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类型:大型综合性专业出版集团
成立时间:1952年
简介: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国内知名信息出版内容提供商,经过71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机械工业出版社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和服务体系,产品涵盖图书、期刊、数据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是集纸介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为一体,研究、出版、培训、印刷、发行、分销纵向一体化的行业领先的多领域、多学科、多媒体的大型综合性专业出版集团。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在线购买
PDF下载地址: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PDF下载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二彤【胡】了 发布时间:2015-04-21 18:53:31
太好看
-
作者: 编辑部牛小姐 发布时间:2020-02-12 09:55:42
去年双十一下单《鼠疫》,是为加深对加缪思想的理解。然后就内蒙古发生鼠疫接着进京,造成一定恐慌,那时还没有看,结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漫长的假期被困在家中时读完。本来加缪写鼠疫是隐喻,影射的是战争,但他也说了:鼠疫就是生活。没想到今日能把《鼠疫》直接看作预言,今时今日乃预言的实现,而且加缪明显太温和了,现实比他描写的鼠疫下的人生百态程度更甚,更激烈,更美好,更不堪。
-
作者: 赵小Suo 发布时间:2011-11-23 14:23:20
京东的奖品,还挺帅的。
-
作者: 何詩詩 发布时间:2022-04-03 18:47:33
稿件不足以为“文学”
-
作者: 一个喜桃 发布时间:2019-07-02 00:15:32
一个优秀的成功律师也必定是一个厉害的市场营销人才。我开始思考,对于非社交型的人来说,做律师是不是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应该做出改变,如果可以。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喜欢的唐诗之旅
作者:匪廢費·老 发布时间:2009-06-19 10:56:08
赖瑞和先生的《杜甫的五城》,其实是在10年前写成的。我当时是被他的书名所吸引,因为我自己对杜甫兴趣浓厚,拿到书之后才发现,原来副标题是《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杜甫的五城的探访,自然也谈不上是严肃的学术著作。可是,我仍然被严重的吸引了。
赖瑞和先生记录了他的从1989年到1993年在中国大陆行走的记录,他本身就是主攻唐史的,既然是“读万卷书”,所以更要“行万里路”,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在那个时代选择用火车旅行的方式去寻访曾经烜赫一时的唐代历史,拨开历史的迷雾去寻找那些足以印证自己知识的证据。在内容的编写上,也并非完全按照出行的时间顺序,而是也参考地域特征加以编排,并详细的交待了一些背景和一些印象深刻的琐事。
此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宣扬了一种理念,以我观物,我见即我得,用私人写作的方式记录下那些掩埋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渐渐失去色彩和温度的文化遗迹。写作的手法完全是日记体,并不见学问的卖弄,写实的叙述风格,区别于我们目前所见的有些矫情的游记,动不动就沉浸在历史的感悟中不能动弹,恶心得紧,也没有搬出学者的身份来炫耀,动不动就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衡量它的价值和地位,比如《文化苦旅》一类的,也区别于我们看到了依附唐诗宋词的旅行书,比如《唐诗之旅》、《宋词之旅》,缺乏足够深厚的学养积淀。尽管,不得不指出,《杜甫的五城》具有太多的时代烙印,很多作者描写的场面已经不可能复现了,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之所以特别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个跟我本身的专业有关,我主习唐代文学,尤重杜甫,自己也是一个喜欢游走的人,自己也在铁路边长大的,很多赖先生所描绘的场景都觉得历历在目,可是年轻的时候,在我还没有迈进古典文学的大殿之前,我没有刻意去联系文化遗迹的重访,不过近年来倒也密切重视这种实证式的学习和教育法,能够在行走的途中去沉淀一些哲思。像我自己开设的《唐诗专题》,就是通过六条旅行线路去重现唐诗的妙不可言,虽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前段时间,在申报《杜甫研究》的精品课程,有一块是设计出杜甫的行经路线,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从河南巩义出发,漫游吴越、齐赵、梁宋,困游长安,西走秦州同谷,经蜀道入成都,流寓三台、阆中,再顺江而下,到云阳奉节,出峡到江陵,最后在湖湘一带结束行程,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壮举!“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我也要这样~现在似乎用火车旅行,是budget tirp,选择飞机出行更多一些,不过那种属于火车的况味,大概需要一种心境。
另外还有一本《坐火车游盛唐》,是赖瑞和先生的私人照相本子,很有意思。希望有机会,赖先生能够再次出游,以前到了格尔木就没法进藏了,现在坐着火车去拉萨,去感受一下文成公主当年的路线吧:)
附一张自己走过的铁路图:)
https://www.douban.com/photos/photo/2301151403/
-
不是闲愁
作者:陆秋槎 发布时间:2009-12-08 18:29:08
若说《女生徒》这篇所讲述的只是些无凭的闲愁,未免有些草率了。《女生徒》的一文在牵缠反复中不断强调的东西,是一种极端的自卑与自哀。当其它一切悲哀之人、一切苦难之承受者,都被看作是值得羡慕的,我们只能认为主角对自身的关注与厌弃都达到了某种无可复加的程度。如果能被规训就好了,如果能被某种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好了。这样的感慨并非不识愁苦的强说,而是一种极度率真的判断:常理的那些对幸福与不幸的标准于我何有哉?即使是这样,我全然未觉幸福。我其实很不幸吧。——这样的判断非率真之人是无法做出的。而诸君或觉得这过于矫情了,只是因为诸君已经失却了这份目空一切的率真。
私たちみんなの苦しみを、ほんとに誰も知らないのだもの。いまに大人になってしまえば、私たちの苦しさ侘びしさは、可笑しなものだった、となんでもなく追憶できるようになるかも知れないのだけれど、けれども、その大人になりきるまでの、この長い厭な期間を、どうして暮していったらいいのだろう。
(翻译从略)
诚然,我们的愁苦是不为外人道的,我们的愁苦在来日追忆时只是可笑的。然而我们切身地愁苦着。仔细想来,驳斥这种哀愁的理由无非两个:更不幸的未来或幸福的未来。若未来会更不幸:一如他人之不幸,一如那些丑陋而曳尾于涂的卑琐者那般不幸,一如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能怀高傲以付死之人般不幸,若斯,则会视今日之愁绪为无关痛痒的蝉鸣。若未来会幸福(尽管太宰在全文中都未能解道何为幸福,暂且让我们就这样设想一下未来的幸福),一如文中的登山譬喻,像那些人所教导的那样,熬过今日之哀愁,明日定当幸福,如山巅之风景须戮力攀登才能一睹。若斯,则今日之愁绪将被纳入某套大而无当的人生理论:愁绪是前往幸福的通路。追忆之际,这些也可全然视作被击溃的强虏,抑或是耻辱台上的供物。
然而今日的我们确乎悲哀着、自哀着。这是世间何等不幸之人、来日何等沉稳之自我都无法否定的东西:关乎我而笼罩此刻的哀愁,仅仅关乎我且仅仅笼罩此刻的哀愁。
-
谨慎购买
作者:第三天 发布时间:2006-03-25 21:50:00
总体上来说作者在.NET方面可谓是个高手,不过如果SAF仅仅只是对.NET已提供的服务的简单技术包装就难免有些淡薄了,尤其是在某些方面的处理-就拿其异常框架的设计上实在不敢恭维作者的思路,其主要的问题是
1》对于事务的在框架中的位置,作者的概念首先是非常的模糊的,更不要说再去设计框架的问题。
2》对于SAF.Transaction中对业务方法与客户程序的分离的做法值得思考(个人认为这其事务框架设计的失败所在)。
3》即使者的这样去做,作者在TransactionManager的方法设计上也根本没有按照OO的思想来设计。
4》对于由于并发而引起的数据不一致问题、事务的隔离级别的设计也是非常的失败。
所以个人觉得-谨慎购买!
