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合同诈骗罪专题整理 - word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9-30 17:40:03

合同诈骗罪专题整理 word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合同诈骗罪专题整理 word格式下载
合同诈骗罪专题整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1139125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6
  • 页数:306
  • 价格:2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9-30 17:40:03

内容简介:

《合同诈骗罪专题整理》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之一,上篇为研究述评,包括合同诈骗罪研究概况、合同诈骗罪主要问题介绍、诈合同骗罪研究状况整体评论;下篇为代表性论文精选,包括了“对诈骗罪盗窃兼施的案件应如何认定”、“试谈诈骗罪”等内容。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合同诈骗罪专题整理》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之一,上篇为研究述评,包括合同诈骗罪研究概况、合同诈骗罪主要问题介绍、诈合同骗罪研究状况整体评论;下篇为代表性论文精选,包括了“对诈骗罪盗窃兼施的案件应如何认定”、“试谈诈骗罪”等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阿晗没有心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7:29

    2021版一周目完成,太痛苦了,怎么会有这种一点都不深入浅出又满满全是知识点的书。错别字若干,建筑面积章节编得特别没有条理。唉,等待二周目深入体会。打三星是因为我恨!真的好难!记不住!

  • 作者: Mr. X 发布时间:2012-04-20 17:47:48

    Diane Arbus的照片来源于 也无法超越的生活,直到她死去……

  • 作者: Lafamilia1999 发布时间:2024-03-06 18:06:47

    每一章最后的总结挺有意思

  • 作者: 鱼乐 发布时间:2019-10-05 20:47:48

    相比第一版厚了好多,起码摸起来感觉有很多料

  • 作者: 粟冰箱 发布时间:2018-08-21 00:53:49

    写法让我想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但是写得比较拙劣,特别是进入童话故事之后,反而没有变好,混乱虚浮,故事让人感觉不到力量。“腹地”的设定只能算平平,想象力一点也不奇妙。写得最好的一段是《不存在的门》,黑暗而美,还有艾丽丝的设定跟结局。作者文笔不知节制,不用比喻会死,太矫情。塞的各种作者、艺术家、歌曲、品牌也太多了,小时代似的。而且不自觉透出玛丽苏味道:身世坎坷脾气古怪的女主带着好好先生富二代逃亡,来追捕她的坏男人“好颜值”(貌似提过几次,女主还说“像是禁酒令时期一个帅帅的出租司机”,姐姐你可是在逃命诶,而且你人设也不是花痴,是古怪少女啊摔),男主念她的名字像“把某件珍宝轻轻放在一床丝缎般的青苔上”…真的,作者的格局也就那样了。看书封的作者照片,短发利落,还以为会很酷,结果叽叽歪歪,腻味死了。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业余病人

    作者:仪式的人格 发布时间:2024-04-04 00:26:17

  • 本科金融的2018第一本书

    作者:海小姐ol 发布时间:2018-02-04 20:16:37

    一月紧张的考试周即将接近尾声,还有一天就可以回家了,和舍友相约图书馆,准备寻些好看有趣的书打发在家里的闲散时光,逛的是文学区,偶然间在一个很隐秘的位置,初遇钱商。书好像是刚到的新书,很新,应该是没有人读过的样子,不知为什么,觉得自己和这本书特别投缘,于是借下,结束了考试周,匆匆忙忙的旅途,27号,开始阅读,到今天读完也大概是九天的时间,我觉得我要好好的记录一下了。

    闲暇之余,看了下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金融从业人员必读书,李克强总理多次推荐。这是一本怎样的书,钱商,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进入正题

    本书以班老头,美国第一商业银行的总裁即将离世作为开头,副手海沃德和亚历克斯的总裁之争拉开序幕,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对一些银行业务,程序,部门……的描述,众所周知,国内本科的教育是基础,而且不能在基础,刚刚结束的一学期,刚刚学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老师全程念课本,例子也都大多遥远,对于贷款、资产管理等等并没有认真理解,而这本书,几次的细节描写,比如第一商业银行分行资金失窃,讲到的收纳员日常业务程序:出纳员得熟记,锁上,字码的排列法且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但只要出纳员提出要求,排列法可随时变动,出纳员的开锁法,只要一份书面记录,这份记录保存在文件袋里,但外加方还有两个人的签名,文件袋同其他类似的开锁法记录一起,存放在保险箱内,同样有两人保管,只有在出纳员过是病倒或离之事,文件袋方可启封。

    金钓饵,出纳员倘若遭抢劫,应当,先将金钓饵交出去,这点钱你再拿走,一个无声撞针开关就被触发,银行安全部和警察都会立即接到警报,通常情况下,能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外,开关还能连带触发暗藏在头顶的摄像机,金钓饵都是连号钞票,号码登录在案,供以后做证据用。

    书中还有很多,读的时候就好像自己置身于书中的那个世界,妙不可言。

    而这本书更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对亚历克斯和海沃德两人角色的刻画,从一开始,我就好像陷入了亚历克斯里去了,一是他对妻子的懊悔和照顾,一是他和马戈特的爱情,有很多次马戈特都觉得他们两个将要分手,觉得二人之间有鸿沟,而就好像亚历克斯说的,我们之间还有很多桥梁,你我是天作之合。三就是,亚历克斯作为一名银行家的德行和智慧,不为眼前利益而牺牲小微客户的利益,着眼于银行在社会角色的作用,他让我看到,一个金融从业者的真正职责所在。而海沃德,对于他的结局似乎是意料到的,他让我看到,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那些皮囊,其实是一无所有,在他所依仗的那家大公司破产之前,他好像拥有所有,财富,女人,名誉,地位,可是顷刻间化为乌有,如果去除了你的皮囊,你又剩下了什么呢。故事中,还有一位,迈尔斯,初印象里,风度翩翩,可是铃铛入狱,在牢狱中经历了非人的折磨,也许是道德的自我救赎,走上了私探的道路,虽然结局他们过上了安静的生活,但是,对于他所经历的折磨,也真的心里害怕,我们一定要守护住我们的道德防线,不要去做越过道德的事情,书评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并不怎么会写书评,2018,,希望自己度过的每一本书都记录一下,以便第二次阅读,有另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成长。

    读过知乎的几个书评,摘抄如下;

    钱商这本书揭示了资本家不应轻视与平民间的矛盾。其二,美国70年代时,由于中东战争带来的石油危机,给美国经济产生一系列后果出于通货膨胀,工厂倒闭,政府与民众债台高筑,职工失业,在这经济危机下,作者对银行家的建议与愿望。其三,对这一时代广大不受保护的平民予以深深的担忧。

    个人见解:1.在这本书中,刘意斯.多尔西,多尔西新闻通讯的作者,在这本书中扮演一个金融智者的形象,他屡屡严重的金融预言,号召减持美元,持有外币;号召回归金本位等的金融主张,仿佛作者借他发声。

    2.为钱而来的可能也会为钱而去,海沃德的情人,海沃德的情人,因为钱,而服务海沃德,最终在超国公司濒临危机的时候,最快抛弃了超国公司的股票,也抛弃了海沃德。

    3.信息不对等带来的损失是难以想象的,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了解内幕的人比任何人得到了情报的多,就早溜了;接着就是,一些人得到莫逆之交吹打乐风或者是自己朋友,报答,接着溜了;再接着就是类似主人公亚历克斯这样,在洞察蛛丝马迹时就紧接检查,发现不对迅速开溜;再接着就是,看着股票下跌的,那些投资公司,再根据内幕消息,接着开溜;而最后才明白过来,知道大事不好的照例是那些个人投资者,也就是大部分的民众。这些人幼稚轻信最后输的最惨。

