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9-19 00:00:03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epub格式下载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0294776
  • 作者:鹫尾贤也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7-4-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CNY 46.9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9-19 00:00:03

内容简介:

《编辑力》内容简介:讲谈社总编辑35年编辑实战经验, 出版从业者案头必备,最有用的编辑工作教程。

编辑新人必学,出版老将必备,爱书人必读!

,本书为讲谈社“现代新书”总编辑鹫尾贤也35年编辑实战经验集萃,是一本亲炙现场的编辑教科书,从书籍创意构想、与作者的沟通方式、催稿的手段、目录的编法、书腰的优劣、怎么拟小标题、熟悉营销与销售等,彻底解说编辑工作的内涵,是出版老手、编辑新人都必须参考的实用手册。 本书开宗明义以幽默的手法点出电视剧里编剧不食人间烟火的谬误,进而以自身经验畅谈编辑工作种种。编辑是什么?编辑工作是怎样的?好编辑要具备那些才能?选题创意从何而来?如何打造成功的畅销书和长销书?如何和作者打交道?新书如何炒作?如何发展人际网络?书要往哪里去?本书均有详尽的说明。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编辑这一行

第 1 章 编辑是什么

难以定义的编辑

编辑要具备完整的人格

编辑要做“打杂总管”

编辑要具备适应性

第 2 章 直击编辑现场

做编辑,不能怕生

编辑的感觉靠磨炼

总编辑的执念

最前卫的策划案

出版时机不当怎么办

第 3 章 日本出版简史

立于危机的出版业

顺应时代发展的出版业

漫画的出现:出版业进行式

第二部分 编辑力核心

第 4 章 策划与创意

严苛的策划环境

策划三角形

策划面面观

培养策划创造力

编辑会议犹如整流器

策划的秘诀

第 5 章 约稿与构思

让作者欣然接受约稿

设计作品架构

第 6 章 催稿、审稿与改稿

十八般武艺,皆为催稿

审稿之慎

改稿之难

第 7 章 从校稿到出片

处理稿件的构想力

目录和小标题的学问

插图、照片和地图

第 8 章 封面设计、书名与书腰

书要衣装

书名的生命力

书腰现功力

第 9 章 编辑与营销

书,非一般化商品

书店,商业化之现实

营销:让读者知道书的存在

第三部分 编辑力与人际关系

第 10 章 编辑人际学

施与受

点与面

借助他人之力

与书“交往”的共通性

第 11 章 书籍的未来

书要往哪里去

改变中的编辑工作方式

村上春树的实验

对读者的尽心尽意

第 12 章 形形色色的作者

伴手礼的功用

拓展人脉网络

交稿快慢的经历

最长纪录封面设计

长期连载趣事

创刊很有趣

同年之谊

后记


作者介绍:

作者:(日本)鹫尾贤也 译者:陈宝莲

鹫尾贤也,出版老将,拥有35年编辑实践经验。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毕业,1969年,放弃佳能的高薪工作,一头扎进出版业。从《周刊现代》编辑做起,历任讲谈社“现代新书”总编辑、学术局长、学艺局长、董事,现任讲谈社顾问,著有多部歌集和评论集。开创“选书技巧”书系,推出《现代思想的冒险家》(全31卷)、《日本的历史》(全26卷)等兼具学术及商业价值,并在讲谈社史上留名的大型出版策划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编辑首先必须有旺盛的好奇心,最好对说有事物感兴趣。编辑没有所谓的专精领域,编辑是外行人的代表。编辑需要勤快,也可以说是执行力,而且是能轻松愉快实行的即时反应能力。


书籍和杂志是时代的函数,编辑要时时追问为什么某些书会流行。编辑必须架起好奇的天线感应四方,但是很多事物仍然会逃脱天线的侦测,这时候就该坦诚自己不懂,然后马上去学,这就是编辑。


专门化”和“专精化”表面相似,但是向量完全相反。专精者没有“社会”的概念,他确实对某项事物有详尽的钻研,但是对这项事物在整体里如何定位、有什么意义、如何与邻近领域衔接,完全没有概念。


出版确实是个不安定的职业,除了少数大出版社,一般出版社再怎么努力,也说不上安定。最近几年,连大出版社也撑得很苦。劳动环境也千差万别。有些出版社的薪资确实很高,但是占业界大多数的中小型出版社,都说不上是高薪;待遇苛刻的也不见。这些都叫作“出版社”


例编辑会议通过了新的策划,接着就必须做出正式的策划案,将作者、书名、出版目的、读者对象、预测印量等资料连同编辑所构思的文案等向公司提报。基本上策划案就此成立,可以邀作者写稿了。

劝说作者——编辑必须动用诸如“读者多么期待这本书”能获得多少读者”或是“写这本书多有意义或价值”等说辞,非让对方点头说“好”不可。

编辑是支持者,作者才是生产者


因为母公司是针对一般大众出版的讲谈社,很多学者专家态度敷行,有人甚至明显露出不想和发行周刊的出版社往来的表情。所谓学院派就是这样吗?真叫人懊恼。日后我会积极邀请“人文研”(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等京都学派的学者写书就是因为他们的权威主义气氛很淡。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编辑力》内容简介:讲谈社总编辑35年编辑实战经验, 出版从业者案头必备,最有用的编辑工作教程。

编辑新人必学,出版老将必备,爱书人必读!

,本书为讲谈社“现代新书”总编辑鹫尾贤也35年编辑实战经验集萃,是一本亲炙现场的编辑教科书,从书籍创意构想、与作者的沟通方式、催稿的手段、目录的编法、书腰的优劣、怎么拟小标题、熟悉营销与销售等,彻底解说编辑工作的内涵,是出版老手、编辑新人都必须参考的实用手册。 本书开宗明义以幽默的手法点出电视剧里编剧不食人间烟火的谬误,进而以自身经验畅谈编辑工作种种。编辑是什么?编辑工作是怎样的?好编辑要具备那些才能?选题创意从何而来?如何打造成功的畅销书和长销书?如何和作者打交道?新书如何炒作?如何发展人际网络?书要往哪里去?本书均有详尽的说明。


精彩短评:

  • 作者: R^2-pKLr 发布时间:2017-12-01 22:54:46

    這本書是在一個餐廳等餐的時候在餐廳書架上看到的,看了一部分好奇心驅使買回來看完它,觀點上關於時代現狀上觀點有一點點跟不上,但總體來講不影響。我們被外界的事物包圍。如果一開始就限制、排除「無用的聲音」「無用的風景」「無用的味道」等事物,作為人的意義本身也將消失。

  • 作者: 言疏 发布时间:2022-11-26 19:55:28

    算是一本编辑入门书吧~

  • 作者: Chamomile 发布时间:2022-07-28 22:00:55

    因头几章谈自己入职时被要求通宵并为这种职场文化辩护等原因倒扣一星

  • 作者: 赤煉瓦 发布时间:2018-03-15 15:09:11

    03年在日本出版的书,虽然叫编辑力,但随着技术发展,实务方面已经没什么干货了,而且日文书名是编辑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作者以过来人有点严厉的劝诫口吻跟读者说,编辑不是一个日剧里风光的职业哦,编辑很累很龟毛哟,编辑所需的斤斤计较跟理想主义不沾边啊,什么都不精通的不正经人才来当编辑哪,如果这些话都没能阻止你,唉,那你去当编辑吧。

  • 作者: (:[____] 发布时间:2017-10-12 21:14:24

    比较老派的作风,国情不一样果然差别比较大。最后只担心本书会不会亏钱w,不愧是做编辑的,真可爱。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万福村村民 发布时间:2018-09-10 08:26:20

    想想还是会觉得开心,封面是马拉松

  • 作者: 墨墨 发布时间:2023-08-04 17:04:50

    从这本书本身看,只能感到郑老先生藏品丰富,见识之广博。阅读性不佳,基本上是简略流水账,插图印刷一般,甚至还有重复。借于海图。

  • 作者: 魏知 发布时间:2024-04-17 14:06:08

    肯•罗宾逊 (ken Robinson)的TED演讲内容,比较少,建议只看TED就好了。

  • 作者: 小鱼问题不大 发布时间:2013-05-24 08:21:14

    当时的教材,现在拿起来重看,觉得写的一点都不规范,太教条化但有些地方并不标准。还是看一遍,拼了。

  • 作者: 凹凸慢 发布时间:2015-08-03 08:20:08

    没有想象中好,也没有觉得太差。关键是当我以为故事即将进入高潮时,全文竟然戛然而止了!


