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 epub格式下载

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 epub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 epub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4616130
  • 作者:冯友兰 
  •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 页数:848
  • 价格:69.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0-09 04:40:04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冯友兰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该书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北大哲学系毕业,又赴美师从杜威。他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分子学时代-经学时代上下两编,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一一展现于世。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科学之方法是逻辑的、理智的;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


来自:熊猫书院

当一个人在以忠恕之道要求自己行仁义时,并非为了其他什么目的,做所当做的事,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结果。

而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的本性有更高的了解。那么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本是一体,如果人能达到与万物一体,那么人的肉身躯体无非是尘埃,生死始终,无非是日夜的继续,不足以干扰人内心的宁静;至于世俗得失、时运好坏,更不足挂齿。这便达到了至乐的境界。

五行学说的意义在于解说宇宙结构,但并没有解释世界的来源,阴阳学说便填补了这个空白。阳的本义是阳光,或任何与阳光相连的事物。阴的本义则是指没有阳光的阴影和黑暗。后来它们的含义逐渐发展成为宇宙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阳代表男性、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等;阴则代表女性、被动、冷、阴暗、柔软等。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原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

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即“礼”。“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凡建立起“礼”的地方,就会形成“道德”,按“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这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

其实“中庸”的真正含义是懂得适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从而得到恰到好处的结果。这种思想适用于个人的感情和欲望,也适用于整个社会的运转。当人的感情和欲望都表现得合乎分寸,他的内心便达到一种平衡。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适度满足,各种不同才能、不同行业、不同地位的人,各自完成不同的使命,各得其所,就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人在行中庸之道时,就是将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而这种和谐,不仅指人类社会,它也渗透全宇宙,构成所谓“太和”。

“天”是万物的总称,因此也就是万物的整体,从“天”的观点看万物。把自身融入“天”,就是超越万物和万物的差别性,或如新道家所说...


依上所说,已可知“历史”与“写的历史”,乃系截然两回事。于写的历史之外,超乎写的历史之上,另有历史之自身,巍然永久存在,丝毫无待于吾人之知识。写的历史随乎历史之后而记述之,其好坏全在于其记述之是否真实,是否与所记之实际相合。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汉武董仲舒统一思想之政策,即秦皇李斯之政策也。秦皇何以行之而失败,汉武何以行之而成功?此中原因,固甚复杂,然有可得言者,则自春秋时代所开始之政治社会经济的大变动,至汉中叶渐停止;此等特殊之情形既去,故其时代学术上之特点,即“处士横议”,“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之特点,自亦失其存在之根据。上文谓春秋战国时代所起各方面之诸大变动,皆由于旧文化旧制度之崩坏。旧文化旧制度愈崩坏,思想言论愈自由。


【注】《白虎通义》更详言之日:“王者设三教者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 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

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

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继周尚黑制,与夏同。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

穷则反本。…教所以三者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也。即法

天地人各何施?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人道主忠,人以至道教人,忠之

至也。人以忠教,故忠为人教也。地道谦卑,天之所生,地敬养之,以敬为

地教也。”(卢云:“疑当有天教一段,文脱耳。”)(《三教》,《白虎通义》卷

八,页十五至十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冯友兰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该书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北大哲学系毕业,又赴美师从杜威。他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分子学时代-经学时代上下两编,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一一展现于世。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精彩短评:

  • 作者: LinKo 发布时间:2021-06-27 19:38:48

    此书实名为《'我'读中国哲学类古籍摘录与碎碎念》

  • 作者: 追敬 发布时间:2023-10-17 22:34:52

    古汉语基础好差的我真的找不到其他教材啃了

  • 作者: 橘子小aa 发布时间:2022-03-24 17:16:47

    ●9.6分

    ●2022.03.16-03.24

    ●先涉略一遍,很不错。与《中国哲学简史》相比,写作的方法思路有很大不同。本书是写给国人的,尊重古人,大量引用原文材料,予以大体说明,留待读者自辨;简史写给西方人,注重清楚介绍中国哲学脉络体系,包含更多自己的成见。各有其优劣。

    再读古代哲学,如今对庄子、郭象、阳明之学说尤为喜欢,盖天地一体,万物牵连,游心宇宙天人之间,逍遥良知并致也。

  • 作者: 言西早谭 发布时间:2021-05-17 17:32:40

    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值得一读再读,去了解不同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在发展中的分裂。

  • 作者: babeldiego 发布时间:2022-02-13 21:58:57

    不读不是中国人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清和读书 发布时间:2019-04-08 17:16:35

    149

  • 作者: 小心麦兜 发布时间:2013-12-10 19:32:07

    通读下来,发现直接用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就能很好地避免选择过多带来的许多问题。关键是要看开呀,看开了大部分困扰都自动解除了。当然啦,厂商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来影响消费者咯~~

  • 作者: 平凡的老鱼 发布时间:2015-07-24 16:26:41

    开始的时候,有一种青草茅屋,炊烟袅袅的感觉,少年童趣跃然纸上。但是看到大红门,细马那部分的时候,慢慢有点像看《活着》的那种在平淡的语气中蕴含的沉重的压抑感,几次都想哭却不能,好的小说,平淡而厚重的感情。

  • 作者: 方小孬 发布时间:2020-05-25 16:47:40

    图片非常美好,作者脑洞也很大,绘画能力驾驭得了想象力。只是竖版的图书把每一副图都割裂成两半,虽然中缝图案对得很整齐,看起来还是挺别扭的。更希望是横版印刷,会多买一份裁剪下来放相框里。

  • 作者: bdjwkjdhdie 发布时间:2021-05-16 23:51:13

    一般吧


深度书评:

  • 四不象的冯教授

    作者:沐风庄主 发布时间:2010-07-15 18:44:01

        我一直倾向于认为把冯友兰当成教中国哲学的教授就可以了,他的东西是属于哲学史的范畴,不能算是严肃的哲学范畴,对于近代中国哲学史的学术发展上很有研究价值,但哲学或者思想上价值不大。

      

      冯友兰的哲学史看透了,其实就是一个美国新实在论内容的洋人穿着中国哲学形式的古装玩意罢了,所以陈寅恪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最后其实是明扬暗贬,并明确提出了他的不同于冯友兰这种用旧瓶贩卖者洋酒的方法,而是所谓的“旧酒装新瓶”的观点。

      

      这样看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其实就是新实在论,“接着讲”是冯友兰《新理学》中的路数,对此当时提出深刻而严厉批评的就有洪谦与王恩洋。两位意见非常很值得重视,洪谦正是从自身的新实在论的逻辑哲学来批判冯友兰的方法论,并最终站在维也纳哲学立场上,认为冯友兰的这种哲学的方法论也是立不住的,洪谦相反却把冯友兰看作没用的魏晋玄学在传统中国哲学与诗歌的玄学上抬高,认为有其自身的一定意义。所以冯友兰的哲学史在哲学上最终被彻底判成了死刑,最后成了大家所公认为的搞成了个洋不洋,中不中,古不古,今不今的怪物并冠以哲学之称的可笑玩意儿。