    3.祸福相依,在主人公的总裁竞争对手海沃德洋洋得意,以为贷款给超国公司大赚一笔的时候,却恰恰掉进了陷阱。

    4.奥斯汀这个投机者一无所有,投机者为利益所趋,而那些真正高明的人,深知这一点。超国公司总裁大乔在知道,本公司濒临破产,却对外粉饰繁荣,成功引诱奥斯汀这个投机者入坑,而输的一无所有。

    5.在一件事遇到,艰难是存在阻碍时,而后也有一半的几率藏着巨额的回报。

    6.财富与性是极具诱惑的难以抗拒的,同时在这不自制的欲望后,有可能为这不自制而买单。一生节制的教会人士海沃德,在几经控制挣扎,还是掉进了美色陷阱。被人偷拍照片留下把柄。同样是他在面临,触手可得的总裁宝座时,得意洋洋大刀阔斧,而掉进了大乔的陷阱。

    7.资本家,用公司为他们谋利,而当灾祸来临的时候,他们也同样会用卑鄙的手段保存财富。大乔用虚假繁荣和信誉骗了所有的人,募集到了资金,也骗他们购买本公司股票,在股票最高价的时候抛售,最终他获得了,一个游泳池都装不完的现金,最后再一个,警察法律管不到的国家,做起山大王。

    8.任何人都不能失去它的生存之基,就像银行时丧失它的信用就会倒闭一样。就像当前私营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丧失了他们的信息壁垒一样。就像互联网科技公司技术停滞前进,被淘汰一样。就像政治家失去民心,如尼克松总统不得不辞职一样。

    9.一本书的架构大约在全书2/3前已完成,剩下的则是各个事件的结局。

    10.联邦第一商业银行的决策圈中的外行指挥,与这些指挥的贪婪,酿成了这一次银行巨大的亏损事件。当涉及到对一件事决策的时候,那些,对这种情况一知半解的人,请保持沉默,也告诫我自己。尽量少的人决策联合更多的人执行。

    11.朋友的作用,大概就是在关键事上的指正和鼓励吧!刘易斯一句,显而易见的事情往往不是真的,促使了银行经理艾德温娜反思,而避免了一场银行偷窃事件产生的冤案。当亚历克斯矛盾的时候,马哥特站在其身后,支持着,促使了亚克力克斯坚定了他的决定,诸如拒绝发行刊有强制性广告的信用卡,当亚历克斯面对,联邦第一商业银行分行发生,取钱挤兑事件,而内心彷徨的时候,当亚历克斯在公司危难时,犹豫要不要上任时…在这里马克的展示出来,一个爱恨分明,激进,独立,自主,有鲜明个性的左倾女性。诸如,刘易斯在蛛丝马迹中,凭直觉得出,超国公司将要衰败的结论时。

    12.如果给你一次作秀的机会就好好笑出来,有时候,感情推动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在银行挤兑危机时,亚历克斯在与一对70岁的老人,产生一场煽人眼泪的坦率对白后,赢得人心。

    13.美元代替价值的后果是,人参与了进来,无数个贪婪的人,有这样的人,就有了争斗有政治,有集团有了牟利者有维护者,这就是美元制的弊端。

    14.媒体在美国社会起到了监督作用,无论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产生水门事件,逼退尼克松总统时,还是还是爆料商业银行中的不正当的违法行为,最终逼死海沃德时。

    15.要真正赚钱,我们必须有所得也要有所失。这也是本书的主旨之一。作者借,主人公海利克斯之手,展现了,一个银行家既为银行赚钱牟利,同时也兼顾银行家本身在社会上的责任,诸如,为东城新区盖楼,为广大的小额储户开设分行,为房屋抵押留有资金余地。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也是,在赚钱的时候,应该有所保留有原则有底线。在班,以及班以上的领导人领导下的联邦第一商业银行是一直遵守的就是这些,从而让银行活了100年。而在海沃德掌权的那段日子里,忽视了这一些,贪功猛进也忽视原则,最终予以血的教训。

    16.记者在疯狂挖掘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但时候,他们很可能忽略了被问者的感受,甚至酿成灾祸。

    17.在两性关系中,有金融业务中,在亚历克斯的上段感情中,在超国公司与帝国银行的挫败中,如果,不改变历史将重演,有所得有所失,重要对待小人物的权益,这是,这本书传达的,而在最后,亚历克斯的选择,告诉了我们他的蜕变,那是不是意味着,亚历克斯日后感情的新生呢?

    作者:船长舰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92794/answer/1026562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书中重要细节摘抄:

    1.出纳员接手现金金库过程:出纳员得熟记,锁上,字码的排列法且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但只要出纳员提出要求,排列法可随时变动,出纳员的开锁法,只要一份书面记录,这份记录保存在文件袋里,但外加方还有两个人的签名,文件袋同其他类似的开锁法记录一起,存放在保险箱内,同样有两人保管,只有在出纳员过是病倒或离之事,文件袋方可启封。

    金钓饵,出纳员倘若遭抢劫,应当,先将金钓饵交出去,这点钱你再拿走,一个无声撞针开关就被触发,银行安全部和警察都会立即接到警报,通常情况下,能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外,开关还能连带触发暗藏在头顶的摄像机,金钓饵都是连号钞票,号码登录在案,供以后做证据用。

    2.偷窃信用卡销赃:偷信用卡的人喜欢去买长途旅行的飞机票,买箱装酒的情况也很多,窃卡人然后把,飞机票和酒以低价转手卖出,另一种花招是用来偷卡或我伪造的信用卡去租汽车,最好是租一辆价值昂贵的汽车,然后把车开到别的城市去领新的牌照,以及伪造的登记证件,接着就把车卖掉货运到国外去,汽车出租公司就再也找不到这辆车和租车的顾客,还有一种做钻石生意的把戏,那就是,你伪造的护照作伪证,冒用信用卡到欧洲收购钻石,然后走私运进美国卖出,凡此种种经济上的损失最后总是要信用卡公司承担。

    3.键式部的广告,采用了强行推销。

    4.合理避税:实际收入几百万,征的税却从不超过几百美元,有各种各样逃税躲税的方法,如,投资石油工业,插手房地产,木材砍伐业,农业,与别人到有限合股,以及购买免税股票。

    5.查账队的行动:参加今晚这次活动的20名查账队员,一小时前在闹市区一家旅馆的大厅里会合,不过行到目的地不到最后时刻是不会宣布的,他们在集中地点接受指示,个人的任务,都分配停当,然后就尽量不惹人注意的两三两往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市中心分行走去,在关键时刻到来前的最后几分钟,他们故意流连在附近大楼的休息室里,信步溜达,或者,装着浏览商品橱窗的样子,下一步,是按老习惯,有一名资历最浅的队员去敲门,你的门一打开,其他队员就像受命集合的士兵一样,跟着敲门队员蜂拥而入。

    6.类比的思维:这和智利发生的情况差不多,不少人以为智力和我们国情不一样,而且又离得那么远,其实不远,智利就是美国的一副缩影,也是加拿大和英国的一副缩影。

    7.金融全面崩溃是美国社会的两个胳膊:一个是大企业,是由一些像我经营的那种,跨国公司,再加上索罗斯你们那样的一些大银行组成的,这种财团联盟能够从,金融上控制整个国家,厉行财政纪律。我们要把我们的财力物力投入通货膨胀无法吞噬的部门中去。另一条强有力的胳膊是军队及警察,军警将在大企业配合下维持治安。