深度书评:

  • 一个编辑的生活与生意

    作者:三童 发布时间:2011-02-03 16:56:17

             说起编辑,很多外行人立刻会想象出一幅一个人正襟危坐、整理稿件的画面:简单清闲,无忧无虑。事实上,真正的编辑生活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加复杂曲折,也更考验人的耐心。一个成功的编辑,既要活得优雅,还要会精打细算;既要是生活家,也须是生意人。

       《编辑力》一书正是一个编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是日本鼎鼎大名的讲谈社的“现在新书”总编辑鹫尾贤也,如书封所说这本书是作者“35年编辑实战经验集萃”。书封还说这本书“出版老将必备,编辑新人必学,爱书人必读”,就图书编辑而言,这样说并不为过,本书的确值得各层次的编辑一读再读。  

        亦如本书作者一样,我也先来说说编辑的生活。编辑是什么?鹫尾有一段话说得好:“书籍和杂志是时代的函数,编辑要时时追问为什么某些书会流行。编辑必须架起好奇的天线感应四方,但是很多事物仍然会逃脱天线的侦测,这时候就该坦承自己不懂,然后马上去学,这就是编辑。”无疑,这段话说出了编辑的本质:寻找、发掘人们的信息需求,做出合适的信息产品,通过一定的渠道去满足他们——这就算是完成了编辑工作的一个循环。 

        看起来,编辑工作似乎和别的产品生产工作没什么两样。但是,实际情况又并不简单,由于图书行业的生产模式的独特性,编辑工作比其他行业的生产者的工作要复杂得多。编辑到底干了些什么?简单地说,无非是经历一个发现需求、策划选题、寻找作者、约写稿件、编辑稿件、辅助设计、监督印刷、营销发行的过程。可是,图书产品的策划并不能像生产其他产品那样由多人分开执行,一个图书创意的执行需要策划者从头到尾考虑明白,并跟踪到底,否则很容易使产品变味、变形,进而导致失败。当然,现今市场上也不乏程式化生产图书的公司,可是他们的产品缺乏个性,又能经得起市场多久的考验呢?我深深怀疑这一点,那些各领风骚三五天的烂书也印证了我的质疑。尽管,快速的满足人们即兴的需求并没有错,但是现在很多“快书”已经快到粗制滥造、自欺欺人,这就孰可忍是不可忍了。

      

        也正因为图书编辑工作的这一独特性,编辑的生活才会让人看着简单、做来难。如果按照鹫尾贤也的说法,要想做一个编辑,你必须既要有图书兴趣,又要能适应市场,否则就该失业了;你必须拥有好奇心,有360°全视野的好奇心与八卦兴趣,否则你哪来的选题?你得勤快,执行力强,不然就会被别人抢去选题;你要脾气好,对作者、读者、老板、同事,都得和和气气;你还要心怀梦想,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你最好还要会喝酒,并且会和N种人扯淡,否则很多场面都没法应付。好吧,说完这些,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勇气来干这件事?对了,还有一件事要提醒你——图书编辑虽有赚大钱的可能,但一般而言大家的平均收入并不高——你还必须直面现实的生活问题。

        就算你鼓起勇气做起编辑,接下来的事情也并不轻松。一个编辑必须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从中遴选出少量可以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选题,以应对每周一次或者每两周一次的选题策划会,接受主编、同事、发行人员、营销人员的轮番质疑和否定。经过大家的论证,全盘考量过选题本身价值、选题可行性以及成本盈利核算以后,往往只有极少的选题会被大家一致认为可行。然而,可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你还要面临更多问题,要做更多的事情。你是一个新手,没有什么作者资源积累。你需要发动亲友团为你寻找合适的作者,物色到作者以后你得时时盯紧了,软硬兼施地催促他们完成稿件。这个过程,又是一个认识人性的过程,你可能会遇到各色人等,你必须对付他们的各种小把戏和小心思;一面打着小九九,一面说着亮堂话,一面把事情办好。好不容易把稿件弄到手,这个稿件可能还存在种种问题,你必须费时费力、字斟句酌地协助作者修改稿件。终于定稿了,你还得编辑稿件、制作目录系统、思考封面文案、草拟书外腰封……  

        编好稿件以后,你还得和设计师沟通,做出舒适的版面、封面设计。接着,你还要精打细算,选择合适价位的纸张、工艺,使你做这本书不至于亏本。这事完了,你最好亲自到印刷厂监督印刷,否则可能出来的不是你要的效果。做到这里,一个编辑的工作还没完,你还要操心这本书的营销发行,因为只有策划者最清楚这本书的读者是什么样、他们在哪里、他们喜欢通过什么渠道购买。

      

        最后,你花了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时间终于把一个循环做完了,可是我并不能立刻去恭喜你,因为这书并不一定会让你赚取多少钱。就算书做完了,你还需要保持耐心,继续努力。因为你做好一本书投向社会,就像石子扔到水中,并不会立即产生波浪;扔一粒也不够,你需要在合适的位置扔去大量的“石子”,慢慢等待,借助天时地利,才有可能掀起轩然大波。好吧,如果你各种因素利用的恰到好处,恭喜你,你可能就要造出一本畅销书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理想,你必须活得优雅淡定;面对现实,你又要会做生意;不断地接人待物、东奔西走、精打细算,你终于算是做了一件事情!

     

        总之,编辑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编辑是市场调研员、是幕后策划人、是项目负责人、是读者、是管理者、是资料员、是财务核算员、是稿件“整形师”、是广告人、是校对员、是监控人、是梦想家、是生意人、是导演、是一本书的总工程师——没错,这些就是一个编辑的生活与生意的全部。

      

        看完这本书,也别以为这本书就能教会你做一本好书,正如作者最后所说:“几乎所有的编辑都是经验主义者,不教理论,因为他们确信编辑不是可以用言语教会的工作。这份工作的赌博的要素很浓,只看结果。”当然,如果你细细阅读本书,领会其中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也足以让你走上图书编辑的正道了。

      

        说到这里,我不免想到中国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完全与编辑实务修炼背道而驰,专门培养所谓的编辑出版学“学术人才”。据我所知,很多编辑学老师连商业性的报纸、杂志编辑都没有做过,更何况图书编辑?让编辑学“学者”教学生做出版,这种笑话恐怕只有在中国才有吧?可以说,中国编辑出版专业教的那些如何面对考试、面对理论、面对书本的知识鸟用都没有。如果你想学点真本事,还是看看这本书吧。

  • 编辑是什么?

    作者:星腾 发布时间:2013-05-28 11:34:20

    编辑是什么?作者在第一章就抛出了这个问题,你的答案呢?如果没有做过编辑,估计不会回答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当然,每个人也会从所处的角度出发,产生不一样的回答。

    第一部分最让人感触深刻的是引自A·斯科特·伯格(A.Scott Berg)的一段话:

    编辑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作品添加任何东西。编辑能做的,最多只是充当作家的手脚,为作家服务而已。编辑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身负重任。编辑不是创造,只是投注心力。

    一句”投注心力“,其实也是了我对于编辑的一部分理解,一本书上市之后,少则被上千人看到,多的有机会被十万、百万人阅读。这何尝不是一种压力,而编辑在其中则需要以将一本书从策划、编加、审校、营销等过程中投入自己的心力,如果你不热爱这个行业,或者不喜欢这本书的话,那么你一定不能让书可以有更好的呈现。

    而编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受人尊重的,这与编辑作为知识生产者的角色不无关系,而且编辑也算是生产创意的人。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工作者,自然会有一些要求,作者在第一章”编辑是什么中“做了叙述,而我对一些条目也有自己的看法。

    ★编辑是优秀的创意人

    ★编辑也像打杂总管

    ★编辑需要有商业意识

    ★编辑必须乐在工作,有为社会工作的志向

    ★编辑需要有适应性,完整的人格面对形形色色的作者。

    ★编辑有旺盛的好奇心,对所有事物都有兴趣

    ★编辑不是熟知一切,而是要视野开阔,编辑是外行人的代表

    ★编辑需要勤快

    ★编辑工作以和为贵,常常需要道歉

    ★编辑是一种,需要”人“才能做下去的职业

    ★持续怀抱梦想是编辑必要的资质

    ★编辑也要关心社会、时代和文化的动向

    ★编辑喝酒要比不喝酒好

    ★编辑健谈要比沉默寡言好

    这些就是对于编辑的一些要求,而事实上,作者在书中的叙述过程中,也是潜在中将这些内容融入一个个故事案例之中。在其中的几点中,我最认同的有”好奇心“、”外行人“,因为很多时候,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则是一位读者阅读一本书的开始。而编辑工作中,由于由于会接触不同领域的图书,因此以一个”外行人“做的专业就十分有挑战,不过我也一直有这样的心态,如果做某一个领域的编辑,至少需要有一个领域内知识的积累过程,如果能够将此领域内的所有图书都读过,然后拥有基本的知识框架就最好不过了。