-
丁珂文 | 斯图亚特·霍尔的“后殖民时刻”——兼评《斯图亚特·霍尔文集》
作者:理一分殊 发布时间:2023-12-06 13:08:22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11期。
【导读】《斯图亚特·霍尔文集》的出版,为中文读者带来了一份较为全面的、资料索引性的霍尔作品清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霍尔从参与英国社会重大议题的论争中解放出来,将关注视野移位到全球化流散状态下的种族、族性问题。从某种角度看,这既是其对早期文化研究建构时期提出的思想所做的修正性延续,也与其专属的“身份”经历等有着密切关系,为此也就有了一个“霍尔的后殖民时刻”。本文着重解析了中文文集后3个单元中的相关作品,对霍尔文化研究工程后期的诸多概念与问题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 后殖民 身份
01
每每捧读932页的《斯图亚特·霍尔文集》(2022),厚重的触感与封面上霍尔深邃如炬的眼神似乎能穿透时间,将我们带到之前发生的许多事件中。记得2014年6月我们一行随黄卓越先生一起赴伯明翰大学参加CCCS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在提前约好的一次聚谈中,戴维·莫利把一份由霍尔最后敲定的文集选目清单交到黄教授的手上,这个细节意味着他们想要在一起办的某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在中文版文集的前言部分和《斯图亚特·霍尔的遗产》[1]4一文中,黄卓越教授曾就“霍尔的清单”之由来有了回忆性的追缅,而这一几经峰回路转的历程也在戴维·莫利2018年于杜克大学出版的《斯图亚特·霍尔基要文集》的前言部分得到了一些补充性的印证。莫利忆及其2010年在结束了北京之行后向斯图亚特汇报了中国同仁正在计划编纂他的文集一事,并向霍尔转交了黄卓越教授已经拟定的一份论文清单。为此,霍尔开始在尼克·比奇(Nick Beech)的帮助下拟出了另一个包含70多篇文章的“长清单”(long list),以便能够在两份目录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2]其后每次与霍尔见面时,他们都会继续探讨论文集项目,在清单中增增减减。莫利表示文集的形成与构架如果仅仅用抽象的知识术语来介绍是不完整的,恰恰是这一次次与霍尔的对话,这一幅幅微观叙事的画面,形成了一个由斯图亚特·霍尔本人负责、众人参与其中的成书之路,这样的说法当然适合于后来面世的中英文两个版本。在正式出版时,中文版署名由黄卓越与莫利共为主编,英文版则由莫利单独署名。
02
由于翻译时长和出版流程上的迟延等多重原因,英文版论文集于2018年先于中文版问世。中文版原定有36篇论文,后考虑到有2篇已收入其他译本,最后定稿时简化为34篇,英文文集两卷本共收录了23篇霍尔的代表论文,其中相重合的篇目有16篇。莫利坦言霍尔的许多文章跨越了边界,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广泛而复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按主题或专题划分的原则都会显得简单化。为了使文集的内容相对完整,能够代表霍尔的主要兴趣和成就,同时又需要限制其总长度,使其能够作为一个可出版的项目来管理。由此,莫利和黄卓越先生都表示最终不得不在众多杰出篇章中遴选割爱,然而两个选本也由于编辑意图上的某些差异,以至造成了在最后成形时所呈现的同中有异的格局,比如,中文版将全部收入文章划分为7个大的主题单元,而英文版只分为2个大的单元,并在其下再做更细的分类。
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在《斯图亚特·霍尔的声音》(Stuart Hall’s Voice: Intimations of an Ethics of Receptive Generosity,2017)一书中援引法农的箴言,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不是在他的行为之中,而是在他的风格之中”,霍尔的言说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斯科特将霍尔的知识风格描述为一种“倾听的自我”,而霍尔则是此番“倾听与接受的代理人”[3]。黄卓越先生认为,基于霍尔对所有模式化理论的质疑及强烈的场域性意识,“他在更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是一种‘辩说’的方式(尤其表现在其后期)……是‘在辨析中前进’”,在对文化研究工程的论述中,霍尔同样拒绝对这一学派做闭合式的理解,由此而使他的叙述呈现出一种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但又不同于解构主义的走向,而是“依然会有必要的聚结,设定出必要的‘标界’(stakes),尽管这种聚结仍然是由多样性而构成的,并会沿着某种有所限定的逃逸线逐步向前移动”[4]。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中文版相对突出了霍尔前后思想渐次展开的线索,更多地保留了霍尔早期的一些重要作品,展示了其理论视角的整个流动过程。这些论文大体包含在前4个单元中,后3个单元则主要收录了其80年代中期发表的有关身份、族性与多元文化、世界主义等的文章与访谈。为方便起见,也可使用学界笼统称谓的“后殖民主义批判”的范畴去表述之,尽管霍尔不一定完全认同这样的归类。
英文版拟出的两个大的主题单元:一为“文化研究的基础”(Foundations of Cultural Studies),从而以这样一个概括性甚强的命名将霍尔于80年代中期前的一批论文均辑入其中(个别属后来的回眸性文章),选目上显然要比中文版少,只是突出了文化研究建立与发展时期的一些基本思想;二为“身份与流散”(Identities and Diaspora),主要收入霍尔80年代中期之后的论文,从篇目上看,似相当于中文版的后3个单元。在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两种版本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但莫利将后一大单元作为整卷单独列出,想必也有特定的用意,这与霍尔思想与学术的转变以及在约30年时间的后半生中将主要的精力均集中于此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这种论述主题上的转变,并未离开霍尔在“辨析中前进”的一般性话语策略,然而也反映出其对整个国际思想转换背景的一种深刻思考,1985年前后,霍尔发表了《“后现代主义”与“接合”》《最小的自我》《论新族性》等多篇重要的论文,由此而正式启动了他下一个阶段的思想旅程。也如同他在《关于流散的思考:海外乡愁》一文中所述:
正如我们表明的,它正在打破的,恰恰是旧式的中心—外围与国家—民族主义—文化的模式。那些受到全球化、多样性和混杂性等力量威胁的新兴文化,或是在现代规划中失败的新兴文化,均想在它们民族主义的碑文周围封闭起来,建造起重重防御之墙。我们的选择之一不是要保持封闭的、单一和同质性的“文化归属”模式,而是要拥抱更加广阔的、正在转变中的全球文化——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博弈。这就是“流散”的路径,是一个现代民族和现代文化的必经之路。[5]
这里涉及的问题相当多,如果说霍尔前期的研究仍有一个类结构或类本质性的指向,比如,他在该期所带领的文化研究仍局限在“英国性”这样一个“国家—民众”“民族—民众”的限定性框架中,那么至后来,即在全球化的意义博弈已经全面展开的情况下,过去的视野就显得有些局促与“封闭”了,因此而需要大幅转移话语的策略,打开一个国际化的维度,探索一些被我们过去所遮蔽的而又已被新的潮流推向前台的问题。正如我们所见,无论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的选目,都大量地摄入了与之有关的这些篇幅,有许多霍尔的论述均是国内学界未曾译出与谈论的,而我们认为,有机会阅读霍尔文集的读者可对之做些重点的关注。
03