       话说回来,我这样大批了一通冯教授,但对于冯友兰、熊十力他们这些搞中哲的学人有点倒是值得肯定的,是面对西洋哲学思潮在中国的兴起,他们关注一个现代中国哲学所必将面临的问题:面对西方哲学知识方法论与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自身未来该如何建立起自身的知识方法论与系统的中国哲学体系。所以熊十力从佛学的《唯识宗》出发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十力搞佛学其用意部分也是在此;其高足牟宗三与唐君毅晚年则分别从陆王与康德黑格尔来回应了这个问题;贺麟也是从宋明理学与黑格尔出发;而冯友兰则是从宋明理学程朱那出发,并结合西方的新实在论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其精神与所做的工作在学术上也还是值得肯定得,解决好与否那是一回事。

       终究一生来看,冯友兰一辈搞的东西,要我下结论实质还是洋不洋,中不中,古不古,今不今。其实就是一锅煮,这个在学界大家都已基本上达成共识了。还记得当时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后请了冯友兰吃饭,就是弄了东西各种东东的一锅煮的菜给他吃,也算是讽刺这样的学人吧。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在政治上两次作风也颇为学界学人所病诟,而且如果从哲学与政治的二者关系来看,也颇能说明他哲学上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你从事政治必然有哲学上的根源,当然我认同冯友兰是个很真诚,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政治也是很要求上进的人,但是从他的两次政治经历就能知道他在哲学上肯定存在重大问题,完全的立不住。像海德格尔,施密特这样的大哲和政治家,他们也参与过政治,但是我们看他们一直到晚年有过悔意么?

      

       冯友兰其实对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两者理解都不是很深,所以研究西方逻辑哲学的大家如洪谦,金岳霖,胡适之辈都不怎看好他,研究中国哲学的大家如熊十力,王恩洋,徐梵澄等对他评价也不高。

      对于中国哲学,相对的来说,能真正继承朱子道统的为马一浮,因为传统之学讲求“见道”,马一浮真是这样的见道之人,熊十力曾称他道高识远,徐梵澄在晚年的《陆王学述》中也称马一浮为传统宋学的最后一位大师。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哲学其学有变,鲁迅的弟子徐梵澄提出“精神哲学”也是一个中国哲学很好的进路。

     

    附:你如果一定要看哲学史,我可以推荐你去看看民国钟泰的《中国哲学史》,其实钟泰本来也不想写什么哲学史,但是因为当时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盛极一时,钟泰为了反驳他才去搞出个那本哲学史出来。钟泰算是王学的最后一位传人,而且在小学,诸子学,宋明心学与理学涵养极深。以前最早的有万有文库出过的,现在再版的很多。其他的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也都可以当中国哲学史来看。

      

      你要真想了解中国哲学,我就不建议你看什么哲学史,哲学史本来就是西方人搞出来的东东,尤其自黑格尔后,哲学史的规模与体系更是蔚为大观,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哲学没有哲学史,有的只是先秦诸子,魏晋玄学,汉唐佛学,宋明心学与理学这一类的哲学,你要想了解中国哲学,一窥其要旨,就在这些著作中好好看就可以了。

  • 《中国哲学史》:联结中美韩的学术纽带 文/彭靖

    作者:名字写在水上 发布时间:2014-03-11 01:48:28

    2012年12月20日,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爱好阅读、书法,很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多种场合说过:“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学术著作,为何会对一位外国总统产生如此影响,它的写作与翻译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8年毕业。1919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系统学习西方哲学。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历任河南中州大学教授、广东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曾多次修改博士论文,最后中文定稿易名为《人生哲学》,于1926年9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8年暑假,罗家伦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开始在北京组织接收清华的领导班子。冯友兰接受罗家伦聘任,转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校务秘书长。冯友兰走马上任后,便全力以赴协助罗家伦从外国人手中夺回清华主持权。

     

        通过对清华的改造,冯友兰在这所中国人办的高等学府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他在1929年9月起担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6月出任文学院院长,1935年6月起任文科研究所所长兼哲学部主任,并在罗家伦和梅贻琦两位校长离校期间,先后两次“维持校务”(即代理校长职务)。从冯友兰参与接收清华大学之日算起,到1949年9月23日被革去在清华的一切职务为止,冯友兰一直是清华园中权力仅次于校长的第二号人物。

     

        尽管行政工作繁忙,冯友兰仍坚持不懈地在课堂上和著述中继续会通中西方文化,在30年代先后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册。1931年2月,他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书名为《子学时代》)作为“清华丛书”最早由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出版。1933年6月,名为《经学时代》的下册杀青,1934年商务印书馆一并出版了上、下册两卷。该书的内容上始于先秦孔子,下迄于清代经学,出版后不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海外学者的关注。

     

        《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由此可见,此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随着该书英译版、韩文版的出现,它逐渐成为西方及东亚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籍,也包括热爱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该书后来作为多所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冯著《中国哲学史》下册在撰写之际,先后遭遇“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以及“五三一”溏沽协定签订的不同阶段。当时,日本侵略军的铁蹄正践踏着东北、热河等大片国土,华北业已危在旦夕,如何唤起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凝聚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已是刻不容缓。冯友兰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哲学史料中,究根寻源,以一千多页的篇幅成功使“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各家各派展示出其哲学的“实质系统”。《中国哲学史》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光明面,而国人通过阅读该书,重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构建其历史记忆和凝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哲学史》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还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中国哲学史。尽管中国哲学界对冯友兰的评价呈两极化,但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存在惊人的一致:在目前所有中国哲学史著作中,还未能有任何著作能在整体上胜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此外,冯友兰还有两部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之精神》流行于欧美。《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科米伦公司出版。虽然该书在篇幅上远逊色于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但其内容写得精粹透彻。正如作者在晚年出版的自传:《三松堂自序》一书中介绍:“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写了一部讲稿,于1947年离开纽约时,把它交给的麦科米伦公司出版,书名为《中国哲学简史》,后来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译本,直到1984年才出中文本。差不多同时,我的《新原道》的英文本也在伦敦出版,题名为《中国哲学之精神》。”

     

        冯著英文本出版以来,不仅为西方学者广泛使用,也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历史学家何炳棣在回忆自己早年求学经历时,特别提到他对1937年英译本的感激之情:“从30年代起,我对英文字汇就相当用心。历史这门学问的字汇要比其他专业的字汇广而多样,但中国哲学、思想方面字汇,英译的工作困难较大,并非历史学人所能胜任。所以七七事变前夕,我以15元的高价在东安市场买了刚刚出版的布德英译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奔波流徙中始终随身携带。没有它,中国哲学史的字汇英文很难‘通关’。布德这部英译‘杰作’大有益于我在海外的中国通史教学。”(《读史阅世六十年》)。

