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沙滩排球竞赛规则1997 -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28 23:20:03

沙滩排球竞赛规则1997 mobi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沙滩排球竞赛规则1997 mobi格式下载
沙滩排球竞赛规则1997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0914655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00-01-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28 23:20:03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七月 发布时间:2018-06-20 18:45:35

    没事找茬儿。

  • 作者: crack 发布时间:2019-11-25 20:40:01

    12年的书,有启发,但全书一个逻辑翻来覆去说……翻译实在太烂……读来实在费劲

  • 作者: 天使爱美丽 发布时间:2022-03-12 16:06:54

    平实而诗意的语句,想起来小时候老家的菜园,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打理菜园的点滴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03-01 17:02:55

    4.5分,虽然没有太多实施细节,但是整体非常不错,翻译也好

  • 作者: 饮马恒河 发布时间:2020-03-22 10:06:51

    个人感觉,俄罗斯文学和日本文学一样,都很细腻,但俄罗斯文学忧郁而英朗,而日本文学则阴郁而纤弱。看屠格涅夫的小说,常常想到那种油画风景画。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英伦的曾国藩家书 ——查斯特菲尔德《一生的忠告》读后

    作者:愚公 发布时间:2014-04-15 14:48:48

  • 骑士精神:我们所笑谈的,也许从未存在过

    作者:张佳玮 发布时间:2008-08-19 18:29:31

    一种精神的稀释,总需要时间与语言来经手。大师经典都必须承担被误读的义务,何况一些并不被人喜爱的词。潘安宋玉,千年后被说书人简化成弱柳扶风美少年的剪影;状元及第,成了被贾府老太君嘲笑的陈腐戏剧中无趣的头衔。

    譬如说,被塞万提斯巧笔勾勒过的那个老头儿,也许比真正的骑士更动人。一个情节代表了一种精神,漫画总比长诗深入人心。堂吉诃德举矛力战风车的图景,胜过一万个骑士单膝跪在玫瑰丛中,将怪物首级献给阳台上贵妇人的故事。骑士精神成了桑丘牵着洛西南特吹口哨而行的形象,塞万提斯漫长的玩笑,让骑士精神可以成为一种笑谈。堂吉诃德在书页中回过身来,满面严肃的陈述他所秉持的精神——自此而后,骑士精神像庖丁卸下的牛肉一样一块块委诸尘土。

    多年以后骑士精神成为了一种轻柔的笑料。大仲马8岁时敢于提支火枪到处找上帝决战,但在描述达达尼昂进巴黎时依然只得轻描淡写的拿他的剑与马匹、波托斯的斗篷、阿拉密斯的手帕开玩笑。类似的,二千年前的游侠以武犯禁、仗剑列国,而今天坊间的小说上与采花贼大战争夺地盘为美女解衣疗伤的先生们也冠着侠客的名头……一个名词就是这样被稀释去的。

    这又是一个词语被大众舆论毁灭的时代。一个姐姐的几张照片可以让芙蓉这个词意味大变,许多张手机选票可以让一种快餐食品变成一个团体的专有称呼。乔伊斯不动声色的让布卢姆承当起了奥德修斯,让他淫迭的太太变成了佩内洛普……我们都有涂鸦的欲望:初中时把教科书上庄严的头像添笔绘成熊猫或唐老鸭。你很难抑制一种恶意,尤其在这个以自由为口号的时代。用戏噱的口吻去嘲弄罢沉重的一切,然后信步走开……每个人都是塞万提斯,只需要动一动按键(手机、电脑或其他)发送几句聪明的解构,我们就可以得到快乐。

    只是,那被堂吉诃德用严肃的口吻——因而更显得滑稽——道出的骑士精神,曾经并不那么古板到令人厌恶。求诸于史,骑士精神始自查理曼大帝——那个经历五十余战、将西欧绝大部分土地纳入版图的“伟大的罗马人皇帝”和他那因《罗兰之歌》而闻名的十二圣骑士(帕拉丁)。骑士精神包括了八大美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

    因为良马的难得,很长时间,骑士是身份显贵者。亚历山大东征途中,享用着其父亲腓力为其留下的骑兵遗产,而那些骑士被腓力命名为“国王的同伴”。至于查理曼大帝,骑士依然是征战者的贵族。于是你可以说,骑士的八大美德是为贵族量身定做的——虽然八大美德的存在并不妨碍骑士们为非作歹、贪花好色……

    只是,重读这八大美德,也许你会略感惊讶。骑士并非僧侣或民众,必须依靠法令与刑罚去强制他们执行一些精神。对骑士的私德加以限制,显然难加硬性规定;骑士精神能否实践,很多时候,只能依赖于骑士本身的荣誉感。这种依赖本身是理想化的,但又渺茫得难以把握,一如这八大美德本身一样:

    指望一个贵族谦卑,在丰沛物质的可能性面前重视荣誉,肯为多数人利益牺牲,永远不带怯懦,对弱者保持怜悯,虔诚于上帝,诚实,而且公正无私。

    任何一桩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可以说,宗教色彩。这些律令与精神如果照搬到一所寺庙的墙壁上,想必也不会有人嫌太宽松。

    是这样的:曾经有这么一个群体,能够在没有监督机制、没有舆论压力的前提下,给出这样的精神来约束自己。在那法纪散漫的时代,约束他们的仅仅是对上帝的虔诚,以及这种精神本身。这很诡异。尤其是,考虑到这些近于宗教律令般理想化、非尘世化的品行,针对对象却是世俗社会中的人?譬如说,假设你是孙大圣,一朝飞出五行山,为何不回花果山,却要去当行者,而且自找一副紧箍儿戴呢?

    设若这么想,也许我们能够多少念及骑士精神的核心。某一个伟大君王提出价值观,也许只是为了驾驭下属,但这种精神所针对的对象阶层如此圆转广被,以至他自己也身陷其中。用一种理想主义精神来策励周遭,所依赖的仅仅是周遭本身的荣誉感和理想主义程度。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

    塞万提斯所嘲弄的那些作风,包括了僵化、爱幻想和流于俗套,但那许多是骑士小说的过错,而非骑士精神本身。当堂吉诃德与桑丘担任审判官来坐堂议事时,他们的公正与——虽然显得滑稽——优雅,却多少现出了骑士精神的本质。《三剑客》中,无论达达尼昂、波托斯和阿拉密斯闹出过多少世俗的玩笑,大仲马依然把最后的浪漫幻想寄托在阿托斯身上。那几乎是个完美无缺的半神,秉持所有骑士美德的贵族。

    或者,回过头来望一下那些被嘲弄的部分。福楼拜所厌恶的通俗小说,塞万提斯调戏的骑士小说,简·奥斯丁对乡绅间礼仪的轻刺,拉伯雷让他的巨人们放的屁撒的尿,屠格涅夫对彷徨知识分子的暗笔——人们所厌恨的一切是有共性的:虚伪、僵化、繁冗、呆滞、夸夸其谈。而骑士精神,或者说,其他理想主义的精神,其实并没有被弃若敝履。甚至,那些理想主义的作者们,到最后都需要找一个虚化的对象予以寄托他们的理想主义:比如阿托斯,比如死去的罗亭,比如在审判断案时忽然会智慧起来的堂吉诃德。

    但我们却经常忽视了这些。我们嘲弄着崇高与庄严所附带的僵化与造作,却以为我们在嘲弄崇高与庄严本身——有时也的确会瞄错目标。

    当骑士精神成为崇高与庄严代名词时,便成为了古旧的笑料。然而,其本身却并没有那么唐突与荒谬。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除了精神(虔诚)在这无神论盛行的时代难以流行之外,其他依然是值得鼓舞的美德。

    我想说的是,骑士精神,以及这种精神背后的因素——自省、理想主义——在任何时代都适用,当然也适用于这个一切都在被嘲弄、解构、下沉的时代。我们非常需要这些道德和精神。而促使我们反对这一精神的,也许仅仅因为他们本身的理想主义。在这个人人都对虚伪深恶痛绝的时代,认真的谈论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或公正,会让你显得或天真透顶,或虚伪绝伦。在这个语言泛滥、骗子与煽动家遍地的时代,如前所述,毁掉一个词语比任何事都要容易得多。

    重述一遍过程:

    最初,有一些美好的精神,叫做骑士精神。

    后来,堂吉诃德被骑士小说欺骗了,以为那些虚伪、愚蠢和僵化是骑士精神。

    后来,世界因为堂吉诃德而群起嘲弄骑士精神。

    世界在变轻飞上天空,而骑士精神变成了沉重的过期石头。

    卡尔维诺的小说《不存在的骑士》也许是这种窘境的完美体现:一个模范般的、没有形体的骑士,在一个奇妙的时代里却被所有人非议,终至于其以往荣誉也遭到了置疑。支撑他盔甲的骑士精神是如此高尚又如此乖谬,而这种悲剧无时不刻在上演。在这个哲学也已被断言成语言游戏的时代,一种理想主义精神的提出最后总会被更现实的世俗伦理所淹没。因此,呼唤这种精神也只是水中捞月,最后成为一种行为艺术:我们说我们需要它,但我们却肯定无法真正实现它的重归。也许它,骑士精神,就从来不曾存在于这世上。

  • 写作是一种自救

    作者:rachel 发布时间:2024-02-02 07:15:40

    在用我不到B1水平的法语,一边查单词一边参考中文译本读了一点《情人》的原文后,某一天我拿起了这本杜拉斯的传记。在法国郊区的,离杜拉斯后期的住所诺弗勒堡并不算太远,但更远郊的房子里,傍着冬天的枫丹白露森林,这种宁静,尤其是夜晚的宁静,让我重新有了看大部头的愿望。