对种族、族性、身份、流散、全球化等问题的关注是霍尔后期文化研究工程的一个重点,也是新千年后引起西方学界广泛回响的一个热点。[6]中文版论文集选取了14篇上述话题的代表性论文与访谈,英文版《霍尔基要文集》第二卷则是以“身份与流散”为母题选取了10篇。在后殖民主义这样一种宽泛的主题下,霍尔并非作为一个一般的参与者做一些重复性的呼应,而是以自己特有的视角介入其中,因此而能如往常一样散发出特有的思想魅力。从某种角度看,这既是其对早期文化研究建构时期提出的思想所做的修正性延续,也与其专属的“身份”经历等有着密切关系,为此也就有了一个“霍尔的后殖民时刻”。
1.从最小的自我到流散知识分子的形成
作为学生时代从金斯顿迁移到牛津,并最终定居在伦敦的一位外来族裔,霍尔的前半生是一直以著名的英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参与到多场重大问题的论争中的,这可以看作一个他的“旧我”。然而在《最小的自我》一文中,霍尔开始谈论自己,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对于边缘的聚焦真的就是典型的后现代体验吗?”由此我们看到时代已悄然地改变,特别是当霍尔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出发点来思考“我是谁?”“我在何处?”“何处为家?”等问题时,其对身份与流散、殖民与后殖民、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独特判读与解析便开始浮出水面。
在《最小的自我》中,霍尔展示了一个带有强烈弥散感的、碎片化的移民社群的全新体验,在这一充满“自我”移置叙事的场面中,竟然没有一位是纯正的英国人。霍尔发现旧式的民族主义或民族身份话语已无法在此适用,“宏大叙事”将自我建构为一个完整性实体的语言也是站不住脚的。承认差异,承认“身份”不可能具有完全统一的意义,承认身份的杂多性,成了霍尔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并放眼后殖民视域下普遍身份问题的准绳之一。在他看来,“最小的自我”是一种在精神、文化和政治上始终变动不居的身份,因此,它“必然属于一种接合政治学,亦可将之看作一种霸权式规划的政治学”。他在后来的许多文章中都以“以身说法”(自传)的方式来说明自己身份的这种杂多性,比如,访谈《流散知识分子的形成》(1996)、访谈《在家与不在家》(2008)等。霍尔坦言他的多种族原生家庭在文化上时刻上演着殖民化语境下当地人与宗主国之间的冲突剧。出身有色人种下层中产阶级家庭的父亲期望融入英美侨民社会,种植园环境成长的母亲更是对殖民权力有着习惯性的认同,而浸润在英式学校教育下的青年学生霍尔则在牙买加独立运动发展时期成为一个反帝国主义者。姐姐因恋爱问题(涉及种族、阶级差异而不被父母接受)而导致的精神失常成为霍尔的一种创伤性记忆,让他认识到结构就是我们的生活,结构性的问题与心理—情感、认同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公共自我与个体自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这一事件也成为促使霍尔逃离家庭、最终移民他国的关键事件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霍尔充分地将个体自我的身份放置于历史与地理的场域中去解构,但他并没有局限在解构主义的狂欢之中,而是仍然认为身份是由场域所规定,并在链接(接合)中占据有一个特定的位置。
在霍尔看来,考虑身份认同时,我们需要警惕某种本质主义的“定位政治”。霍尔援用德里达临界思考或间隔思考的方式,认为身份这一概念正是在不断位移与倒置中被多重书写的,它“在颠倒与突然出现之间的间隔中进行‘擦除’式运作”。霍尔在考察了关于“身份”概念的多种解读,与拉克劳、斯蒂文·希思(Stephen Heath)、福柯、朱迪斯·巴特勒等进行了知识对话后,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场域性、接合政治学的身份话语,即“身份是在表征之内而非表征之外构成的”,它与全球化的进程相关,处在一种与现代性以及被动或“自由”的移民浪潮的波动之中,身份观念并不是本质主义的,而是策略性或者场域性的,“它们浮现在对自我的叙事化过程中”。在霍尔看来,我们需要将身份置于特定的历史与体制场域中去理解、去阐释。身份的出现与特定的权力模型的运演有关,因此更应当将之视为差异与排他的产物。
常居英国的霍尔一直以“熟悉的陌生人”自居,“经过殖民教育的铺垫,我从内部了解英国,但我现在不是‘英国人’,永远也不会成为‘英国人’”。他多次援引西美尔之言,“一个陌生人能洞察他在哪里,这种观察是本能地生活在这个地方和文化中的人所不具备的”。他谈到了亨利·詹姆斯文学作品中具有流散的想象力;在说起乔治·莱明的《放追的快乐》与萨义德的《不得其所》时表露出了深沉的共情;称“如果你不得其所,没有归属感的话,左派可以说是一个家”……在谈及创作《监控危机》时,提醒人们“阶级是种族存活的方式……它们是相互依存,又不完全一样”。在种族身份与阶级身份的杂糅中,霍尔常常有一种不得其所之感,这种感觉也贯穿于他的自传《熟悉的陌生人:两个岛屿的生活》(Familiar Stranger: A Life Between Two Island, 2017)[7]一书中。
2.两个岛屿的生活——加勒比身份协商与“英国性”(Englishness)
在中文论文集第五辑到第七辑的多篇论文中,霍尔走出了个人的微观叙事,往返于加勒比群岛与英伦半岛之间,在英国这一国家话语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战后新移民的种族特性,并探寻一种不同于种族主义定义下的、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被“英国性”接纳的“新族性”(New Ethnicities)的可能,从而也为他的身份研究与后殖民研究增添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此,也可看到他是如何通过延伸与调整早期的文化研究的思路来走出“新的一步”的。
《葛兰西与种族和族裔研究的相关性》(1985)一文中,霍尔曾这样评论葛兰西:“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学院型或者学者型的理论家。他自始至终都是意大利政治场景中的一名政治性知识分子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理论’写作都是从他对自己的社会和时代的有机介入中发展起来的,不是为了服务抽象的学术意图,而是旨在‘为政治实践提供知识’。”事实上,将这番话中的意大利替换为英国,便是霍尔自身的写照。在葛兰西那里,“霸权”成为一般性的分析性术语;在霍尔那里,霸权“除了仍具有不同社会力量通过协商而建立‘共识’的含义之外,更将之转换为了一种具有结构性(话语与历史的)、移位性、日常化、多层面化等含义的命题”[1]6。尽管葛兰西没有在当代的意义上论及种族、族裔或者种族主义,但他“描述性”(descriptively)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后殖民视野中情境化理解种族的可能。莫利更是指称这篇文章为《基要论文集》第二卷的大部分内容设定了理论框架。
