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教育部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03 06:00:02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教育部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教育部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mobi格式下载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教育部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mobi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教育部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mobi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教育部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58625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03 06:00:02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lucy & mary 发布时间:2011-10-22 00:00:39

    看了不到三分之一. 居然是离开西雅图前的最后一本书. 还给P子的时候很舍不得, 最后谢谢你, 我的免费图书馆, 谢谢你给的拥抱.

  • 作者: bkHater 发布时间:2016-10-18 10:42:10

    想学漫画又没啥绘画基础,一开始练习少女漫画感觉有点难度,就先从这类Q版的可爱风练起,感觉还不错,难度不高

  • 作者: 水湄物语 发布时间:2009-10-24 10:37:45

    2009年4月第一次读, 2010年2月第二次读,2013年1月第三次读,开始的时候觉得是一本很浅的书,约读倒约读出趣味来。 有些想法和说法,比《如何阅读一本书》更能贴近我的阅读现状。 看完之后又鼓起主题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今年1月份读了很多旧书,感觉比新书收获还要大很多,今年的读书计划里,一定要放进很多值得重读的旧书才好。

  • 作者: Portia 发布时间:2017-11-09 14:49:23

    高中阅读既视感,大概翻译也有关,思想层次太高我好像达不到,很多人生哲理隐含其中读起来有点累

  • 作者: 撕蓝 发布时间:2023-03-17 22:35:19

    挺不错的教材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文博为业

    作者:之龢 发布时间:2018-01-16 00:03:37

      《古人的文化》是中华书局选编而成的集子。与其说“以‘古代文化’为主题”,[1]不如说更像是文博普及文章。惟其面向当年的知识分子,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难免艰深,对专门学者而言虽散见观点毕竟缺乏阐述。

      豆瓣不少希望添加注脚的短评,乃至“霁月难逢”的“书评”恰可以拿来承上启下,作一点更深入的讨论。

      读得越多,越读到可悲二字。如果除去沈的名字,这种水平的书充其量也不过是教科书水平,文字枯燥乏味,资料堆积,致命的地方是毫无创见,如此作书何为?

      沈的小说我并没有读过,但文学出身的人搞文博却写成这样,实在让人意外,激情创造冲动和自我去了哪里?唯一的解释是无兴趣而已。文博研究并不是枯燥的代名词,近时王世襄、仲威诸先生的著作都是很好的例子,文字可以严谨,发自内心的热爱却无法隐藏。

      很多人做着了无兴趣的工作渡过一生,大部分人认命,平淡罢了,如此而已。少数不认命的勉强自己的志趣而为之,可自己却是最无法欺骗自己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只靠努力就可以创造出来。很遗憾,沈是被强迫转行的,但这并不是一个‘励志’的例子,虽有时代因素,不免令人扼腕。

    [2]

      评论沈著“不过是教科书水平,……资料堆积,……毫无创见”,其实恰与观感暗合。本书所收文章显然不是针对业内专家的。有些文章从文博展览出发,有些文章几页纸谈论一样东西从起初到明清几千年的嬗变。文章当中的多数内容对内行专家而言,显然是常识性的。至于“资料堆积”,可能是评论家没有怎么读过樊树志先生的著述。

      至于“热爱”与“兴趣”却可以稍作阐发。

      首先,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沈从文,至少从外人看来,基本上是个低调、恬淡的人,从来没有为文学上或者文博上的成就或名声“意气风发”过。

      沈龙朱在专门为集子写的前言里说:“他还就是不喜欢所谓的名声,因此生前对挂他的名字做什么事总是持反对态度……他多次写信嘱咐吉首大学和研究他作品的朋友,不要专门举办以他的名义的活动。”[3]虽然,我们认为沈从文的态度多少有建政前后政治气氛的影响,然而同一时代更有名气或不那么有名的人多得很,坚冰渐融之时,人们的态度不尽相同。在这不同的背后,就是每个人性格的底色。沈虎雏在编辑、整理的年表里同样提到,1980年代“对大陆地区‘沈从文热’劝阻降温。”[4]

