————————————————

    地形 第十

    ————————————————

    通挂支隘险远,地形是作战的辅助条件,将军必须熟知。所以说,知天知地,知彼知己,胜乃无穷。

    治军不力,将导致作战失败。走弛陷崩乱北,这些作战失败的原因,将军必须知道。所谓欲胜者,先为己之不可胜。

    能胜则战,不能胜则不战,只要合于国家人民的利益,就不要怕得罪国君,这是将领的责任。爱护士卒,他们就能跟随将军赴汤蹈火,但过分厚待士卒,将使他们不能堪用。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胜知败,知利知变

    ————————————————

    九地 第十一

    ————————————————

    散轻争交衢重圮围死,为九地,不同境地有不同的行军作战策略。如果深入敌国作战,就要务食于敌,修养调整,隐藏图谋。治变者,亡地可以存,死地可以生。

    治军作战,贵在令行禁止,而不能告诉兵士原因。无论利害,都不能说,言则疑,疑则违。

    用兵之要,使如一也;我专为一,而使敌分。善于用兵的人,使自己的军队首尾呼应,浑然如一,士气振作,行动迅速(时间),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引诱敌人(利害),分割敌人(空间),由不虞之途,攻其不戒(避实击虚)。

    “知己知彼”的道理,敌人也懂,所以要想自己的行动成功,就不要让敌人知道。“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道理,敌人也懂,所以,要让敌人按照我的意图行动,就要让他看到好处,而不能让他看到害处。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我军如一,而使敌分,兵情主速,攻其不备,兵不知事,敌不知害,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行军,地形,九地,三篇皆言地,地理形态,地理交通,地理位置,空间尺度不断放大而已。

    三篇之中还讲到,打仗不一定要靠人多,只要并力料敌,同样可以取胜。孙子提到很多治军方法,可为并力,也提到兵之情主速,用兵如一,这些都是势篇和虚实篇精髓的再度演绎,无不渗透着知胜致胜,知利知变的思想。

    ————————————————

    火攻 第十二

    ————————————————

    “形”弱于敌而欲胜之,需要依靠“势” “虚实” “地”。“诈”是实现“虚实”的方法,其客体是敌,其理论基础是“知”。“形”与“势”都是说我方,“虚实”是说敌方,“地”是敌我共处客观环境。在敌、我、客观环境之外,还有其他力量,诸侯之力,自然之力,都是可以依靠取胜的力量。依靠诸侯之力,就是伐交。依靠自然之力,比如火,风,水。其中,火的威力最大,历史上有很多借助火攻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三国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风的力量虽小,但可以和火相佐。水的力量还可以,历史上也有著名战例,如三家分晋。

    根据目标不同,火攻可以分为人积辎库队。放火的材料要提前准备好。火攻要选好天气,干燥、有风的天气适合放火。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在上风发火,发动攻击。发火之后,先观察敌情,能攻才攻,不能攻就不攻。

    还是开头那些话,打仗要慎重,对自己有没有利益的仗就不要打,不到危急关头不要打。有利才行动,不利就要停止行动。不能因为主将的一时冲动就发起战争,切记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昼风久,夜风止。

    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因五火之变而应之,水可以绝,不可以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

    用间 第十三

    ————————————————

    胜利的关键是知己知彼,知彼最直接常用的办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形人而我无形,也不是求神拜鬼 夜观星象,而是求之于人,“用间”。

    商之伊尹,周之吕牙,都是前朝官员,对后朝兴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间谍,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但如果事发前泄露秘密,就必须处死间谍和所告之人。

    间谍有五种,乡内反生死,最关键的是反间,要给他最好的待遇。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五间之厚,莫厚于反间,非智非仁,莫能用间,微妙微妙

    火攻 ,用间两篇,讲战争的一些辅助方法,讲得十分具体。全书以此两篇收尾,照应了开篇善战慎战、知胜致胜、知利知变的思想。

    ————————————————

  • 艺术不怕胡诌

    作者:璃人泪@2011 发布时间:2018-09-10 16:47:36

    对艺术的解读没有标准答案。尽管如此,身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也生怕妄加置评会贻笑大方,更喜一个人去看展览,随自己口味驻足作品,哪怕站错了队亦无妨。

    谁有资格认定一件作品的优劣呢?当代艺术家格雷森·佩里既熟谙个中门道,又口才过人,不妨听他叨嗑一番:如何审美?什么是艺术?艺术家如何创作?然而,他却将书名拟作《哗众取宠》,更是声称“大众都有坏品味”,难道审美——或者我们仅将视野局限于当代艺术——已经崩坏了吗?