    8.囚犯的沐浴:囚犯们每周允许匆匆淋浴一次,而在两次淋浴的间隙期间,人体慢慢散发出一阵阵恶臭,又加挤在一室。

    9.趋利的银行:其一,在通常情况下,银行为本身谋利甚于为客户造福;其二,银行为求自身利益总是采取有力的措施,替银行外不相干的存户谋利益,则远没有这么积极。

    10.敏感的女人:结果表明,女人对推销书的变化,接受的快一些,无怪零售商店总是在那儿革新,男人慢一些,但最终女人总能说服他们。

    11.一期业务通讯包含的内容:哪些债券该买进或卖出,哪些货币该环境或抛出,应该进哪些商品,对外国的证券市场该涉足还是回避,随心所欲的富人纳税时可钻哪些空子?怎样通过瑞士货币账户做生意,哪些是可能影响到货币的政治背景,那些灾祸发生,而了解内情的人又可以如何利用这些灾祸,等等。

    12.金融咨询师的大脑:我的大脑像一台输入了30年数据的计算机,我所学到的有关金融方面的点滴知识都储存在这里,我可以把一个项目跟一个项目联系起来,把未来跟过去联系起来,另外,我还有一项计算机所没有的东西,与众不同的直觉。

    13.温赖特教给迈尔斯如何打进圈子:情况往往是这样,某人认识某人,某人又认识某人,而某人正好对某件事了如指掌,你应该就这样不露痕迹的钻进去

    14.为什么迈尔斯能在黑道中混的好:3点原因一世,因为他有求必应,二是因为尽管在这里处境危险面临各种困难,他原先乐天派的好性子还是有所恢复,三是因为,对任何事情似乎都沾点边的拉罗卡,已经成了迈尔斯的保护人。

    15.无法被复制的钞票:是美国捷运公司的旅行支票,这种支票是用深蓝色印的,而这种颜色对照橡胶印版来说简直无法摄影,在这方面稍有知识的人都不会浪费时间,去进行尝试,所以说美国捷运公司的支票比美国钞票要保险一点。

    16.亚历克斯控制挤兑: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使那些提款的人放心,他们会拿到钱,第二件事情便是把这场突然爆发的风暴,局限在当地范围内,使它不要蔓延开来。

    17.银行根据特定信用卡搜索位置的过程:

    理解之心17号紧急提示,批准,审核号码是,他讲得比平常慢,就在他回答问题之前,已经向高出楼面的主管人小亭子发出一个信号,所以在主管人的小亭子里,另一位年轻的妇女,6位值班的监督员之一,这是也看到了现实再起阴极荧光屏上的指令,他伸手去拿卡片索引,查找第17号紧急提示,那位工作人员有意在审核好马上结巴了一阵,然后又重新报数,紧急信号不常出现,但是一旦出现这类信号,就得按工作人员说,新的规定去做,慢吞吞的回话就是其中之一,过去,靠着靠着这套方法抓住了谋杀案,是遭绑架的受害人得救,失踪一样得以解决,失窃的艺术珍品得以追回,还曾把一个儿子带到奄奄一息的母亲的病床边,所有这一切就都是因为计算机接到警报信号,表明可能有人使用了某一张特定的信用卡,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最要紧的就是,立即采取行动,每逢这种情况,当其他人采取必须的行动时,一个工作人员拖上几秒钟的时间就可能大有好处。这是监督员你在执行第17号指示,只是上说,要立即打电话报告负责安全事务的副总经理,以hf的名字发出去的特别信用卡出现了,以及磁卡出现的地点,监督员按键盘上的几个键,从计算机上得到如下信息,皮特体育用品商店,还有街道门牌等等。

    18.被严刑拷打的人:他知道人们在严刑拷打下怎样跨过一道道绝望之门,开始说谎,接着,据悉招供,然后又开始说谎——如果他们认为这是,拷问者想听到的东西。

    19.转移财产:那个狗杂种把所有的东西都转移到他自己手在国外的空壳公司里去,然后又把这些钱从这些公司取了出来,所以,q市投资公司所剩的只是这些空壳公司的股票——一堆分文不值的废纸。

    20.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深情的告白:别担心,我们之间的什么鸿沟。亚历克斯热切地说,我们之间也还有很多桥梁,你我是天作之合,让我们永远的在一起生活吧,布雷肯,从现在开始。

  • 当代文学史笔记

    作者:天行 发布时间:2022-03-14 09:06:44

    1. “当代文学”指代从50年代以后的文学,40年代的文学界以延安文学为主力。在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指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方向是众望所归的道路。左翼文学的文学观念、政治诉求受到苏联三四十年代斯大林-日丹诺夫的文艺方针所影响,

    作家的“世界观”(政治立场、阶级意识)成为衡量作家作品的主要标准

    2. 作家一般被划分为三类:(1)革命作家(左翼作家)(2)进步作家(或中间阶层作家)(3)反动作家;此外,左翼文学内部也存在分歧,非主流派别往往被视为“异端”加以清除,比如胡风集团提倡的“主观战斗精神”便遭受批判

    3. 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认为文学作品一定可以归属于特定的阶级和政治路线。但他也批判仅在政治上进步,但缺乏艺术性的作品,认为其“没有力量”。此外,毛泽东重视“生活”的重要性

    4. 毛泽东在《讲话》中谈到,“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就是文艺批评”,政治和文学方面的问题不容提出异议。“读者”变成了被人为构建起来的概念,不具备实体性存在意义。

    5. “十七年文学”(指从建国到“文革”发生之前的文学)的重要作品有:

    小说:柳青《创业史》、赵树理《三里湾》、杜鹏程《包围延安》、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曲波《林海雪原》、浩然《艳阳天》、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诗歌:郭小川《致青年公民》、贺敬之《雷锋之歌》、闻捷《天山牧歌》、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散文: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红玛瑙集》、秦牧《花城》

    话剧: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曹禺《明朗的天》、田汉《关汉卿》

    6. 五十年代的中心作家发生了

    地理位置上的转移

    ,从东南沿海转向西北中原,其背后与文学方向的选择密切相关

    7. 新现实主义:与西欧、俄国19世纪的旧现实主义不同,新现实主义强调“革命”、“社会主义”特性,类似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8. 这一时期的诗歌反复被强调、阐释的是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作者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性质。诗服务于政治、诗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当代诗歌观念的核心,因而出现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毛泽东则主张新诗要在

    古典诗歌和民歌

    的基础上发展,同时结合

    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

    9. 汉园诗人: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三人于30年代合著诗集《汉园集》,而被统称为“汉园诗人”

    10. 七月派:起源于20诗集30-40年代的诗歌流派,将诗歌作为战斗武器,追求诗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抒发主观的战斗激情,代表人物有胡风、艾青、阿垅、田间等

    11. 50年代的文化思潮促使小说的创作类型趋于单一化,主张塑造英雄典型、设计矛盾冲突,表达平实直白,体现阶级意识,高扬时代精神与积极进取的社会理想,并歌功颂德,朦胧、艰涩的风格则遭受批判。小说的题材被严格分类,甚至被赋予高低等级之分,这使得革命历史小说、农村小说蔚为大观

    12. 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赵树理、马峰、西戎等山西作家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以描写农村生活为主,强调风格写实、语言通俗和小说的故事性,并向古典小说和民间文学学习,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因其鲜明的地域特性而被称为“山西作家群”或“山药蛋派”

    13. 柳青的《创业史》是描写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史诗性”作品,故事发生在陕西渭河平原的乡村,第一部写互助合作的带头人“梁生宝”;领导互助组的巩固、发展,第二部写到试办农村合作社。小说意在阐释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农村发展的经过和内在合理性,深度反映农村广阔的生活面貌,在“典型性”、“深度”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梁三老汉被塑造的“丰满”、“厚实”,“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

    14. 革命历史小说:50年代掀起了革命历史小说的浪潮,将革命与对历史的讲述相结合。其作者大多为所讲述事件、情境的亲历者,以文字追述光荣的历史、把握时代精神,在表达个体经验的同时推动了革命叙事在当代的经典化进程,实现了一种对“史诗性”的追求,代表作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等