    应该说,杜拉斯并不算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上中学和大学的时候,我读过《情人》、《街心花园》等好几本她的小说,有的显得很晦涩,但最终留下来的是她的语言风格。她的语言是赋予我写作欲望的那种语言,当我走在新加坡阳光炽烈的、热带的街道上,并带着那样一种年轻时一直充满我内心的绝望和疯狂情绪时,我总是想到她的语言。非常节制,简单而重复,试图在词语和文字本身上榨取它仅有的意义。我总是想到,她用这样的语言构筑的世界,情节是完全不重要的,即便一个简单的手势,也可以写成一整本书,我们走遍沙漠就为了汲取那一滴水。重新用法语阅读杜拉斯的时候,虽然我还经常迷失在外语的迷宫里(太多代词以及从句),但依然能感到她那种文字的力量,而我读过的十几页,也在这种反复比照查阅中更深的进入我的记忆,以至于我在传记里看到引用的相关语句时几乎能背出来。

    这本传记很厚,充斥着各种细节,并涉及她写过的每一本书,以及各种写在页边,写在某个练习本或者随意撕下的纸上的片言只语。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也许有让人厌倦的自恋,有强烈的占有欲,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更少在意他人的痛苦,但她作为写作者永远是勤奋的。写作是她活着的意义,写作是不断把她从恐慌和痛苦中拯救出来的一根拐杖,写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紧紧抓住才能活下去的稳定生命的内核。她为了活下去而不停的写,而如果她停止写作,她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写作是一种自救,除此以外的意义,都是附加上去的。她把从内心泉涌出来的所有素材都用在书里、电影剧本、话剧剧本里,她从不浪费,她不断捡起旧的线头,和新的丝线再次编织在一起,她的手上永远习惯性的做着这种编织动作,她只要找到一根线,就会把它巧妙的织入自己手中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神秘而繁复的锦缎中去。这种回旋往复,又再次向前,又在新的曲调里融入旧音符的方式,其创造的过程本身就让人惊叹,而她真实的童年、少女时代,真实的在越南的热带风情,都逐渐消失在其中。法国塞纳河边也可以是印度或越南,破败的法国城堡也可以是恒河边的花园,地点和人物的边界消失了,记忆和现实,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作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杜拉斯的分别也消失了。她什么都不介意,在酗酒造就的梦幻和幻觉中,世界颠倒而更为真实,只要继续写,继续活着,继续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其他都不重要。

    她一直渴慕一种集体的激情,也可能是她只能在这种集体的存在中感到短暂的平衡,让自己的恐惧喘口气。她花费在政治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多于写作,有时她并没能像一个政治家那样理性的看清局势,她需要的是那种氛围,而不是精确的政治真相。拍电影也是,与其说她喜欢电影,不如说她更想要的是这个小团体生活在自己周围,那种以她为中心的,热闹的集体工作的感觉。

    这种始终活在恐惧中的感觉,以及她在酗酒中所追寻的状态,我想我也认得。年轻时也有很多年,我一直在这种恐慌中活着,抓住所有能让我的恐慌暂时停歇的浮木。但杜拉斯终生都在快要没顶的水流中漂浮、挣扎,用文字为自己搭设绳索,只为了浮上来吸一口气。这种巨大的痛苦,持续的倾斜,换来的是她留给世人的文字。即便在生命的最后,她也一直在说,在每一个清醒的片刻说,说出更多的文字。

    上周黄荭老师来巴黎,我去Espace des femmes找她,她说杜拉斯在巴黎的住所就在旁边,傍晚的时候她带我去看。圣伯努瓦街5号,一栋和巴黎其他公寓楼相差无几的白色建筑,只在大门左上方有一个牌子,写着杜拉斯的名字和在这座房子里生活过的时间。她就是在这里度过了年轻的充满激情的岁月,无数次从这个门口走出,走在附近的街道上,又无数次在这个门里和许多年轻人畅谈,喝酒,大声欢笑,给大家做越南菜,用自己的魅力征服所有的客人……传记里有几张杜拉斯的照片,我惊讶于她少女时代那惊人的美,当她到巴黎时,她的面孔也始终充满独特的魅力,但那种美很快就消逝了,剩下的是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的脸,一张备受摧残的面孔,她在《情人》里反复描述的面孔。如果在这扇门前逗留一会儿,还能听见她清澈的声音响起来吗?看见那个在自己打造的传奇中闪耀的小小的身影走出来,在雨后金黄的灯光倒影里,轻盈的走过去,去找一家酒馆,或去会见一位情人吗?她去世后,杨的生活就像一个影子,不再被记述,她的儿子还活着,但他们都像她手上的宝石戒指一样,主人离开了,宝石也就失去了光彩。在她的探照灯光圈下的人们,如今只能在黑暗中行走了。C’est tout.