    有时,自己也会思考,如果我去招聘一名编辑,那么我希望他有什么特点?希望会是一名拥有编辑出版背景,教育背景以外语及相关专业知识领域背景的人。当然很多时候也不能缺少对于书的热爱和理解,明白书最终为读者呈现的是知识,明白书的价值所在。

    作者在书中也用一章来介绍了自己的编辑从业经历,有趣的是作者是从”一般“行业转到出版社的,不过作者对于年轻时候的事情没有叙述过多,基本上作者是从三十五六成为总编辑之后,才有大量的故事,当然这也与当作者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才有更多的专业积累,能够做出更多的好书。作者在此章节中也介绍了让他记忆犹新的那些作品。作者在2003年退休,而此书也是在此时间之后。

    接下来的一章,作者回顾了日本的出版简史以及出版情况,当然也不免提及目前书店减少、读书人口减少的现象,还有书的发行量与报纸无法相比的事实。从日本出版业成立起经历的各重大阶段,作者也都进行了介绍,教育制度的改革、电灯的普及、一册一日元、圆本、电视台及周刊创刊、漫画时代等事件或现象也影响了整个日本出版的进程。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从图书的策划、约稿、催稿、校稿、封面设计、销售和宣传来介绍几乎图书出版的全流程。

    在策划中,作者介绍了判定策划价值的三角形。价值(意义、影响力),销路(核算盈亏),实现可能性,三者构成的三角形越大越好,由于作者策划的书以日本本土作者为主,因此策划及约稿的重要性就更加提升,作者分享了一些做策划时的技巧:

    ★变形、变通、加工。比如SARS发生时候,做出相关的图书。

    ★极大化、极小化、系列化、限定。

    ★汇整。各类选集、主题合集。

    ★发掘人才。写书的人更重要。

    ★翻译。主要与引进书有关。

    对于编辑会议,作者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过滤、打磨策划的过程,它的作用犹如整流器。而选书方面,作者分享了以前的很多经历和经验,作者认为”逛书店和了解出版史一样重要“”编辑需要在出书前,想到书会被放到书店的哪个位置“,甚至作者在逛书店时,看到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然后就策划进而促成了一本书的形成,作者也认为编辑要和可能成为作者的人多接触,并且多看一些论文摘要、学会期刊、宣传杂志等。

    在”约稿和构思“这一章,虽然作者讲到了过去的时候,通过写信赖约稿,但我认为现在更多的是当面拜访和电话沟通。而且作者认为在成书的过程中,编辑和书的作者搭建全书的大纲骨架就很重要。而且图书作者写书过程中,要必须参与到构思中去,如果放手让图书作者去写,内容可能会变得过于专业而狭窄。

    而到了催稿这一章,则可以看到编辑在催稿中的无所不用其极,上门、写信、和他们的配合搞好关系、关在旅馆中。编辑也是书的第一个读者,编辑在阅读原稿时需要注意很多相关的问题,刚完成的手稿就像是未经加工的生鲜材料,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加工。作者提醒编辑在对书稿判断时,需要审核以下重点:

    ★写得通顺吗?能吸引读者进入书中世界吗?

    ★容易阅读吗?能够让人了解吗?

    ★是否适度穿插小故事,不让读者感到无聊乏味吗?

    ★字里行间透露作者的心声和真实的一面吗?

    事实上,编辑在编加稿件时,如果能够以上述的要求去修改稿件,那么稿件最终一定会呈现较好的面貌。

    到了校稿和出清的阶段,编辑需要对包装书有较多的把控,一般在中国应当属于策划编辑的工作。需要对书的目标读者、销路设定、书的期望、版型、封面、上架等进行设定。也会对目录和标题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也要考虑到相关的插图的著作权和来源问题。

    编辑在审稿、润色之后,会经历发排→一校→作者校订→二校→作者二校→三校→出清→蓝图等程序进展。当然,国内的出版社相关流程,可能与书中作者提到的不完全相同,当然目前的出版流程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封面设计、书名与书腰则是一部分对外展示最重要的部分,很多读者会在第一眼就看到的东西,作者在书中讲到了和许多知名设计师的合作,以及相关的作品,也有拿了一大袋资料去设计事务所,但是一些设计师看了一眼就说不能用,然后作者又只能拿着纸袋回公司,并且每个月都会出现。而书腰所起的广告作用,也是需要去仔细推敲书腰的设计,并且能够促成读者拿起书以及购买书。

    销售和宣传的部分,作者希望编辑不能是”只要做出书来就没事“,需要考虑书的销售还有回收投资。书通过出版社到经销商再到书店,最终走向读者的顺序进行流通,而且书在商店中也会通过POS系统,让一些书通过开始卖的好,然后让各家店都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增加读者的购买。同时作者也讲述了日本的再贩售价格维持契约和委托发书制,当然说到营销,作者的时代,会更注重报纸、杂志上的广告,现今的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最后就是有关编辑的人际交往还有图书作者的提携作用,包括有作者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写稿子,还有与一些名家的趣闻轶事。其实在我理解看来,这便是出版社 与作者关系的维护,以及各类资源的不断收集和升级,这样编辑就能够获得从作者、专家、营销、书店、媒体等各类资源,而且编辑也可以建立人脉网络,来为大家创造新的生意。作者在两部分之间还对书的未来进行反思,而我认为书永远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形式。

    因为毕竟是一本日文书翻译过来,很多的作者还有书籍都不了解,不然也会有更多的共鸣。书中还有一些耳熟能详,如《窗边的小豆豆》、《哈利·波特》、《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等。遗憾的是,上边基本都没有读过。

    全书对于出版业的新人来说,可以很好的建立起全局的概念,非常值得一读,当然书中的部分内容还是以比较早的理念去做,其中有一些部分还可以展开来谈到更多。

     

  • 浅阅读时代,出版人全军大妥协。

    作者:麦子程 发布时间:2007-08-15 17:04:09

    这本书我是在西安龙媒广告人书店看到的,跟广告没什么关系,估计只是因为有“创意”、“策划”的字眼。

    讲的是书籍出版。如果你是做杂志编辑——特别是时尚杂志编辑——那么这本书对你的帮助不会很大。

    关于编辑,作者阐述了几个观点:

    1、现代的编辑不象以前一样好做了。各种媒体都在抢读者的眼球。

    2、读者对于书籍的阅读,进入了“浅阅读”时代。

    3、几种书会畅销:抓住当前热点书,会畅销一瞬间。名著的读者一茬一茬的换,一直销路不错。针对某种特定人群的工具书。

    还讲了一些浅层面的技巧。对新人会有帮助,老鸟就闪了吧。

  •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作者:孙熙霁 发布时间:2013-06-09 23:12:41

    首先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本书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日本人的书有啥特点呢?实用性强,以术为先。因此,大家大致能够明白这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案头书。

    如作者所写,书并非是一般性的商品,它没有多用途性,也没有普遍性。但它也确实是商品,因此注定无法逃脱商业化的魔爪。因此还是从购买行为出发来说本书的内容更为明晰。

    作者观察读者买书,如果目的性很强,一般不会翻阅,而如果目的性不强,则会看看序言、前言、目录及几页正文。我在这里就从目录的结构上做简要的介绍。

    该书分为三部分,分别回答了编辑是什么,编辑干什么,怎么做个好编辑等问题。不能说三个部分谁更重要谁是次要,但是从内容上,大致可以论断一下适合几类读者来看。

    如果你是外行人,其实第一部分对你来说更为重要。大致明白编辑平时工作的简要流程即可,最主要的目的不过是为平日里媒体塑造的编辑形象平个反。

    如果你是刚入职的编辑,可能第二部分比较适合你。第二部分分别就工作的各个流程做了详细的论述,每个环节还有可衡量的标准及工作实操,对于尽快上手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如果你是一个老编辑,或许第三部分是你最为看重的。编辑工作的心态,书籍的未来以及与作者关系的维持,这些看似老生常谈但实际决定了一个编辑工作生涯的长久与否。

    不管怎样,这本书对于编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珍藏,可以随时翻阅以获新知。

  • 《编辑力》读书笔记-编辑是什么?

