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10-24 04:20:04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精美图片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70402
  • 作者:陈和平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8
  • 页数:383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0-24 04:20:04

内容简介:

本书从法律史视角系统研究了根据地租佃制度,梳理了根据地租佃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根据地租佃制度与传统佃俗和国民政府租佃制度之间的异同关联,揭示了根据地租佃制度这一红色法律文化的鲜明个性。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陈和平 法学博士,南昌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抗日根据地农民佃权保障法制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2017年获得“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编著两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结题成绩:良好)、省级课题两项。


出版社信息:

类型: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成立时间:1995年2月

简介:

安徽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95年2月,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学术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完成转企改制。2011年3月,安徽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合资重组安徽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大学出版社设有人文社科分社、科学技术分社、基础教育分社、外语图书分社、学术图书分社以及财务与结算中心、营销与发行中心、印制与运营中心等日常运营机构。

安徽大学出版社坚持“服务教育,弘扬学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出版理念,精心布局三大出版板块(中小学教材教辅、高校教材、学术著作与大众读物),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精品,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适用于高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系列教材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育教材与教辅用书。近3年,2种教材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种教材列入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2种教材列入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

安徽大学出版社充分依托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古文字研究、古籍整理、唐诗宋词研究、徽学及地域文化等专业领域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唐刺史考全编》《刘文典全集》《诗情画意的安徽》《明清徽皖篆刻简论》《出土夷族史料辑考》《陈垣全集》《楚帛书诂林》《楚系简帛释例》《金代文学编年史》《张英全书》《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上博楚简文字声系(1~8)》等一批学术精品,深受学术界、理论界读者朋友的欢迎。

2014年,安徽大学出版社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后期资助成果出版基地,是安徽省出版界首批获批的出版社。截至2015年3月,安徽大学出版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安徽省政府奖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2项;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项。

安徽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面向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求,着力实施差异化、特色化与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求是、创新、和谐”的企业文化,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高端出版团队,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的市场引领能力;着力强化选题策划意识、市场导向意识、危机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至上观念,不断提高市场美誉度。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大学出版社牢记出版宗旨,坚持为社会出版更多更好的出版物,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出版社。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从法律史视角系统研究了根据地租佃制度,梳理了根据地租佃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根据地租佃制度与传统佃俗和国民政府租佃制度之间的异同关联,揭示了根据地租佃制度这一红色法律文化的鲜明个性。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0 22:23:47

    其实还可以,但没营的部分

  • 作者: 末世论者 发布时间:2015-08-15 17:18:40

    专门写西藏摄影的,比较模式化的指南,后面就是在哪拍拍什么什么时候是黄金时间,还没去过西藏,倒是对整个西藏地理有了概念

  • 作者: Mangogogo 发布时间:2019-02-26 12:59:13

    第一章算是经济学入门,第二章开始教了一点点外汇交易的内容……太入门级别+内容很少

  • 作者: 丝绒陨 发布时间:2020-06-28 05:58:17

    与同时期读的《散步去》形成交叉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 作者: INS Beige 发布时间:2022-11-04 10:53:42

    这本前一章都是彩页诶!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诗与画,孩子与世界

    作者:果冻儿 发布时间:2017-10-23 11:14:50

  • 童俊:施受虐,一曲存在的悲歌!

    作者:世图北京公司 发布时间:2017-05-17 15:04:22

    “施受虐”在文学经典中经久不衰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SM"--(SADISM,MASOCHISM的简写)甚至成了某些时尚人士的行为艺术。

    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因在狱中写下许多色情的施受虐场景,而让“虐待狂”和“受虐者”这两个词直接由他的名字派生而来。

    自伟大的弗洛伊德执笔理性地阐述这种行为的心理学脉络以来,“施受虐”这一主题一直在挑战和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弗氏信徒们。

    我们被告知,我们就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来,既然人类的首先调节原则是快乐原则,那么人们为何往往做出显然是自毁和导致痛苦的举动?