     

        卜德与《中国哲学史》英译本产生过程

     

        冯著《中国哲学史》英译本于1937年由北京法文书店出版,下册英译于1953年出版,是最早被译成英文的中国学术名著之一。前后两册出版时间相距16年,主要是由于中日战争和政局动荡,但也有许多曲折和感人的故事。上、下册的译者均为从小出生在中国,后来成为美国著名汉学家的卜德(Derk Bodde)。

     

        德克·卜德,190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为荷兰人,母亲为美国人。1919年—1922年,卜德的父亲在上海一所大学教书,他也因此在上海度过了4年美好的少年时光。1930年他由哈佛大学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汉学方向的研究生。1931年—1937年,他作为第一批获得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的研究生来北京留学,从此在北京又度过了6年的时光。

     

        如果说1919年—1922年期间他出生于中国并度过少年时光,主要是培养他对中国的亲近情感和语言训练的话;那么在1931年—1937年期间,他进一步走进中国的生活环境,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学术氛围中,接受长达6—7年的系统汉学专门训练,无疑对他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在后来以独特的风格来研究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决定了他将作为一名职业汉学家一生与中国结缘。由他翻译的冯著《中国哲学史》,至今还是许多国家通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而他与冯友兰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交往与个人友谊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卜德来中国主攻的科目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制度史,所以他一到北京首先就去拜访冯友兰,在清华旁听他的课程。

     

        据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回忆:“我在清华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有一个荷兰裔的美国人布德(作者译:卜德),在燕京大学汉研究生。他的名字挂在燕京,但是来清华听我的课程。那时候,《中国哲学史》上册,已经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布德向我建议说,他打算用英文翻译我的《中国哲学史》,请我看他的翻译稿子。他翻译完一章,就把稿子给我看一章。到1935年左右,他把上册都翻译完了。那时候,有一个法国人(魏智)在北京饭店开了一个贩卖西方新书的书店,名叫‘法国书店’。他听到布德有一部稿子,提议由他用法文书店的名义在北京出版。布德和我同意了,他拿去于1937年出版。”在《三松堂自序》中还记载,卜德的译序写作时间是1937年5月18日,离卢沟桥事变不到两个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冯友兰随清华向内地南迁,卜德则到欧洲的汉学研究中心,莱顿大学继续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哲学史》下册的翻译工作只能暂时停滞。

     

        抗日战争结束后,机会又来了。冯先生回忆说:“在日本投降后不久,我在昆明接到一封从美国的信,信是翻译我的《中国哲学史》的布德寄来的。……这封来信说,他已经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中文教授,并且已经向洛氏基金会请得了一笔款项,基金把这笔款项捐给了那个大学,那个大学就用这笔款项请我去当一年的客座教授,任务是讲一门中国哲学史的课,其余时间继续翻译《中国哲学史》下卷。大学在9月1日开始上课,请于9月1日以前到校。我回到北京,已经是7月底了。当即筹备出国,于8月初到上海,乘船于8月下旬到旧金山。……到1947年暑假,布德的翻译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我的任期已满,不得不离开。”翻译工作不得不又一次中断。

     

        1948年秋,卜德获得美国富布莱特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再次来到北京,下册的翻译工作再次得以继续。当时中国正处于大变局时代,冯友兰和布德的合作注定还要经历一番波折。冯先生继续回忆说:“布德住在北京,经过平津战役,在围城之中,继续他的翻译工作,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已经翻译完毕。他看见中美关系不好,恐怕交通断绝,就带着稿子回美国去了,此后音信不通。一直到1972年邮政通了,我才知道,这部《中国哲学史》英文稿,包括以前在北京出版的那一部分,都已经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52年(作者注:实际应为1953年)出版。”冯友兰大约未必知道,其大著的英译本自出版后不断重印,直到1983年已经印刷了第八版,韩文版则于1977年出版。

     

        1978年10月,以余英时为团长的美国学术代表团访问中国,卜德是成员之一。据余英时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一书中记载:“卜德对冯友兰没来感到非常失望。自从代表团组建以来,冯友兰就是他最想见的人。尽管我们反复请求,但冯从未露面。可能因为他被指控卷入江青的政治集团。在代表团结束行程回到北京后,曾第二次试图见他,但也失败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两位合作者才于30年后再次见面。1982年9月10日,冯友兰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卜德应邀出席,双方关于中国文化的交流甚至争论依然坦诚。

     

        2012年7月,《冯友兰自述》(中文版名称《三松堂自序》)韩文版由韩国熊津教育文化有限在全球正式发行。这本书是冯友兰晚年回眸自己学林春秋的自述。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冯友兰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己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一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本书韩文版的出版引起了广大韩国学者的关注。

     

        冯友兰哲学思想影响朴槿惠

     

        冯著《中国哲学史》韩译本诞生于1977年,由韩国莹雪出版社出版,翻译者为郑仁在。

     

        朴槿惠出生于韩国大邱市,父亲朴正熙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部次长。朝鲜战争结束后,朴槿惠随父母搬到汉城。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曾在“伪满州国”生活过,会说中国东北方言。受其母亲影响,朴槿惠从小略通汉语。1961年,朴正熙成为韩国第五任总统,他们一家人搬进总统府青瓦台。

     

        由于母亲对他们家教很严,朴槿惠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母亲常常对少年朴槿惠和妹妹、弟弟下达各种“禁止令”,要求她们出门时必须自己坐公交车。朴槿惠在幼年时就被母亲送到外婆家去住,以方便她自己上下学。受到家庭的严格教育,在初高中阶段,朴槿惠的考试成绩一直都是班级排名第一。对于母亲的教育理念,姐弟三人后来都心存感激。父亲朴正熙知道女儿酷爱读书,又喜欢中国文学,便给她买了一本韩文版的中国名著《三国志》,朴槿惠得到此书后入了迷。

     

        1974年,朴槿惠由西江大学电子工程学专业毕业,志向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或学者。正值她留学法国之际,随着母亲遇剌身亡,之后的几年中父亲又遭枪杀。27岁的她带着年幼的弟妹离开青瓦台,开始从天堂到地狱的生活。接踵而至的是,曾经追随她父亲,信誓旦旦要毕生竭力忠心效力的人们,也都纷纷选择逃离、背叛,甚至是中伤、诽谤和侮辱。面对各种不堪的现实与外界的批判,她决心不再参与政治,选择长达18年的隐居生活。

     