霍尔在以身说法探讨种族身份问题的时候,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身份的“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也发现了有色人种在英国本土被定位为“无法言说的、隐匿不见的、处在具有统治地位的白人审美与文化话语下的‘他者’”。这种被安置的边缘化状态,令霍尔再度思考英国社会那套严密而具体的政治文化管控、治理与规范的表征体制(regimes),并希望在其外发现一种种族与肤色混杂的“新族性”。在《论新族性》一文中,霍尔认为“族性”一词应该从其原来的位置中脱链(dis-articulated),新的族性观念正在黑人文化生产的话语与实践之中被建构,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政治。如同保罗·吉尔罗伊所言,“英国的国旗下也有黑人”。“非裔英国人”的存在,以及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差异性和文化多样性,正在改变着“英国遗产”。英国不光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政治实体与地域实体,更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称的“想象的共同体”[8]。在《谁的遗产?——未决的“遗产”,重新想象后民族》(1999)一文中,霍尔称“即便英国这样所谓的‘公民’国家也被深深地嵌入了特定的‘族裔’或者文化意义中,从而赋予抽象的民族观念以活生生的‘内容’”。英国的遗产成为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成为英国版传统的集体表征,成为关于英国美德词汇表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此外,关于撒切尔主义,霍尔宣称“文化种族主义一直是其最强大、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不为人知的力量来源之一”。霍尔认为,这种文化种族主义源于围绕对英国殖民主义和帝国的浪漫化理解而形成的白人民族主义。正如霍尔所说:“帝国来来去去。但大英帝国的形象似乎注定要永远流传下去。帝国旗帜已在全球100个不同的角落被拉下。但它仍然在集体无意识中飞翔”。用霍尔的话说,这导致了一种将白人精英、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联系在一起的民粹主义,形成了一种“带有本能道德主义的本能爱国主义”。因此,这种文化种族主义是基于白人和英国人的混为一谈,这样,黑人和其他非白人群体就从公民转变为不受欢迎的移民。
3.多元文化问题与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全球化
当其他人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修辞标志着英国白人终于接受了殖民主义和非殖民化在他们中间产生的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方式时,霍尔表示反对。他警告说,当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者坚持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拥有相同的相对价值时,他们就复制了帝国的逻辑。毕竟长期以来,“社群共同体”使英国能够通过将不同群体划分为种族、部落、种姓或宗教团体并使之本质化地来统治其殖民地。霍尔主张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不同的、后殖民的理解。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必然总会涉及不止于一个群体之间的实践与争议。“因而,需要有某种框架,使得各种严重冲突的世界观、信仰和利益能在其中相互协商,这一框架不能单纯的是某一群体观念与利益的扩大化或普遍化——从而导致为欧洲中心主义所同化。”[9]在《西方与他方:话语与权力》(1993)一文中,霍尔提出那种“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化、资本主义、世俗的和现代化”的“西方”是一种历史建构,而非地理建构。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在某一历史进程的特定时期,在独特的(也许是无法重复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西方与他方”的话语政治仍在各种“表征系统”中显露,持续地影响着西方的语言,自我与“他者”的形象,对“我们”与“他们”的领悟,以及朝向他方的权力关系与实践。
霍尔把世界主义理解为一种理想、一个乌托邦,从而对“世界公民”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他当然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在他看来,全球化有层次之分,世界主义也有很多形式。“上层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 of the above)是一种沿着全球化投资与资本运作轨迹迁徙的,作为地位、教育或财富奖赏的全球化生活旅行。而在此之外,由于内战、种族清洗、饥荒、贫穷与生态灾难等原因,还存在着一种被迫背井离乡的“底层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 of the below)。“全球化在当代表现形式强制产生了一种‘底层世界主义者’;它强制施加在无法选择是否成为世界主义者的人身上。”这些被动的世界主义者存在于各种非法市场,他们被迫生活在“转换”之中,他们可能是难民、劳工、妇女儿童、被买卖的人口。按照大卫·斯科特的观点,应当称他们为“全球现代性的被征召者”。“世界主义者”那种隐含的遗失文化根基的自由漂浮状态,令霍尔感到警觉。他甚至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人们以现代性的名义强制推行民主,但它实际上是新的帝国主义体制的一部分”。他不认为“西方可以随意踏上一片土地,强迫人们变成世界主义者”。在与世界主义的反复拉锯之中,霍尔将话锋回到了他所熟悉的英国,这里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一种混杂的多元文化社会,他期待找出一种方式,让各种文化平等地共生,而非排他地互噬。这些文化有它们独有的赴英路径,也应有成为创新的英国遗产的资格。
04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评论《斯图亚特·霍尔:批评的话语》(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 1996)一书时,曾风趣地说道:“任何一个试图撰写一本关于战后英国左翼知识分子小说的作者,都有可能自发地塑造一个和斯图亚特·霍尔一模一样的人物。”[10]霍尔的个人叙事和20世纪后半叶英国的公共历史以某种离奇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既深深地共生,又尖锐地相悖。对于个人身份的追问,让霍尔在其文化研究工程的后一阶段,将种族、族裔、身份、流散、后殖民等问题理论化、情境化。这种追问也散见于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有着流散经历的理论巨擘之中,如提出“东方主义”的萨义德,“混杂”文化身份的霍米·巴巴,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旗手斯皮瓦克……他们的名字如散落的星辰,构筑了一片在全球化语境下互相遥望的星空。
正如霍尔所言:“文化并不仅仅是重新发现的航行,回归的旅程。它不是一个‘文化遗物’。文化是一种生产……我们一直处在文化形构的过程之中。文化不是本体论问题,或‘是’的问题,而是‘变成’的问题。”[5]霍尔预见了“多个现代性”遍布世界的时代,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高速网络技术载我们“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在“元宇宙”中重构“想象的共同体”,在“社群共同体”中寻找身份认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精神的流散者。而霍尔提醒我们,成为一个无根的世界主义者的危险性。全球化的当下,多元文化社会已经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形成。我们重读霍尔,能够获得的是他在各个领域的真知灼见,或者我们还可以习得他的策略:“我明白如果我想要提出一个观点,就需要走近那些问题的对立面……差异吸引着我……我不能置身事外”[11]。
注释:
[1]黄卓越.斯图亚特·霍尔的遗产[J].中国图书评论,2014(4).
