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 下载地址
- [epub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azw3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pdf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txt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mobi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word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 [kindle 电子书下载]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寄语: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在当下的语境里,我们在谈及中国古代政治时,可能是过度地看重武力与权谋了,而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与合法性观念持有虚无主义式的轻视。
而历史现实是,每个王朝都有各自版本的合法性追求,也都面临着各自的合法性焦虑。即使是如秦始皇这样穷兵黩武的超级武力爱好者,也有自己的合法性小九九。
本书作为首次专注于帝制时代合法性的通俗写史作品,通过20多篇主题集中但却又可独立成篇的读史札记,通过阅读大量专业史学著作,立足于扎实的史料和自洽的逻辑,拆解了中国帝制两千余年的合法性秘密。
综观中华帝制两千年,从秦始皇的“五德终始说”,刘邦的“三尺剑斩白蛇”,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的“汉贼不两立”,曹丕的“王位禅让”,苻坚和北魏孝文帝的一手硬(组织南征完成大一统)和一手软(推行汉化政策争夺“文化正统”),直到欧阳修的“正统说”、康熙的“永不加赋”以及乾隆的“贬金拥宋”……历朝历代的合法性“军备竞赛”可谓是奇招迭出。而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正在于,既甄别了各种“合法性版本”的同中有异,更写出了各种“合法性焦虑”的相互影响,读后颇有打通任督二脉的畅快之感。
书籍目录:
1.每个王朝都在追求合法性
2.神圣家族
3.“秦灭六国”这样重要的事,要做三遍
4.谁杀死了项羽?
5.帝王父子政见之争背后
6.三个皇帝的反战宣言
7.拥曹还是拥刘?
8.该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曹丕
9.诸葛家的天下
10.死于政治正确的符坚
11.大唐宫廷政变指南
12.学习太宗好榜样
13.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为何不拒绝女主?
14.为何说聂隐娘放弃刺杀是对的?
15.一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16.宋徽宗的圣君狂想
17.科举分地域录取的终极诉求
18.克隆人完颜亮
19.为异族政权守节的士大夫
20.遗民傅山的高官朋友们
21.如果张无忌当了皇帝
22.晚明的国际包围圈
23.康熙给韦小宝上的一堂政治课
24.乾隆为何要为抗清忠烈者翻案
25.贬金拥宋:乾隆为何数典忘祖
26.乾隆:东亚警察在行动
27.清末的“晚明想象”
作者介绍:
张明扬,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专栏散见于“腾讯·大家”、《财新周刊》等处,曾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热衷于在专业史学研究和传统通俗历史写作间找到“第三条道路”,追求“靠谱扎实的有趣”,读史写史心得为“历史仅供参考,后世若有雷同,历史概不负责”。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简单地说,帝制时代的任何一个政权都有争夺正统的诉求,用源自西方的政治概念来说,就是合法性。用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的说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皇权是一种把历史传统、军事权力以及思想、宗教、文化与精神上的权威叠加在一起的,复合式的‘普遍皇权’”。
刘邦不是此类政治神话的发明者。在汉代以前,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神交”叙述模块:但凡帝王(圣人),都不是父亲亲生的,而是神明采取各种奇特方式与圣人之母发生关系的出轨结晶。尧和刘邦的出生剧情高度雷同,都是母亲与龙有染;禹是母亲看了流星后怀孕的;殷商的始祖叫契,是母亲吃了玄鸟蛋后所生;周人的始祖名弃,是母亲踩了巨人的脚印所生。
武力难以构成合法性的来源,一个纯然依靠武力的政权,不仅在中国传统政治观中被鄙夷,也同样被民众视作“流寇”或军阀。