    正相反,当代艺术越来越开放,我们很容易界定出一票“业内人士”,他们决定了作品的生杀大权,就像佩里说的,“艺术家、美术馆、评论家、商人与收藏家所形成的圈子不曾那么需要来自公众的意见”。而且成功的艺术品会经过观赏、拍卖、展览的考验,脱颖而出,市场与普通大众的关系有限。不过,我们怎会因为联系有限就放弃了话语权呢?我们甚至要用理性的界碑去定义它,不光是艺术家自己,观众也时常深陷史蒂芬·平克所谓的“不能忍受‘不知道’”的困境。答案越是模棱两可,越是焦虑和沮丧,“胡扯制造机”加班加点地工作,尽可以口若悬河地品评艺术,换取落在实处的愉悦感。艺术家顶住了同行(hang)的压力,观众在同行(xing)者面前避开了门外汉的诟病。胡诌有功,是感性的艺术和理性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自杜尚把小便池搬进了画廊,艺术的定义也就变得含混了。我们可以声称自己的任何物品、任何行为是艺术,也可以否定看不顺眼的东西是艺术。为了厘清界限,艺术家和评论家颇费思量,发明了一系列检验标准。最直接的:有没有装饰性?够大吗?昂贵吗?可以复制吗?或者诙谐的:可以挪为他用吗?会被时髦人士围观吗?丢在垃圾堆里会觉得不和谐吗?观众能直接作出反应吗?最大的界碑是历史上出现过的艺术品,如何创新?作品“酷肖XXX”可不是一句赞美,生存不易,艺术家简直要以资历来背书了。相比之下,“哗众取宠”更容易,就像博伊斯以经历为素材,毛毡和脂肪均被赋予了艺术生命——经历是可以编造的,实际上,过往被艺术家扭曲和神化了,它们才是为契合作品而创造出来的果。

    而观众也为挽回话语权付出良多。上世纪90年代,有人做过一份问卷,发现几乎在每个国家,大众喜欢的作品风格都是一致的:蓝色的基调、有人、有动物的风景画。我们无法满足于千篇一律、没有灵魂的作品,可我们竟有相似的诉求,在欣赏展览时的侃侃而谈,难道只是为了隐藏自我意识而自圆其说吗?作者引用了伟大的意识流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观点。大众公认他的作品是史上最难阅读的作品之一,普鲁斯特却强调,是大众弄错了:不该按自己的眼光来看普鲁斯特的世界,而应按普鲁斯特的眼光去看自己的世界。传说中大众的坏品味,又何尝不是因为本末倒置了呢?

    其实,艺术家和大众是最不应当疏远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唤起大众的共鸣——哪怕是难以言喻的情感共鸣;大众从心所欲欣赏自己喜欢的作品,瞥见自己所处环境的一鳞半爪。我们本可以以艺术为载体,只使用艺术的语言,然而当代艺术的生存环境生生把两者割裂了。于是胡诌派上了用场,艺术家和大众互为镜像,我们不惧“哗众取宠”——若能以此跟钟爱的作品、跟契合的人面对面的话。

    ——戊戌年读格雷森·佩里《哗众取宠》

  • 信息传播杂谈

    作者:百事可乐 发布时间:2013-05-16 05:56:22

    大略的翻完,感觉这书并不太值得看。有几个原因。首先,书的标题所提出的目标,即搞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新闻的出炉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可惜的是书里讲的多是比较专业和枯燥的新闻决定的流程,这些庞杂博大的内容并不太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最终又没有简洁明了的解决书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拖沓而缺少营养。其次,本书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距今已有差不多四十年。而这最近的四十年我们见证了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的发展,这个发展带来了新闻的素材搜集、处理和最终新闻呈现等所有方面的巨大变革,缺少对这样一个新时代的新现象的分析无疑让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最后,本书写作上有些臃肿,翻译也并不出彩,所以到最后仅仅是不求获得太多新知的轻松泛读也有些奢望了。

    不过既然读了,就写一下自己对相关问题的一些理解。这些理解可能跟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太相关。

    - 有句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这话是说,一件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这件事情对普通人来讲是奇怪的。这里有两个概念,即”普通人“和”奇怪“。从一方面说,明星们的狗咬了人可以成为新闻--虽然狗咬人本身不奇怪,但明星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的所有事情可能对普通人都是奇怪的。从另一方面说,人咬狗这件事情本身就会让所有人感到奇怪,不管这咬狗的人有多普通。所以说起来,有两个因素决定一件事情是不是新闻,一个是这件事情的行为主体的重要性,另一个是事件本身的新奇性,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有成为新闻的潜质。而要是两个条件都满足,也就是明星咬了狗,那就是爆炸性新闻了。