    15.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最早被评论家从史诗角度评论的作品,故事讲述1947年的延安战事,将彭德怀拔高为伟岸的英雄形象(彭德怀被打成“右派”而遭到贬谪后,作者也因此受到牵连)

    16. 吴强的《红日》(1)表现了开阔的战争生活范围,设计自普通士卒到军队将领等诸多人物(2)重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在不违背人物“阶级特性”的前提下增加对人物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的刻画,比如不避讳对张灵甫韬略、才能的描写。

    17. 梁斌的《红旗谱》是对革命“起源”的叙述,通过对革命的参加者生活、心理活动的表现来实现,以“史诗性”的笔法概括中国农民在“民主主义革命”的生活与命运,有着宏阔的生活画面描写和

    长卷式结构

    ,从老一辈农民朱老巩和严老祥对当局剥削反抗的失败,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的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实现自我解放的道理。《红旗谱》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对地方民俗、传统文本的引入,增加了小说的表现力

    18. 《红岩》有罗广斌、杨益言主笔,社会各界诸多人士参与创作,是当代文学一次“组织生产”的实践,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被誉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塑造了许云峰、江、华子良、小萝卜头的等经典形象(人物塑造彻底透明化,不存在曲折心理),体现对革命“纯洁性”的追求

    19. 杨沫的《青春之歌》写的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成长史”,塑造了女青年林道静的形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带有“自叙传”的意味。关乎女性命运的命题则被压抑或淡化,或规划为阶级问题、矛盾加以处理(后以“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没有很好的描写工农群众”为由而遭受批判)

    20. 姚雪垠的《李自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小说,但通过讲述明末清初农民起义的事迹,以“全景式”的笔法描绘自市井农村到宫廷的广阔社会图景,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解剖封建社会,仍然起到了相似的、揭示历史本质规律的作用,李自成为塑造为伟大的革命者。

    21. 曲波的《林海雪原》是50年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素材则源自于作者40年代的亲身经历,其独创性体现在:(1)艺术方法层面极具“民族特色”,借鉴了“水浒”、“说岳”、“三国”等古典作品的结构和叙事方法(2)运用夸张、神奇化等方法赋予故事、人物以“传奇性”,故事情节具有偶然性,人物性格有浪漫色彩经典形象有假扮土匪卧底的杨子荣等。《林海雪原》在服从当代历史哲学的叙事框架的同时,将绿林传奇的话语魅力融入写作,实现了读者对越轨江湖武侠世界的想象性满足(也因为现实主义的力度、思想深度的不足而受到批判)

    22. 欧阳山的《三家巷》是计划“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从侧面角度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展现了不同阶级的陈、周、何三家(手工业工人、买办资产阶级、官僚地主阶级)的恩怨纠葛,塑造了复杂的人物。

    23. 萧也牧的《我们的夫妇之间》被视为最初的“异端”,表现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典型“,但被批判是有“小市民的低级趣味”

    24. 百花文学:

    1956年毛泽东提出“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的发展科学、文艺的方针,掀起了全国性的重要思想变革,文艺界出现了动摇、突破僵化教条,呼吁创作加强其现实政治的“干预性”,更多负起针砭时弊、关切社会缺陷的责任,类似于苏联时期文艺“解冻”的现象,这一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被称为“百花文学”,入青年作家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也叫《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官僚主义的经典之作)、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等

    25. 三家村札记:

    60年代,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以“吴南星”为共用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辟了“三家村札记”专栏,在上面发表了大量杂感、随笔,多从古代历史、野史、文人笔记、传说故事中取材,加阐释谈论现实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化艺术、艺术研究、社会风尚的广泛问题,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影射象征。(吴晗的《海瑞罢官》成为了“文革”的导火索)

    26. 宗璞的《红豆》笔调细致绵密、感伤,继承了革命与爱情的传统主题,是反省式的回忆,其哀怨、狭窄的诉不尽的个人主义感伤支配的情调也受到

    27. 50-60年代散文:狭义的散文即“美文”、“抒情性散文”,广义上的散文还指叙事性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报告文学”为主要特征的叙事倾向的写作,构成了散文的主题),60年代出现了“散文复兴”,形成了当代散文的集中特定模式,主要的散文作家有:

    (1)杨朔:讲究“诗的意境”的构造和谋篇布局,象征化(隐喻、象征在散文中的使用)地表现生活,融入古典散文的特征。但其形成模式之后一直僵硬、缺乏变化,“开头设置悬念,结尾卒彰显志”的结构模式为人们诟病。

    (2)秦牧(3)刘白羽 杂文界还有徐懋庸等作家

    28. 话剧: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是左翼文学中受到特别关注的文学样式,戏剧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得到强调,50、60年代最重要的话剧是老舍的《茶馆》(老舍的《龙须沟》也广受好评),以王利发所办的茶馆为叙事焦点,侧面展现了中国数十年来的社会变迁,有被称为“图卷戏”、“三组风俗画”的创新形式,剧中透露出悲凉的情绪、人物关于自身命运的困惑、个体与历史之间的悖谬。老舍借《茶馆》表示自己对建立现代国家的渴望和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憎恶。

    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是为曹操、武则天的翻案之作;田汉的《关汉卿》赋予了关汉卿“战斗者”形象,反对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为弱者击鼓鸣冤;曹禺创作了《胆剑篇》

    29. 走向文革文学:文革是一个无经典的时代,强调“厚今薄古”、“抓到真理就蔑视古董”,注重民间文艺资源,重塑经典。1962年毛泽东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文艺被等同为一种政治行为,文学彻底沦为了政治的工具。文学批评最流行的方法则是组织写作小组(如“石一歌”,即“十一个人”),塑造典型、英雄人物等变成中心、根本性任务,而戏剧则成为了最重要的文学形式。

    30. 八部样板戏:

    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经典的八部戏剧,分别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31. 天安门诗歌:

    是在“文革”末期,人民群众以批判四人帮、怀念周恩来等为主题创作的大量诗歌,以旧体诗词居多,其中也包含挽联、悼词、祭文等(古典诗词格式可以运用典故、隐喻,精炼而隐晦地表达历史观和现实政治的道德评价),“文革”结束之后被“童怀周”搜集整理编成《天安门诗抄》,“天安门诗歌”的艺术性略弱,主要目的是表达一种政治诉求,其真诚独立的思考方式对当代诗人具有启示性意义

    32. 新时期文学:

    80年代的文学界发生重大变革,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涌入让文学界摆脱了十七年、文革文学的桎梏,探索、创新、突破、超越成为了文学界的高频词,个人主义、启蒙主义精神开始取代集体主义、阶级革命论,文学研究、写作从外部转向内部,同时也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热潮

    33. 归来诗人:

    指50年代、“文革”时期被打成“右派”,于80年代重新复出的诗人,他们从生活道路中的挫折、磨难中获得体验,并将其投射于诗歌,令诗歌具有“自叙传”的性质和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理性思辨倾向,代表诗人有

    艾青、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蔡其矫、昌耀、郑敏

    等,他们成为了新时期诗坛的中坚力量。

    34. 朦胧诗:

    “朦胧诗”是对于80年代一批受西方现代派影响,表意上较主流诗歌显得朦胧、晦涩、曲折、怪异的诗作,是“新诗潮”中重要的风格体系。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江河、杨炼、舒婷等,其中由北岛和芒克主编的诗刊《今天》是朦胧诗的前沿阵地。朦胧诗并非传统的诗歌流派,但在诗歌精神、探索意义上具有共同点,尤其强调“个体”的精神价值,其“语言的异质性”开拓了现代诗歌的表达,表现出对主流话语的反叛与对抗

    35. 白洋淀诗群:

    “文革”时期许多北京的知青被下放到河北保定白洋淀地区,其中多为背景优越、能接触到西方文艺作品的高干子弟,自发组织民间的诗歌文学活动,这批人形成了白洋淀诗群。代表人物有多多、芒克、根子、林莽等人,诗作主要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文革”大背景下个体的精神失落、针对历史压力作出的想象性反应,呈现出一种苍茫、蛮荒、又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36. 三崛起:指八十年代初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分别为谢冕的《在新的崛起前面》、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37. 北岛:

    “朦胧诗”的主将,

    前期

    诗歌表现出一种对怀疑、否定的精神,对缺乏人性内容的生活的拒绝,有着“反抗绝望”的精神态度,显示出一种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民族再生之路的激情。风格沉重、悲壮,坚持对历史意义的追寻,构造抗争者与受难者的的悲剧意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多为宣告、判断、预言式的表达,代表作品有《回答》等。

    后期

    的北岛内敛、含蓄,表达简洁、克制,开始探索、处理普遍的人性问题,多为陈述、犹疑、对话和反省。

    北岛善于密集并置象征性意象,形成对比、撞击,其符号体系有明确的指向性,构建出“悖谬性情境”,情感庄重而丰盈。

    38. 顾城:

    被称为“童话诗人”,笔调轻盈、灵动、优美、朴素,《一代人》在揭示了“文革”的黑暗残酷的同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决心而广受称赞。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精神,追求一种纯净的美,以“超现实”的梦境的想象方式,构筑至纯至美的童话世界,并将其置于现实的对立面,在诗和生活中偏执地保持与现实的距离。顾城有对外部世界的敏锐感知、对心灵和精神空间的关怀。人生归宿、命运的问题缠绕着诗人生命的后期,“死亡”称为其后期诗歌的持续主题,让他的诗歌散发出神秘的悲剧意味(如《墓床》)

    39. 舒婷:

    代表作《致橡树》,善于通过内心的映照来辐射外部世界,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探索人与人的情感联系。她的诗作也表现了女性的忧伤、愤慨、悲哀以及情感诉求,从习见的现象和惯常的审美趣味中,揭示所蕴含的漠视人的尊严的心理因素。

    40. 芒克:

    “自然的诗人”,其诗作肉感而野性,体现出一种“自然的风格”,有着率真、任性的生活和写作态度,重视感性、质朴、清新的语言和抒情风格,想象和诗意上与大自然接近和融入

    41. 杨炼、江河:

    实践表现时代和民族历史的史诗,其诗作表现了诗人介入历史的强烈愿望,表明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土地、山川、纪念碑、大雁塔等形象,既是诗歌叙述的主体,也是用以象征历史时间的空间符号,有在沉郁的基调上的澎湃气势、崇高感,也洋溢着创造变革的决心。同时也继承了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传统。杨炼的代表作有《土地》,江河有《纪念碑》、《葬礼》等。江河后期沉浸于结构的庞大繁复,诗歌的意象密集艰涩,以此演绎他的哲学观念。

    42. 多多:

    许多诗作思索语言对自我,诗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对于处境的怨恨锐利的突入,对生命痛苦的感知,想象、语言上激烈、桀骜不驯,这种风格在此后不断拓展、延申,随处可见“超现实”的“现代感性”。他通过对于痛苦的认知,对于个体生命的内省,展示了人类的生存困境,以近乎疯狂的语言、文化挑战,丰富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内涵与表现力。代表作《当人民从干酪中站起》、《致太阳》、《手艺》(副标题《和玛琳娜·茨维塔耶娃对话》)

    43. 食指:

    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有对当时诗歌体系的偏离,在创作技法上与十七年文学仍有联系,诗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广为人知

    44. 翟永明:

    女性主义诗人,深入探索个体经验,激情与神秘幻象交织,语言与内心经历呼应,诗歌中存在着尖锐的自我质询,具备“反宣泄”的特征。“戏剧”是她诗歌结构的“潜中心”:场景的设置,多个层面的对比、冲突,与中国传统戏剧间存在时空交错、情景变换,与人生与诗歌之间的关联为她所重视,读者能隐约感受到一种古典美、荒凉的情调和境界。

    45. 韩东:

    韩东的诗语言平淡、近于冷漠,同时清晰朴素,剔除修饰语、形容词和隐喻,强调生活的平庸、琐碎,体现诗歌的“日常性”,有“反诗意”的风格倾向,重视对生活隐微细节的新鲜表现。诗人于坚与其表达风格类似。

    46. 海子:

    诗歌神话,他的诗歌生命表现为“冲击极限”、“在写作的速度与压力中创造”、“将生命化为一派强光”,他“单纯、敏锐、富于创造性,同时急躁。容易受到伤害,迷恋荒凉的泥土”、“关心、坚信的是那些正在消亡而又必将在永恒的高度放射金辉的事物”,诗歌热烈、奔放,充满不羁的狂想。海子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抒情短诗阶段:单纯、流畅、想象力充沛,词语在浪漫、梦幻中飞翔,少年乡村生活的经验在诗中构成一个质朴、诗化的想象世界;麦子、村庄、月亮、天空、少女、桃花等带有“原型”意味的基本元素。代表作有《阿尔的太阳》、《亚洲铜》等

    (2)“大诗”、“史诗”阶段:受但丁、歌德、莎士比亚等人影响,融合了谣曲、咒语、箴言、律令等多种诗歌语体的写作经验,以此探求激情与理性、个人体验、人类精神文化的结合,从中得到对“永恒”、“真理”的体悟。代表作有长诗《土地》、《弥赛亚》、《遗址》,诗剧《太阳》,幻想仪式剧《弑》

    47. 伤痕文学:

    也称为“反思文学”,指80年出现的一批以反思“文革”造成的肉体、心灵的伤害为主旨的文艺作品,揭露“文革”对人灵魂的扭曲与精神创伤,表达出对个体生命的关切,为被贬黜的知识分子“正名”,重建启蒙者角色的主体性地位。伤痕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知识分子、官员收到的迫害,他们的屈辱与抗争

    (2)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投身革命,却沦为历史的牺牲品

    代表作品有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48. 复出作家:

    王蒙重视心灵现实、历史理念的思辨剖析,《春之声》借鉴了意识流等现代派技巧,《活动变人形》表现在东西文化冲突中,启蒙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体现了执着的反省精神;张贤亮细致、逼真地呈现生活情景中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带有“自叙传”色彩,《绿化树》等作品暗合了古典戏曲、小说的“落难公子”的叙事模式;刘心武的《钟鼓楼》是“京味都市小说”,他个人主张“大众文学精英化,精英文学大众化”,沟通“雅”、“俗”两途、

    49.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认为是开风气之作,揭示“文革”对现代化的压抑和阻滞,在面对“伤痕”和“废墟”的同时,呼吁对城市、乡村现代化目标的关注,将中心人物置于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作家对历史的思考的深度,嵌入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反映作家独特的感性体验、历史的思考深度。

    50. 知青小说:

    (文革时期赵振开(北岛)《波动》、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靳凡的《公开的情书》、是地下文学的重要作品)

    对“知青小说”的两种定义是:(1)作者曾是“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有关知青在“文革”之中的遭遇,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后的遭遇,代表作品有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等

    51. 寻根文学:

    “寻根”是80年代重要的思想文化潮流,韩少功的文章《文学的“根”》被视为,主张以现代意识重新观照传统,寻找民族精神文化精神的“本源”性(即事物的“根”),以修复民族精神,为文学的现代化提供根基。寻根文学表现出了对世俗日常生活、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削弱了文学原有的阶级意识,实现了文学从社会政治题材向“民俗风味小说”的转移,章法、句势则多有向古代小说学习,以丰富语言的内涵、表现力。经典的寻根文学小说有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三王”等

    52. 韩少功:

    知青作家,寻根文学最早的倡导者,代表作《爸爸爸》是对“寻根”主张的实践,有对生活细节的写实性描述、变形荒诞的技法、哲理性的寓意,主人公丙崽是个长不大的、死不了的白痴侏儒,恶劣龌龊的环境赋予了他丑陋的相貌、痴呆的思想、猥琐的行为,是民族文化“劣根性”的象征,小说以滞重、古朴的叙述语调,压抑、阴郁的总体氛围,显示了对这一衰败腐朽“种族”的悲观。(可与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比较)

    《马桥词典》(以马桥村落常用的词语为基础,揭示隐藏在词语背后的故事,但也被质疑抄袭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小说《哈扎尔辞典》)、《暗示》(表达对被“符号”所构建的同质化世界的反抗)有着浓烈的先锋实验色彩

    53. 阿城:

    代表作“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和总标题为《遍地风流》的小说集。其作品以知青为题材,却很难被纳入知青小说,政治事件和社会矛盾在其作品中被淡化,而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审视“文革”之中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寻根”在阿城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理想精神,作为人超越世俗生活的凭借。

    《棋王》中的棋痴王一生、《树王》中的手艺人肖疙瘩都执着于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特指《棋王》)精神内涵上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色彩,在乱世中崇尚淡泊,身处世俗却超越世俗和痛苦,流露出对朴素、本源推重的生命意识,以及推重直觉体验的感知方式,其人物在争取生命的现实欲望的同时,也表现出超凡的出世精神,赋予了作品“超脱哲学”的精神高度,使其具有对历史的批判性。

    阿城重视文学民族传统的继承,采用幽默的白描的叙述方式,语言自然、朴素但不浅俗,重视人物和事件的直接呈现,避免了情感的过分外露,也借鉴了明清白话小说的语言和叙述

    54. 史铁生:

    史铁生因为有对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让他的小说在反映伤残者的生活、精神困境的同时,超越了对伤残命运的哀怜和自叹,将肉体的痛苦升华到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他对生存意义、状况的持续关注,对欲望、死亡、痛苦、人的孤独等处境的探索,使他的小说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与宗教感,故事情节因此遭到淡化处理,思辨、议论、寓言称为构成小说的主要因素,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同时又有对荒诞宿命的抗争。

    代表作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以一群身份含糊、无确定名姓的人物的生命经历,探索有关人生存的诸多问题,被批评家视为一部“哲学小说”)、散文集《我与地坛》

    55. 张炜:

    代表作《古船》,描写胶东半岛洼狸镇隋、赵、李家族在四十年间社会历史变革中的恩怨纠葛,从中展开作家对历史、政治、文化、人性的反思,具有追求“史诗性”的意图。张炜的精神世界既有俄罗斯文学的血脉,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悲悯。

    56. 张承志:

    其小说有散文化的倾向与浪漫主义的格调(指作品中对于理想的坚守和追求,和抒情、宣泄的表达方式),代表作《心灵史》记述聚居于甘肃、宁夏等地回族的哲合忍耶为求得“心灵的纯净”而艰苦卓绝、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的故事,将所引述的“秘史”等资料与虚构的“纪实”融合,实现“最彻底的心灵表达”

    57. 风俗乡土小说:

    在当代的“农业题材”、“工业题材”隐退之际,出现了一种以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城市发生的解体、调整、变迁的视境写作,被称为“风俗乡土小说”(可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寻根文学),地域因素得到重视,

    如“京味小说”、“津门小说”、“齐鲁文化小说”

    等。

    58. 冯骥才:

    早期有反思文革的“口述实录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书写苦难历史中人的悲剧遭遇与人性的扭曲,也展现在逆境之中人与人的温情。

    后期多创作“津味小说”,包括《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描写天津市井民间的奇人奇事,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命运都与文化密切相关,常采用章回体,并以天津方言、俗语为语言的主体,重视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色彩,同时又追溯鲁迅的“寻找劣根性”的思路,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廓清复杂、丑陋的现象产生的根据。

    59. 汪曾祺:

    姿态独立,有极为丰富的生活储备,其短篇大多取材自家乡高邮乡村和市镇的旧日生活,虽缺乏崇高悲壮之美和深刻,但表现和谐,部分作品呈现出对命运无可奈何而转化出一种有苦味的自嘲。在体察市井小民、下层知识分子的人情冷暖、挖掘他们卑琐刻板的生活同时,既有针砭嘲讽,也有同情,此外还善于发现乡镇民间生活的美和健康的人性。

    汪曾祺注重民俗风情的表现,不设计情节冲突或典型形象,执意削弱戏剧化因素,维持叙述的自然形态,提倡散文化小说。文字简洁、节制、质朴,不乏幽默典雅,并寄托情致与期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等

    60. 莫言:

    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使其成为大家。高密东北乡在长时间里是莫言文学想象的源泉,大多故事以故乡的记忆为背景展开,充斥着丰沛、灵动、怪异的感觉和想象,追述在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关“先人”生命的奔放和传奇性经历,其中隐含了对后代生存上的压抑、人性扭曲的迷茫感伤。

    莫言有着独特的、开放的感性化风格,个人化的观念结构、文体模式,叙述上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心理的流动、跳跃、联想是叙述的角度和驱动力,大量的感官意象奔涌而来,创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感觉世界。

    《丰乳肥臀》呈现了一个少有的乡村天地:狂躁、混杂、充满血色和酒气,有骁勇血性的人物、无拘无束的激情。

    61. 贾平凹:

    早期有描述商州地区农民生活变迁的小说“商州系列”,其中《浮躁》最有影响。小说中多细腻描写陕南山区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意识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提供地域文化的依赖和背景,塑造社会转折时期的悲剧人物,描写他们的悲剧命运的并给予深切同情。

    长篇《废都》是对原有写作模式的突破,讲述了古城西京(以西安为原型)的庄之蝶等人物的生活世象,吸纳了明清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形成自然顺畅、含蓄、简约,富含内在韵味的格调,表达有关世纪末“废都”的悲凉苍茫,展现知识分子与时代脱节、在社会转折中的愤懑与失落。(有论者认为其深得《红楼梦》、《金瓶梅》的神韵,有论者则认为其体现了作家的低级趣味)

    62. 现代派/先锋文学:

    受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当代文学引入了大量现代派技法(如“意识流”技巧、荒诞、变形、寓言等),许多作家在各种文体上进行了实验探索,个体心理意识得到重视。这一潮流意在摆脱、超越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追求“本体意味”的形式和“永恒”的生存命题,其与西方现代派之间存在互文本的关系。

    63.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马原是小说革命的始作俑者,热衷于文体实验,善于设计叙事圈套,代表作有《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等;

    先锋文学的特点是(1)重视叙述,把小说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2)混淆虚构与真实,把构思引入小说参与文本构成(元小说)特征;先锋小说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于个性化感觉体验的发掘,抑制、平衡了80年代小说中的自我膨胀倾向,许多作品都涉及文革的创伤记忆。

    64.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出现于80年代,其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虽仍属于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仍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人生,具备一种开放性、包容性,吸收现代主义流派上的长处。新写实摒弃了对宏大历史的追求,而对平庸、琐屑的现实生活产生兴趣。以“零度叙述”的方法还原生活切入现实,拒绝乌托邦,消解生活的诗意,将灰色、沉重的日常生活呈现给读者。

    65. 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对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反叛,也不同于90年代的正历史小说,其认为历史的真实是无法被历史研究所触及,故强调民间、个人视角,边缘人物、非历史资料的撰写,以消解传统历史的官方话语,解构二元对立,注重历史反思、挖掘人性,也渗透着虚无主义和非理性的思想。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皆可被纳入新历史的范畴

    66. 残雪:

    代表作《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她的小说混淆现实与梦幻,叙述者以精神变异者的冷峻眼光和受害者的恐惧感,创造了一个怪异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抽、恶的意象),有乖戾心理的描述,剖析人内在的精神欲望,展现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人性的卑陋、丑恶、黑暗面。