更现实地说,帝制时代的行政权或许是通过暴力上台,但新朝处于维持统治秩序的需要,绝不可能鼓励一种“有力者逐之”的实力派价值观。“唯实力论”更像是一种军阀式的价值观,当开国皇帝和一个王朝完成了从“推翻者”到“执政者”的转变,就必然会寻找一种更具合法性和维稳功能的理论体系,来劝服民众归心,以及警示那些同样拥有实力的潜在政权竞争者“马放南山”,让他们相信自己代表的才是“神圣的力量、历史的趋势、正义的方向”。
与其他办法相比,女主(太后或女皇)在维护幼主帝位免遭篡夺和保证王朝统治的延续上,保险系数要要大得多。太后为什么靠谱?因为是亲妈呀,母亲总要维护亲儿子的皇位吧。……正如狄仁杰曾对武则天进言的那句话“姑侄之于母子孰轻亲”,在这么没有争议性的问题面前,武则天果断选择了“母子”。而到了晚年,武则天的政治安排则明显趋向于废掉“武周”,她一驾崩就让儿子回复李唐。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在当下的语境里,我们在谈及中国古代政治时,可能是过度地看重武力与权谋了,而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与合法性观念持有虚无主义式的轻视。
而历史现实是,每个王朝都有各自版本的合法性追求,也都面临着各自的合法性焦虑。即使是如秦始皇这样穷兵黩武的超级武力爱好者,也有自己的合法性小九九。
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专注于帝制时代合法性的通俗写史作品,通过20多篇主题集中但却又可独立成篇的读史札记,通过阅读大量专业史学著作,立足于扎实的史料和自洽的逻辑,拆解了中国帝制两千余年的合法性秘密。
综观中华帝制两千年,从秦始皇的“五德终始说”,刘邦的“三尺剑斩白蛇”,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的“汉贼不两立”,曹丕的“王位禅让”,苻坚和北魏孝文帝的一手硬(组织南征完成大一统)和一手软(推行汉化政策争夺“文化正统”),直到欧阳修的“正统说”、康熙的“永不加赋”以及乾隆的“贬金拥宋”……历朝历代的合法性“军备竞赛”可谓是奇招迭出。而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正在于,既甄别了各种“合法性版本”的同中有异,更写出了各种“合法性焦虑”的相互影响,读后颇有打通任督二脉的畅快之感。
精彩短评:
-
作者: 鎮長 发布时间:2017-10-24 21:14:15
最有趣的是符堅那篇,按照今日你國的“政治正確”思維,他的歷史地位至少要再拉高個兩三階;在那時候不顧一切的推行民族融合的寬容政策,又為了大一統不惜捨身犯險乃至亡國殞命,也堪稱求仁得仁了。
-
作者: 陆钓雪de飘飘 发布时间:2017-08-20 15:53:56
宋人在澶渊之盟之后关于是否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论争。首先,没有主战派只有统缓派;其次,没有主和派只有现状派。鹰派——宋神宗——王安石;鸽派——儒家士大夫——司马光富弼。有趣的是,为了彻底批倒鹰派武力收复燕云的理论基础,鸽派们甚至将靶子直接朝向了汉唐。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汉武帝的扩张政策颇有微词,刻意强化他晚年放弃拓边的政治转向;范祖禹在《唐鉴》中更是直指唐太宗的赫赫武功是好大喜功,“不可慕也”。后话是,金发动灭辽战争后,鹰派们以为等待百年的机遇终于来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在此刻,推动宋廷悍然撕毁了澶渊之盟,对辽宣战。而后辽倒是灭了,但燕云之地还没捂热,就又被金军一路南征端掉了东京汴梁,“燕云耻”被全面升级为二帝被俘残山剩水的“靖康耻”。
-
作者: 江海一蓑翁 发布时间:2017-08-07 12:35:10
上海书评周刊前主编张明扬先生的历史随笔集,以轻松幽默的文笔和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解剖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背后,各自政权出于维护自身正统和统治合法性的种种权术与策略。从合法性视角探析这些典型的政治史案例,让上述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与脉络清晰呈现。虽是小书,意蕴却是非常丰富。
-
作者: 经济人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7-10-06 20:33:57
《天命与剑》中,所谓天命指向的是统治的合法性,而剑则表示武力或者说军事力量。围绕一个主题写作和发挥,是写作的捷径,可惜多数人要么太笨找不到好的问题,要么太聪明不愿意一路走到底。经济学家梁小明曾经评价张明扬的书小谈大历史,或大谈小历史。作为历史学的高级票友,张明扬其演绎多有严肃专著
-
作者: 七月不远 发布时间:2021-02-17 10:15:03
围绕帝制时代合法性建构的随笔小册子,篇幅都很短,自然谈不上什么深刻见解,最有价值的其实是每篇后面的延伸阅读书目,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索引。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天使愛美麗 发布时间:2010-06-04 10:23:07