[2]Hall,Stuart.Essential Essays,Volume 1 Foundations of Cultural Studies.ed.Morley,David.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18:15.
[3]Scott,David.Stuart Hall’s Voice:Intimations of An Ethics of Receptive Generosity.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17:53.
[4]黄卓越,[英]戴维·莫利.前言[A].斯图亚特·霍尔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10.
[5]黄卓越,[英]戴维·莫利.关于流散的思考:海外乡愁[A].斯图亚特·霍尔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6]笔者注:早在新千年伊始,由吉尔罗伊等主编的《不做担保:致敬斯图亚特·霍尔》(Without Guarantess:In Honour of Stuart Hall,2000)一书就收录了包括洪恩美、朱迪斯·巴特勒、斯皮瓦克等著名学者撰写的34篇论文,探讨身份、种族、全球化、现代性等问题,是最早的集中与霍尔进行相关话题对话的论文集。布莱恩·米克斯(Brian Meeks)主编的论文集《文化、政治、种族与流散:霍尔的思想》(Cultural,Politics,Race and Diaspora:The Thought of Stuart Hall,2007),辑入了麦克·拉斯廷(Michael Rustin)、比尔·施瓦兹(Bill Schwarz)、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等多位熟知霍尔思想历程的学者的论文,从霍尔的种族政治写作、介入黑人大众艺术、女性主义与种族问题、霍尔不断演变的“种族”概念表述等,全方位地解析了霍尔种族文化批评的演进历程。2011年,由卡莱尔·亚历山大(Claire Alexander)汇编的论文集《斯图亚特·霍尔与种族》(Stuart Hall and“Race”,2011)作为《文化研究》的特刊推出。该论文集收录了9篇知名先进学者的文章,对有关英国少数族裔、新族性与网络:英国多元文化中的归属感与差异性协商,后殖民时代的权威、加勒比身份与政治社群等多个由霍尔引出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凡此再次证明了霍尔后期的这一部分思想在国际学界产生的广泛影响,并使文化研究在迅速的移步转型中获得了新的活力。
[7]Hall,Stuart.Familiar Stranger:A Life between Two Island.ed.Schwarz,Bill.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17.
[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黄卓越,[英]戴维·莫利.多元文化问题[A].斯图亚特·霍尔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642.
[10]Eagleton,Terry.“The Hippest”.London Review of Books.Vol.18,No.5,March 1996.Available online:
https://www.lrb.co.uk/the-paper/v18/n05/terry-eagleton/the-hippest.
[11]黄卓越,[英]戴维·莫利.体验差异[A].斯图亚特·霍尔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883.
-
02-《精神分析心理学》
作者:Derealization 发布时间:2024-02-13 22:48:46
本文初稿完成于2024-02-08
世纪心理学丛书系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沈德灿著。在读完《行为主义心理学》后,紧接着读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因为之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了解也比较多,所以读起来也比较畅快,觉得比“行为主义”轻松很多。在阅读期间,联想起很多童年回忆。
简要梳理:
精神分析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的奥地利,创立者是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精神分析运动出现的标志是: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在1895年出版《癔症研究》。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直接记录个体或群体活动。在事先要明确观察任务、计划,详细记录。
2.个案法:收集个体出生以来系统的传记和资料,广泛详细地收集个人信息。
3.文献研究法:通过个案的传记资料,对其心理动力特征进行分析。又分为传记法和心理历史学方法。
4.文化人类学方法:以人类文化资料为线索获取潜意识信息。(未开化民族的神话传说、文化习俗等)
精神分析的思想背景:
莱布尼茨的统觉与微觉、费希纳的无意识、哈特曼无意识哲学;19世纪末新的动力精神病疗法出现,意动心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19世纪末奥地利社会的畸形病态……
精神分析的研究主题:潜意识、力比多(力比多指心理能,尤其是性本能)。
弗洛伊德的生平观点提要:
1896恋母情结,幼年性欲学说;1900《梦的解析》释梦理论;1905《性学三论》;1920《超越快乐原则》死亡本能;1928《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精神分析的文艺批评;1930《文明及其缺憾》文明与本能对立;1938《摩西与一神教》宗教心理学观点。弗洛伊德主义被认为是古典/正统精神分析。它不仅是理论,也是一场运动,最初旨在推行新的心理治疗以改善精神病人的治疗状况……
精神分析运动的主要人物: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弗洛姆、沙利文、霍妮、哈特曼、安娜……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最初用于治疗成人神经症,后也用来治疗边缘状态、性变态、身心疾病、精神分裂……
创始人弗洛伊德
主要贡献
1.心理结构理论-意识、前意识(此时注意不到,但集中注意能够回忆到的经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3.心理动力理论-人的行为动机是潜意识的本能。本能的紧张迫使人行动,行动的目的是消除紧张。
(生本能包括自我本能[自我保全]和性本能[种族保全],后统归于生本能[Eros爱洛斯];死本能[Thanatos那他托斯])
弗氏分析的理论基础:潜意识、本能论。创伤(Trauma)是心理症的根源。
“凡被禁止的,凡被恐惧的一定是欲望着的。恐惧是潜意识欲望的反面,无理的恐惧亦具其根源”。
自恋-以自身为欲力对象而满足。当力比多外导受挫时,将部分退回自我内部,由爱恋他人转向爱恋自己(退行)。
对象恋越多,自恋越少,反之亦然。
死亡本能:目的是回复早先的某一状态,把张力降低到无张力状态——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生命解体状态。死本能向外表现为仇恨和侵犯,向外受挫则回归自我,表现为自残、自杀等。
心理结构理论:本我遵从快乐原则,目的是消除人的紧张,趋乐避苦,从而使本能冲动得到最大的满足,又与外部世界和超我保持和谐关系。本我提供力比多的心理能量。
压抑:个体将意识不能接受的内容排斥于个人意识领域之外。但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冲动过高,超过了意识管制能力时,个人便出现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口欲期以吮吸、咀嚼、吞咽以取得快感和满足;肛欲期与排泄经验相关,发育不足导致肛门排放型/便秘型性格;性器期约意识到两性差异与自身性别,发生阉割焦虑与阳具妒羡,恋亲情结;潜伏期性力受到压抑;生殖期生殖区占主导作用,异性爱占优势。
弗洛伊德探索潜意识的方法:梦理论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最终源于潜意识,具有象征性。梦在形成中具有稽查作用。