      如果说,文博文章相对理性,小说文章则应当感性一些。从《边城》为代表的沈从文小说里去看,其实依然是相当恬淡的。沈从文出身既不富裕,也非赤贫,因而青年时行伍谋生。他是亲眼目击过胡滥屠杀的一名作家。我们生活在现世,批评他不够热情,其实未免滑稽。他没有因为那样的经验而麻木不仁,反而对权力之下人性的恶深有体悟,同时又对底层的士兵和百姓充满同情与谅解。相形之下,同时代那些出身优渥的左派知识分子的“激动”与起起伏伏,就未免显得幼稚与滑稽了——歌颂着不知曲终何处,复竟身随音符跌宕浮沉,转眼韶华已逝。

      所以,兵燹里活过来的沈从文,有机会回过头来看这些同样刀戈里幸存的字画、羽扇、琉璃、螺钿和衣裳,他竟是要如何热情呢?大概多一些的是,运命的侥幸吧?因而,恬淡、乃至“堆砌”又何尝不是一种更有力气的陈述?从土著军队里活过了清室逊位的辛亥革命,军阀割据、中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此起彼伏的运动,终于尘埃差将落定,国泰民安,着实庆幸国家、民族还留存这些文物,历经浩劫,终于又有机会可以在博物馆里展示、陈列出来,按图索骥可以得闲梳理民族服饰的源流,羽扇纶巾的演变,多么庆幸呐?

      沈从文不是张伯驹,可以毁家鬻田换一幅展子虔。沈从文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富裕,更无从谈起保存的条件。他所接触的文博,是“在库房里靠整理文物学习和积累;在展厅讲解员的位置上学习和积累;在编写展览柜的说明中学习和积累;在旧文献和大量新出土的文物中学习和积累……”[5]因而,实在无法拿藏家的心态去比附沈从文。

      另外,沈从文可能从来也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在这些方面有天分的人,不过仅仅是借此谋生,从事一项工作而已。

      沈龙朱说,“单纯求得生活,为有口饭吃而写作,到成为那个时代的职业作家”。[6]虽然,成为职业作家之后的沈从文,毕竟不再有生计之忧,大抵不会再过赤贫的生活,然而无论写作还是文物工作,沈从文大概都是当成工作来做的。这也就是沈龙朱回忆父亲一直要求子女“勤奋”和“耐烦”的缘由。

    [7]

      从上面的文字同样可以看出,沈从文的工作基本是为现实需要服务的——文物整理、展厅讲解、编写说明、收纳新出土文物……他所从事的是基础性与普及性的工作。这与专门行家站在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以及前人的成绩之上,依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去阐发、研究,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从文并没有太大的自由去决定自己整理或“研究”哪个领域的文物。因而,他在工作期间,所作的文章大概也就是基础性的,其中又尤其侧重对大众的普及。当然,囿于时代的限制,他的普及在今天的年轻一代看来,实在已经是太艰深了。这一方面是文化普及,阅读人口扩大的关系;同时也是普遍教育水准下降,人材更加钻深一处的结果。

      沈从文以服饰研究尤其负有盛名。服饰相关资料一再整理、修改。1981年,在香港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8]虽然,1949年之后,沈从文就在古代服饰方面多有工作经验,然而在这本书上的用功,和周恩来希望藉一本中国服饰相关的书来向国外介绍中国,是直接相关的。而本书最终在香港出版,也多少证明了他更多“外宣”的用途,而非“内部学术交流”的用途。而此书出版之后也确实多次作为国礼。

      《古人的文化》是一部扎实的文博介绍册子,它的背后是更多沈从文不断修改、订正的扎实文章。

      《古人的文化》,对今天的人而言,确实艰深。而且,相比今天发达的传播技术所带来的声、光、电影,这二十余万方块字辅以七十九幅巴掌大的彩图,着实乏味了些。

      这本书里讲的东西,零星的可能会在记忆里留下些痕迹,大多会随着时间很快地忘却。然而,想起扇子,想起螺钿,想起服饰习惯,总可以翻开这本书看一看,会有一些相对可靠、平实的记录。

      沈从文出身平庸,靠的是扎扎实实的学习和用功,写出许多文博文字。有人感慨沈从文弃文从博,失了好说部。但沈从文大概真不是一个有天分的人,无论是小说还是文博。然而,他着实用功,也着实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澜,活得恬淡、知足,渗透在各色文章里。

    [1] “《古人的文化》即是从沈从文先生文物研究的著作中选取的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结集。本书在选编过程中,参考了《沈从文全集》(28~31卷)《龙凤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沈从文集》《沈从文的文物世界》等书。”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后记[M]//沈从文.古人的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4:286.