我去西安就是指着它的,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
作者: PiuPiu MoMoWu 发布时间:2022-12-10 13:13:25
妙就妙在对大多数人都不交代结局,只讲述一段人生状态,是好是孬由观众自己联想
-
作者: 605380178 发布时间:2012-09-10 22:45:23
只记得书名,忘了出版社
-
作者: 雪儿 发布时间:2019-01-07 20:40:10
太好看了,情节合理,结构清晰,故事紧凑,很难想象是一个94年的女孩子写的,非常喜欢。双男主易厢泉和夏乾一静一动,性格互补,携手破案,特别好看。结尾易厢泉离开,夏乾不顾家庭的反对也离开家乡寻找自由,我多么期待下一部白衣少年和青衣少年再次并肩站在一起,蓝天白云下,朗朗笑声,一幅美好的画面。
-
作者: 薄雾晨曦 发布时间:2015-12-16 20:56:49
气承风而动,遇水则止。风水不可见,但是否如磁场一样,确有部分对人体影响之力,需要后人来证实了,
深度书评:
-
你和皇位之间隔着什么
作者:李子鲤|Lilith 发布时间:2018-03-12 10:42:22
能打天下的人,不一定能坐天下,能成为国家实际上的掌控者,却不一定能成为名义上的一国之君。你和皇位之间的一步之遥,却也是万丈深渊。
如果穿越回中国古代,你要怎么做才能当上皇帝呢? 假设正好在乱世之中,国家政权衰微,你手握重兵,已经控制了首都和整个国家,这时候,你离皇位还有多远? 你可能觉得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却是一道万丈深渊。有人一辈子没有跨过去,比如曹操;有人虽然跨过去了,却摔的很惨,比如王莽。能打天下的人,不一定能坐天下,能成为国家实际上的掌控者,却不一定能成为名义上的一国之君。
为
什么跨越这一步之遥这么难?张明扬的历史杂文集《天命与剑》能告诉我们答案。横跨在皇位和谋位者之间的这道深渊,就是“统治的合法性”
。中
国古代所有的帝王都要追寻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这个词源自西方政治学,如果一个统治者的统治符合道义,能够被民众接受,我们就认为他有“统治的合法性”。在中国古代,这个“道义”就是“天命”,在古人心目中,天就是神,天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也能决定一个朝代的兴衰。皇帝们必须证明,自己确是“真龙天子”,本朝统治是“天命所归”。不合天命者不得为君王,这可以说是悬在所有统治者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曹操和王莽都是汉朝臣子,他们一个不敢篡位,一个篡位后不得善终,都是因为没有办法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
天命与剑》这本小书体例轻简,有趣有料,内容却丰富扎实,全书聚焦于中国历代帝王都心心念念的一个问题:如何获得统治的
合法性。作者张明扬是资深媒体人,他既有学者的谨慎,又有作家的才思,最善长分析历史小碎片,剖析宏观大问题,上下五千年,全在俯仰间。
张明扬考察了古代皇帝们为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全书纵贯中国历史五千年,从尧舜禹的诞生故事一直考察到溥仪退位前的政治小风波,对建立朝代的开国皇帝,继承皇位的帝王子孙,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做了分析。 这里我们就只拿开国皇帝做例子,他们作为新朝代的建立者,直接承担了争取统治合法性的压力。遍览全书,争取合法性最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编故事,一种是让位子。
编
故事,主要是为了证明帝王出身不凡。从
上古尧舜禹时期人们就这么做了,尧的母亲梦见一条赤龙扑入怀中,不久怀孕诞下尧帝。舜的母亲看见流星受孕。殷商的祖先名契,他的母亲吞下玄鸟蛋以后怀孕,周人的祖先则是踩在巨人脚印上怀孕的。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在河边休憩时梦见赤龙,整个故事犹如尧的翻版,还被《史记》和《汉书》记录,简直是获得了汉朝官方和史学界双重认可。到了汉代以后,人们不大相信人神交合的神话,所以产生了更简洁的传说——天降祥瑞或生来异相。比如出生时满屋红光(赵匡胤、朱元璋),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刘备),头上有角,身上有鳞(杨坚)等等。一言以蔽之,为帝王者必不凡。
这种天命神话或传说的出现,目的就是让统治者直接从血统上继承天神,大大抬高自己的出身。我都是天的孩子了,我当然就是天命的体现了。尤其对于刘邦这种身份低微的平民,天命神话尤其重要。刘邦还有一个“挥剑斩白蛇”的传说,说的是他曾用一把三尺长的剑斩杀了一条白蛇,而这条“白蛇”其实就是秦朝,后来这把剑一直伴随他取得天下。刘邦自己都说过“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岂非天命乎?” 你以为我真是一介布衣,出身低微啊,那是我在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呢! 那时的老百姓很容易被这种天命神话所影响,这类天命神话可以左右民心所向,所以帝王们都很爱用。据作者引用的资料显示,古代开国皇帝从秦始皇起,把三国魏蜀吴和王莽也算上,一共有23位有类似的神话流传下来,比例高达92%。