    作者:双重否定 发布时间:2011-04-29 10:42:44

  • 这就是编辑

    作者:没有好听的名字 发布时间:2010-05-16 00:12:04

    我想象中的编辑,翘着二郎腿坐在办公室,狠狠地将作者的书稿向桌面摔去。然而事实上,编辑,更多地是个苦力。荣誉,永远没有他的份,责难,他怎么也躲不过。

    策划、选稿、催稿、审稿、改稿、校稿、封面设计、书名、书腰、销售、宣传等,编辑都必须服气责任。就像个全职保姆,孕育一本书,从无到有,从萌发到成长。

    专业知识,交际手腕,创新思维,心理洞察力,一切一切,编辑都应理所当然的具备。是万金油,是大牌,是恶魔;是辛苦,是可怜;同时也仅仅是一种职业。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翻译得可以再好一些

    作者:CURLING 发布时间:2018-10-20 19:52:43

  • 刀丛里的乱词后集

    作者:刀叢中的小詩 发布时间:2010-04-28 05:20:09

      1,水调歌头

      漫看霜天远,未解东风顾。细数碎琼飞絮,犹缀寒枝露。堪叹芳君迟来,难彻世间真趣,春心凭聊与。怀愁对苍山,苍山无言语。

        花未发,柳未舒,人转度痴怀悠悠,长向梦里别般做。任它世事翻覆,甚是乱人心绪,真情值几无。独逐来程去,茫茫不归路。

      2,西江月·明皇

      看我倚天把剑,啸傲煌煌金銮。万千粉黛皆寻遍,倾国倾城亦愿。

      芙蓉帐里秋晓,绿杨影里春暖。渔阳鏖鼓舞狼烟,回顾漫漫长安。

      3,如梦令·春愁

      几番残花飞絮,掩过来程去路。含泪同春归,直入愁肠深处。无绪,无绪,春风杨柳数度。

      4,采桑子

      自谓风月最无边,未语聊欢,欲语聊欢,十年一曲折柳怨。

        几阵伤心同泪言,云也缠绵,雨也缠绵,云雨何肯作等闲。

      5,柳稍青

      心丝独解,幽怀难诉,人影渐斜三更露鼓,两窗淡月,一树落花。

      今夜枕梦何处,凭千般恨错交加。情方脉脉,泪苦涟涟,缘正差差。

      6,清平乐

      东风如絮,尽掩青青路。为许前盟觅芳迹,桃花漫掩深深处。

      复见旧日门巷,风景灿烂如故。奈何不见那人,万千愁丝无绪。

      7,如梦令

      残倚东风无助,一一邂逅如故。几番浅笑频,顿将平生相注。相注,相注,山盟海誓不负。

      8,桃源忆故人

      寥落半生依是客,尘梦万般无绪。世事历历沉浮,深情若几许。

        罕途击剑歌不住,吟断新声一度。涕泪别成今古,魂饶天涯路。

      9,忆秦蛾

      音书绝,长夜漫漫何时彻。何时彻,半窗寒山,一树明月。

        此怀幽幽深几许,梦中相思几曾误。几曾误,几度泪酸,几度恨雨。

      10,忆秦蛾·项王

      垓下驻,楚角一声连天去。连天去,虞兮何往,江山何处。

        末路答剑歌残暮,泪涌乌江难再渡。难再渡,天不负时,汝自负负。

      11,沁园春空空

      怀梦独怆,匆匆又是,几番颠狂。念千古恨有,别成好遇,一意痴差,竟付汪洋。举世无足,舒目难亲,别有隐恨付高唐。这份真,犹待人共我,地久天长。

      伊伊最是难忘,此情兀独自向天畅。惟心帆独独,犹逐渺渺,意海迷迷,反添茫茫。潦倒不堪,寂寞难耐,沉沦怎堪识命强。空空去,又数度空空,我字忘忘

      12,浪淘沙

      幽情踏梦远,回首阑珊。落魄犹忆西风寒,孤寥凭尝尘世味,一意寻欢。

      此去月独圆,别成云山。沉溺难辨旧时颜,心程茫茫何所是,依稀人间。

      13,虞美人

      世事非非人待了,心事独自晓。此去云山正漫漫,今朝风月又与谁相看。

      浊酒一杯歌夜半,相思凭眷眷。唯将愁丝和梦睡,醒来恍觉枕畔千行泪。

      14,扬州慢

      寒鸦噪晚,秋叶枯暮,西风聊解归程。凭霜径踏远,尽历历心痕,独痴痴堪笑世间,今古好梦,惟我伤心。但千般频频回首,都在那人。

      此生去去,难再与风花雪痕。虽韶景易逝,春华虚度,难改痴情。此愁此恨应在,一般味,别番尝尽且问粒粒清泪,多愁堪为谁生。

      15,添字蝶恋花

      常向东君吟好句,吟来闲愁,万般无处诉。泪问蝶儿蝶不语,轻轻盈盈,频频随风舞。多情凭空飘落絮,落絮飞扬,掩过来时路。一夕好梦无觉处,觉处黄昏,正下潇潇雨。

      16,沁园春

      伫立无绪,幽馨独凭,飞送流光。忆杏花苑内,屡担风月,兰芸窗外,数披星霜。孤独呼醉,寂寞谐欢,但举金樽同月畅。难再寻,数风流如昨,一样短长。

      前程如此茫茫,且回首尘梦细思量。看梅花吐蕊,略舒愁怀,白雪映迹,频卷恨浪。缘结苏小,情逐曼倩,同谱幽艳更断肠。有谁能持秃笔效我,百般癫狂。

      17失牌

        风月凭展大观中,处处黛绿粉红。补天未竟成长叹,长向红楼,调笑花月风。

        潇湘暗留斑竹赋,宝瑟难调弦空。日落莫怨路途穷,回首归程,依稀青埂峰。

      18失牌

      瞳剪秋水明,靥绽春花笑。移步莲瓣轻,闲依红腻娇。

      意方频,思又绕,只为相逢少。一日十二时,全为伊人恼。

      19齐天乐

      春景随梦故故非,念来句句凄哽。花下携梦,琼林把酒,依稀婷婷倩影。几阵泪醒,已人散酒残,四处苍暝。唯将心思,化作胭脂血泪痕。

      他年再引长歌,将锋镝轻弹,孤高何凭。移步寻芳,弄愁长醉,任它风花雪凝,我自取领。挥手别依依,今昔长迥。独立寒天,何谓霜风冷。

      20,失牌

      东风三月春意闹,结伴相邀城外道。随意寻芳踏路远,处处绿柳红桃。

        人生能有几回少,但逐轻云歌一笑。莫待时逝怅春归,又是声声难了。

      21,贺新郎

        兰芸回梦时,凭记得一念相与,两心同惜。几番巧笑儿女态,留的青梅消息,凭添了烟波粉腻。唯将秀发撩倩眼,向眸痕传尽真情意。深深唤,全为伊。

      一朝相思成陌陌,奈落花凭空辜负春消息。两地海誓成山隔,心字香笺犹昔,空沾的灰丝尘迹。再无青鸟传余恨,随西风病卧残照里。恨何许?怎堪忆。

      22,沁园春

      浮生若云,有谁能解,痴情一腔。为陌路初逢,方正切切,蓝桥途阻,反更茫茫。影似落花,缘随柳絮,柔肠碎碾寸寸香。念那人将白璧轻弃,犹自怀伤。

      几番辗转周章,奈今生难作他生想。且兰苑雨冷,泪湿心笺,画轩月寒,梦回残窗。功名空空,慵懒自自,人到绝处可归航。往已昔,且再起东山,还我自强。

      23,雁南飞

      巧笑嫣兮,美目倩兮,多情凭舞罗袖。一意神飞惊四座,痴痴待握纤手。

      几番魂轻,几番心荡,竟是前番回首。休怪东风人不识,算今朝好梦同就。

      24,调笑令

      生生,生生。好梦尽为卿卿。任它繁花如梭,痴心犹系凝波。波凝,波凝,频频几度含情。

    注:此系列和我那些始终不上道的古诗一样,作于1996年左右。也可以作为我走上这条不归路时最初所做的的一些尝试。如今老大看来,尚有鞭尸之意。

  • 从杜月笙的银行大楼到曾经的上海博物馆:中汇大楼

    作者:Fal Conde 发布时间:2024-04-10 14:54:14

    位于延安东路和河南南路十字路口的中汇大楼顺应中国银行业潮流发展而生,“孤岛”时期,大楼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曾是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标识。1959年至1993年,这幢大楼又成为上海博物馆的所在地。80多年来,身份几经变化的中汇大楼,也在静静地观察着上海的变化,成为上海城市记忆的记录者之一。