    [2] 霁月难逢.人定胜天?[EB/OL].(2015-07-05)[2018-01-15].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519913/

    [3] 沈龙朱.勤奋和对生活的思索[M]//沈从文.古人的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4:前言3.

    [4] 沈虎雏.沈从文简要年表[M]//沈从文.古人的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4:285.

    [5] 沈龙朱.勤奋和对生活的思索[M]//沈从文.古人的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4:前言4-5.

    [6] 同上.前言3.

    [7] 同上.前言3-4.

    [8] 沈虎雏.沈从文简要年表[M]//沈从文.古人的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4:285.

  • 桥与窗:世界之间

    作者:peterhhha 发布时间:2024-06-07 11:22:21

    《伊利亚特》的修辞:世界之间的相似性通道

    “有如一个牧羊人从瞭望处看见浓云

    在西风的怒吼下漂到海上,漂过海面,

    引起大飓风,他从远处看,比沥青还黑,

    他一见就发抖,把羊群赶到岩洞下面,

    宙斯养育的青年的密集队伍黑鸦鸦,

    举起盾牌和长枪,他们就是这样

    在两个埃阿斯的身边奔赴杀人的战斗。”

    相似性:作为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而非照亮意象延展性的“光”

    世界:修辞语言自身的主体性,作为时间流过的空间,而非心灵对表象的投影

    一、《桥》的修辞:从符号到表象的相似性运动

    表象→表象:看梅花-看繁星,《桥·窗》

    表象→符号:太阳之盛-“下雨”,《桥·花红山》

    符号→表象:“意思”-色彩,《桥·花红山》

    从预设语言/符号/后设,到构造表象

    黃錦樹:書寫之必然,虛構之必然,這樣的論調擺在這十年來台灣的小說書寫脈絡中,自然的我們可以聽到許許多多的回聲(自黃凡、張大春以降)。其中一個主脈曾經以「後設小說」來具體化他們的主張。然而「後設」之為一種對於小說文類危機的反思,其奧義恰恰應該是「模擬自己」而非「模擬後設」(董啟章在序中也意味深長的談到「小說的可能性幾乎耗盡」)。(黄錦樹:《內向世代——跨越書寫邊界》,收录于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

    对理论而非符号的模拟,并非无穷后退

    叙述的远望:《桥》作为一本业已完成的书

    普鲁斯特的精神之书:反向的包法利主义(参见安托万·孔帕尼翁:《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第390-403页)

    《桥·窗》

    二、通道的主体性:桥与窗

    刘西渭《咀华集·画梦录(节录)》

    世界:“空白”分隔的句子

    空白:“桥”的缺乏

    《桥·桥》

    桥/窗:通道自身的本体性

    桥作为彼岸,而非彼岸的桥

    《桥·窗》

    《桥·窗》

    “当我端详、抚摸这肉体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占有了在她醒着时从没得到过的整个儿的她。她的生命已经交付给我,正在向我呼出它轻盈的气息呢。(……)其实,当她睡得更熟一些以后,她就不再只是先前的那棵植物了,我在她睡意的边缘,怀着一种清新的快感陷入了沉想,这种快感我永远也不会厌倦,但愿能无穷无尽地享受下去;她的睡意,对我来说是一片风光旖旎的沃土。(……)我回屋时,先是站在门口,生怕弄出半点响声,屏息静听均匀连绵从嘴唇间呼出的气息,它像海边的落潮,但更安谧,更柔和。聆听着这美妙的声息,我觉得眼前躺着的可爱的女囚,她整个儿人,整个儿生命,都凝聚在这声息中了。(……)我在一个阿尔贝蒂娜身上可以同时看到好几个阿尔贝蒂娜,所以此时仿佛觉得看到其他那些阿尔贝蒂娜也睡在我身旁。她每回把头移动一下位置,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往往颇使我意想不到的姑娘。我觉着自己占有的不是这么一个,而是许许多多个年轻姑娘。”(《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五卷):女囚》,周克希译,第74-76页)“看她睡觉所尝到的乐趣,如同感到她生命的律动一般甜美”(《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五卷):女囚》, 周克希译,第81页)

    窗的距离:虚空

    梦之外的沉思:通达理论的桥?