        朴槿惠在读书、写作中度过这18年隐居生活。读书让她找回内心的安宁、沉静,不仅提高了自身修养,拓展了她的思维深度,也让她到达新的人生境地。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那段时间我读了《法句经》、《金刚经》等佛教经书和《圣经》,也读了东方哲学的有关书藉以及《贞观政要》、《明心宝鉴》等。我将这些书放在床头,以便随时可以拿起来阅读。”当然,所读书中对她起决定影响作用的,还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朴槿惠热爱中国哲学,尤其钦佩中国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韩译本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朴槿惠在一篇回忆录中说:“二十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曾经信任的人离开,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她还曾这样表达:“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蕴含着正直、坚强的人类道义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涉四百余年的子学时代,下及二千余年的经学时代。全书集哲学之大成,集历史长河的思想为一体,它不仅是一部杰出的中国哲学史,也是一部治国安邦的思想史。其内容渊博宏阔,严谨深厚。有学者称其为“可比肩于史学巨著,如司马迁的《史记》,饱含‘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思想价值;也可比照于司马光《资治通鉴》,有治世辅佐的历史和现实功用。”

     

        写作,不仅让朴槿惠的业余生活格外充实,也让她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政治家。迄今为止,朴槿惠一共出版过七本书。这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是她的日记集《以苦难为友,以真实为灯》、散文集《点滴的人生》,和她的自传《在绝望中成长,在希望中前进》。

     

        受冯友兰哲学思想影响,朴槿惠有独特看待和分析事物的人生哲学。基于这种哲学素养,她才展现出超强的自控力。她的这种素质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具备的,这是卓越领导人才具备的优良素质。多年来,她一直是走在思考路上的人,不仅思考自己的人生,更加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她依然用美丽的眼睛来看待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她依然深爱着大韩民国的国民们。”

     

        许多学者分析:朴槿惠本身喜欢中国文化,也有很高的汉学造诣。朴槿惠上任后,有可能在文化交流层面为中韩两国关系打下基础。中韩两国关系日后有望通过文化领域向经济、政治领域进一步推动。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4-3-7。作者:彭靖。

  • 宁心安神

    作者:yiweihuy 发布时间:2007-06-09 14:59:27

    起初看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当时的自己感觉大学生活实在是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虽然自己从大一直到大三一直在看书,但感觉自己看的书是没有目的的,是一种逛街似的看书,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自己要为以后的生活开始打算的时候,就想看几本对自己以后人生的道路有路标作用的书,于是哲学成为的首选,向同学征求了一下意见,中国哲学推荐的是冯友兰的那本简史,西方的推荐的是罗素的《走向幸福》(这本不算是哲学吧,总之是相关的东西),但自己看了简史之后发现上面所说的都是总结性的,那种感觉是给已经了解中国哲学的人写的,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自己看不懂,转而看了《中国哲学史》

    这本书中就像前面的两个书友说的那样,几乎是文言文,而且充满的大段大段的原文,很多地方很难懂,但是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已经给你跳出了能够反映本质的语句放在那里,要你自己去读,去体会,我的感觉是看过这本就不用去看原著了,呵呵呵...

    再说看的时候自己感觉真的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如果是以看小说的心情去看的话,估计是很难读下来。 烦躁的时候如果能读下去,立刻就会平静了,真的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哈呵..

  • 泛泛写点感想

    作者:竹直梅孤 发布时间:2011-07-15 23:55:14

    虽然对比较重要的著作(或者说我觉得大概读完很快就会忘光的著作),我都争取写点豆瓣书评,但是看其他书评时,很遗憾地,抚掌会心一笑时少,对着屏幕咬牙切齿时多。

    在内容本身而言,其实儒墨道法这些基本观点大家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当年有位在相关领域著作颇丰的老师曾经花了半个学期大加发挥天地阴阳和作息时间以及生男生女的关系~~(好吧,我承认其实我语含讥讽)。

    或许如同看名著改编的电影或者重拍的动画片一样,过去一直在思索这么做是否是对宝贵生命的一种浪费,近年才发现这种时候往往能更清楚的发现结构,铺排和细节间精细的韵味,正如学生上课与老师听课间的微妙差异。

    上半册全文中,特别绪论深得我心。相对于西方史学界一直对真实是否存在争执不休,我个人更喜欢这种承认实际存在的历史同时有与之平行或者交错的叙述史的二元论历史观。同时,在处理由与西方学科分类系统不同的路径发展来的中国思想史时,先生提出的哲学史只是按西方哲学定义把中国思想梳理一遍,特别是可以按中国分类去写西方诸子史,西方经学史这个说法深得要义。之所以整理成西方哲学史只是为了方便交流,未见得比传统分类有何高明之处。

    上半册从先秦梳理到董仲舒,以诸子为核心,相比之前诸人,能系统的有意识的利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如黑格尔的矛盾三段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等等无疑是一种推进,从中可见比较哲学的雏形,可惜后来的发展多拘泥于简单的比较,很少能从比较中获得除了“我们领先西方xxxx年”这种空洞的自豪感之外的洞见。同时很多注也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如对梁启超评价先秦思想繁荣原因,人民生活空前痛苦,作者即认为中国历史根本无时无刻人民均水深火热,此理由无法成立。

    对辩客的白马非马啥的理论一直只闻其名,终于有机会有一个全面了解了。

    闲话不表,后面我不太理解的是,1,虽然在绪论说的明白,实际写的过程似乎很难贯彻写作意图,很难明白婚礼,祭礼啥的形式和哲学哪个门类有关,作者究竟是跑题了还是留给大家思索的空间。

    2、关于易经里说的按照某卦发明了农具,按照某卦又发明了船,我怎么觉得这么不靠谱呢~~~应该只是后人附会吧,我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实际需要刺激慢慢一点点改进出来的。

    3、同样如上,我很难想象周公跟其他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几天就能把周礼那么繁复详尽而且持续高效运行几百年的体系凭空编出来~~

    下半册自董仲舒开创独尊儒术之时代始,历数两汉之古今文经学之争,魏晋南北朝之玄学佛学,唐朝之佛学以至宋明理学,最终以康有为等人为中古时代之结束。中间各种图表,各种解释固无一一细论之必要,其实我很怀疑为什么要对诸如董仲舒的天地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类的东西详加描写。但是魏晋以至唐朝的佛学确实是能展示作者深厚学术功力之处。对佛学的一点浅薄理解多半来自古龙武侠小说的“手中无环,心中有环”至于阿赖耶识就只能想起沙加和婆罗双树园,这里对玄奘、天台宗、华严宗等的介绍让我第一次触及了这个思想系统。同样还有整个宋代的理学心学之争,对理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对比正符合了作者在绪论中讨论的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思路。我之前一直以为形而上是根据书名译来的神作,现在才知道和理念一词一样,都有深刻的中国思想基础。朱子之理和柏拉图之理念似乎差别极为有限。

    杨朱篇里讨论人生苦短,刨去老年小孩吃饭睡觉就更剩不下几天的计算好有读者体的感觉啊。

    阴阳家在秦汉影响力甚大,作者以为是秦灭六国为历史不曾有之事,使人充满对自然的征服心。让我不禁想起二十世纪初叶的英美,维多利亚时代的强烈乐观主义。

    三篇审查报告,分别由陈寅恪金岳霖先生执笔,讨论中间大师风采展露无遗。谈到人生理想方面的话题更是亲切。~~~尤其是大家特别就冯先生导论中的“中国”与“哲学”两者间关系问题展开讨论,陈先生对文化输入与吸收方面的见解远在川端康成写出“我在美丽的日本”之前啊。而金先生对论理的讨论无疑和他深厚的逻辑学基础密不可分。