    在上海市中心黄浦区延安东路和河南南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上矗立着一幢风格独特的优秀历史建筑——中汇银行大楼。在其河南南路16号的门口,有着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上海市人民政府1994年2月15日公布。河南南路16号。原为中汇银行,解放后曾作上海博物馆。赉安洋行【法】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4年竣工。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红砖外墙上设白色水平线条和阶梯形线条,上海仅有此例。主楼为渐次收进的阶梯状高耸塔楼。1993年改建,原貌有改变。”此幢大楼在1959年至1993年的35年间,被用作上海博物馆的馆舍,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文化场馆,在上海的城市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印记。

    中汇银行,由张啸林、杜月笙等人在经过一年的筹备之后,正式创办于1929年。开办中汇银行被认为是杜月笙等人由以往的鸦片走私和经营烟馆、赌场、贩卖人口等黑社会事业转向“上流社会”事业的起点。也许正是因为中汇银行的帮会背景,长期以来对中汇银行的记述并不丰富。

    中汇银行大楼全景效果图,来自《申报》1934年9月28日中汇银行专版。

    § 创办中汇银行,杜月笙进阶“海上闻人”

    《申报》1929年2月19日刊登了《中汇银行定期开幕》的报道:

    法租界爱多亚路九十七号中汇银行,去年由张君啸林、杜君月笙等发起筹备以来,现已诸事就绪,定于三月七日(阴历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开幕营业。昨在该行开创立会,选定张啸林、杜月笙、朱如山、魏晋三、周文瑞、姚荫鹏、金廷荪、李应生、苏嘉善为董事,张效良、刘远伯、朱南山为候补董事,周之贞、曾孟鸣为监察,王仲奇为候补监察。

    爱多亚路九十七号,“爱多亚路纱布交易所对面高大洋房”,靠近江西中路,在解放后曾是黄浦区教育局所属教师红专学院。现在的延安东路已经没有97号这个门牌号码了。中汇银行开幕时的办公地点是租赁的。当时,爱多亚路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交界处,爱多亚路以北属于公共租界,以南则属于法租界,而中汇银行的行址选择也是有特殊用意的,“以沪上金融机构群聚于英租界,而法租界尚付阙如,乃创议组织本行”,事实上,杜月笙等人的各种生意也主要在法租界里。

    中汇银行组建之初,股本总额为100万元,据《申报》1934年9月28日《中汇银行略史》所记,“纠合同志集二十人为发起人,各认招股款五万元,盖初定资本,总额为一百万元也”。100万元共分为一万股,每股100元。但是实际上,在收到了半数即50万元后便先行开业,专营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兼办储蓄。

    到了1929年3月7日开幕当天,开幕典礼极为隆重。军政两界红人及商业巨子皆纷往道贺,门前车水马龙,颇极一时之盛。包括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法总领事甘格霖,以及冯少山、袁履登、朱吟江等700余人。“开幕之日各钱庄皆前去堆花,计银二百万余,而各项存款亦有二百万元之谱。”在以杜月笙为首的中汇银行的各位董事中,投入资金最多的徐懋棠和朱如山,都是杜月笙的“门生”。徐懋棠的父亲徐庆云是大英银行买办,徐懋棠因在杜月笙的帮助下打赢了遗产“官司”,对杜月笙投桃报李。朱如山则是通汇信托银行的经理。

    中汇银行大楼落成广告,来自《申报》1934年9月28日中汇银行专版。

    不可否认,中汇银行的开办“正逢其时”。国民政府1927年4月定都南京以后,实施了一些政治和经济措施,在1927年至1931年这一段时间内,客观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私营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

    专为杜月笙打烟泡的郁咏馥曾回忆道:“杜在开中汇银行以前,每天起身很迟,烟瘾也很大。他的烟榻旁,挂了十杆各式各样的烟枪,我总是很早赶到那里,打好烟泡,把十杆枪都装好了,杜一下楼,进了这间房就吞云吐雾起来。中汇银行开设后,他在社会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每天总在上午九点前起身,鸦片也不多抽了。起身后,吃一杯鸡汤,两片面包,吸上两三筒烟,就出门去。”而杜月笙开办中汇银行来“洗白”自己以期跻身金融界和上流阶层的目的也很快达成:1929年7月,杜月笙被聘为法租界公董局华董;1931年,江浙商业储蓄银行(简称“江浙银行”)创立时,杜月笙、张啸林等人当选理事;1934年杜月笙荣任地方协会会长;1935年,杜月笙当选为上海银行公会理事,标志着杜月笙成为与陈光甫、钱新之等一样举足轻重的银行界领袖。1936年由上海市商会常务监察升至常务理事。至1930年代末,杜月笙担任了中国银行董事、交通银行董事、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浦东银行董事长、国信银行董事长、亚东银行董事长,成为金融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虽然中汇银行开办之后,一直号称“经营发达,信誉卓著”,或是称“一向稳健经营,历年有盈余”,但在最初的几年间可能经营得并不很如意。姜天鹰在《杜月笙与旧上海金融界》中写道:

    杜月笙以烟赌两行聚敛的资金作资本,开设了中汇银行,自任董事长。这是他生平所做的第一件正当事业,也是他插足金融界之发端。中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50万,实收25万,这与当时资本金多在百万以上的银行相比,堪称“小小银行”。初期,“中汇”的存贷款户几乎是清一色的烟赌行,这使它实际上成了黑道行当的“财务公司”。“中汇”的创设,并未给杜月笙带来商业上的利润,相反,因为参与黄金投机不当,亏损近50万,开业数年便陷入倒闭的窘境。

    《杜月笙传》中称中汇银行是由田鸿年、苏嘉善向杜月笙提议开办的。在开办的前两年亏损巨大。而担任经理的田鸿年也在1932年因卷入经济官司而被罢职,由傅品圭接任经理,陈国华任副经理。朱华、苏智良在《杜月笙其人》中则认为:

    杜(月笙)在工商金融界的头衔尽管多得惊人,但实际资本始终很有限,即使在他创办的中汇银行中,所占的股份也不及徐懋棠,而且,该行主要是为赌场、鸦片贸易和金融投机服务,正当营业并不发达。杜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赌台、贩毒、门生孝敬、向富商敲诈及迹近勒索的银行透支。据其管家回忆,到抗战爆发时,杜所欠债务已达570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交通、中汇、中国通商等银行的借款;其时他所有的资产,还不到20万元,而且其中相当部分是房地产。

    1933年4月,中汇银行股东会一致通过“增资议案”,计增加资本100万元,股本总额达到200万元。此次增资与中汇银行大楼的营建密切相关。

    § 中汇大楼——银行最大的资产

    姑且不论中汇银行的经营情况到底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汇银行大楼确实是中汇银行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

    早在中汇银行开办的第二年,就已经觉得行屋不敷分配,酝酿着购地建造新的行屋。于是,在收足资本100万元之后,就斥资40万两“乘机购入西首法工部局畔基地三亩一分八厘二毫”。这个价格比当时的市面价格要低,因为法租界当局指定在这个地块上只能建造大厦。之后由于人事变动和时局变化等原因,营建计划暂时搁置。1932年4月,中汇银行召集第三届股东会议,在会上再次讨论了新建行屋的事宜,并将模型图样陈列于会场,“巍然巨厦,各股东均为满意”。《中汇银行略史》中明确记述:

    乃于二十一年五月决定延康益洋行规划,而久记先行承做地脚工程,计费元十八万七千两,一面延华法工程师设计建筑,审慎考量前后凡三易其稿,直至二十二年一月十日招商投标,计标价元四十七万五千两,承造者亦久记营造厂也。其他种种设备,预计亦需三十万两,工程既亟须进行,而资本方面或不敷用,乃于二十二年四月二日经股东会议决,增资一百万元,于六月底收足,合共二百万元。增厚实力,扩充业务,一方添设证券地产二部,一方加入本市银行业同业公会为会员银行,经九月二十九日公会通过,同时并加入票据交换的为交换银行。