    呼吸中的生命:理想的诗学

  • 裘庄的终极谜底:李顾其实是双箭头

    作者:No One 发布时间:2021-09-12 23:17:42

    顾晓梦爱李宁玉人尽皆知,李宁玉爱顾晓梦只有她自己知道。

    相信只要是读过这本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意识到顾晓梦喜欢李宁玉,但是李宁玉对顾晓梦是什么心态就有一些争议,经常会看到有人说风声原著里李宁玉是个理性至上的冰冷无情的革命机器,对顾晓梦没有感情只有利用等等。诚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每次看到这些话,总是格外心疼李宁玉,因为在我眼里,她不仅有情,而且深情。 正如作者自己说的:

    看似我写了一群无情之人,而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麦家

    由于故事大部分是靠潘老和顾老的回忆写成的,作者并没有直接采访过李宁玉,所以她的情感倾向是模糊的,只能经由旁人的视角,通过她的行为来推测动机。后面的讨论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顾晓梦对李宁玉的感情为主,穿插着聊聊其中所暗含的东西。第二部分通过一些逻辑上的疑点,来分析李宁玉对顾晓梦的情感,探寻小说的终极谜底。

    Part1:顾晓梦喜欢李宁玉人尽皆知。

    1、多次借王田香之口暗示两人关系暧昧。

    《东风》中多次借王田香之口来暗示顾晓梦和李宁玉之间的暧昧关系。王田香是什么人呢,是静风中的苏三皮,开妓院的,风月领袖,所以对情情爱爱的东西看的比别人清楚明白是很合理的。并且王田香曾经向肥原汇报过这些情况,但肥原不感兴趣,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把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当回事过,或许如果他重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轻信了顾晓梦。

    2、顾晓梦明里暗里一直都在维护李宁玉

    3、在李宁玉死后仍然帮她传递情报,地下工作者不相信眼泪

    在《西风》的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几个疑问,其中一个就是 :“ 老人家几次说到,她发现李宁玉在用她的笔迹传情报后非常恨她,后来决定不告她并帮她把三只药壳子放回原地,是因为她怕李宁玉反咬她。可最后李宁玉死了,其实已经不可能反咬她,她又为何还要帮她? ”

    当作者抛出这个问题后,顾老的反应非常激动。

    “紧接着我抛出问题二。老人一听,神情一下变了,变得激动,伤感,感慨万千。后来说着说着竟然忍不住呜咽起来,令我非常愧疚。一个耄耋老人的呜咽啊,天若有情天亦愧……擦了一把热毛巾,喝过一口温水后,老人才平静下来,对我再度回忆起那天晚上发生在厕所里的事情。”

    平静下来之后,顾老给出的解释是被李宁玉的眼泪所感动,出于同情,和一种同行之间的欣赏和敬重,所以决定成全她。但是这个解释很快在《静风》中被质疑了,潘老的追悼会之后,潘教授冷不丁的问作者:

    这段话一方面是对顾晓梦帮李宁玉传情报的动机的质疑,他告诉我们,顾晓梦作为训练有素的特务,是断不会因为别人的眼泪就去以身涉险,要知道顾晓梦帮李宁玉传情报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一旦行动有误,不光是自己暴露,还会连累父亲。如果李宁玉活着,尚能拿国党特务身份相要挟,可是李宁玉已经死了,照理说顾晓梦不帮忙才是更明智安全的做法,而且当时国共已经交恶,两人说穿了是敌对阵营,但她还是冒着风险帮了。哎...如果这都不算爱。

    其实我认为这里也侧面说明了李宁玉对顾晓梦信任程度之深,聪慧如她,难道会不知道自己死后,就没有任何筹码要挟顾晓梦了吗?可是她仍然把最后的希望全数押在了顾晓梦身上。这绝不单单是出于利用顾晓梦对自己的喜欢,而更像是基于对心意相通的爱人的了解和信任。