    小说善于通过梦境,塑造人物的心里现实,表现了人在因无法了解他人、也无法把握自身(萨特:“他人就是地狱”)、无法逃离死亡恶“剥夺”而精神惊恐,不断自我折磨、相互折磨的状况。

    67. 苏童:

    苏童的写作探寻现代性叙事技巧与“古典”的故事性之间的平衡,其小说大多取材自历史,但历史本体已被虚幻化。他关注对“意象”的经营,擅长女性人物细腻心理的表现,在有关旧时中国中国的家族叙事中,常流露出忧伤、颓败的情调和气息(与江南都市的“繁华梦”的历史记忆有关)。

    他的小说有某种传统士大夫对旧日生活的依恋、融入的态度,书写红颜薄命的等主题、情调,富有韵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启蒙批判性,但令小说具备了传统文人小说的风味),叙述风格优雅流畅。代表作《我的帝王生涯》、《妻妾成群》(现代女性的婚姻悲剧)

    68.余华:

    早期作品充满对血腥、暴力和死亡的书写,冷峻、残酷,总是以“局外人”的视点述说故事,正视世界作为真实而存在的“混乱”。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先锋实验性质,如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篇《现实一种》。

    90年代的余华要柔和些,原先和“现实”、日常经验的紧张关系得到缓和,余华认为揭示真实未必要采取与日常经验相悖的方式,在揭露、发泄、控诉之外,开始向人们展示高尚。余华的叙述一直保持着冷静、朴素的风格,并流露出幽默与温情。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所谓的“人生三部曲”:《在细雨中呼喊》(童年)、《许三观卖血记》(中年)、《活着》(老年),以及褒贬不一的《兄弟》、《第七天》等

    69.格非:

    小说家,文艺理论,代表作“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格非早期的小说受博尔赫斯影响巨大,主旨、叙事都晦涩玄奥、扑朔迷离,在取消对“意义”的追寻的同时,开放了对于历史的多种可能的探索,并持续关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格非也不忘吸纳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充满沉思和智性。

    70.刘震云:

    早期:承续了生活流的琐碎笔法,但侧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社会结构中人悲剧性处境(表现日常生活的荒诞,人的异化,人精神与性格的扭曲,人在环境的巨大压力下的痛苦与无奈),深度挖掘“单位”这一特殊的当代社会机制(反映社会权利机制人性的制约、戕害),或进行冷峻的批判,或以喜剧性的笔调戏谑、反讽,同时追求哲理深度。代表作有《一地鸡毛》、《单位》等

    后期:写作有关乡村生活的长篇巨制,有“故乡三部曲”:

    《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

    71.女性作家:

    伴随着女权主义思潮的涌入,“女性文学”登上历史舞台,其中的两次高潮是(1)“五四”时期(2)80年代;女性作家要求得到与男性作家平等的权利,在写作上主张非性别化,淡化性别特征的表达方式。女性文学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女性身份的重新发现,同时又超越了性别特征,追求一种普遍化的风格

    71.张洁:

    其作品多以反映女性意识为主,描写女性人物感伤、细腻、刻骨铭心的爱情心理和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圣洁的爱情超越痛苦的历史记忆。代表作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72.王安忆:

    早期的“雯雯系列”小说是对自我的表现书写,《小鲍庄》则是寻根文学的实践之作,借对一个虚化时间特征的小村庄的描述,表现对儒家文化的“仁义”以及对这种精神崩溃的理解。

    后来的诸多作品为通过对个人经历、家族身世的追述,思考时代文化等因素对个人生存的影响,探索现实与未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仰理想的有效性,对社会转型期的普遍性困惑、焦虑作出反应。

    王安忆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对两性微妙的支配关系、男女在欲望本能和社会权力之间的挣扎,人的自然属性、欲望对人的命运有何种制约力量的探询、揭示,其塑造的女性人物在抗争后仍然走向了悲剧结局,在本能的母性、妻性的“夹击”之下溃败。《长恨歌》是典型的例子,本书所描写的地域是上海,也是给予作者最多生长经验的地方,而生活在上海弄堂女主人公王琦瑶则置身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浪潮之中,以通俗言情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具有悲剧意味的严肃故事。

    73.铁凝:

    在新文学浪潮之中仍坚持传统技法,书写当代变革中的生活矛盾。她的作品体现出一种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带有原始生命体验的女性的宁静,重要的作品有《玫瑰门》。

    74.迟子建:

    生于寒冷的黑龙江漠河的农村,其生活的独特的地理背景成为日后写作的诸多取材来源。她的小说有散文式的优美,叙述朴素,展现人与动物、自然之间的联系,在讲述东北农村的同时透露出爱与温暖,并传达出一种绵长的沧桑感。

    75.巴金的散文:

    巴金将从1978年到1986年8年时间里创作的150篇随笔总集题为《随想录》,意在阐释自己对“文革”十年浩劫的思索,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思历史,追忆亲友,同时有着严格的自我拷问和反省。语言质朴流畅,毫无经营雕琢。表现了一位“世纪作家”的人格尊严,他对历史的坚定介入,坚持以理性认知、改造社会的世界观,传达对人类理想前景坚定执着的信念。

    《怀念萧珊》、《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76.杨绛的散文:

    《干校六记》(六篇)记录了作者在“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章法上可以对标清代沈复的小品文《浮生六记》,以表现文革期间的遭遇为主要内容。杨绛的文字简约含蓄、语气温婉,对历史时间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平静的态度审视现实,在抨击的同时,勾画了形形色色的众生态,写出了事件的荒谬与内心的隐痛。

    77.学者散文/文化散文(随笔):

    八十年代一些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融汇学者感性体验、理性思考的文章,被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代表作家有:

    金克木(内容驳杂、覆盖面广、学术性强,但表达上朴素简练),张中行(代表作是以30年代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的随笔,名为《负暄琐话》,以“诗”与“史”的笔法,传达一种闲散而走温暖的情趣,同样内容驳杂,涵盖广泛,甚至被比喻为现代版的《世说新语》),余秋雨(影响最广也争议最多,善于将文史知识与情思、历史踪迹的追寻与、现实问题的思考结合,人、历史、自然交融,让山水文化负载诸多沉重的现代问题,包括时代的兴衰浮沉、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命运等。语言文雅,直抒胸臆,讲求思绪情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引领、贯穿,常以游记为题材加以表现。《文化苦旅》是其代表性的作品集,但后来的作品则流于夸张造作。)

    78.90年代的诗人:

    还有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与朦胧诗时期的江河是两个人)、陈东东、张枣、栢桦等

    79.二月河:

    著名的历史题材作家,代表作“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同一日期重要的历史小说还有唐明浩的《曾国藩》,刘斯奋的《白门柳》等

    80.陈忠实:

    因《白鹿原》而久负盛名,小说在描绘了时代剧烈动荡的背景下,白、鹿两个家族的起伏沉浮与历史风云之间的纠结。以儒家文化为精神主导,有着浓郁的风土气息,弥补了当代乡村小说中风土习俗的空白。

    塑造了白嘉轩(代言着儒家精神文化的理想人物,寄托着作家对于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的信念)、鹿子霖、田小娥、朱先生等经典形象。小说正面阐明了传统文化对个人、家族、村落的引导和支撑,这在现代观念、制度的包围和冲击之下,难能可贵。

    81.阿来: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好评如潮,这川藏康巴地区藏民在现代的生活变迁,题材的传奇性、新异性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将土司制度、藏族神话、民间传说、神法巫术、音乐舞蹈等诸多民俗因素融入小说,其屡屡可见的“魔幻”色彩增加了小说的感性厚度。

    主人公作为傻子/智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可靠叙述”,体现了作者的一种“边缘”的自觉意识。