梦程(梦的工作)包括凝结、移置、象征、润饰。
释梦的原则和方法:
1.将梦分析为各个部分。
2.要理解梦者的生活经历、兴趣、日常琐事。
3.利用自由联想。
4.运用象征知识。
释梦的程序:
1.按照梦成分产生的顺序进行联想。
2.从梦中选取某些特别的成分。
3.从完全未注意到的明显内容开始……
4.由熟悉释梦流程的梦者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不给予任何思路限制或指引的联想。最初用来代替催眠,可以起到精神宣泄的作用,也能了解病人的个人生活、他感兴趣的事物和经历……自由联想中,每个联想与前面的一个联想总是有联系的。自由联想受到阻扰,往往是因为浅层表意识的表露。在这一过程中,难以接近创伤经验,但一旦达到了,病人就能理智对待创伤……)
弗洛伊德的过失论:过失是生活中由于心理冲突而产生的微小、不重要、暂时的错误动作,是意识与潜意识力量的妥协。包括口误、笔误、听误;遗忘;误取误放。这一理论只能解释生活中的一部分过失。
精神分析治疗两目的:使潜意识浮上意识;强化当事人的自我,使其行为更现实理性,以控制本能冲动。
精神分析疗法的技术:自由联想要求病人不加审查地说明联想——所有思想、感情、冲动。析梦技术:与自由联想同时进行。失误分析;移情:患者将潜意识中某一特殊推向的感情移至治疗者身上(常见如情人、仇人、父母),从而产生正性/负性影响。无论正负,移情往往有利于治疗进行。同时,治疗者也可能对病人产生移情(称为反向移情),反向移情往往干扰治疗的正常进行。抵抗分析:抵抗是任何对抗治疗进展及防止当事人泄露潜意识材料的活动。解释技术:治疗者向病人说明它们梦、自由联想等的真实意义。应选取潜意识近于觉知、当事人已打算接受领悟的合适时机。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弗洛伊德轻视科学实验的作用,但后来部分崇拜弗洛伊德的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如弗里德曼的阉割与恋亲情节研究,结果表明5岁和13岁男孩比其他年龄的孩子更显著的避免讲到有关切割的情节。(研究者问儿童:心爱的玩具大象被损坏了,它究竟怎么样了?)麦克爱尔洛埃关于性象征的研究——结果是男孩更多喜爱圆形,女孩更多喜爱尖形。
弗洛伊德的理论摧毁了理性主义的根基,指出意识中以爱、献身感、责任心为动机的,潜意识中可能受到权力欲、自觉、依赖感的趋势……
弗洛伊德的局限:潜意识基础论贬斥意识、理性。泛性论谈性到近乎离奇、荒谬的程度,把个体的一切行为都看作与性有关。死本能论为现实中的破坏、侵犯、战争提供的理论的依据。研究方法上,马斯洛刻薄的指出:只研究不健康的人,只能得出畸形的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阿德勒与荣格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受到亚里士多德目的论、法兴格新康德主义的仿佛哲学、尼采的行动哲学(权力意志)、帕斯卡关于伟大与渺小理论的指导,科学上受进化论、结构主义影响。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路:强调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不是被动是机器、个人成长离不开生活目标。
阿德勒坚决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未来意识(目标)比过去经历对人有更大影响。认为意识和潜意识不是对立的,人格不能分割为三,而且最重要的是按显示原则行事的“自我”。阿德勒反对力比多论、恋母情结,认为生活故事的中心是个体未来的目标,而非过去的情结。阿德勒改变了力比多的发航向——在社会竞争上,重在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运动。
阿德勒人格心理学
人格动力论:人与外界的关系即是对外界的侵犯 “男性的反抗”。
(一)自卑感:当个体面对困难情境时,一种无法达成目标的无力感和无助感。自卑是普遍的、正常的。自卑感如果处理不当,因自卑而逃避现实,则变为内在心理倾向——自卑情结,从而阻碍人的发展。
(二)补偿作用:广义上,补偿是用成功的行动替换原来失败的行动,或对原先的不足加以补充,
补偿途径:1.觉知自己的生理缺陷,便集中力量加以训练,强化其功能。2.承认某种缺陷,发展其他技能加以弥补。
超补偿作用一方面产生艺术创造力,另一方面是神经症的甘愿。
(三)自卑情结(略)
虚构目的论-人的动机总指向是优越。“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指导和激励他的,是对权力和优越地位的渴望”
阿德勒认为生活的三大问题是社交、职业、恋爱。
优越情结——以优越感掩饰自卑感,内心空虚者的自我防御——表现为专横跋扈、自负自夸、缺乏社会情绪、不讨人喜欢。
创造性自我:人格直接参与自己的命运。创造性自我赋予生活以意义、为生活制造目标,并制造达成目标的手段。
生活风格:个体在其环境中的独特生活型态与方式、个人追求优越的方法。家庭经验与幼年经验影响生活风格。如英雄豪杰的子女,因预期不能做出父辈的伟大业绩,所以生活上不十分努力前进。生活风格在学校和职业阶段进一步得到发展。完美追求总是与社会利益相结合,被称为健康的生活风格。自私自利、抵触社会目标,常常导致酗酒、犯罪等,被认为是错误的生活风格。
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千年。终极意义是个体帮助社会达到完美这一目标,从而保证了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阿德勒的社会性是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社会不仅指人类社会,更扩及生物、无生命物乃至全宇宙;亦可指向全人类的理想社会、进化的最终完成。个人并非只顾及自己的生活。作为社会人,它具有同全人类、全宇宙相关的“宇宙情感”。
个体心理学的心理治疗:
揭示患者的生活风格——认为出生顺序对人影响很大。头生子在次子出生后,因为失去宠爱可能敌视他人。次子夜心强,幼年便善于合作。幼子常受娇惯……
最初记忆——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早期生活经验。生活故事不在其发生过,而在于它被记住了。最初记忆常是家庭成员死亡或者个人重病等。
释梦技术——梦是生活风格的产品,与醒后生活不是对立的。
阿德勒的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建立病人的社会兴趣:.
1.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
2.帮助病人了解和决定生活风格的信仰、情感、动机、目的。
3.帮助病人洞悉生活风格,并体查其错误目标与挫败行为。
4.帮助病人通过自我努力重新定向,建立抉择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的贡献:以“男性的反抗”代替阳具妒羡、恋父情结。
缺陷:对遗传的否定矫枉过正,低估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对人的社会性理解抽象化……
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生平:父亲是新教牧师,父母不和……少年受叔本华、康德哲学影响,大学时读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900年在精神病院助理,1904-1905主持语词联想实验;1907结识弗洛伊德,1912出版《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公然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被弗洛伊德逐出师门。1928出版《金花的秘密》,1940《心理学与炼金术》(曼荼罗被认为是精神中的自身原型)
分析心理学的背景:西方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的剧烈冲突。荣格的思想渊源于柏拉图(idea理型)、科学上的进化论(包括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
荣格认为力比多是普遍生命力,强调潜意识的积极作用。其“个体潜意识”理论近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
人格发展上具有目的论倾向,对人类具有乐观主义态度。释梦理论上,荣格认为梦的内容是正面显现的,应该直接联系和分析。梦具有预示未来的作用(红书:梦是灵魂的指引,我岂能不爱我的梦,不把它当作我每天沉思的表达?)