  • 八卦也有力量

    作者:秋水 发布时间:2009-12-15 22:43:18

                 1.我在想冥冥中是否真的就有一种力量主宰着一切?因为人们害怕这种力量,所以给它冠名以宿命论者或死循环程序。如果真有这种力量,那么人生的缱绻纠葛是否有它的意义在?人生是荒谬和短暂,经不起推敲的,是否能靠依赖某种永恒的事物而达到审美的无极限,从而使自己摆脱与淤泥中。

            2.我们一直再说,常识,常识很重要,比如说父慈子孝。而除了伦理上的道德要求之外,是否还有一种交换的成分在?比如我生育你,是为了寄托未完成的夙愿,或者仅仅在晚年的时刻获得一种安全和安慰感?而我抚养您,仅仅是因为一种私欲,而当时空跳转到现在时,我又开始对这种结论发生动摇。或者它们改头换面以一种更加冠冕堂皇的形式出现?至少子不孝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太多太多次。

            3.不管你怎么宣扬因果报应,我都不相信,虽然说“我相信”是进入故事的前提,但其实还是矛盾的,最怕它们以连续的刺激控制住人,让人陷入这种因果循环,伦理报应中。

            4.读书要有禁地,就像老师曾经说过,年轻时读《金瓶梅》并不好,它会造成你的身体的不适,然后带来心理的混乱,严重者会颠覆人的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造成无穷的伤害,如若我少小时刻读到此书,那么对我的震荡当不低于此,不仅是生理还有心理。

       

            5.记住不管怎样,女儿都是水做的。

  • 丹尼尔·朱特谈父亲:火车站是他的大教堂,时刻表是他的圣经

    作者:宫保鸡丁 发布时间:2018-08-27 22:08:26

    驻足停留

    文/丹尼尔·朱特

    译/宫保鸡丁

    我爸爸在2010年8月去世前,就已经开始写作他的下一本书了。“是时候去写那些人们理解的事情之外的事情了,”他下定决心,“去写那些人们关心的事情同样重要,也许还更重要。”我爸爸理解的事情是20世纪的欧洲历史。而他关心的事情是火车,几乎比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关心。他的下一本书的标题是《移动:铁路的历史》。

    他把在伦敦帕特尼区度过的童年都花在漫无目的地乘火车游荡上,就只是为了乘火车而已。夏天,他乘坐古色古香的郊区电力火车,周游伦敦郊区和英国起伏的山丘,然后回到克拉彭交汇站(Clapham Junction),在那里一排排呼啸的柴油火车和宏伟的蒸汽火车慢悠悠地驶过19个不同的站台,他从中选出回家的路线。我小时候一直听他说起这些令人留恋的回忆,脑海中想象8岁的托尼如何端详着黑暗而雾蒙蒙的伦敦。

    [1]

    只要有机会,爸爸就会带我们乘着火车环游欧洲。我们在巴黎北站(Gare du Nord)乘上蜿蜒前行的TGV高铁,或者在布鲁塞尔火车南站(Gare du Midi)乘上蓝黄相间、四四方方的比利时区间车,或者在英国帕丁顿站乘上跨越隧道的欧洲之星。我们总是提前到,这样爸爸就能在候车大厅啜饮一杯双份意式浓缩咖啡。

    就像我爸爸曾经写过的,如果车站是他的“大教堂”,时刻表就是他的圣经。“我的欧洲是用火车时刻来衡量的。”他写道。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妈妈送给他一本库克的欧洲火车时刻表

    [2]

    ,这本书里写满了关于来往火车最新的细节,即使是地方线路也有。这本书在他床头柜放了好几个月。我爸爸曾是位社会民主党人,在大多数方面他极力倡导平等主义,他对以下事实非常受用:火车从来不等待任何人。“铁路旅行,”他写道,“毫无疑问属于公共交通。”

    我爸爸如此关心铁路准时的影响,其中另一个原因是铁路旅行显然也是历史的。“现代生活真正的不同之处,”他写道,“不在于无牵无挂的个人,也不在于不受约束的国家,而在于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存在:社会。”铁路的出现标志着这一历史转折。乘火车成为社会集体前进的物理性体现——不仅跨越了地理,也跨越了时间。

    这就是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对火车寓意的坚定理解,也许很大程度上他带着专业性偏见(deformation professionelle)。不过,当我阅读他关于铁路的文字时,最打动我的一点是他的写作与和我朝夕相处的那个人——私下里的托尼,作为父亲的托尼——之间几乎毫无相似之处。对那个托尼来说,铁路显然是单一的、与历史无关的。他最关心的两列火车都不是关于共同前往某地的:一列在叫作缪伦(Mürren)的瑞士小镇,另一列在比前者稍微大一些的、叫作拉特兰(Rutland)的佛蒙特州小镇。它们在开往永恒之境的路上,在那里,过去并不要紧,历史从不存在。