  • 此中有真意——读《中国哲学史》

    作者:微夏光年 发布时间:2015-11-27 14:44:04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完历时三个月之久,起因是工作。中间因事中断,又拾起来,比一直读更艰难,但每每拾起是想让自己做事有始有终。

        本书是冯先生梳理中国哲学的思想脉络之作,基本按时间序列排列。上部为子学时代,自孔子至淮南王;下部为经学时代,自董仲舒至康有为;以董仲舒思想之立而划分。全书以古文为主,梳理哲学思想时,采用的是引原文再批注的方式,对比各家异同,同时还与西方哲学思想进行了对比,因此读起来较为费时。读上部时手边都是老庄孔孟附翻译的原书,边查边看,力求精读;下部跳过了谶纬及象数还有太极八卦之类的,隋唐佛学、阳明心学以后打算继续找书细读。如果想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又想梳理一下中国哲学思想,同时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推荐本书,否,则可以选择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这本的精简版。

         本书读完后,梳理了我混同已久或者尚未确立的概念:

         阴阳家:

         研习古代术数中“天文”、“历谱”、“五行”,认为天道人事相互影响,理论化后加以想象,对天然界和人事界作出种种推测。如驺衍。自立之日起便有与一部分儒家混合的趋势,至西汉,经师皆采用阴阳家之言说经。

        道家:

        老庄思想,司马谈称道家为道德家。

        道学:

        宋明道学,也称新儒家之学,因韩愈提出“道”字,有道统之说,故又称道学。受佛学影响颇深,道学家在儒家典籍中找寻问题的答案,欲使人以儒家的方法成为儒家的佛,在人伦日用中修成,故虽援引佛入儒学但仍排佛。及至北宋,又有道教中一部分思想加入。

        道教:

        阴阳家写儒家一部分经典(如周易),附会道家学说,成为道教。主要是以阴阳家的宇宙观,加入求长生的人生观,并以阴阳家对宇宙间事物的解释,作为求长生方法的理论,东汉末兴起,南北朝与佛教对立。

        名家:

        辩者,因其学说全在所谓名理上立依据,如惠施、公孙龙(皆是庄子文中人)。

         玄学:

        自王充后,至南北朝,道家之学益盛,当时称为玄学。虽然宗奉道家,但一部分人仍推孔子为最大圣人,奉其学说为正统。玄学的经学,是以道家学说解释儒家经典。如王弼、郭象。当时谈玄之士,认为老庄及佛学本无二义,多有以庄学讲佛学,谓之“格义”。

        中国佛学:

        产自印度,冯先生总结了三点中国化,一是给佛学所谓空加以解释,使外界为“不真空”,符合我国对世界的实在论认知;二是认为佛的境界并非永寂不动,而是所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三是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可有“顿悟成佛”。

        程朱理学:

        道学家中,集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之大成,朱熹自成理学一派。

        阳明心学:

        始于二程,立于象山,成于王阳明。

         汉学家:

        认为宋明道学家讲之经学混有佛老见解者,故欲知孔孟圣贤之道真意,需要求之于汉人经说。实为道学之继续。

          儒释道,是我国宗教上三大家,而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三者也不断地相互影响甚至融合,其实归其本质,都是在探求精神的皈依和平和,殊途同归。诸子百家读起来是最让人心花怒放的,那个时代的灿烂思想一齐迸发在你眼前,而我独爱庄子的飘逸;而后出于大一统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无法再现那个时代;后来土生土长的道教、外来的佛教,又给了思想新的灵感;儒释道三家齐聚后,就开始慢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再后来,却无法成新意,也无法成系统,只能归于平静。到现在,你可以说出哲学老师、哲学教授,但是中国的哲学家呢?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愿请赐教。

         此书内容颇多,感想有限,值得珍藏和多读,对于专注力的培养非常有效,同时可以平和情绪。

  • 从中国哲学角度看国人的文化自觉

    作者:星尘 发布时间:2021-05-03 16:31:21

    《中国哲学史》大概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书里面,最难啃的一本,无论是它长达八百页的厚度,还是它关于哲学的内涵,都决定了这本书读起来不会很容易。

    再加上冯友兰先生在完成这本书时,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史料原文直接呈现在书里,这对于我们读者而言,绝对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同时如此大的信息量也让我们对先生的哲学储备叹为观止,要知道这本书不仅关于哲学,而且它还是“史”,是“中国哲学史”。这样一个玄妙而又全新的课题,到底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01.古代中国有哲学吗?

    要想阐述中国哲学史,首先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明,那就是中国有哲学吗?

    哲学这个词当然是一个舶来品,起源于外国。那是不是意味着哲学也是外国所特有的呢?既然冯友兰先生能洋洋洒洒完成一本《中国哲学史》,那这本书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古代中国当然是有哲学的。准确地说,早在哲学一词诞生之前,古代中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一问题了。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文学也是如此,早在文字诞生之前,文学就已经产生了,

    无论是文字还是哲学,都只是一个人造的名词,而非思想的滥觞。

    证实了古代中国是有哲学的,这本《中国哲学史》也算是师出有名了。但紧接着又有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该怎么编写中国哲学史呢?古代先哲的哲学论调固然有之,然而那些历史史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这给今人解读古代哲学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更遑论编写哲学史了。

    抛开史料之外,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企图编写中国哲学史的人们。那就是西学东渐的趋势。哲学一词起源于西方,而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哲学也一直被视为是哲学的中心。

    因此在编写中国哲学史时,很容易会受到西方哲学的干扰,这样一来,所编写的未必就是客观的中国哲学史,很有可能就成了西方哲学之东方映射。

    如果是这样,拿西方哲学思想在古代中国先哲思想中按图索骥的话,得到的结论恐怕会让中国哲学沦为西方哲学的附庸……

    由此可见,想编写中国哲学史,实在困难重重。然而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史》自出版以来就被奉为经典,至今依旧无可超越。因此即便它难懂,可只要得其皮毛,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就已经受益匪浅了。

    02.中国哲学史

    既为中国哲学史,那显然不仅要紧扣哲学这一主题,同时还要以史的形式呈现出来。

    《中国哲学史》基本按照中国古代社会的时间更迭顺序为轴,以此论述了各个时间节点,古代先哲(或称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

    在本书的开头,冯友兰先生先以哲学这一西洋名词切入,阐述了哲学研究方法以及各种性质。同时还开门见山地指出了中国哲学的缺点:

    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

    但同时冯友兰先生也指出

    此点亦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

    在本书中,中国哲学史自孔子讲起,这并不是说在孔子以前,古代中国就没有哲学,而是孔子率先将哲学变成了一种有系统的思想。

    自孔子始,诸位先秦思想家均有各自的哲学学说,因此均可以称之为哲学家。百家争鸣的局面见证了先秦文化之繁荣,同时也见证了先秦哲学之繁荣。

    同时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也基本为之后历朝历代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此后的哲学家们即便有新的哲学学说,大多也都由先秦学说阐发而来。

    或许我们也可以说,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史的高潮。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局面呢?为什么之后历朝历代的哲学发展,都再也无法达到先秦时期那般发达呢?书里面给出的理由是

    “上古时代思想言论之自由”

    。自秦朝建立以后,历朝历代的哲学家们再也得不到像先秦那般思想言论自由的氛围了。

    先秦时期,中国哲学史最为灿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以及其他学派的学说中都包含有哲学的成分,它们与西方哲学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孟子哲学中曾有关于人与宇宙关系的论述,透漏出神秘主义的倾向。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主流,这一时期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论开始有较完整的规模,《易传》及《淮南鸿烈》中所说是也。

    秦汉之后,佛学以及道学的兴起将中国哲学带入了新的时代,八卦方位、阴阳之数、象数之学这些全新的概念也随之出现。这些在当今看来或许有迷信之嫌,然而很多科学就是在这些迷信中产生的。

    南北朝之玄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道学以及明代之心学、清代之汉学,这些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哲学史的多种表现形式。这些思想无论有无新见,均需依傍古代哲学家之名。

    中国哲学史以清代作结,新时代的中国哲学还处于形成和创造之中,尚无卓然能自成一系统者,因此这本书以经学时代(董仲舒之后至清朝)之结束终焉。

    03.国人的文化自觉

    无论能不能具体看懂中国哲学史各个时期的哲学理论,读完《中国哲学史》之后,最起码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哲学思想的脉络和发展,而不是迷失在西学东渐的思想风暴之中。

    诚然,即便我们明白中国哲学古已有之,思想文化并不逊色于西方哲学。但在当下,西方中心论依旧是多数人的共识,无论是在哲学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对于这一问题,刘擎老师在新作《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中有详细的论述。

    所谓西方中心论,指的是一种思想偏见,将西方历史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标准模式,将西方的观念、理论以及价值看作优越和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知识。

    这一论调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而兴起的,但同样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中心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甚至这种批判在上世纪70年代就逐渐居于主流。

    然而这种对于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以及“中学西渐”的文化趋势容易让我们国人走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东方中心论”。

    正如刘擎教授所说,“西方中心论”的谬误不在于“西方”,而在于“中心”,我们需要反对和批判的是一切形式的族群中心主义,从而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和相互学习的关系。

    要想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的是“

    文化自觉

    ”精神。文化自觉的理论由费孝通先生提出:

    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

    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具备文化自觉的精神,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就可以帮助我们国人进行一次哲学角度的文化自觉,借这本书,我们能明白中国哲学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它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些并非是复兴古代哲学,而是让我们正确地看待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从而摒弃中心论,能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姿态接受不同的文化。

    这一点适用于哲学方面,同样也适用于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化和艺术。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字数超140,只能发这了

    作者:牛霸田 发布时间:2016-03-11 10:45:04

  • 不值一买:拾人牙慧+误导

    作者:满城月光 发布时间:2011-11-14 21:58:02

       本书从通俗角度来说,是像周公解梦一般通俗的。这是本书的优点吧!看的出最后几页彩图,作者还是用心去找的:比如各个颜色的象征含义举例什么的(但就算这样,它似乎也没什么代表性。欧洲人的蓝色袜子的例子,似乎对我们画中的蓝色没什么启发,你说呢?)

        个人觉得不值一买,原因如下:

    1、本书在思维上会误导人。书以可以读懂人心为噱头。但是,这本不是心理学的积极目标——或者说,是为了什么去分析人心?这才是关键的。也许引导读者去自我探索,才是对人有益的,而不是把心理学技术描画为妄想去揣测别人如何如何的雕虫小技。

    2、本书企图以通俗、快餐化的方式教授技术,却给人了很死板的一条条知识,让人不禁又想象到了周公解梦式的语言和逻辑。私以为,通过绘画对潜意识的分析不是那么死板、单调的模式化过程。更何况,书中所列知识的准备性如何,有待商榷。

    3、书中的例子,逻辑上有点搞笑。举个例子,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像画,眼睛往左看,那么说明XX,往右看,说明XX,往上XX,往下XX,朝观看者看,XX。一副太极拳打的极好。或者这画要画的很简练,嗯,那是画着的作画水平问题!而且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的XX,往往是消极的象征含义。这不禁让我有算怀疑。

    4、术语上极其容易误导人。如其中有“妄想症”、器质性精神病之类的术语,但是,仅仅凭一幅画的某一块的解释,就给画着判了死刑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一不小心就“得了妄想症和网瘾的”

    5、本书也不像其所宣扬的国内第一本心理分析书。第一本是严文华的《心理画外音》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14246/

    。还有吉沅洪《树木:人格投射测试》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27970/

    难道2009年后才是2003年吗?哈哈哈~~

    6、书的结构其实也没有突破上述两本书。价钱倒是差不多。

  • 一个贵族的死亡

    作者:春雨不眠 发布时间:2013-03-10 20:54:16

           一

           经常听人说中国现在的有钱人都是暴发户,不是贵族,培养一个贵族要几百年云云。今天的中国人对贵族这个词有一种说不清的迷恋。的确,自从满清覆灭,贵族这个社会角色已经消失百年了。 当今天人们刚刚积累了一点财富时,就开始惦记培养贵族,大概是潜意识里对结合财富和修养的一种渴望。

           其实一直觉得把“贵族”当成个事说挺可笑的,不就是钱权名堆出来的一张皮么——英国王室丑闻从来不断,小报爆出的王公贵族的聊天记录各种狗血不堪只胜于平头百姓,只有马蒂尔德那样的从没走出少女情怀的小市民才会对他们抱有财富和权力之外的幻想吧。古典时期的作家写出的讽刺宫廷的书都好几箩筐了,王子与公主的故事的价值约等于韩国偶像剧。

           总之,之于我,世间珍贵的东西有很多,但贵族二字从不属于其中之一。最好的注释莫过于贝多芬的话,“亲王殿下,您之所以成为亲王,是由于您的出身,而我,是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艰苦的努力才成为音乐家的。您要知道,世界上的王子会有成百上千个,而贝多芬只有一个!”在才华和智慧面前,贵族们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落荒而逃。

            不过,今天突然有一个转变,一个人让我重新认识了贵族的含义。

           二

           缘起是在图书馆读了一本传记,似乎若有所悟。这是我长久以来喜欢的一个作家——茨威格。国内关于他的传记不多,很难得在这边看到一本记述他生平的画传,激动得我从书架最底层抽出这本书时用力过猛以致大脑缺氧,眩晕了好一会儿。