    另一方面也是给读者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告诉我们顾老所说的话也并非百分百都是真实的。作者在后记中也提到“一面引领读者去建构一种确信,一面又悄悄去瓦解这种确信。

    4、与潘老结婚,发现被对方欺骗之后带走了李宁玉的一双儿女

    潘教授的局限和恐惧是什么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父母也就是潘老和顾晓梦的故事,或许是因为哥哥身上有李宁玉的影子,或许是为了方便抚养李宁玉的儿女,总之顾晓梦和潘老结婚完全是因为爱李宁玉。而在发现被潘老欺骗之后,毅然把身上的孩子做掉,抛夫别子,去了台湾。

    可是她真的是如王田香的儿子所说的“孤身一人”去台湾的吗?作者在《东风》的末尾以及《静风》中都提到过,顾晓梦的后人很有出息,儿子是香港有名的大富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常在内地活动,投了无数的资金办实业、做慈善,因而跟高层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女儿也是新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要知道在一部结构精妙文笔简练的小说当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是有其作用的,作者不会白费笔墨去写一些无关的人,而且正好一儿一女。此外,书中的“我”把相关人员采访了个遍,却没采访李宁宇的亲生孩子,潘老这边除了潘教授这个儿子出场过,也从没有提过李宁玉的孩子,因此合理推测这两个孩子就是李宁玉当初的一双儿女,被顾晓梦带到了台湾并且培育成才。

    此外我在看书的时候还产生过一种有点过度解读的想法,索性放在这一并分享。就是说顾晓梦和潘老有没有可能是假结婚假怀孕,潘教授也并非顾晓梦的亲生儿子,否则很难解释顾晓梦为什么在远走台湾时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带,却把李宁玉的子女带走并且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

    5、龙川肥原的死

    我的理解:碎尸是因为龙川解剖了李宁玉,深仇大恨啊。悬于岳庙怕不是拿来祭天(祭李宁玉呢)

    6、终身收藏着李宁玉的遗物

    彼时顾晓梦已经是耄耋之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历经了抗战、内战,又辗转几千里去到台湾,而那些零零碎碎的遗物,她一直带在身边。不仅如此,其中甚至包括李宁玉的一绺头发。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过李宁玉爱梳头,顾晓梦第一次见李宁玉的时候就先被李宁玉的头发吸引了,所以头发对顾晓梦有着特殊的意义。

    此外,头发这种东西自古就是带有浪漫色彩的,“青丝”通“情思”,《西厢记》里,莺莺与张生长亭送别,不知何处是归程,青丝相赠表达思念。杨贵妃第二次被唐明皇逐出宫后,剪发一缕以献明皇,明皇遂将贵妃召回。汉代时期,结发妻子若早逝,丈夫把结婚时的梳子掰成两半,梳子上还留有妻子青发几缕,一半留丝慰情,一半随葬入棺。不光是中国文学,很多外国文艺作品中也有类似情节,比如《呼啸山庄》里凯瑟琳把爱人的头发放在小盒子里戴在脖子上,《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阿里萨在写给费尔米纳的情书中放入了自己的一缕头发。

    话说到这里,顺便提前说一个疑点,顾晓梦为什么会有李宁玉的一绺头发?首先基本排除是顾晓梦在李宁玉死后自行剪下来的,因为书中说到,是白秘书率先发现了七窍流血的李宁玉尸体,之后金生火和顾晓梦相继来到李宁玉房间,半小时后肥原和王田香赶到现场,所以晓梦没有和李宁玉尸体独处的时间。而在李顾二人因药壳子发生争执的那个晚上,后半夜李宁玉拔掉窃听器,两人一直聊到了天亮。照顾老的说法,李宁玉先是口若悬河的对她讲自己的过去,声泪俱下的博同情,最后又是以鱼死网破相要挟让顾晓梦帮忙传情报。可是前面已经说过了,地下工作者是不相信眼泪的。所以顾晓梦这套说辞站不住脚。那么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顾晓梦最终决定帮李宁玉传情报呢,真相只有两位当事人知道。 我作为读者,只做合理猜测:两个人你欺我瞒了那么久,好不容易以真面目相对,在绝望的暗夜里互诉衷肠表明心迹。由此往后,李宁玉剪下一缕自己的头发送给顾晓梦就很合情合理了。