    近年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群精神分析师们不屈不挠地走上了对这种人类“变态”现象的探索之路。他/她们发现“施受虐”的核心问题是“施受虐”者们内心的渴望、憎恨、蔑视、恐怖,以及成瘾般的本能刺激,以及他/她们那贬低别人的自我和被贬低的自我。

    我概括为“施受虐”者们内心激烈地交织着爱和恨的矛盾情感,对本能刺激的强迫性重复,以及由此构建的贬低的自我和客体印象。

    这拓展了我们对施受虐这一范式的理解:创伤——刺激的过渡和不足、自恋性脆弱的碎片、性与攻击性、欲望及其冲突、构建了一幅“生死力量之战”的内在图景。

    所谓生死力量之战,老套地说就是弗洛伊德认为的人类具有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即试图保存生命的力量,死本能则相反。

    在“施受虐”者身上,你会发现强烈的渴望联结、依恋、唤起和被唤起的欲望,但同时,又希望摧毁这种和他人的联结。“施受虐”因而被本书的作者们理解为:或许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与客体联结的方式,而不至于回退到一种自恋的封闭境地,不至于融合进另一个具有强大吞噬性的生命中。为此,你可以理解“施受虐”为一曲存在的悲歌。

    弗洛伊德写道:“我们的工作是从生死本能的大对立中开始的。我们看到,当这些本能处于争斗的时候,力比多就会固着下来,客体会以激烈的方式被贯注,裹挟在主动或被动的欲望力量中:占有和被占有、吞噬和被吞噬、战胜或屈从,甚至摧毁或被摧毁。受虐者和施虐者彼此嵌套,既渴望又反抗共生式的融合。这些相对立的力量使我们需要去考虑自体的存活、他者的存活和分析过程的存活。”

    精神分析师治愈或研究人类这些特别而又常见现象的工具是对移情与反移情的觉查和分析,而在这些移情和反移情中,我们相信再现(enacting)了那些早年被固着的本能欲望和胶着的客体关系,本书的作者们正是了利用这个工作。

    在我们日常任何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你感到窒息、困住、巨大的焦虑拖着你下沉,继而麻木、无助、内疚、被锁死在这种人际的漩涡里,不知如何解脱,你要想到这个紧箍咒可能是“施受虐”。

    顺着这个思路,抽丝剥茧,我们发现“施受虐”背后是强大的分离障碍,它阻碍了人类心理的发展。

    当个体身处恐惧,相信任何生命活力都会招致象征着威权的超我的报复,就会再度经历早期的自恋伤害和婴儿期创伤,这个时候,施受虐或许就是个体唯一可以保持内心完整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施受虐”中的前俄底浦斯问题、俄底浦斯问题,以及与它们相连的潜意识幻想。“施受虐”客体关系是为了维系与早年母亲的联结,这是某些讨论的核心观点。

    我们看到发生在口欲期的“施受虐”主要与创伤与自恋相关。在婴儿早年与母亲的互动中,母亲提供喂养、抱持、回馈、容纳,期间有大量机会发生自恋损伤。婴儿尝试保持联结,有时候是令人满意的,有时候是令人挫败的,心灵盲目(soul blind)和心灵谋杀(soul murder),这些来自父母的虐待由此引发了对融合的恐惧和渴望、退缩,伴随着摧毁或者被摧毁幻想的攻击。在早期母婴的互动中,婴儿的感受在需要和满足、充实和空虚、自大和不被看见之间摆荡。由于不安全依恋,回馈、抱持和容纳的缺乏导致的断裂,这些共同促成了“施受虐”的形成。一个充满了极大张力的内部世界,很容易就会使个体依赖施受虐的方式来建立痛苦的联结,带来自大式融合(grandiose merger)的幻觉。而合一(oneness)幻觉作为一种心理力量是为了防御谋杀(murderousness)恐惧和湮灭恐惧。湮灭恐惧表现为溶解恐惧、担心碎裂、失去自我感、个体内部结构的溶解。阉割/女性生殖器焦虑表现为攻击自己身体、伤害身体、性无能和丧失生育能力。施受虐常被用来防御这些焦虑。与其被遗忘或知晓内心的恐惧,还不如绝望而痛苦地跟另一个人待在一起,主动也好,被动也罢。

    本书中利用的大量临床材料和文献表明,“施受虐”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是在肛欲期,梅尔泽(Meltzer,1992)将此称之为“在母亲的直肠里生活”。他认为这正是施受虐所处的界面,在此充斥着暴力,到处是倒错和成瘾。在“施受虐”中,尽管我们可以看到口欲期和生殖器/俄底浦斯期发展的影子,但是正是肛欲期的发展塑造了“施受虐”在心理中的形态,以及人际间的互动。肛欲期之所以占据核心位置,是因为它对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组织功能。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与内外相连的、与自主性、控制、屈服和征服相关的潜意识幻想。在这一发展阶段,否认和倒错影响着有关身体和心理内部空间、自我和他人人际空间的幻想,并反映在“施受虐”中。任何形式的差异都是无法容忍的,而“施受虐”可以被用来应对或者消灭这些差异。