荣格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1.精神的整体性“完人”
2.对立原则:外倾-内倾;男性-女性;思维-情感
3.人的历史性:世代相传的人的生前的、祖辈的历史性(先验的、遗传的、历史的。)
荣格的人格结构观:
意识核心的自我,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潜意识内容大部分则是原型。
意识~人格结构中最顶层之物。自我~意识的中心。个人~潜意识的表层部分。
情结:潜意识内部的观念集团,被压抑或忽略的情绪观念,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合体,情结具有内在统一性。
手打五千字,累死我了,接下来的略写吧。
几种额外重要的原型: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
人格动力观:力比多、心理值,等值原则,均衡原则,前行(相应潜意识要求的向前运动)与退行(相应潜意识要求的向后运动)。退行与前行相对应,正如睡眠对于苏醒。荣格主张应当周期性退回潜意识以汲取丰富智慧的原型。
人格发展观 个体化:人格各部分分化。超越功能:个体内在协调各人格结构部分,使内在对立统一。
心理类型学说:内倾、外倾;感觉、思维、情感、直觉。2*4=8种心理类型。
分析心理治疗:特点使根据病人的特质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法。
梦的目的:补偿作用、预示未来。荣格:某人可以梦见钥匙插入锁中,或手持铁棒破门,二者都能是男性生殖器的隐喻,但是,为什么梦者以铁棒而不以钥匙呢?——解梦不是机械的技巧,这其中有深刻的内涵。
语词联想实验:某些语词引发人的情结,从而回答迟疑等。
评价:荣格扩大了潜意识研究,发现了众多心理原型,发展了力比多的理解和运动,有助于心理治疗发展,文化人类学研究……
局限:对心灵所指不准确,将个体精神问题用以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有不科学的嫌疑。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
新弗洛伊德主义——社会文化学派
特点:重视自我,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引入非精神分析方法,倾向性善论,重视早期经验。
霍妮-文化决定论
作为女性研究者的霍妮,对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阳具妒羡理论提出了强烈反对,提出了“基本焦虑论”(基本,basic),认为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是“基本焦虑”。儿童有安全和满足的“基本需求”,若不满足(父母的“基本邪恶”导致),则产生基本敌意,之后泛化为对普遍他人的敌对。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土壤。
焦虑是对受到压抑的冲动的恐惧而导致的,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霍妮总结了十种神经症的需要(略),同时提出了三种适应模式的指向类型:
(1)趋向人恳求爱而抹煞自我——依从性格:如果我顺从,我就不会受到伤害。
(2)反对人要求强势,攻击他人——攻击性格:如果我有力量,没有人能伤害我。
(3)背离人希冀自由,孤立退缩——退缩性格:如果我后退,任何人无法伤害我。
……(略)
霍妮批评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建构了十种神经症需要和三种适应模式,但也因为对精神分析的相对粗糙而受批评。
沙利文-首个社会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
提出人际关系说(略)
评价:沙利文的人际关系是比较狭窄的,它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弗洛姆(1900-1980)
生于德国,1925年进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1980卒于瑞士。弗洛姆在中心、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研究方面广有建树,试图以人道主义精神调和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将生物本能与社会关系、心理批判与社会批判、心理革命与社会革命、个人人格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弗洛姆强调社会经济制度与文化对精神的决定作用。
《逃避自由》人具有知识与觉知能力,却与大自然疏离。所以人一方面寻求自由,另一方面又恐惧自由。
除非一个人能超越其社会,认识到社会如何促成或阻碍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否则不能全面论及自己的人性。
爱的理论:爱是主动的给予,不是被动接受,是“承担”而非“迷恋”,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评价:丰富了精神分析学的社会属性,但把科技与社会进步对立起来。
卡丁纳 提出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论。认为养育幼儿的方法在一个社会中是相似的(食物、喂奶方式等),所以形成相似的基本人格结构。个人在于同一习俗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的集合。
卡丁纳指出性欲的满足可以延迟,也可以用变化的方式满足,或者通过升华而转移到其他通道。但是食欲不可能被代替,也不可能压抑太长时间,所以也无法生化。
埃里克森 提出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认为生理结构和心理禀赋一直在进化中同时发展,人格发展也遵循生物学的原则而渐成发展。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略)
赖希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赖希指出:当柏林等地有几百万人心理异常时,怎么可能施展精神分析技术?当务之急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政治革命。赖希试图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结果遭到了精神分析协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致反对,被双方除名。
【编者的评论: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代表社会主义方向,而精神分析以承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为前提,是解释资本积累时代所造成心理压抑的一套方法,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和改良资本主义而提出的心理策略。】
【笔者的想法:精神分析是否具有价值取向或阶级性质?如果把精神分析看作自然科学的一种,那么它既可用于维护和改良现有的秩序,也可用于新社会的建设。】
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评价:客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生物学化的倾向,发展了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局限在于对社会文化的分析过分抽象、表面化,不从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本质分析人与人的关系。 临床上,病因论……治疗观……
精神分析的影响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安娜·弗洛伊德《自我与防御机制》提出十五种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把意识不被接受的欲望、冲动、经验……压抑至潜意识,包括原始压抑和真正的压抑。
2.投射:把自我不被接受的冲动、意志……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上。
3.反向作用:个人某些潜意识中的欲念不愿显露,在压抑之外,行为上采取与欲念相反的方向来表示(反向形成)。
4.移置作用:个体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绪反应(多负面反应)转移对象以寻求发泄。
5.升华作用:把某些本能(性与攻击本能等)的冲动和欲望以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6.倒退作用:指个人遭遇挫折时,以较幼稚的行为应付现实困境。以惹人注意、博人同情,减退焦虑。
7.心力内投(内摄作用Introjection):个人吸收周围世界的各种感觉、欲望、观念、情绪态度,并入内心以形成超我(忽然联想到伦理学课上学到一句话:道德是外界威权的内化……?)。
8.抵消作用(弃置/接触作用Undoing):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发生过的不愉快,以将功补过。
9.合理化(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理由,以推卸责任或宽慰自己(如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10.固着:指行为模式的停滞及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以上是弗洛伊德曾提及过的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新增五种:
11.以攻击者自居:对自己所恐惧的人或对象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使人在心理上与其等同,以消除恐惧心理。
12.利他主义。
13.否认作用:对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定。
14.禁欲主义:通过克制欲望的方式保护自己。
15.自我约束:把冲动向内转成自我,而不是向外转向某一对象。结果常是罪疚感、受虐癖、心理不适。
哈特曼“无冲突的自我领域”理论(略)此哈特曼不是著《无意识的心理学》道德那个哈特曼。
精神分析与儿童理论(略)
精神分析与妇女
弗洛伊德在最初的治疗中,便以女性神经症患者居多。弗洛伊德的观念中,男性成长的主要方面是恋母情结与阉割焦虑,女性成长的主要方面是阳具妒羡与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女性生来遗传有被动性行为和对目标的偏爱,最终拥有的是不够成熟的超我(男性因阉割焦虑而克服了恋母情结,从而发展出成熟的超我,而女性的阉割担忧并不存在,所以便缺少了男孩客服恋母情结的主要动机……)
弗洛伊德在男女平等方面存在偏见,认为妇女不可能同时谋生和抚养小孩。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又鼓励妇女从事精神分析职业,认为自己生育男孩或生育女孩并无差别。
多伊奇(女性,弗洛伊德的学生)、霍妮、阿德勒等人均对精神分析与妇女的关系做出过论述。(略)
弗洛伊德与女性主义:
反对者认为精神分析首先是男女两性的理论、是异性恋发展的、性别不平等的理论。但是,女性主义运动又往往与精神分析协会运动相联系。 波伏娃的著名论断:女性是造就的,而非天生的(Woman is made,not born.)