    要去往缪伦,你必须乘火车。劳特布龙嫩山上的冰川反射的阳光落在这个山谷小镇,现出一块块亮斑,从这里出发的缆车轻轻地晃动着,带你越过悬崖来到格鲁施阿尔普(Grütschalp)。一辆小巧的淡褐色单节客车从格鲁施阿尔普出发,沿着山坡缓缓前进,犹如一条电蛇,在把你送到缪伦之前,这列车只在温特埃格(Winteregg)停靠,这里有一家典型的瑞士咖啡馆,供应咖啡和冰淇淋,你还可以看到少女峰和埃格峰令人惊叹的风景。自1891年以来,这条火车路线就没变过。

    在前往缪伦的火车上,乘客几乎全是游客,而且都是英国游客。我爸爸在1956年跟着他的爸爸乔(Joe)第一次到这里。乔出生在比利时,但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地道的伦敦人,操着英国中低阶层的口音,把缪伦视作一次逃离:逃离他的妻子(他们最终还是离婚了),逃离伦敦,重回大陆。

    [3]

    几年前我问乔,关于缪伦他还记得什么时,他告诉我有一种寂静。“那里太安静了,就像一片寂静的冰,这个小村庄被四周的山给淹没了。”确实如此,50年代和今天一样,在缪伦除了聆听寂静,你无事可做,只有褐色电力火车日常呼啸而过的轰隆声才会打破这种寂静。那里没有汽车(没有路能通往山上),而且只有426名村民。缪伦的旅馆——我算了一下只有7家——有将近1500个床位,但几乎从来不会客满,在夏天尤其如此,而我爸爸就乐意在那时候去。

    作为一个20世纪50年代的孩子,我爸爸对为何瑞士似乎没有受到战争影响这件事印象深刻。那里的旅馆依然“到处是陈旧而坚固的木头”,他写道。火车是井然有序的,技术上无懈可击,在欧洲其他地方基础建设被毁坏的情况下,那里是一个幸运的意外。爸爸最喜欢引用哈里·莱姆(Harry Lime)在《第三个人》中的一段话,他在每次演讲中都会偷偷塞进这段话:“在波吉亚家族统治意大利的30年中,他们导致了战争、恐怖、谋杀和流血事件,但他们也催生出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拥有兄弟般的情感——他们保持了500年的民主与和平,那么这又催生出什么?布谷鸟钟。”他觉得这是一种称赞。

    但是,当我阅读他的著作,我很难区分开爸爸小时候和成年后对缪伦的看法。当他还是个孩子时,缪伦也许能使他逃离日常学童生活的疏离;也许它意味着一个远离伦敦的庇护所;又或者这里只是他父亲热爱的一处优美风景。但我认为,当他开始研究20世纪的欧洲历史,缪伦扮演了一个不同的角色。我爸爸选择成为研究他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时代的历史学家。他孜孜不倦地进行这项工作:他的资源库就是他身边的世界,始终在那里,就在他眼皮底下。我猜想,我爸爸在缪伦也许可以不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没错,也许这里是一个象征童年怀旧思绪的基地,也是一个可以深度缓解学术压力的地方。如果无事发生,那里就没有可以研究的历史。

    1916年到1918年间,大约有400名英国士兵和军官在缪伦安家。他们是战时的受伤俘虏,根据英德遣送协议被扣押下来。瑞士的地理位置和中立性使其成为完美的地点: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在这里交换俘虏,且无需冒着这些俘虏会重回战场的风险。这些士兵去往缪伦的旅程和爸爸在50年代的旅程一样,和我今天所做的旅行也一样:先坐缆车,再乘一列慢慢前进的褐色火车。

    也许意识到他们可能在瑞士逗留许久,这些士兵把这个瑞士村庄变成了一个家乡的超现实模型——一个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伦敦。1917年5月27日,他们重新命名了缪伦的几条街道。你可以沿着“皮卡迪利大街”闲逛,走到“老肯特路”,然后再从那里一路漫步到“弓街”,你或许会在那里驻足,观看火车从“查令十字火车站”例行出发。(“这里的地形相当复杂。”一位军官承认。)这些被拘禁的英国人建起了商店和训练中心,有一位木匠、一位裁缝、一个牙医诊所,一个驾驶学校,甚至还有一个钟表商店。为了消遣,他们开设了基督教青年会(YMCA)礼堂,设立了一家拥有2000多册英文书籍的图书馆。他们在居住的旅馆外成立了运动队——比如说埃格峰旅馆队和少女峰旅馆队比赛足球——而且仔细地记录比赛结果。