另外一种获得统治合法性的方法是“让位子”,通过禅让直接从前朝手中继承统治的合法性。上
古圣王尧舜禅让天下的故事一直为儒家文化所推崇,历史上真正使用禅让方式从前朝手里获得统治权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身为汉臣不敢篡位,曹丕终于想到了解决方案——王位不是我抢的,是前朝皇帝主动让给我的。
后世都说禅让肯定伴随着武力胁迫,只是一场政治闹剧,但是平心而论,虽然禅让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道德瑕疵,实际却非常能够体现古代统治者的政治智慧。首先,通过禅让获得的合法性无可指摘,无可置疑。第二禅让能够然让以相对和平的方式传递移交,不必兵戎相见,血流成河,百姓也少受战争之苦。第三,禅让不仅是一种进入机制,也是一种退出机制,退位的帝王相对可以保全尊严和人身安全。汉献帝刘协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公,可以在封地内供奉汉室宗庙,可以继续称自己为朕,去世时还以汉天子礼仪下葬,算是善终。第四,禅让也给前朝大臣和老百姓一个台阶下,既然皇帝自己都禅位了,我们也不必守节殉国,可以为新朝效力。禅让后来一再为后人所用,从汉代至宋代,大部分王朝都是通过禅让建立的,晋代魏,南朝宋齐梁陈等朝代更替都采用了禅让,隋取代北周,唐取代隋,宋取代北周,都是禅让,可见这种方式性价比极高。
通篇都在说统治的合法性,那这个合法性为何这么重要?因为只有统治者符合道义,民众才能接受,只有民众从心底接受了统治者,才有基本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如果以为自己兵强马壮就能够求取天下,那任何一个藩王将军,甚至山贼草寇都能够兴兵挑战皇帝,那天下哪有太平时日,百姓又如何能安居乐业?咱们以前在看待历史的时候,往往关注兵力和权谋等表面现象,《天命与剑》这本书,就是揭表层面纱,带我们一窥历史的深层肌理,寻找朝代更替背后隐藏的政治,不得不说,这个角度真高级!
-
三个维度
作者:元英国金律 发布时间:2019-07-31 21:31:31
科普,可以看作是历史名著的科普版吧。唐之前比较精彩,可能原因在于权力更迭还没有形成范式,可以多解读。唐之后,其实重点就是经济和文官集团的斗争了,不好出彩。有三个维度:文化统战、军事统一、经济业绩。
1、对于强力建立的政权,最重要的是文化统战,也就是获得认同感。文化统战,也可能会带来政治体制变迁:如汉朝的一国两制。文化统战,在汉人统治的王朝会越来越容易,因为中国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
2、对于外族建立的政权,外族内部会先进行文化统战,原因在于内部统战较难,外部统战必须归于儒家。其政权的合法性是来自于统一政权。所以完颜亮、拓跋宏除去其野心外,还有一点即在于其争取合法性。
3、经济业绩,主要体现在明清税收问题上。明朝因三税亡国,清朝必须引以为戒,因此永不加赋,成为其政权合法性。
三个维度是互相依附的,清朝经济业绩后期,便开始强有力的文化统战,抛弃夷夏之辩走向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那就是儒家忠君思想的回归。
-
王朝兴亡的历史逻辑
作者:江海一蓑翁 发布时间:2017-08-25 11:58:48
中国可谓是世界上历史学传统最为发达的国家,不只拥有持续时间最长并且丝毫没有间断的官方历史文献,在民间,文人写史评史、百姓读史论史的氛围,也是绵延古今。就以当下而言,无论是当年明月的通俗版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还是黄仁宇、史景迁等学者带有较强学术性的历史书籍,都能够在图书市场上获得热卖。
而在当年历史书写的作者行列之中,不只有当年明月这样的票友,史景迁、黄仁宇这样的学者,六神磊磊、张明扬这样的媒体人同样不容忽视。以张明扬为例,他曾经长期担任《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周刊的主编,并为财新周刊和腾讯大家撰写历史类专栏。新书《天命与剑》,正是上述专栏文章的合集。作为媒体人,因着“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样的古训,其在历史写作过程中,自然会注重历史事件的现实参考意义;而媒体写作的长期训练,也使得他的书写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尽可能地微言大义,传递出丰富的意蕴。就《天命与剑》的内容而言,这样两个特点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只看看他各篇文章的标题,诸如“三个皇帝的反战宣言”、“该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曹丕”、“科举分地域录取的终极诉求”等,就能够明白这些历史话题的写作,跟最近几年的热门时事事件紧密相连。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借古喻今或者借古讽今,那么这本书固然能够受到广泛关注,但却不一定能够赢得业内人士的认可。《天命与剑》最重要的贡献,并不是以轻松流畅的笔法和充满现代代入感的预言来写历史,而在于这些主题各异的历史随笔,拥有一个政治学意义上的核心命题,即:中国的历代王朝依靠什么来赢得和维护统治?