    Part2:李宁玉对顾晓梦只有利用吗?只是冰冷无情的革命机吗?李宁玉喜欢顾晓梦只有她自己知道。

    疑点一:遗书

    “原谅我生时移情别恋”,对这句话的解读,一种说法是李宁玉一直在向外人营造夫妻不和的假象,这样写只是为了圆谎,把戏做全。我不否认这个原因,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别的意思。要知道这是李宁玉的遗书,是她留给人们的最后的话。一定是有目的的,而且还得捡重要的说。在她留下的三封遗书里,两封是给张司令和肥原的,目的是“表明她自杀是迫于肥原对她蛮横的怀疑,为了洗清罪名,她甘愿以死作证等等,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她绝不是共党老鬼”。还有一封是留给假丈夫亲哥哥的,这封她有没有和另外两封一样,事先告诉顾晓梦,我们不得而知(按西风里的叙述是没有告诉她的)。但是李宁玉一定知道,这封遗书顾晓梦会看到,哥哥也会看到,那么她这样写,一方面是向哥哥承认喜欢顾晓梦,坐实了二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希望哥哥原谅自己,甚至能在自己死后关照晓梦。

    此外,她还说自己死而无憾,为什么无憾呢,因为不止是成功传递了情报挽救了组织,而且洗脱了顾晓梦的嫌疑,确保爱人能安全离开裘庄,一石二鸟是为无憾。

    最后李宁玉说“只念孩子年幼,于心不忍,寄望他们能在你培育下,成树成材,福禄一生,我在西天保佑你们”,我个人更倾向认为这句话是对晓梦说的,这样也就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顾晓梦会嫁给潘老,又在发现潘老的欺骗之后抛弃亲儿子打掉腹中胎儿,带着李宁玉的一双儿女去到台湾。并且她也确实把李宁玉的孩子培养的很好,没有辜负李宁玉的遗愿。

    疑点二:青丝

    前面说过了

    疑点三:笔迹,李宁玉从没想过要害顾晓梦

    《西风》第四章里,顾老说她当时发现李宁玉模仿她的笔迹传情报,想要去举发李宁玉的时候却被对方诈出了自己和父亲国民党间谍的身份,所以迫于无奈被李宁玉威胁利用,与之反目成仇。

    但是在第五章里,“顾小梦后来知道,李宁玉早就在练别人的字,主要练的是吴志国,其次是白秘书。” 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用顾晓梦的笔迹而不是白秘书的呢。或许有两种可能,一是顾老撒谎了,李宁玉并没有用过顾晓梦的笔迹,之所以那样说是为了掩饰某个秘密而故意营造两人的对立关系。二是李宁玉确实用了顾晓梦的笔迹,但目的不是栽赃她,而是像剧版风声里演绎的那样,一个从没被怀疑过的人是不会轻易从调查中脱身的,因此表面上是要陷害她,营造两人对立的假象,实则留下破绽,让对方彻底洗脱嫌疑。

    为什么说李宁玉从未想过真的陷害顾晓梦呢,依据主要是下面这段话。

    第六章里:“她说,李宁玉事先交代过她,除非肥原因此解散所有在押人员,否则她不能独自出去。因为如果只有她独自一人出去,晚上敌人抓不到老K,肥原有可能会回头再去怀疑她。”

    如果李宁玉只是想利用顾晓梦帮自己传情报,那么情报传出去就可以了,又何必如此在意敌人抓不到老k之后,一个国民党特务的安危以至于刻意嘱托呢。

    后续的故事发展也印证了李宁玉的先见之明和算无遗策。没有抓到老k,肥原恼羞成怒,把软禁在裘庄的人,包括张司令和部分工作人员都带走了,那些人后来均下落不明,只有王田香和顾晓梦被送回部队,顾老自己也说“另外那些人的下落谁都不知道。估计都不会有好下场。即使不是死,也是生不如死。” 这里可以看出李宁玉的思维缜密,她不仅考虑到了情报如何传递,也考虑到了顾晓梦的安危,情报传出去之后,肥原抓不到人,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裘庄里的几人,而那时,已经身死殒命的她又如何护顾晓梦周全呢,所以她通过留下破绽让顾晓梦举发自己这种方式,使得顾晓梦在肥原那立了大功,彻底洗脱了嫌疑,并且在王田香的陪同下传递情报,最终全身而退。