    82.王朔:

    代表作《动物凶猛》(因以个人化的视角叙述历史而备受争议)、《我是你爸爸》、《过把瘾就死》等,语言上爱调侃、嬉笑怒骂,融汇北京地域的流行土语、俗语,挪用、西方政治和精英文化的权威话语。其作品也体现了“大众”与“通俗”的混杂性。

    83.王小波:

    被李银河称作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90年代的文学神话,现象级作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偶像化。他的想象、文体、语言具有抗拒流行模式的高度原创性,有着飞扬的想象、游戏的精神、充沛的幽默感。

    代表作《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皆以独特的方式处理文革经验,构造荒诞、狂欢的场景,形成一种难以被模仿、复制的生存体验。

    84.阎连科:

    代表作《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早期的《日光流年》极度突出、渲染“苦难”,设计了大量的惨烈情节,表现了作家对时代的悲愤情绪、对历史的责任感;《受活》则被置入了荒诞性的叙事框架,建立了悲喜杂糅的风格,赋予现实感极强的故事以寓言化隐匿和伸展的空间。

    85.毕飞宇:

    代表作《推拿》,毕飞宇的小说处处体现对当代人生活意义的探询,也不避讳传统小说通俗元素的引入,有时会弥漫出一种江南温润、迷茫的情调。

  • 假如生命给我一次重新活过的机会

    作者:是嘶鸣啊 发布时间:2021-07-11 23:53:00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中年男人,拥有着平庸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家道中落欠下许多债务,在错误的婚姻中备受妻子和岳母的折磨,世界上最爱的两个人——母亲和女儿先后离世。机缘巧合之下,他带着哥哥寄来安葬母亲的钱去了赌场,沉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运气却出奇的好,连续九天每天都在赢钱,可到了第十天仿佛身体赢钱的直觉失灵了,所幸及时收手,即使又输掉了一部分也还结余八万多里拉,是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

    在回家的路上他才想到,这笔钱用来偿还债务之后就几乎所剩无几,痛苦的生活还会继续。这时他突然看到了报纸上一则自杀事件的报道,有人发现水里漂着一具腐烂的尸体,经过家属辨认、法医确认,自杀的这个人正是......他自己。

    在那个年代,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对身份的认定和识别还没有那么严格,不像现在,如果你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将寸步难行。换句话说,这个中年男人此刻拥有了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他可以拿着这笔巨款,换个地方,换个身份,从此逃离自己绝望的生活,重来一次。

    如果你是这个男人,你会怎么选?

    在这样一个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生活里,我想大部分人大概都会选择借此机会和过去一刀两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重新开始自己的生命。

    这正是路伊吉·皮兰德娄的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中主角的奇妙命运旅程,这种又现实又魔幻的设定把读者的内心拿捏得恰到好处,我一边感慨着帕斯卡尔坎坷的命运,一边为他有了新的选择而暗自欣喜,一边又替他的新身份和新生活随时可能被拆穿而捏了把汗,仿佛自己亲自经历了这一遭一般。

    毫无疑问,在得知自己的“死讯”后,帕斯卡尔飞奔着扑向了新的生活。什么债务、妻子、烦人的岳母都可以抛在脑后,他终于“自由”了!

    他替自己想了新的名字,阿德里亚诺·梅伊斯,他为新身份编造了一套完整的生活经历,他来到了新的城市,租了房子,改变了发型和胡须,甚至做了斜视矫正手术。

    可是,上一个“我”始终无法摆脱,他时刻担心着自己的身份会被揭穿,他陷入了新的困境,不能向心爱的姑娘坦承自己的一切,不能追回丢失的钱财,甚至在受辱之后想要为决斗找个见证人都无法办到。

    阿德里亚诺崩溃了,他连夜伪造了“自杀”现场,他又一次让自己“死去”,他回到过去的家,想要宣告全世界,帕斯卡尔并没有死,他又回来了。

    但是在帕斯卡尔的世界,早已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我又一次失去了方向,虽然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我在这里没有家,也没有目的地。”

    他曾设想过自己的归来会引起多么大的轰动,但是什么也没发生,没有人认出他,没有人议论他,甚至没有人想起他、怀念他。

    最后他回到了从前工作的图书馆,与书为伴,写下自己的奇怪经历,当别人慕名而来怀着好奇问他是谁,他会耸耸肩,眯起眼睛回答:“我是已故的马蒂亚·帕斯卡尔。”

    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却真实地可怕,是作者在那个年代发出的远方呼唤,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会有再来的机会,就算有了,谁有能保证过得好这一生呢?

  • 心理学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变更好

    作者:徐疯疯 发布时间:2015-10-26 19:46:23

    我一项比较喜欢读心理学的书,虽然并没有一点心理学背景。

    但是在我最低沉的那一段时间,偶然遇到的一本心理学科普书就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些话到现在早就忘记了,但还是记得那像阳光劈开黑暗一样进入到我的生活。

    在此之前我读过算得上专业领域的也就是卡伦·霍妮的一些著作,关于焦虑,关于自我成长。很巧的是,那时候的我恰好是一个焦虑症患者。面对一些事情,我还没有去做,我已经为它规划好了100多种不好的未来。后来按图索骥的读了十几本关于心理学的科普书,也许是偏好所致,也许是别的原因,这些书统统都在精神分析的领域内。尽管有观点说,精神分析已经偏向过时,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一本书有句话能够打动你,给你力量,那本书就有存在的意义。而心理学的魔力是,他总能或多或少的打动你。

    这本书算是我看过最专业的一本书,也是一本生涩的书,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去读懂晦涩的翻译腔,每一个专业名字都需要去查。

    这本书是讲自恋,也算是精神分析一脉。

    关于母婴关系与婴儿成长后的人格息息相关,这本书也提到此,自我,以及理想化双亲。

    对“自恋”这种症状的分析,和卡伦·霍妮对焦虑症的看法一样。

    有时候它会是一种保护,在一些情况下保护着人们脆弱的小心灵不被伤害。如果说焦虑可以使人避免到一些冲动造成的伤害,能够前瞻到一些后果的话。那么自恋就是一个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根基,它会让人感觉自己有价值,自己值得。

    而在另一些时候,这些“症”们就会真心变成一种病。焦虑让你寸步难行,让你精神崩溃。

    自恋也会让你在社会生活中走错路,爱攻击他人的性格不会太受欢迎。爱把自己夸大的行为会让一个人永远中二,最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本书据说又被称作是一部关于“自恋者”的传记。每个人都有自恋的部分,如果想了解这一部分,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生涩算是它的另一个大特点了吧,写下这篇评论的时候,我也只是读过一些,有了一点浅面的了解。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8104+)
  • 好评多(368+)
  • 下载快(678+)
  • 好评(975+)
  • 强烈推荐(1087+)
  • 内涵好书(5410+)
  • 快捷(3710+)
  • 中评(358+)
  • 图文清晰(736+)
  • 体验还行(7105+)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4:34:09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利***巧: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2:25:1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30:2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沈***松: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2:35:2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索***宸: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2:37:1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康***溪: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3:49:15 )

    强烈推荐!!!

  • 网友 辛***玮: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3:20:5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权***颜: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2:25:0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陈***秋: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2:31:2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屠***好: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4:17:30 )

    还行吧。


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 *警察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培养策略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现货公安基础知识(2013年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公安基础知识(2013年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0年公安机关招录人民警察考试辅导读本 法律法规考点指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公安基础知识(2013年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09版(公安录警考试系列)-法律专业知识冲刺试卷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年末清仓】2009版(公安录警考试系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12版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专用教材《专业综合2》(法理学 中国宪法学 中国法制史)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12版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专用教材《文化综合》(历史 地理 政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文化综合预测试卷(2011~2012最新版)—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专用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