    本书从发展的视角去探讨“施受虐”,探查创伤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自恋、肛欲期、创伤和倒错,这些力量相互交织,激发了从各个发展阶段涌起的挣扎,并伴随着潜意识的幻想和客体关系。与创伤相关的自恋性脆弱和心理无助为“施受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弗洛伊德认为发展在俄底浦斯时期的“施受虐”,挨打幻想是理解问题的核心所在。挨打幻想是因为恐惧性快感而招致惩罚。源自俄底浦斯阶段以及超我的发展,痛苦就成了必须要有的成分,痛苦使性快乐变得可能。挨打幻想可能通过多种妥协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挨打幻想可以代替从创伤性客体上撤走的贯注。威尔登发现,那些殴打孩子的母亲存在女性倒错行为,提示我们这一现象可能存在代际创伤。当母亲把她自己不想要的情感投射给孩子,出现打骂行为,这个孩子就会带着这些痛苦的外化情绪长大。此处会有一个朝向挨打幻想的转向,而不是退回到自恋的隔绝状态。“施受虐”的潜意识挨打幻想使得痛苦被嵌入到关系中。痛苦成了跟他人联结的方式。在生命早期就形成了不快体验和发展阶段相应需要之间的联结。这些经验被带进了成年期的适应行为中,并以一种特定的约束方式呈现在跟分析师的治疗中。这种约束力量将快乐与痛苦、分离与合一、创造与摧毁、生命与死亡混合在一起。

    在这本书中,分析师们逐步拓展了倒错(perversion)的定义,这里不是指性倒错,而是指心理的倒错,包含了情欲化的恨、对现实的破坏、对差异(difference)的否认。切斯古特-史米格尔声称,她“从没遇到过一个有倒错问题的个案是没有‘施受虐’元素的,即便‘施受虐’在临床中的分布是非常离散的”。

    倒错是通过否认机制表达出来的。在移情/反移情中,否认的作用似乎在于表达“你在那儿,但是你不在那儿,我看到你,但是我从没看到你”。当个体感知到有差异时,他就会出现恐慌。在“施受虐”处境下,空间会坍塌,自体和客体是可以互换的。世代的差异不复存在。性的差异也不被承认。创伤可以被性欲化,情欲生活可以跟创伤相连。在许多情况中,施受虐以具有攻击性的性欲形式呈现出来,实际上性欲化的成分可能是服务于许多另外的动机,特别是为了防御和表达自恋性问题。

    区分“性”(sex)和“色情性”(erotism)非常重要,前者是力比多自然发展的结果,后者是由于防御原因和/或倒错动机产生的对性冲动的滥用或窃取。本书中的B先生,就像许多分析的病人那样,为他对他人的依赖需要而感到羞耻,因为将这种需要伪装成性的需要,以此来获得一个公平的游戏环境。婴儿式或人格的婴儿部分对依赖的客体感到自卑或弱小,这个最初的客体体验是乳房。另一方面,色情的性意味着过早地获得较晚阶段的发展,色情化的伴侣和自我被认为在他们的色情化纠缠中是平等的。

    我对此的观点更接近斯托勒(Stoller)……倒错是恨的色情化形式。个体使用复仇幻想将婴儿期创伤转化为成年胜利,在客体身上付诸行动。

    总结起来,我们看到人类建立了两个自我调节和冲突解决系统:

    一个是开放系统,它适应现实,特点在于乐趣、能力和创造力。这个系统可称为健康。

    另一个是封闭系统,它回避现实,其特点是权力动力、全能感和停滞不前。

    在封闭系统的功能中,心灵是根据神奇、全能和原始的理想化构成的。由此,信念组织的关系是倒错的“施受虐”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敌意、受难的感觉、攻击性、自我毁灭的行为反复循环,强迫性重复,没有真正的变化或成长。全能的信念被作为主要的防御用来自我保护以对抗创伤。外化、否认和回避被用来支持这些信念。目的是控制他人,而不是改变自我。