书名“天命与剑”为这一命题给出了两个答案:“天命”指向的是统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而“剑”指向的则是武力或者说军事力量。张明扬根据中国古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合法性是历代王朝和政权赢得和维系统治的根本,而武力本身并不构成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充其量只是助力统治的后备威慑性力量。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一个王朝只有被当下普遍遵奉的政治化规范所支持,长期统治才得以维持,皇权才能被普遍接受。”无论是古语中所言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是历史上秦始皇、项羽、隋炀帝等因过于迷信武力,而迅速败亡的案例,都能够佐证张明扬的这一结论。而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历代王朝兴替的历史逻辑,一切则仿佛一下子豁然开朗。
政治合法性之所以在中国王朝兴替的进程中如此重要,大概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儒家文化浸淫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极其看重民众的支持与民心的倾向。无论是《尚书》中周武王所言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还是《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是把民众的支持,看成是君主统治正当性和所谓天命所归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只是以武力取胜,却没有取得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的话,那么这样的统治,其正当性和持久性都要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其次,作为中国古代主导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又极其看重礼法秩序,这样的礼法秩序换用成今天的政治术语的话,多少跟“程序正义”有些接近。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在极其繁琐的政治仪式和政治程序之中,合理合法地取得统治权,那么这样的统治,肯定会遭到民众和广大士大夫阶层的质疑。
就民心带来的合法性而言,我们就可以明了:为什么一介布衣的刘邦能够战胜世代贵族的项羽,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新主人。前者约法三章、善待百姓,而后者则残酷暴虐,一再屠城。久而久之,民心的向背自然就是可以预料的事情。而就“程序正义”带来的合法性而言,我们就会对曹魏代汉时,历经了群臣无数次劝进,曹丕无数次回绝之后,才完成禅让仪式的内在动因了然于心。无论是群臣的劝进,还是曹丕的回绝,都不只是简单地在演戏,而是一种必要的政治程序和政治仪式,其目的就在于确保曹魏代汉的民心所向和合法性的获得。
张明扬在这本小书里,也界定了几种不同意义上的合法性。按照我的粗略总结,明扬区分的合法性大致可以分为绩效合法性、道德合法性、天命合法性和正统合法性这样四种。绩效合法性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良好的政绩和国家治理成就,来取得合法性。汉代的“文景之治”和唐代的“贞观之治”就是典型的案例,尤其是后者,唐太宗李世民正是凭借在其统治期间民众安居乐业、对外开疆拓土的巨大成就,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因篡位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道德合法性,就是通过确立自身爱民如子、勤俭节约等高尚美德的道德标杆,来取得统治的合法性。前述刘邦的秋毫无犯、善待百姓,三国时期刘备的以仁义形象自居,都可谓是道德合法性的代表。天命合法性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神话与传言,塑造自己的权力受命于天的说法,从而来维护自身统治的做法。刘邦、朱元璋这两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在取得政权之后,营造出来的诸如挥剑斩白蛇、出生时满屋红光这样的神话,就是塑造天命合法性的代表。而正统合法性则是强调自己政权的统治,是顺接某个已经被民众广泛认可的王朝的传统的做法。刘备作为“织履编鞋”出身之人,能够始终在汉末乱世当中占据一席之地,跟他自诩为汉朝皇室之后,始终高举汉朝正统的大旗,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从宋到元,从元到明,再从明到清,把三国时期的哪一个政权视为正统,都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历史命题,而是跟当时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密切相关。