    由此可见,随着股东的增资、大楼的营建,中汇银行的业务开展进入了比较欣欣向荣的阶段。1933年9月,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接纳中汇银行为会员单位。

    根据《中汇银行董事会议事录》,民国二十二年1月11日董事会上,宣布银行新屋工程共收到11家营造厂的应标,在符合条件的10家应标单位中,以久记、怡昌泰、新森泰三家的标价最低,在这三家中,与会董事经过表决后选定了久记营造厂为承造者。事实上,久记营造厂的老板张效良是中汇银行创办时的候补董事,在此之前已经升任董事。张效良(1883—1936),上海南汇县沙渡庙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始以“久记”的名义承包或参加承包工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追随上海近代建筑业的创始人杨斯盛,捐资组织上海水木公所,清宣统元年(1909)当选为董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久记营造厂在上海承建了各种类型的工程,比较著名的有中汇银行大厦、东方旅社、大上海电影院、广慈医院、模范村住宅群、公和祥码头、其昌栈以及内外棉系统在杨树浦的一批厂房。民国二十五年6月1日,张效良因心脏病骤发去世。

    负责银行大楼设计的是赉安洋行。1922年,A. Leonard和P. Veysseyre两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载誉归来后,在上海不期而遇,志同道合而创办赉安洋行,并在严格的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上海业界人士的信任,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设计任务。1934年,A. Kruze加入成为第三名合伙人。赉安洋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在近代上海的建筑设计界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参与设计的另一位设计师黄日鲲则所知资料甚少,仅知道是中国人,曾在1927-1929年期间担任嘉定建设局局长。

    赉安洋行在上海的主要作品(《法文上海日报》1934年7月14日赉安洋行专版,红框中的为中汇银行大楼)

    中汇大楼建造时,占地面积2166平方米,建筑面积4868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红砖清水外墙,十分洁净稳实,集银行、写字间、公寓于一体,为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至于有多少层,历来众说纷纭,9层、13层、15层,各种说法都有。其实当时的算法,与一般大楼不同,最下面有半地下室(里面是保险库),上面是底层。底层有南北两大厅,北大厅高至一楼之顶,有玻璃砖顶,当时这种用钢条作径、中嵌小方玻璃的玻璃砖顶是那么的新奇夺目,堪称沪上一绝;上面几层是周边式,即中间是空的,周边为房屋。南厅上有夹层,一楼以上也是中空,周边为房间。至七楼,上为平顶。北面中间为渐次收进的阶梯状高耸塔楼三层,塔楼之上还有两层水塔,水塔之上还有旗台。“孤岛”时期,中汇银行大楼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成为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标识。从旗杆顶部到地面一共为260英尺,约为80米。虽然整体建筑层数不多,但因为有高高的塔楼,体型高耸而美观,红砖外墙上设白色水平线条和阶梯形线条,上海仅有此例。

    中汇银行大楼平面图(上海博物馆1959年档案材料)

    今日中汇大厦中保留的老楼梯(2017年5月拍摄)

    中汇银行大楼营建时采用的各项设备在当时都堪称优良:康益洋行设计的全部钢骨工程,山海大理石厂承揽的大理石工程,华东工程公司设计承装的暖气工程、卫生工程和太平龙头等设备,泰兴电灯公司承办的全部电器装置,瑞昌五金厂承造的重约4吨的古铜质大门以及梯喀勒电梯,恒大洋行经理的可乐牌(Kohler)卫生器具,约克洋行承办的冷气设备,慎昌洋行总经理的美国谋斯乐牌(Mosler)保管库。堪称“建筑宏丽,设备精美”,这些项目的遴选在董事会议事录中都有明确的记录。从民国二十年开始设计、民国二十一年秋开工建筑,到民国二十三年8月完全竣工,前后费时近三年,共投入资金156万元,亦可谓是煞费经营了。

    中汇银行主要占了大楼的北面大厅和底层,由今延安东路河南路转角处进入营业大厅,地下室有保险库。底层南面是临街的铺面,如沿金陵东路有南公茂纱线号,沿河南南路有日新盛棉布号,都是大型批发店。二至六楼为写字间,最有特色的是每层均设有宽敞的公共休息场所,以供租户会客之用,租赁者有商行、工厂办事处、公司经营部以及会计师、律师、设计师事务所,医师诊所等,共140余单位和个人用户,数量之多、所涉及行业之广,也是上海大楼少见的。七楼为公寓,每宅公寓具正屋三室至五室,而浴室、厨房、伙食间、仆室等都一应俱全,厨房、伙食间内煤气、电气、冰箱、洗物器及伙食橱柜等也均完备,七楼顶上的平台可供住户休憩散步。大厦内有电梯三部,上下便利。中汇银行大楼的地理位置和设备设施都堪称上佳,所以在当时也颇受租户们的欢迎。比如楼上的公寓就很受到隔壁法租界巡捕房的青睐,曾提出由他们全部承租,但遭到银行方面的婉拒。

    1934年9月28日上午,隆重的新大楼落成启用典礼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行于上午八时正式行启门礼,由董事长杜月笙氏用金钥启锁,大门忽然展开,乃引导全体董监事曁经理及各职员等鱼贯而入,及行开始办公,一时前往存款及开立往来户名者纷至沓来,总计全日营业共达四百余万元。

    新的行屋大楼启用后,中汇银行的业务得到全面扩充,储蓄部、地产部、商业部、证券部、保管库一应俱全,功能齐备。杜月笙在1934年9月28日的《申报》增刊上发表文章写道:

    本行崛起于上海银行业之最蓬勃之时代,以其时考之,则至矣,但外丁世界之不景气,内则兵戈不息,水旱疠疫纷至沓来,农村崩溃,工业基础动摇,国际贸易之入超有加无已,银底逐渐减少,凡百事业皆感受极度威胁,银行何能超然独荣?而新兴之势力如吾本行者,所受时代之试验与潮流之冲刷,更甚于一般,并存于今日社会者,卒赖同人协力经营,营业发展与日俱进,存款利率力求克己,放款则惟稳健是尚,不及五年,资本扩充至实收二百万元,公积金递年增加,已超过三十万元,全部资产合计有一千三百余万元,非社会之信赖有加何以至此。……今者新厦落成,银行之础石愈固,此后营业范围愈广,与社会接触之机会愈多,本行同人所负之职责愈重,应如黾勉将事,使内部组织技术化科学化,使营业方针社会化普遍化,并造成服务本行者以学术相尚之风气,藉应社会迫切之需求。

    中汇银行大楼的营建,既是银行业务开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潮流。1929-1931年,大量流入上海的白银提高了房地产的价格,也扩大了上海银行业的地产信贷。在1926-1930年的5年之内,上海房地产的总价值增加了20亿两,其中1930年就增长了10亿两之多。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在上世纪20年代末变得尤为活跃。1930年3-12月十个月内上海的地产交易达到6000多万两,1931年全年的交易量高达一亿三千万两。虽然我们无法具体测算出中资银行业对地产的投资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相关的记载中看出中资银行业对房地产的投资亦是相当活跃的。中资银行对房地产的投资除了营业用房地产和经营性房地产之外,同时还进行房地产的贷款和抵押。正如章乃器所说,“普通商业银行往往是逃不出地产和证券的投资,放款的抵押品、投资的标的物、钞票的保证准备,除了公债,就是道契”,“许多银行纷纷扩建行屋,兴筑大楼。上海的一些主要建筑,如四行储蓄会大楼、大陆商场、国华银行大楼、垦业银行大楼、上海银行大楼、广东银行大楼、中汇银行大楼和中国通商大厦均在这一时期建成”。

    大楼建成之后,董事长杜月笙兼任总经理,直到1946年才由刚刚卸任上海特别市财政局局长一职的浦拯东继任总经理。中汇银行的业务开展颇有声色。1936年11月2日,将江浙银行合并进来,成立中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爱多亚路中汇银行改为总行,天津路30号江浙银行原址改为中汇银行分行,魏晋三任分行经理。

    银行资本总额合并为350万元,业务范围仍包括存款、储蓄、证券、地产、保证等类,而对于储蓄业务,尤为注意,将设立储蓄专部,另拨基金,会计独立,以资扩展。由杜月笙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吴启鼎、周文瑞、钱新之、张法尧等为常务董事。