    士兵们和远在英国的亲友联络(经常写信问他们要钱),但他们很少听到关于周遭发生的激烈战事的消息。有时,他们什么消息都不想听到。当地杂志《在缪伦被拘禁的英国人》(

    British Interned at Mürren

    )的编辑们要求伦敦的通讯记者不要发来最新的战事信息,也许是为了避免引起希望或恐惧。“好几次我们听到重型武器发出的回声,提醒着我们过去发生的事情,”杂志编辑在第一期杂志上写道,“最后一次,我们或多或少耐心地等待着乘着缆车下山……回家的那一天。”

    最终,基督教青年会的廉价烟草耗尽了,为了消磨时光,士兵们开始思考应该坐在汽车的哪个位置,缆车在运送他们飞速下山时会不会突然断裂?“小镇的一头看起来死气沉沉,一片荒芜,而另一头也没好多少,”1917年10月,一个无精打采的作者在杂志上若有所思地写道,“总的来说,我们孤独又悲惨。”

    当战争结束了,士兵们在缪伦创造的小世界也终止了。《在缪伦被拘禁的英国人》杂志悄无声息地停刊了。村庄的道路又被重新命名。那里的旅馆不再代表着不同的运动队,重新开始接待富有的英国游客。那里仅存的一丝文明在某天毫无预兆地从地球上消失了。两年来,400名英国士兵焦急地盼望着坐上小小的电动火车,从“查令十字火车站”出发离开缪伦,回到现实世界。

    2002年,爸爸第一次带我们兄弟俩来到缪伦。我当时8岁,和他1956年第一次到这里的年纪一样。我们乘了四班火车:从苏黎世机场站到东因特拉肯站,乘的是完美无缺的现代市内火车;从因特拉肯站到劳特布龙嫩站,乘的是一辆稍慢但同样准时的区域火车,车上有淡蓝色的聚酯纤维座位;一辆通往格鲁施阿尔普站的齿轮索道缆车;最后乘坐一辆米色和淡褐色相间的电力火车来到缪伦。“依然无事可做,”之后他这样写我们的这次旅行,“置身天堂。”

    我确信当时爸爸并不知道大约85年前被拘禁在此的士兵们会同意“无事可做”的论断,但反对“天堂”的说法。而且,要是他知道《在缪伦被拘禁的英国人》,知道被重新命名的街道,知道旅馆球队,我觉得他会说历史证实了他的直觉。英国士兵和我爸爸乘上同样风景优美的火车,同样怀有逃离历史的感受,但只有一方对此享受。

    我妈妈、我弟弟和我在每天晚上沿着倾斜的小路走到爸爸那里。跑到山坡的比赛让我们气喘吁吁,山上纯净的空气让肺部冷却下来,我们都没有说话。爸爸的轮廓渐渐清晰。他像一个接球手,身形健壮结实,粗脖子,面色红润,独自站在干冷的天气里,头上秃顶的地方反射着缪伦街灯扩散到埃格山的光亮,埃格山黯淡的轮廓在蓝黑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难辨的影子。我望着爸爸,爸爸望着群山;一切静止不动。在那一秒,我才知道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2004年,至少在比喻意义上,铁路把我们从纽约带到佛蒙特州的拉特兰郡。当时也有其他理由,“9·11”事件的震动让我们和许多其他纽约人试图寻找一个避难所,一个飞机不会撞上魔天大楼、世界依旧没有改变的地方。我们住的隔板房在一个山丘的顶端,离镇上有20分钟路程,屋里老旧的木头横梁总是嘎吱作响。在山脚下,一堵常绿植物组成的围墙遮住了铁路。爸爸拿着双份意式浓缩咖啡,每天两次站在后门廊,远远瞥见货运火车穿过树林。“因为有火车站,我们特意选择拉特兰。”妈妈说。对爸爸来说,火车意味着拉特兰是美国的缪伦。

    拉特兰是美国铁路公司(Amtrak)的“伊森·艾伦”特快列车的终点站,这趟列车每天从纽约城出发。火车头是一个巨大的内燃机,蹲坐在车轮上,每天深夜抵达拉特兰,每天清晨出发。火车站里唯一运行的另一辆火车是一辆惊天动地的货运火车,在拉特兰和马萨诸塞州之间来回运输丙烷、大理石和其他任何货物。但是爸爸从来没问过为什么这块不大的佛蒙特州飞地(与之形成对照的比如柏林顿或曼切斯特这样的大城市)能够拥有到纽约的美铁路线或者毗邻我们家的货运铁路。