精神分析与文学
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与弑父者》……
弗洛伊德的文论贯串其学说,认为文学创作是被压抑的欲望,其中以性满足为核心【生化】,文艺家是梦幻这,文艺作品就是梦,是被巧妙压抑的欲望。
升华:作家内心的冲突塑造成外界的对象。
恋母情结——普遍具有文学意义。如《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等。
加东《超现实主义者宣言》 意识流文学大量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家强调主观随意、时空跳跃的内心独白以表现潜意识的思维过程。
弗洛伊德本身也是有见地的文艺批评家,推动了心理分析文学批评学派的形成。荣格提出原型理论,与弗雷泽的《金枝》共同构成原型文学批评的基础。原型文学批评的代表著作《批评的解剖》。
精神分析与心理史学:心理学与历史学结合的边缘学科(略)……
我的印象:
这本书写的很详细,语言明白流畅,深入浅出,很适合作为入门教材。缺点就是太详细了。许多内容在书中重复,单是弗洛伊德“本我……是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这句话,我就在书里见了三四次。
精神分析已经具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精神分析运动也是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学最大的问题也许在于缺乏实证性,弗洛伊德甚至主动排斥实证研究,因此精神分析常常受到“不够科学”“狂人的呓语”之类的诘难。无论怎样,精神分析总是能够在临床治疗中起指导作用的,这一点就足以承认其存在的权利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郭任远说,心理学界有8个大鬼,若干小鬼,必须一一将其逮出、消灭。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界,何尝不是如此呢!许多学者的理论被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滥用,损害了精神分析学的声誉。现在看来,精神分析界最大的大鬼就是拉康。这本书没提拉康——还好没提拉康。拉康已经成为民科民哲故弄玄虚、招摇撞骗的工具了。排第二的大鬼是荣格八维。这玩意自从被科学的“MBTI”背书以后,一度被网友嗤之以鼻,贬为心理学原神(话说,把某人称为XX丁真、某物称为XX原神实在是网友最大的嘲弄)。精神分析界的无数小鬼恐怕包括舒适圈、原生家庭、自卑、情绪价值……
多学一点心理学知识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应当正本清源,选用获得公认好评的入门教材,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不能好高骛远。万万不能被公众号、短视频里的半分钟科普给带偏了。接下来要读车文博教授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样,20世纪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就了解完毕了。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42:22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孙***美: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9:41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41:42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堵***格: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3:16:56 )OK,还可以
-
网友 温***欣: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42:55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宫***凡: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3:13:35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师***怡: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6:23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相***儿: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0:34:12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蓬***之: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8 03:21:56 )好棒good
-
网友 丁***菱: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7:42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同作者: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 编著的书籍: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第9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籍:
-
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伺服与变频应用技术项目化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托业全真题库(2018年托业新题型!韩版十年实战畅销书最新修订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一本书扫清SAT语法盲点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0考博英语核心词汇33天速记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GMAT阅读理解:长难句精讲 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解密GMAT句子改错:语法体系与语义逻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GMAT句子改错:语法推理精讲 毕出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预订】BABADADA, Korean (in Hangul script) - Pashto (in arabic script), visual dictionary (in Hangul script) - visual dictionary (in arabic script)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喜欢"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的人也看了
-
陈寅恪集柳如是別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LOSING MY VIRGINITY(ISBN=9780307720740)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帝国苍穹:二战德军昼间防空战9787510708954 正版新书正浩图书专营店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第2版)/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类系列实验教材·会计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因子投资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考博英语全项指导 第18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破译生命密码——诺贝尔奖和遗传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MX 中华对联故事 中国古典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孕妈妈睡前胎教故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苹果英语考研红皮书2015王江涛考研英语满分范文背诵(附DVDROM光盘1张)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相关推荐
-
何川讲透升职加薪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合同法练习题集(第二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辅导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15)5年中考3年模拟 初中地理 八年级下册 RJ(人教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婴儿画报2016年第四季度合订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分析化学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预售【外图台版】僧人心态:从道场到职场,训练你的心,过着平静而有目标的每一天 / 杰?谢帝 方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1秋 课堂达优同步作文佳作赏析与技巧点拨六年级上册人教版RJ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小学语文6年级上册同步作文参考资料作文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象岛 遇见大师 里奥提莫斯儿童绘本系列 大奖绘本 艺术大师 创意想象力 幽默惊喜智慧意外乐观 中信出版社 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中国时尚 与中国设计师对话 港台原版 冷芸 香港大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韩静慧儿童文学作品集·父子较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两面间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北大东奥·轻松过关1·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客家山歌:认同·发展·嬗变(Hakka Mountain Songs: Identity Devel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商务礼仪:情境·项目·训练(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邮轮安全运营管理案例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PNSO恐龙博物馆:中国恐龙2(用科学艺术作品呈现近百年来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恐龙)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玉匣记正版增补万全老旧古书玉匣记注评真本完整版原著无删减东晋道士许真人 著耕种气象婚丧嫁娶求学开张出行起造移居看阳宅占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博士论丛 历史环境的管治:理论创新与模式实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校正全本增刪卜易 野鹤老人著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一] 古代术数书籍 周易六爻经典入门 爻 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满2件享】《走短的路》——纵横职场少走弯路的秘诀 赵海男 北京仓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成功/励志 人在职场 职场人际/职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