    抗战胜利后,1946年10月,中汇银行南京分行正式开业,行址选在了银行聚集的南京市中山东路一带,潘树藩任南京分行行长。

    1947年《上海行号路图录》第九图局部(框中为中汇银行大楼)

    § 从银行大楼到博物馆——历史的选择

    上海解放后,1950年初,中汇银行就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公私合营的请求,这一请求被接受,并由华东区行与中汇银行洽议具体办法。但因为中汇银行的董事、监察分散在香港和上海两地,意见不同,难以达成一致。随着业务开展无法维持,亏耗日益加大,赤字不断增加,中汇银行“以无法轧平账面不能参加(合营),遇有头寸短缺,亦将分文无处拆借,实已至随时有倒闭的危险”。

    据上海档案馆档案“拟参加公私合营银行沥陈接洽经过请讨论案”:

    经过若干波折,厚蒙人行特别照顾,商定将人事、业务合并于公司合营银行,赤字、呆账及原借之23亿,合共40亿,由公私合营银行如数予以垫借,一切资产仍为原来股东所有。电由港方举行董监联席会议,议决照办,并取得在沪董监同意。随后于1951年12月2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用投票方式表决,全体一致通过,此为参加合营之第一步。同时股东会推进心雅与陈朵如、徐寄庼两常董为清算人……先与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签订协议书,将人事与业务自1952年1月1日起并入公私合营银行。同时成立清理处,依据协议,清理存放汇以外之一切资产负债事宜,以迄于今。

    1950年代初,中汇银行的资产中最值钱的就是中汇银行大楼,但在当时情况下除了政府机关外,难以觅到其他租户,所谓租金多为空谈,要清偿高达六七十亿的债务,除了处理大楼之外,似乎也别无办法。1951年12月31日,中汇银行以原有的存放汇业务合并于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并自1952年1月1日起成立清理处,清理中汇银行自身的资产与负债。

    根据上海博物馆档案资料,在1958年下半年,上海市就决定调拨中汇银行大楼给上海博物馆使用,作为上海博物馆新的馆舍。此前,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两家单位都在南京西路的跑马会大楼内。随着两家单位的业务开展和人员增加,场地明显捉襟见肘。而此时,新中国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和图书馆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阶段。从1953年到1958年止,上海市文管会接收、受赠、收购以及代管的珍贵历史文物就有25800多件,从废铜中抢救出来的文物就有13700多件。1958年征集到的文物总数比1953年增加了12倍。市领导一度打算将上海展览中心的西翼建筑作为上海博物馆馆舍,最后因为诸多原因还是选择了中汇银行大楼。当时也正逢1950年代末那波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建设的高潮,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一些重要的文化场馆都在此时完成建设。上海博物馆馆舍易址也是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筹划的。

    1959年,上海博物馆迁入中汇大楼的手绘陈列方案

    1960年代中汇大楼馆舍中的中国青铜器陈列室

    中汇银行大楼原是作为银行和写字间大楼来设计建造的,要改作博物馆,其难度可想而知。据费钦生在《六十年陈列艺术之路》中的回忆,这幢大楼的主立面东西向平侧窗采光是最犯博物馆展示忌讳的。上海博物馆先派展览陈列的专业人员查阅核对中汇大楼的原始建筑图纸和最后的竣工图、暖通给排水图,并对建筑做了现场校核,根据博物馆业务需要重新规划了博物馆各部门用房的空间布局、面积分配和工作流线,绘制了展厅、陈列室等房间的室内装修效果图,历经3个月提出了具有安全系数、切实可行的改建方案,然后委托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进行改建设计,而改建工程则委托了当时的卢湾区房屋修建公司和黄浦区房屋修建公司共同承担。但是改建工程直到1959年七八月份还没有完成,甚至在这时底层铺面里的有关单位还未能解决搬迁问题。后来,由上海市商业一局、房调会、文化局等几家单位多方协调才限期解决。改建工程也被限定在当年8月25日之前必须完成。

    因为时间太紧,来不及对原有建筑大修大改,更重要的是当时对保护中汇大楼的现状有明确要求,所以上海博物馆方面其实并未对大楼进行太大的改动,只是将各层写字间进行改建,适合陈列和办公用。当时,黄浦区房地产公司在给上海博物馆的《同意你馆自费改装中汇大楼的复函》中明确提出几个要求:

    一、施工计划中拆除部分在实际施工中希望尽量保留原有装修设备,能不拆除的不要拆除,如需增添拆改项目,请事先与我公司取得协议。

    二、拆除下来的大理石和其他建筑材料,除用作该大楼的改装外,多余的请交还我公司,并请转告和督促施工单位,保证不拆坏大理石。

    三、所有改装增建在完工后,统请无偿移交我公司统一管理,将来由我公司负责维修。

    这种保护要求还是很有见地的。

    改建后的大楼布局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总出入口设置在了河南南路16号,并以此为中轴,将南、北两个大厅都用作展览会场,以举办各种专题展览。

    北厅保持了原有的大理石豪华装修,拆除黑色大理石柜面的银行柜台,将柜面下降正好镶平地坪,并打通了北厅可拆去的间隔使空间一统,获850平方米面积用作临时展厅。保留了面北的正大门,将之用作特别展览专用出入口。南厅面积550平方米,拆除原有内隔断,重铺水磨石地坪。

    中汇大楼馆舍底层北展厅手绘陈列方案

    1979年中汇大楼馆舍底层北展厅中陈列的突尼斯文物展

    地下室做厨房、饭厅、木工工场、石刻库房等;南轴的夹层辟做图书资料库和阅览室;一层北轴做外宾接待室及办公用房,原来杜月笙的董事长办公室保持原状,用作贵宾接待室,面积约180平方米;一层南轴为文物陈列室;二层南轴,三、四层南北全轴全部用作基本常设陈列;五层大部分为藏品库房,辟出一部分作为科学实验室;六层的北轴亦为藏品库房,南轴用于文物修复和复制工场及文物摄影室;七层则全部为业务部门办公用房。

    虽然从银行大楼改为博物馆大楼,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上海博物馆尽可能地少做改动,以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该建筑的原有特色。除了陈列室、展览会场及书画库房外,其余地方基本上都不装修,沿四周马路的窗户,经与黄浦区公安分局研究后,除了个别地方外,也不加装铁栅。

    1959年9月22日,在经过一个月的搬迁、布展工作之后,上海博物馆河南南路馆舍开门迎客了,正式向社会各界开放,“以全新姿态迎接建国十周年”。

    上海博物馆中汇大楼馆舍近景(原有建筑端庄简朴的风格保持完整)

    2017年5月拍摄的中汇大楼

    上海博物馆在这里度过了35年,一方面,历年来藏品积累达百万件,研究和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空间显得狭小局促,另一方面,中汇大楼作为银行和办公建筑,其与博物馆建筑的矛盾与差距也越来越大。于是,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由于建设资金紧张,上海市政府要求上海博物馆必须自筹部分资金。而上海博物馆除了文物之外,最大的资产也就是馆舍大楼了,不得已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将中汇大楼出让。再加上市政府拨款的3000万人民币,以及在海外爱国人士处争取到的赞助500万美元,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资金基本筹集到位。1993年8月,位于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新馆破土动工。1993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93中国文物精华展”成为上海博物馆在中汇大楼里的“告别演出”,展览闭幕后,上海博物馆就逐渐撤出了中汇大楼。

    工作人员在烈日酷暑下肩扛手提地按时完成馆舍搬迁

    中汇大楼由一家房地产公司改建成集商场、娱乐、餐厅、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对原来的建筑格局和风格都有所破坏:底层外墙装上了古典式的柱子,与整个建筑的现代式的风貌格格不入;原来通透的北大厅和南大厅玻璃顶部都拆除了,在上面加盖了大量的房间,七楼的平顶上加盖了一整层,大楼的使用面积增加近一倍,但原有的建筑格局几乎破坏殆尽。今天的中汇大楼底层北部是北京银行,南部是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其上几层都是各种公司写字间。除了大楼外形上还能略见当年风采,其内部已经完全改变,不能不说是极为遗憾的事情。

    上海博物馆中汇大楼馆舍的河南南路大门

    现在河南南路16号门口(增加的古典式柱子与大楼原有风格并不协调,“中汇大厦”四字为上海博物馆1993年出让中汇大楼馆舍时马承源馆长所题)