    和大多数美国人相比,拉特兰郡居民花了更多时间接受铁路。到1840年,美国已有超过3000英里的铁轨,但是佛蒙特州没有一条。由于担心赶不上经济繁荣的热潮,佛蒙特州的商人们促成了一份关于从拉特兰郡到康涅狄格河的铁路特许状,一个火车站赫然出现在小镇中央。邻近的西拉特兰的大理石产业以及代理人产业开始繁荣起来。在1849年向拉特兰—柏林顿线的司库们发表的演讲中,激动的主席T. 福莱特正式宣布:“佛蒙特州将完全参与到那些大企业带来的愉快享受中,后者是当今时代的标志。”火车越多,拉特兰就能向前走得越快。

    和火车一同到来的是移民。为了逃离家乡的饥荒,爱尔兰人从波士顿和纽约启程,参与铁路建设,最终在拉特兰安家。瑞典人听闻大理石采石场的工作后也来到这里。之后波兰人也来了。然后,在世纪之交,意大利人和希腊人来了;芬兰人、匈牙利人、捷克人也来了。拉特兰曾是新英格兰清教徒组成的小镇,1900年这里有天主教教堂和希腊东正教教堂,波兰语和意大利语学校。拉特兰铁路公司在1897年的一份小册子中自夸说拉特兰是“新英格兰北部最重要的市政当局之一”,这是因为拉特兰是“本州的铁路中心”。

    但这种情形没有持续下去。铁路的氪石

    [4]

    ——汽车,最早在1920年就入侵拉特兰。1927年,一次由暴风雨引起的严重洪水对拉特兰的铁路桥梁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1947年,又一场天灾折断了这个蹒跚产业的另一条腿。1961年,一次工人罢工和工厂停工给铁路业带来最后的致命一击;拉特兰铁路公司破产了,拉特兰铁路站场彻底荒废了。“在我看来,某种厄运似乎突然降临在拉特兰。”一位当地人抱怨道。在我的童年,拉特兰的人口暴跌,当地海洛因横行,社区变得同质化和衰老化,一个沃尔玛超市建在了曾经的铁路站场上。

    我妈妈同意我的直觉,即爸爸了解拉特兰历史的梗概,了解这个小镇上曾有火车运行,了解这里无声的永恒取决于曾经存在的铁路如今已经消失了。他知道拉特兰郡和缪伦并不相同,被动的美国田园牧歌式的火车和欧洲对乘火车经历的重视并不相同。但他在这里和在缪伦一样,把历史放在一旁。

    2008年,爸爸的ALS病到了晚期。到2010年,他被禁锢在轮椅上,下半身已经瘫痪。从刷牙、小便到夜晚入睡,每件事对他来说都成了严酷的考验。但最糟糕的部分是他的火车岁月结束了。“我的病最让人沮丧的事情是,”他写道,“我意识到自己从此再也不能乘火车了。”

    他希望火葬。他和妈妈考虑把骨灰撒在两个地方:拉特兰和缪伦。但他们担心,我们也许会卖掉拉特兰的房子,毕竟佛蒙特只是瑞士的次要版本。而且,爸爸已经把他的偏好公之于众。“我们无法选择人生在何处启程,却可以选择于何处结尾,”他写道,“我知道我的选择:我要乘坐那辆小火车,无所谓终点,就这样一直坐下去。”

    火车对爸爸来说是一切的解毒剂,正如他认为火车对我们也意味着如此。“如果我们失去了铁路……我们就忘记了如何共同生活。”如果他失去了他的铁路,他就忘记了如何独自生活。“当然,我本应该孤独地体验铁路这件事本身就一个悖论。”他曾这样推测。

    爸爸沉溺于虚构的缪伦和虚构的拉特兰,如此他违反了自己最基本的准则,即我们有责任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的历史。检视它们的过去,我们会发现缪伦成了一处优美的监狱,拉特兰成了她前身的阴影。如果这些小镇及其火车没有任何历史,那么它们才能是永恒的。(如今怀旧之情主宰了美国大选,这可能是一个简单但有用的提醒:拒绝承认某地的历史会招致对此地现状的错误观点。)

    我父亲把拉特兰和缪伦视作免疫于历史潮流的地点,除此之外,他没有再写到过这两地。这个决定不是纯粹而简单的否认,也不是一种道德矛盾。对爸爸来说,历史是一项鉴别性的技艺,其中必须有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张力,而在现代欧洲的宏大图景中,缪伦或拉特兰看起来似乎毫无问题。“那里甚至没有过不对劲。”他写道。

    但是,我觉得爸爸这一拒绝背后有更多的东西。他理解历史可以多强大。档案工作尤其如此,即我此时所实践的专业化历史,以及我爸爸践行和相信的历史。口述史能以意象快照的形式出现,既没有清晰的历史发展感,也没有为迷思制造提供足够的空间。档案能够击碎怀旧之情和多数人的记忆。在显而易见的益处之下,还有一些遗憾地不可更改的东西。我们可以修改历史,历史学家也常常这么做。但是撤销历史,收回我们知道曾经存在的历史,这要难得多了。