    因为封闭系统依赖于将自己当作受害者的感觉,因而基于现实的乐趣被体验为对无所不能信念的威胁,自我能力和执行人格的功能被用于维护全能的防御和信念。任何形式的规则,从物理定律到社会习俗和游戏模式,都受到了破坏和否认。作为依恋、防御和满足的手段,疼痛是封闭系统的核心。这种疼痛既包括心理之痛,也包括身体之痛。这种静态而贫瘠的重复偏离了向前发展的道路。在封闭系统中,防御的基础是对权力的全能信念,为了生存,必须成为加害者或受害者二者之一。

    为了帮助这些“施受虐”者,本书中呈现的工作形式可谓匠心独具。一个案例由四个不同流派的分析师来体验和讨论,这些讨论提供了一个反思性空间,在此来自不同理论背景的分析师一起去理解这些分析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虽然他们有一些共同关注的主题,但是每个人都拥有各自对这些病人的病理学理解。从每一篇讨论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作者试图去理解、去保护生的力量免受死的力量的摧毁。他们所提供的案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一神秘的、破坏性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开放的形式是再现了分析师与“施受虐”者的抗争中,对开拓患者的开放系统的努力。

    “施受虐”带着一种对心理现实的憎恨,它体现为不同的破坏性水平。“施受虐”关系中的残酷程度跟个体被唤起的对现实的憎恨强度有关,而这又跟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有关。比昂(1967)强调了这一点,并且认为这是承受期待和现实之间落差的区分性能力所在。个体耐受挫折的能力或许在出生以前就有所表现。弗洛伊德有个著名的观点(1911):

    “尽管‘出生’作为一个节点把子宫内的生活和早年的婴儿生活区别开来,但是这种两种生活所具有的连续性其实非常之大。这个过程所发生的事情是,一种与其母亲客体关系的心理学处境取代了先前的孩子作为胎儿的生物学处境。”

    我认为,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不断分化正是人从生物性的人进化为心理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又痛苦,但随着中国从一个农耕社会快速进入工业化社会,这种个人的变化我们无法回避,而那种分化后获得了个体灵魂自由的生命力定会更有创造性,更加体现生命的价值。

    童 俊

    教授,中美精神分析高级培训项目中方负责人

    IPA认证精神分析师,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

    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科学研究基金评定委员会CERP研究基金评定专家

    2017年3月1 0日

    于武汉市心理医院

  • 万立骏:魅力无穷、前景无限的分子世界

    作者:胡伍玄 发布时间:2017-02-22 14:14:56

    序言

    万立骏

    写好一部科普科幻作品绝非易事,写好一本科学通识读本也见功力!因而,我们有对《十万个为什么》的怀念和感恩,有对“雨果奖”和“安万特奖”的崇拜,呼唤和期待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今天呈现在诸君面前的《分子》由英国著名科学作家菲利普• 鲍尔原著,为“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也是科普作品中的上品。作者菲利普• 鲍尔是科普作品大家,多年担任著名学术杂志Nature(《自然》)编辑,兼任Chemistry World(《化学世界》)、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BBC Future( 英国广播公司《未来》节目)等专栏作家。2005年他所著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中译本为《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一书获“安万特奖”。

    众所周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多姿多彩,活力无限!“分子”不仅是“化学”的代名词,也是材料、生命等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和诸多功能的执行单元。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对分子的理解、认识和研究角度或许不同,正是这种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理解使得人们对自然界和对生命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不断发现、不断创造。本书的特点,也是精妙之处,是从不同视角介绍了化学、生命、材料等领域的分子研究特点、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又将分子反应、分子材料和分子体系的功能与生命现象、分子机器、分子内/间的信息传递和存储、分子计算技术融会贯通,呈现给读者一个魅力无穷、前景无限的分子世界。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实例告诉读者什么是分子,分子有什么用途、能做什么,分子科学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写出了一本难得的科学通识作品。

    当今时代,新的分析技术不断涌现,“看到”分子已不再是难事;各路科学家攻坚克难,分子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精彩纷呈。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易懂,英文版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此书现在中国出版恰逢其时,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对分子科学产生兴趣,激发众多青年才俊的科学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分子科学研究的更大发展!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各位:开卷必有益,或许会获益终身!