           其实对文学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茨威格算不上大家,也不算一流。不过他的作品有独特的魅力——今天走进任何一个稍文艺一点的中国书店,都不难在一堆畅销书里找到茨威格的作品,注意是畅销书,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没有几个如此。(在万圣看过一本刚翻译成中文的茨威格遗作,还有在巴黎客流量最大的一个书店,特意把茨威格的作品摆在最明显的位置,还都是最新的版本)他的文学成就在此不议,且说说他和贵族的关系。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好玩的问题,如果古今中外所有男人随便你选,你会选谁? 我意淫了一圈,最终决定选茨威格。过去只是对他有种模糊的好感,今天联系到贵族这个问题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对他情有独钟——茨威格这个人身上有一种非常高贵的东西,造就了他对真善美无与伦比的追求,换言之,他是一个绝对的精神贵族。

          看到他,就明白了贵族贵在何处。

           一个真正的贵族,生于锦衣玉食之中,从小处处优渥,爱多的可以随意挥霍,从没有任何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以至于形成一种天真的近乎于幼稚的善。他从没有机会知道,失去优越的环境,这种善就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可他们中的很多,福气太多,楞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认识到这点——他们从来什么都不缺,从来不需要争也不需要抢,他们周围充满了一群靠他们吃饭的人,因而见到的永远都是鲜花和热情洋溢的笑脸,他们不能想象,一个生于贫贱之家的孩子,早早就击碎了对生活的某种幻想。

         说到底,真实的世界从来不曾暴露于他们的眼前,因而,这种纯度极高的、近乎理想的善,得以保留在他们身上。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这些人是一种罕见的标本,当之无愧的高贵。(文学作品里的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里的梅什金公爵,陀氏这样的社会最底层称呼他们为——白痴。)

            茨威格正是一个这样的贵族。生于维也纳的富商之家,照片里的他从来都是一身从容、坦然的贵气。他眼里少有这个世界的丑恶,笔下从没有坏人(故事展开完全围绕情感和意志)。他非常善良,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他对“同行们”(额,这个词,顿时想到了GDG...)豪不吝惜的赞美。

           真诚的赞美,有时恰恰是一个人能给出的最慷慨的礼物。只有一切皆备于自身、善良自信而又有安全感的人,才能常常给出这份礼物,最难的便是赞美自己的同辈(让我夸茨威格容易,让我夸一个朋友恐怕会词穷)。茨威格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一一作传,用到那些他小说里都少用的炽热词句,没有一丁点私心,好像人类赞颂自然时那样的坦然。读高尔基写茨威格的文章,两颗心灵之宽广,两个灵魂之丰沛,让人叹服。

     

           三

          “贵族”是外来词,中国人称之为“富贵”,对贵贱二字有自己的解读:“平时观其所好,贪虚荣者必是贱相,以贵者不必求贵,惟其贱是以求贵。”贵者是无需自言的,更无需踩着别人抬高自己,他们永远是满足地、怡然地凝视着这个世界。不过,没有纯粹的福祸,福兮,祸之所依。

           茨威格是犹太人,晚年为逃离纳粹的魔爪避世于巴西。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各种惨烈与丑恶让他再也无法陶醉于精神的温柔乡。现实的世界,以战争的的方式,毫不留情地入侵了他,一点点击碎那套理想主义的世界观。其实现实常常如此——如果你对生活抱有某种错误的幻想,那么生活就会用血淋淋的事实一次次教育你。欧洲的噩耗不断传来,无数的同胞死于集中营。茨威格痛感昔日的欧洲已死,身处遥远的南美如同孤魂野鬼,和妻子绿蒂相拥服药自杀。

           读读他的绝命书,“我这个人过于性急,要先他们而去了”,连死都那么从容。

           茨威格自认为不能接受欧洲的“灭亡”而情愿自杀。依我看,真正让他绝望的是这个真实的世界——世界与他相安无事了几十年,或者说欺骗了他几十年,直到他已经要安度晚年时,终于揭下面具,一露真容。他毕生追求的那些爱与美,以及理想主义的世界观,瞬间轰然倒塌——生活总归还是教育了你,只是有点迟。于是,他选择了自尽——茨威格是一个真正的贵族,他宁愿自我毁灭,同时处死眼前这个世界,也不接受违背他理想的一切。

           好一出贵族的悲剧。

     

           四

           写到此,不能不提另一个人,那就是茨威格深深赞美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关于另一个贵族的故事。

           后者虽身处社会底层,却是茨威格不折不扣的soul mate。他笔下的梅什金公爵,纯洁的如同一捧雪的年轻人,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地被蹂躏,被撕裂,无数次地从泥淖中爬起来仰天长问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为何弃人间于地狱。梅什金公爵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化身——陀氏这个人太奇异,原因在于上帝给了他一条贱命,却给了他一颗金子般高贵的心。一颗贵族心本该配上一条贵族命,上帝的的低级错误造就了这个作家一生难解的苦难和不幸,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不过,这颗心的生命力之强是上帝没有料到的, 以至生活无数次的毁灭都没能阻止它的跳动。最终,生活妥协了,放手了 ,还给作家他与生俱来的高贵,也给他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疯癫。让一个疯子和一个贵族从此同居一身。

      

         

           五

           一眨眼就写到凌晨四点,眼看要东方既白了,不如就此搁笔吧。

           闭上眼睛,一个个身影从脑海中掠过,如流星划过夜空,如尼采所说,瞬间即是永恒。

           茨威格,陀思妥耶夫斯基,黑塞,罗曼•罗兰……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无一不是精神上的贵族和巨人。 然而,生活终究是吝啬的,没有赐予他们多少幸福。他们饮的是苦水,吐出的却是甘露,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小溪滋润着人类的心灵, 尤其是那些他们的同类。

           今天的世界里依旧有这些精神贵族的踪迹,然而,他们的命运不曾改变,注定要一次次接受生活的洗礼,一次次绝望,一次次幻灭。他们多像是生活的弃儿,多像基因突变的怪异产物,多像黑塞笔下的荒原狼——永远是异类,永远在人间的异乡流浪着。

          谨以此文献给茨威格。

                                                         

                                                                2013年3月10日 清晨

  • 梦已离开,笑容又回来

    作者:张躲躲 发布时间:2015-01-15 12:50:22

    喜欢雅克•桑贝的漫画是从《小淘气尼古拉》开始的,然后是《戴眼镜的女孩》。如果说丰子恺笔下的孩子质朴、懵懂,最“中国”;那么桑贝笔下的孩子就是浪漫、天真,最“法国”。《爱脸红的马塞林》不像尼古拉那么淘气,不像眼镜女孩那么梦幻,他有点儿自卑,有点儿孤单,因为与众不同而郁郁寡欢,直到遇到命中注定的爱打喷嚏的雷内才把幽闭的世界敞开了一扇门。