对于这本《天命与剑》,如果要说遗憾的话,就在于:明扬尽管已经提炼出统治合法性这一清晰的主题与线索,并且通过各种鲜活的历史案例加以分析与佐证,但是关于合法性本身的学理性探究,尚显不足。如果能清晰地界定合法性的不同来源与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类型的合法性与不同的历史形势和不同政权的权力获取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的话,那么这本书,完全可以写得更加厚重。
当然瑕不掩瑜,这样一本小书,能够在不影响可读性和通俗性的前提上,把统治合法性这一严肃的命题,摆在普通读者面前,就已经是一种成功。我们有理由期待明扬在自己的历史写作道路上走得更远。
就此搁笔。
2017.8.11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17年8月23日首发于腾讯文化“检书”公号,刊发时略有删改,此为原文。)
(附)《天命与剑》一书读书笔记:
序言P2各个王朝的合法性追求
P4兵权无法构成合法性来源,P11绩效合法性与道德合法性
P17合法性对中国帝制时代的适用性,P20刘邦的天命之于合法性
P28刘邦与楚、秦之间的背反关系,P32大一统时代到来的历史脉络
P39刘邦实际上是秦王
P51帝王父子之争的儒家线索
P67三国正统背后的现实政治考量
P80诸葛家的家族政治
P85苻坚的道义合法性
P100唐太宗反转的历史意义
P108女主政治与统治合法性
P140宋徽宗的集权之举
P151教育平权的历史渊源,P153大一统的认同感与向心力
P164汉化、侵略与正统观
P175傅山与高官庇护
P185以《倚天屠龙记》戏谑时事政治
P203低税负与大清合法性
P210乾隆皇帝褒奖南明的内在逻辑
P228乾隆皇帝的天命逻辑
P236清政府与革命党的舆论博弈
-
历代帝王最大的心病——合法性
作者:雾凇 发布时间:2017-08-18 17:52:48
古代皇帝称为天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装剧中,圣旨通常都是这样开头。据说,“奉天承运”这一说法是明朝才开始出现的。而“诏”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他统一六国称皇帝后,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他的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由此可见,古代帝王都宣称自己是承天命的,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统治者,而四海万民都应顺应天命,臣服于帝王的统治。以天命为依据,帝王据此支撑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寻求普天之下的文化认同。
我国历史上两千年封建帝国,经历了不少帝王的统治时代。在朝代更替、新皇即位、守卫江山等过程中,多数时候不能缺少武力征伐的方式。武力是获取皇权、守护皇权的基础。但巩固帝位却不能单单依靠武力,还需要合法名义的支持。于是,天命与剑,变成了帝王手握的两大法宝,共同支撑起帝王的王座。
图片来自网络
专栏作家张明扬关注到了帝王合法性这一问题,他研究从秦始皇到清末的所有皇帝,发现每一代帝王都被合法性的问题所困扰,也都积极地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可以说合法性是历代帝王最大的心病。以帝王的合法性为主题,张明扬在《天命与剑》这本通俗历史读物中,分析了各个朝代帝王面临的时代困境和采取的应对策略,主题很严肃,写得却轻松有趣,很好读。周濂在序言中也说“他(张明扬)的史学文章
能铺叙更长别裁,善因袭更会创作,有趣不油滑,戏说不胡说
”。
周濂对“合法性”给出的定义是——
对政治权力所做的“道德证成”
。文化和道德方面的拥护和支持,至关重要,对军事力量偏弱的皇帝来说,甚至可能扭转生死,但也不可能是任何时候都灵验的救命仙丹。帝王的“合法性”,既必要又脆弱,非常微妙。