    -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都是异常的社会现象---它们不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因此,仅从新闻来判断一个社会的整体实际情况是不靠谱的--它们强化了异常的社会现象出现的概率,给人一种错误的整体社会印象。

    - 对于新闻机构而言,选择最终呈现给受众的新闻的过程是闭环的正向强化的。可以成为新闻的事件太多,如何取舍就成为一个问题。市场化的新闻机构看重收视率,就不可避免的献媚于受众。所以受众喜欢的就成为新闻机构乐于选择的,这些带有受众偏好选择的新闻又进一步强化了受众的喜好。所以分析一个社会中各种新闻的组成情况,就可以看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的人群(未必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比如在中国,这个主流群体不是农民群体--农民群体并没有普遍统一的文化,地理上的区隔造成他们文化上的割裂;而城市文化差不多是全国一致的,所以仅就文化品位来讲,城市居民构成最大的文化群体,是社会主流--自然这个主流也与农民群体的社会影响力本身较弱有很大关系)的喜好。他们是新闻的主要的消费者,也决定着新闻的取舍。

    - 任何的新闻都不会是完全客观的,都包含了若干层面的主观价值。首先,新闻从业者决定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也就通过选择哪些事件呈现给受众表现了他们对于社会事件的重要性的评价;其次,新闻的描述中包含潜在的价值判断,以何种方式呈现,作何种评论,都或暗或明的表现了新闻撰写者的价值观(主动的或无意识的)。一个特别的例子是不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新闻,这种所谓新闻完全是展示自己价值观的宣传的手段。它们不以取悦受众为目的,而以说服受众为诉求。

    - 每个人能够成为新闻主角的机会不同,这可以视作一种对媒体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这使得绝大部分人不具有有效的广播渠道,而少部分占有优势地位的人具有强势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不对等也是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 当前信息时代的新闻产生和传播有了全新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发布消息的能力似乎表示人们开始拥有相对平等的话语权。但如果注意到还是只有那些重要的人(可能跟传统传媒时代的重要的人不完全相同)拥有更多的粉丝,具有更大的信息传播能力,那么这种相对平等,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意义。


下载点评

  • 差评少(339+)
  • 书籍完整(535+)
  • 博大精深(366+)
  • 方便(537+)
  • azw3(51010+)
  • 小说多(757+)
  • 好评(984+)
  • 速度快(764+)
  • 少量广告(849+)
  • 无多页(10610+)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31:2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隗***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0:34:45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相***儿: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31:56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0:34:4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薛***玉: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8 00:36:0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焦***山: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8:27 )

    不错。。。。。

  • 网友 沈***松: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42:14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8:3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冯***卉: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9:5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3:22:4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同作者:李宇的书籍:

  •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电视的未来(关于电视媒体发展与变革的思考)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博弈与融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电视的未来(关于电视媒体发展与变革的思考)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伏虎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企业成长、创新空间与产业升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企业成长、创新空间与产业升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企业成长、创新空间与产业升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企业成长、创新空间与产业升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中国广播电视的书籍:

  • 编辑出版实务--由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新编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特色教材) 编者:胡太春//金梦玉 中国广播电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9)/视听新媒体蓝皮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视听评议(机制尺度和方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播音主持话语技巧训练(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兴媒体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播音主持话语技巧训练(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当代中国记者群体(基于社会学的某种观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教材” 的书籍:

  • 新概念英语一课一练青少版 1B同步练习册 外文出版社 青少版新概念英语教材配套同步练习 新概念英语教材辅导练习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多学时)(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创新“枫桥经验” 建设平安浙江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华书店自营】桥梁构造识图与施工(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英语简笔画与板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 祁毕新月 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21世纪清华MBA精品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级韩国语(上) 全永根,金美,(韩)裴允卿 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食品标准与法规(第3版) 科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学 杨春平 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职业技术培训教材” 的书籍:

  • 雷达与通信系统收发组件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惯性传感器技术 张礼廉 等 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1 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7,韩心怡讲民诉法之主观题精讲 韩心怡 五洲传播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媒体视觉营销设计(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电子商务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绿化工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1个最实用的微电影叙事手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田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活页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应试指南:预防科目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文艺传媒” 的书籍:

  • 福建省选调生考试综合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冲突:纪实节目、真人秀、电影的故事宝典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绝活集萃(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篮球专项教学与训练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弱传播 邹振东 舆论世界的哲学 公关团队内部口耳相传的奇书 不应该让你的竞争对手看到的好书 厦大网红教授传播秘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老年大学统编教材 声乐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店铺资金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国服饰业加盟商业绩提升培训教材【正版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创意字体教程(全国商业手绘POP美工师培训教材)/手绘POP百日通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在线口碑传播原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陈明亮/浙江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平面设计:房产广告篇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