    这是一本描写友谊的书,读故事的过程难免会想到自己的经历。我小时候也是个挺孤僻的小孩,不爱说话,不会争宠,整天看书写日记,几乎没什么朋友。早早戴上眼镜的那份自卑感更使整个人显得离群索居。班上甚至有人说,除了班主任,没人喜欢我。在叛逆成性的孩子心目中,这简直是被判了无期徒刑。

    后来班上来了个转校生,是个很漂亮的女孩,能歌善舞,喜欢穿漂亮的裙子,有一根黑黑长长的辫子,班上所有人都喜欢她。她竟然主动对我说:“你的字写的很漂亮啊!哇,你抄歌词的本子做得很漂亮,是你自己画的嘛?”就像是沾了明星效应的光,班上其他同学开始发现我能写能画,还有超强的记歌词的本领,我不知不觉就成了他们的娱乐前沿阵地,也渐渐有了一些朋友。但是关系最好的,永远是那个转校生。我们相约一起上学,放学后一起回家写作业,周末一起逛街买零食,她像一个小仙女,用魔法棒点了我的额头,我这个“四眼书呆子”就看到了无比美妙的新世界。

    后来我读高中考大学,那个朋友读了中专早早参加工作。加上各自家里出了一些变故,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在后面的成长岁月里,我发现了一些看起来比友情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金钱和地位、荣耀和掌声。浮华的东西散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我觉得活在那些东西里我就不会孤单了。我永远不缺朋友一起看电影、购物、聊减肥打扮,可是每次聚会散场之后心里总有个空洞填不满。我渐渐知道后来这些“朋友”之间无论多亲密,都会有一些攀比、较劲、不服气。我们活得很累,我们交往的很累,我们推杯换盏之后又会大骂彼此“不过如此”,我们笑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开心。那时我意识到,我耗尽青春去苦苦追求的,不过是个华丽的梦。

    梦醒之后,回忆复苏。想到很多少年时代的小伙伴,无忧无虑,带着愚蠢的美好。惊喜的是,我们在走散十几年之后重新取得联系。一切都那么熟悉,聊起那时候办家家酒一样喜欢的小男生,聊起对张信哲伊能静毫无道理的喜欢,聊起各自的生活轨迹。其实我们走的路完全不一样,但是竟然能够畅所欲言,心领神会。那种心中毫无芥蒂、只愿你过得比我好的善意让人温暖得想掉眼泪。

    她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很棒!我一直知道!”

    我没有那么棒,但是我知道她是真心对我好。在我心目中,她也是最棒的,她依旧漂亮,是巧妇,是辣妈,我们都经过岁月打磨之后变成了优秀的样子。这是天真无邪时种在心里的默契,芬芳醇香。年轻时我们总想飞得更高、看得更远。万水千山走遍,回过头来看看,有几个人能够留在你身边?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看《爱脸红的马塞林》时随着老友重逢几乎要热泪盈眶。雅克•桑贝是个坏蛋,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故弄玄虚地说:“接下来比较灰暗,会是个悲伤的故事。”我吓惨了,以为那对真挚的朋友真的会像其他所有人一样让岁月冲开紧握的手,放开他们最珍贵的东西。

    还好,没有。属于彼此的,即使偶尔在时间的洪荒中走散脚步,也会在某个命中注定的瞬间再次殊途同归。

    梦已离开,笑容都回来。我的伙伴呀,你还是那么可爱。

  • 媒体及专家评论

    作者:心跳 发布时间:2012-11-27 10:09:13


下载点评

  • 下载快(948+)
  • 赞(366+)
  • 三星好评(364+)
  • 排版满分(768+)
  • 无多页(378+)
  • 书籍多(438+)
  • 四星好评(3310+)
  • 不亏(6109+)
  • 速度慢(1046+)
  • 一星好评(734+)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38:4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步***青: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28:59 )

    。。。。。好

  • 网友 冉***兮: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28:57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仰***兰: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5:4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29:1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濮***彤: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0:30:1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国***芳: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1:18:03 )

    五星好评

  • 网友 养***秋: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04:4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权***波: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40:1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菱***兰: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5:07 )

    特好。有好多书


同作者:冯友兰的书籍:

  • 中国哲学简史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知行合一 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冯友兰【正版图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哲学简史【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哲学简史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双语对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西南联大哲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精装版)(套装共2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哲学简史 长江文艺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意大利国情概况 徐映 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古吴轩出版社的书籍:

  • 一生的资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儿童情绪管理全书 培养孩子情商性格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行为认知正面解读情绪儿童心理学语言艺术教程训练家庭教育畅销书籍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儿童情绪管理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儿童时间管理全书 培养孩子情商性格妈妈不打不骂如何教育男孩女孩培养孩子好习惯好品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家教育儿畅销书籍排行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儿童时间管理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6~12岁儿童好头脑养成书 亲子育儿家教脑力训练强化孩子的语言记忆数字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创造力增强孩子学习能力父母育儿书籍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父母话术训练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父母话术训练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儿童健康管理全书 培养孩子情商性格妈妈不打不骂如何教育男孩女孩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书籍正面管教家庭教育家教育儿畅销书籍排行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白居易传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哲学/宗教” 的书籍:

  • 山洋指迷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佛教十三经注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冥想的艺术:学会如何从中获得身心健康(一部关于冥想的西藏之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本源与意义 前期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梁家荣 孙周兴、冯俊【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生命本身的政治:21世纪的生物医学权力和主体性,没开封【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蜥蜴脑法则【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太乙金华宗旨今译 密传仙人丹功秘练法本 冯广宏【正版保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 (爱尔兰)佩迪特 著,于明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马元龙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哲学” 的书籍:

  • 教育漫话(汉译名著本)[英]约翰·洛克 著 徐大建 译 商务印书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本源与意义 前期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梁家荣 孙周兴、冯俊【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重组音乐课堂:走向开放的音乐教育哲学自营同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马元龙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英美语言哲学概论 涂纪亮 武汉大学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东方与西方:道家与犹太哲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福泽谕吉思想研究:以东亚现代化为中心 青年学者文库 贺雷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西哲学入门 胡骄平,刘伟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齐泽克的笑话无皮【正版保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哲学知识读物” 的书籍:

  • 哲学起步 (本书荣获2018第13届“文津图书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汉译名著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维特根斯坦读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易经的奥秘.2(精装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译文经典精装系列·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睿文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瞧,这个人——人如何成其所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智慧宫丛书014·世界是如何思考的:一部哲学全球通史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众哲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万千教育·读图画书,学批判性思维:3-12岁儿童思维培养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喜欢"中国哲学简史 全两册冯友兰作品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人生哲学经典书籍哲学史教程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书籍 非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生哲学阅读课外书籍 哲学史教材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哲学入门书籍中华书局"的人也看了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