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个别昏君以外的大多数帝王来说,做皇帝实际上是一份很辛苦的职业,除了操心朝政之外,还要小心翼翼的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名分,这个束缚女性千载的绳索,同样束缚着帝王之尊。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拥曹”还是“拥刘”的问题,历代皇帝分别站队,各有考虑,其目的都是辅证自身的正统地位。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拥曹,主张魏是正统,西晋是从魏禅代而来,即是表明西晋的正统地位。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则变为拥刘,这是因为东晋偏安江南,遂把同样偏安西蜀的蜀汉比作自身,拉起丢失中原、身负“大义”的大旗。宋朝同样有类似的立场转变。北宋占据中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拥曹,而南宋偏安南方,朱熹则在《通鉴纲目》中明确拥刘,其理由与晋代相似。
历史上,唐太宗是经常被拿来与明成祖朱棣一起讨论的。他们都经过宫廷政变夺取皇位,也都是政绩辉煌的大帝。后人猜测,这两位皇帝之所以兢兢业业,奋发图强,除了具备出众的才能之外,意图遮掩或者洗刷夺取皇位行为的污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促进因素。毕竟皇帝都想流芳千古,谁愿遗臭万年呢。这也符合张明扬多次在书中提到的“
绩效合法性
”概念。用政绩来证明自己,赢取民心。
说到“绩效合法性”,不得不提起古代政治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女性。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各方面都受到过多约束。然而,曾经掌握朝政的太后、皇太后却为数不少,宣太后、吕太后、窦太后、独孤皇后、萧太后、孝庄皇后,甚至还出了女皇武则天。据朱子彦先生统计,“
中国古代临朝称制的女主达40人:秦国1人,西汉4人,东汉6人,北魏2人,唐代2人,宋代9人,辽代3人,元代11人,清代2人
”。这些女主普遍都有出色的政绩,同时,面对朝局,她们多数都会维护幼主的皇权,毕竟有亲子关系的纽带维系,为儿子守江山同时也就维护了自己的利益。有了过硬的政绩和维护幼主的立场,各朝各代对出现的女主也都愿意支持和维护。“绩效合法性”正是历史上得以出现那么多出色女政治家的一大根由。
图片来自网络
天命与剑,古代帝王巩固统治的两大法宝。天命甚至更加重要。因为剑所代表的武力也许当时激烈有效,但天命所代表的文化认同,其浸润影响则更加悠久绵长、深入人心。如何制定策略,如何选定立场,如何将天命包装为自己的合法外衣,是每一代帝王的第一要事。也正是通过这种合法性的控制,经由不同方式登场的帝王,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合法性诠释方法。不管采取什么说辞,只要做到自洽,就能够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为自己正名。
2017.08.17雾凇
-
封建君主的大一统梦是如何实现的
作者:张雨枫 发布时间:2021-05-29 21:24:14
《天命与剑》看名字仿佛是纵马江湖,快意恩仇,但其实是作者对封建统治的思考。作者将自己在其中讨论的主题定为“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但是在我看来,更像是封建君主取得,巩固,扩大大一统的手段。
政治的手段有相对温和的改革和激烈流血的革命,天命对应着像奉天承命,斩白蛇这样的“神迹”,或者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科举制度这样的文化制度等等,而剑则对应着像玄武门之变等这样的战争手段。
而之所以封建皇帝有这样的身份焦虑,归根结底是皇帝将天下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并且希望这个私有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受自己的控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还有一句话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就造就了统治者需要不断确认自己的所有权。
联想到之前看的《叫魂》,为什么一场子虚乌有的妖术恐慌能迅速在乾隆朝蔓延开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归根结底就是皇帝失去了对这个国家控制。也是因为这种不确定,让乾隆自上而下的施压,扩大了妖术恐慌。
没有一个人能拥有天下,只有天下人才是天下的主人。
-
“心安”然后“理得”
作者:遥远的星空 发布时间:2017-09-24 13:26:30
古今中外,莫不讲究一个正统性、合法性,讲究的是“君权神授”(也即英语中所谓的Divine right of kings)、理所应当。如此一来,说话才有底气,立国才有根本。“师出无名”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拥有了绝对的优势与地位,也必须求得心安;不然,会吃不香、睡不着的。即使没有,也要硬找一个理由;想要为自己找一个理由,但凡只要用心,总是能够找得到的。所以,在看到张明扬的这本《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焦虑性》的时候,不禁会心一笑,历史其实不就是这么些事吗?!