    § 余波

    1949年杜月笙离开上海前往香港,1951年客死他乡。

    1990年,杜月笙之子杜维善回到阔别40余年的上海,走进了位于中汇银行大楼里的上海博物馆。根据郑重对杜维善的采访,当时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馆长和汪庆正副馆长在会客室接待了他,杜维善左顾右盼,感慨万千。这个地方,这个房间,都是他年幼时候曾经到过的。当时,他还和两位馆长开了个玩笑:“我要向两位馆长收房租了。”两位馆长则说:“我们知道,杜先生此次来是要有所贡献的。”

    在此次上海之行中,杜维善决定将他自1960年代以来陆续收藏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91年12月26日,杜维善、谭端言夫妇捐赠丝绸之路古国钱币的仪式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行。两大厚册的集藏集子,367枚来自西域20多个国家的古币,每一枚古币的护套上,都有杜维善手书的中英文说明。当时的评论者认为“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这些说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波斯萨珊王朝的金银币。此后,杜维善先生继续收藏中亚古国钱币,并分几次陆续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收藏的钱币精品。上海博物馆在之后新建的人民广场新馆里还辟出专室进行陈列,并聘任杜维善先生为上海博物馆顾问至今。

    杜维善先生写给上海博物馆馆长的信笺(1991年1月),意欲捐赠所收藏的中亚古国钱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9i5JqiUxbs446P8KCe7HNw

  • 我年轻,什么都可以忘怀的

    作者:凑活活呗 发布时间:2017-12-29 17:54:02

    信念和理性孰轻孰重。理性固然重要,无知的暴虐激起无知的绝望,但东方世界一直存在“苦难哲学”,如果一定要受苦,那么宁愿为我的信念受苦,而不是理性;如果要使生活有意义、方向和连贯性,就必须介入道德问题的探索,揭开平静生活的假象,让人看到无法回避的冲突和真实。在这个意义上,人物是其道德境况的牺牲品。每个人都在寻找立场,或者给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可能之需要一个关键词,便可以定义自己。而康拉德对“俄国性”的定义,就是“犬儒主义”,是一种自命不凡的反叛,是在苦难中了乐于自我贬低的意愿,是有信仰的苦行者对众生的轻蔑。俄国性也是一种神圣的惰性,它覆盖着这片消极顺从的广袤土地,它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民族的矛盾冲突的抱负,而是一种强大而统一的意志;不是众声喧哗,而是一个人——强大而统一。蒙昧主义比煽动性的火炬之光更好。人总是为大于他们自身的某种东西服务。这时,疲倦的无信仰的人,转向了独裁政府。爱国天性,也是由独立思考的能力——冷静客观的思考能力培养起来的。这个方面,天性爱国的俄罗斯人比任何社会民主革命可以带来的自由要更自由。有些国家是和命运做成交易了,我们没必要羡慕他们。

    “他在世上孤独地像一个在深海里游泳的人“。至于说关系,拉祖莫夫在世上唯一拥有的关系就是社会关系。他没有家庭传统,没有什么思考的背景,他的传统是历史传统,除了这个民族的过去,还有什么可回顾的呢?孤独,竟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人的真正生活,是在那种别人处于尊敬或自然的爱所给予他的关心之中,但这种生活只能是一种幸运。灵魂的本质就是孤独的,这种永恒孤独使得灵魂永远不会失落,它为自身效劳,灵魂的一切劳作——自我牺牲、殉道、觉悟、信念——都是有意义的。真正的拉祖莫夫是活在意志中,是活在坚定的未来中。那种精神和心理的自我忏悔,自我分析,是身旁没有信得过的亲密关系,没有自然感情可以求助的年轻人所采取的可怜办法。他开始想,生活没有幸福是不行的。什么是幸福?期待是幸福,爱和恨;无畏无惧也是幸福,别无他般。但当他看到那些欢悦淳朴的灵魂俊然在革命的祸害下沦陷了,他感到时代的一种不详症候,他为不安的感觉自责,每一种令人惊恐的不确定都让拉祖莫夫感到苦恼。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那种淳朴,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淳朴,其神秘的措辞包裹着天真烂漫和绝望的愤世嫉俗。他开始认认真真地问自己,拥有聪明的垄断权,继续实行那种生活的心智功能是否值得,而这种功能看来是不在属于他自己了。

    他开始嫉妒小偷的那种唯物主义,嫉妒不可救药的情人的那种激情,他们那些行为的结果总是清楚的,他们的生活仍然是属于他们自己。他的生活是什么?无足轻重,对谁都没有益处,一场欢宴罢了。他讨厌空想家,他们在这世上有发连绵不断的邪恶,他们的乌托邦在那些庸众心里激起对现实的厌恶,激起对人类发展的世俗逻辑的轻蔑。但又能怎么办?俄国人是一群酒鬼,必须获得某种类型的陶醉:由于伤心而让自己无法无天,或是由于顺从而让自己伤感落泪;躺的死死的像一根木头,或是放火烧房子。但是拉祖莫夫这种奚落人的惊讶口气,掩盖着莫大的失望。他不停地抛出这些蔑视和嘲笑,但他一门心思的在反对什么呢?或者说不定,只是在装模作样。从早到晚都在说错话,那是愚蠢;比愚蠢更糟,那是软弱,是压倒意志的这种乖僻的毛病。

    在一场真正的革命中,最出色的人无不在前台。心胸狭窄的盲信者何专横暴虐的伪君子,然后轮到自命不凡才智不足的人,而那些天性高贵无私聪明的人只会是革命的牺牲品,反感的牺牲品,悔恨的牺牲品。死亡,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劫掠者。即使看破这些,悲伤照旧是悲伤,痛苦照旧是痛苦。它们对人提出要求,人们必须以能够做到的最佳方式面对它们。人是一根消化的管子,生活的乐趣有赖于一只健全的胃,而糟糕的消化功能能让人倾向于怀疑论,滋生阴郁的想法和死亡念头。而有的人,只是在以自身的某种痛苦为食。他对每个人都发火,而对自己则难以接受,巴望着某种折磨自己的东西。以这种痛苦为养料,可以保护免遭寻常的恐惧,但却让人难以抵御被他人人意摆布的厌恶感。

    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思考,想必很多人在摇篮里就吃了点儿苦头。只不过,很多人说话的目的是为了掩盖思想。”我会像饿汉抢一块面包,从随便哪个人的手上获得自由“。如果你有决心还有运去,那手头的工作就真又可能获得宝贵的结果。成为那种更高目标的无知无觉的工具,我很乐意;为那个事业献身并没有什么;但是让幻想破灭,这几乎是让人忍无可忍的。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在一个不是为完美而设的世界上,完美自身就不会发生那种作用。人是可怜的造物,不能凭直觉了解情感。

    我学着,像拉祖莫夫那样提醒自己。我不该花那么多时间沉湎于那种思绪。感觉是那样的无助,甚至更糟,在某种程度上,是那样的不相关。人的生活中都有不幸的时刻,虚假的暗示进入头脑,然后产生了恐惧,恐惧自我,独自恐惧。可是有多少人会故意把自己交给万劫不复,在自己眼里偷偷堕落呢?不要成为过去生活的木偶,学会坦率,不尴尬,没有诡计,没有欺蒙,没有虚伪,没有怀疑,没有那种活生生的、起作用的、雄辩的谎言的概念。我相信,未来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仁慈的,当光明最终冲破黑暗的天空,所有人全部会得到怜悯,得到怜悯和遗忘。

    我年轻,什么都可以忘怀的。

  • 小书之小,界在何处

    作者:伯樵·阿苏勒 发布时间:2013-12-28 21:23:00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6710+)
  • 下载快(31010+)
  • 微信读书(798+)
  • 藏书馆(385+)
  • 无颠倒(9810+)
  • 无多页(8109+)
  • 三星好评(10310+)
  • 引人入胜(498+)
  • 种类多(398+)
  • 品质不错(858+)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13:18 )

    品相完美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8:58:1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饶***丽: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4:4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27:5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芮***枫: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3:04:5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36:37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冉***兮: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3:13:1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郗***兰: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0:29:46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田***珊: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28:0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敖***菡: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5:4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同作者:鹫尾贤也的书籍: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珍藏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正版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日] 鹫尾贤也 讲谈社总编辑35年编辑实战经验zl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经典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书籍:

  • 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修订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瑜伽: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瑜伽: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修订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修订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修订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修订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华图版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