    我打算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想知道我爸爸是如何发现了这两个小镇,它们远隔重洋,唯一的联系就是他的所爱——火车与它们的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本能地转向档案。这种本能来自我爸爸。他把他的拉特兰和缪伦这两个原始的迷思,留给了我。但同时他把使它们祛魅的工具也留给了我:他对历史的热爱,他相信档案能帮助自己解释这个世界的信念。我同时继承了这些天赋,但是我忘了把它们分开保存。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对我来说,通往缪伦的电力火车将唤起闲散的英国士兵的记忆,他们远离社会,一头栽入无聊之中。而现在看来,拉特兰的货运火车似乎伴随痛苦的匮乏而来,当我键入这句句子时,这列火车就在我身后的树林中缓缓驶过。我无法除去这个。爸爸和我知道的一样多,而且比我走在更前面。火车并不会把我们带入或带出社会,历史才会如此。

    2010年8月,我们前往缪伦撒下爸爸的骨灰。在去那里的路上,我们意识到把一个人的骨灰盒留在这列电力火车里,这件事本身有点过于平庸了。把爸爸的骨灰撒在铁轨上也不是好的选择,我弟弟令人信服地争辩说,爸爸不希望追求不朽的程度,和他热爱火车的程度一样深。

    因此,我们转而去远足。从缪伦火车站——“查令十字火车站”——启程,我们走到镇外,走上一条覆盖着小花和带霜的草地的泥土小路。这条小路不断上升最后稳稳地通往山上,比铁轨高出几百英尺。我们抵达一处连绵的草原。草原下面就是陡峭的悬崖;在一大片常绿植物中,几处铁轨在寒冷的阳光中闪烁可见。我们把他的骨灰撒在这里。

    但我不确定我们有没有弄对爸爸的遗愿。毕竟,他是一个欧洲人,站在你家后门廊观看来往火车的拉特兰模式只是一种美式妥协。他对别人没有这种耐心,就像他小时候在英国时那个“盲目猎奇”的青少年,只是站在那里看着火车进站出站。火车作为历史的媒介,作为现代性最好的部分,作为公民社会或其反面——只有在一个人成为一名乘客时,这种象征主义才有效。你不得不驻足停留。“火车的特点在于,”爸爸曾说,“你得先乘上车。”

    [1]

    对他而言,父亲通过我再次重温了那些旅程。当我厌倦拼接我的Brio模型铁路时,他会接过来继续拼。我们家很多照片都是如此:我55岁的历史学家父亲扑通坐在客厅地板上,周围到处是模型轨道,而8岁的丹尼尔在角落里看着他。

    [2]

    《托马斯·库克欧洲时刻表》或《托马斯·库克大陆时刻表》囊括了欧洲每个国家的火车时刻表,以及小部分欧洲以外地区的火车时刻表,最早出版于1873年,至今仍然每月出版一份。——译者注

    [3]

    和我爸爸不同,乔更喜欢汽车,而不是火车。他在一本汽车杂志上读到缪伦的介绍,并坚持认为用雪铁龙汽车载着家人越过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或者至少开到劳特布龙嫩)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时刻准点的瑞士火车会毁掉这种乐趣。

    [4]

    氪石(Kryptonite)是一种只存在于超人漫画中的虚构矿物,来自超人的故乡氪星。氪石对超人有不良影响,或削弱、剥夺超人的超能力,或改变超人的性情,或使其致死。此处指汽车成为铁路的克星。——译者注

    原文链接:

    https://thepointmag.com/2017/examined-life/going-nowhere

    ,译文刊载于《记忆小屋》,2018年版。


下载点评

  • 收费(91010+)
  • 速度快(8107+)
  • 藏书馆(3810+)
  • 赞(859+)
  • 中评(877+)
  • 推荐购买(448+)
  • 无盗版(787+)
  • 四星好评(777+)
  • 服务好(1068+)
  • 下载快(496+)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8 11:39:4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2:38:0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1:26:2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步***青: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7:14 )

    。。。。。好

  • 网友 权***颜: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37:3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益***琴: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0:30:23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苍***如: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6:02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国***芳: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7 10:35:52 )

    五星好评

  • 网友 堵***洁: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7 10:40:43 )

    好用,支持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0:31:1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同作者: 的书籍:

  • 吉他弹唱许巍经典(修订版)附CD光盘 迪平刘军编著 吉他弹唱教程曲集 吉他弹唱名曲经典曲目 广州外语音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听力专项突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磁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职称英语2003·理工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职称英语2003·理工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专业技术职称英语等级考试A、B级词汇逆序突破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英汉翻译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少儿英语函授教材 剑桥少儿英语 第一级 含磁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的书籍:

  •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英语考试听力专项突破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操作·维护与测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全固态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操作·维护与测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英语中高级口译笔试冲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全国职称英语B 级考试速记词汇表//红蓝自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