    万立骏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 浅谈阅读

    作者:格野 发布时间:2022-07-30 17:31:43

    本书是得到APP创始人罗胖写的一本有关阅读的书,这本书能让我们爱上阅读、轻松阅读、海量阅读,徜徉在书海里。

    罗胖说,为了写这本书,他准备了一辈子。这是他半生努力的成就,是他阅读多年所总结的心得体会,是他想要让我们都爱上阅读,乐于阅读。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共24小节,我们可以随意阅读每一节每一部分,都能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并且本书在每个小节的正文中,穿插了很多书籍的摘抄语录,非常有意思。

    关于阅读,它是一字一世界,一字一句中都有不一样的象征,深深嵌入我们的精神世界;它是一个棋局,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我们要融入棋局;它也是一次观展,从人、时空等线索不断挖掘,不断建构,以待来者。

    阅读书籍,就跟文字推理一样,里面有逻辑的舞蹈。很多人都知道推理大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看她写的本格推理小说,我们就像在解数学题,不到最后,真不知道真凶是谁。《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不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可以从语言风格、各种用词造句中找到不同。

    阅读方法有很多,大家也说了很多,但哪种方法适合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只能慢慢去探索,先把阅读当成一个习惯,这才是重要的一点。

    读书本就是一件“无用”之事,最不该与世俗功利挂钩,它无法明码标价、斤斤计较,但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长远深厚、潜移默化的。然而,“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所以,古往今来的无数名家大拿才会不约而同地推崇读书这件“无用”之事。

    周国平写道:“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要做到读好书,并且用正确的方式,持续地读好书,这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在互联网、大数据所形塑的时代之下,尤其如此。我们要读能抵抗“信息泛滥”、“语言通胀”、“娱乐至死”,甚至能从容应对时代巨变的好书。

    引用《上邪》那首古老的詩: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读书就是我的“君”,除非世界绝灭,我和读书,不会离别。

  • 风格迥异的两个篇章

    作者:温吞吞 发布时间:2021-12-26 18:37:19

    杀楚破阵,相隔十多年才出来,风格迥异。杀楚因为是电子书看的,有一段方邪真加入兰亭池家后杀刘是之的情节在手机上没有看到。破阵之后还是没有完啊,而且破阵从温瑞安的后记里也可以看出是一部应急之作,所以最后还是没有结局的,不知道续集要到什么时候再出啊,或者已经出了,是我没有找到,实在是他的作品太散了,而且都是一小节就可以出一本书,要找到全集来看实在有些困难,甚至有些系列都不知道哪部在前,哪部在后。

    杀楚还是一种传统武侠的意味,虽然已经跨越了金庸那个年代主角必须是个20不到的年轻人,然后获得某种奇遇而成为一个武林高手这样的故事框架,但是毕竟还是没有摆脱掉讲故事的形态,也许应该说他的写作还处在保守的阶段。但是破阵就显示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气质,尽管很多段落让人恶心,比如描写回家人物的种种细节,可是这部速成之作也显示了温瑞安的写作功底,而且我以为段落结构安排比较新颖,甚至就从人物的对话当中就把故事给讲了出来。佩服温瑞安心理描写的细腻,或许是因为他丰富的经历,所以有这么深入的感慨,无论是善还是恶,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主角。

    真正出来的人物并不是很多,但是让人看着仿佛有很多很多的人物都出来转了一圈的感觉。我喜欢他关于背叛的写法,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对方阵营派遣过来的人物,而且在某个时候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然这个系列当中似乎没有这样的描写。不知道为何,我很渴望这样的故事情节,呵呵,也是因为看了温瑞安的小说我才有了这种喜好,也对善恶有了更多的理解,并非是那么清楚的,每个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点在我现在看的神墓里面有较清楚的说法,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正邪之分。这或许也是随着时代的一种进步,否则出场就立场分明很多故事也就不堪回味了。小说在进步的必然结果,人们不再希望看到没有曲折,壁垒分明的世界。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10109+)
  • 实惠(864+)
  • 体验还行(1044+)
  • 藏书馆(4108+)
  • 差评(859+)
  • 下载快(3510+)
  • 服务好(685+)
  • 二星好评(886+)
  • 好评(839+)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3:12:2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温***欣: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8:1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屠***好: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41:19 )

    还行吧。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1:32:2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谢***灵: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8:14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1:22:2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堵***洁: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5:20 )

    好用,支持

  • 网友 訾***晴: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8:4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沈***松: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7:54 )

    挺好的,不错


同作者:陈和平的书籍: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法律史视阈下根据地土地租佃制度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景观设计初步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