    疑点四:顾晓梦的性格

    看完全书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顾晓梦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从她对潘老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是非常痛恨欺骗背叛和利用的,顾老也说过自己“任性,好强,受不得委屈,一气之下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如果她对李宁玉只是单恋,李宁玉对她只有欺骗和利用,还模仿她的笔迹想栽赃陷害,那么以顾晓梦的性格一定会厌恶她,又怎么会冒险帮李宁玉传情报,嫁给她的哥哥后又带上她的儿女远走台湾,还将她的随身遗物同照片和青丝一起,珍藏一生呢。

    译电科往事

  • 轻松愉快的科普小品

    作者:天地 发布时间:2022-05-20 16:03:40

    我感觉这本书很适合当作少年读物。作者简单明了地列举了50种植物,点到为止地介绍了一番相关的轶事,每一种植物的篇幅都控制在数页范围内,高度提炼,读起来很轻松。能让人迅速地获得一些关于植物和历史的冷知识,对于少年儿童增长见闻、增加谈资、积累作文材料应该有不小的帮助。对于成年人来说,则可能内容不够丰富翔实,不够深度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本大众科普小品,这本书是合格的。

  • 关于雅典娜和母权

    作者:meat不会说话 发布时间:2022-10-10 22:11:17

    说到雅典娜,在我和别人讨论女权问题的时候,她是希腊神话中,争议比较大的一个神明。

    关于雅典娜的争议在于,她身为女性神明,却常常遵从父系社会的规则和标准,做出伤害女性的事。例如她对美杜莎的制裁,还有她一场很出名的裁判——俄瑞斯忒斯弑母案。

    有关美杜莎的问题暂且先不讨论,关于她对俄瑞斯忒斯弑母的审判,我觉得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又要搬出“恐怖母神”的原型。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路上,必将走上所谓的“英雄之旅”,这里的“英雄之旅”也代表着“成长之旅”,也就意味着离开舒适区,进入未知中进行冒险。在这当中存在两种对立的力量,一方是孩子在成长路上所需要的冒险和前进,一方面是来自“恐怖母神”的吞噬,控制,停滞的力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论母亲是一个多么正面的人物,在成长这条路上,即使她对孩子的态度是关心和保护,在“成长之旅”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阻碍。是英雄必屠的“恶龙”,母亲的温柔乡,是自我成长斗争中的斗争对象。

    因此,在一个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上,“弑母”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第一次尝试用双腿行走而不是呼唤母亲的拥抱,第一次试着自己穿衣服而不是依靠母亲的双手,这都是在自我成长,摆脱母亲的控制。倘若在这个时候,母亲强制干涉,哪怕是出于好意,也是一种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孩子在自我探索和自我支持上的否定。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雅典娜为了俄瑞斯忒斯投出那关键的一票,免除了他的罪行,也并不是没有正当的理由。尽管从伦理的角度和女权的角度来说,雅典娜确实不够“厚道”。只是这种本应在心理上发生的“弑母”,投射到了现实中罢了。

    不过,整个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难道不也是人类心理潜意识的拟人化?这种神话故事的存在,说不定也只是对人类潜意识发展的忠实记录罢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964+)
  • 体验好(995+)
  • 中评多(396+)
  • 值得下载(10610+)
  • 盗版少(679+)
  • 赞(334+)
  • 差评(976+)
  • 方便(665+)
  • 无漏页(874+)
  • 一星好评(6710+)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42:18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宫***凡: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42:49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国***舒: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32:50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常***翠: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3:23:04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冯***丽: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7:3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步***青: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31:48 )

    。。。。。好

  • 网友 谢***灵: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42:3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7:1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师***怀: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40:48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2:18:04 )

    特好。有好多书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