《论语》中有一篇关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对话特别值得玩味。子路问老师:“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吗?”孔子回答说:“首先要做的,一定是纠正名分呀!”这下子路不懂了,为什么经老师要把“纠正名分”放在一切事情的首要位置呢?接下来,孔子对此进行了阐释:“君子于其所不知,盖缺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不要觉得孔老夫子在这里啰嗦不已。从商代夏、周代商,再到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再到秦以来的朝代更替,甚至于一个大家族的内部秩序,莫不讲究一个正统和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来都是一以贯之。
戏剧舞台上的曹操,毫无疑问是个白脸大奸臣,这个形象的固定,最主要的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功劳;陈寿的《三国志》则还是要曹魏为正统,自然不存在贬曹尊刘的倾向。而诸葛亮的智者形象,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操劳者形象,倒是在小说与史书中都基本相同。可见,群众的眼光虽然是雪亮的,但这眼光有时也容易受到误导,并且有讹传讹,终于强化了某种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名的岳姓与秦姓、杨家与潘家的千古矛盾就是这样。事实上,前者是史实,后者却是张冠李戴。至少,历史上有杨继业,也有杨家将——倒是肯定没有七郎八虎那么多,更没有十二寡妇——但肯定没有潘仁美,即使硬要栽到大将潘美的身上,那导致了杨继业之死的主要责任者,也不是潘美,而是监军王侁——他在军中的权力要比潘美大,代表皇上对在外将帅行动进行监督和挟制,潘美得听他的。
倒是千古奇冤潘场的案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可怕力量,所以,也难怪当皇帝的,必须要确保自己位置的合法性,有条件怎么都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千方百计得找一个合法性的依据,这样上朝时才能威严自如,内心中才会安然自得。也因此,殷商的始祖契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而周人的始祖弃(也即后稷)则是由于“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的那个姜嫄踩巨人脚印而受孕才生出来的,后来诸朝开国皇帝,比如刘秀、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莫不带有异象,至少也要像刘邦一样,是“赤帝子”的化身,提“三尺剑斩白蛇”,以此来为自己披上一件天命所归的神圣外衣。替代前朝时,还要尽量抹黑前朝末代君主,比如夏桀与商纣早已经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但真实的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却未必就如传说中的那样。
表面上看,张明扬的《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或多或少有点儿戏说的意味,实质上却不然,而是很一本正经地引经据典,让事实来说话——也许,要除了引入了张无忌的例子,那毕竟只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因此显得很有道理,值得一读。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宠爱加速度:纳兰性德的词究竟有多甜?网红文学解读来帮忙
作者:皇牌术师 发布时间:2024-01-19 11:48:00
一、引入篇
假设你拥有一台时光机,回到了清初的朝廷咖啡厅,你很可能在醇香的茶气中听到这样的对话:“你看了昨晚纳兰的新词了吗?我跟你说,那简直就是古代朋友圈的爆款,点赞破万!”嗯,如果你觉得时间线有些混乱,别急,因为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位明星,虽然已过了369个生日,但他的作品依然充满了时代感,被我们捧为文学界的“宠儿”。
早在斗斗的蜡烛光和飘飘的马车尘未被键盘声和车水马龙取代之前,纳兰性德就已经用他的笔触,在文学的长河中描绘出了无数的“网红”词句。在不少文学研究的帖子和诗词的Vlog里,纳兰的名字总能引起一番讨论:“这位词界的才子,他的词究竟有多甜?”
今天,我们就邀请你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词的世界,透过现代的网红文化镜头,重温那些流传数百年的文学经典。无论你是古诗词的忠实粉丝,还是新时代文化的追随者,相信在纳兰性德的词中,你都能找到让你心动的那一抹甜度。那么,打开古今互相映照的窗,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诗意江湖,体会那份宠爱已久的加速度。
二、纳兰性德闪亮登场
如果有一座时间机器,让我们穿梭回清朝初年的文人墨客之间,在古典文学的庄严殿堂挂榜题名的,非纳兰性德莫属。这位天才词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1月19日),随着诗词在历史长河中的蜿蜒流淌,今天迎来了他诞辰369周年的纪念日。
请允许我稍微科普一下,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一生俘获了无数文学迷心扉的词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精妙绝伦的文字艺术,还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大学士明珠的嫡长子,算是宫廷中的“高富帅”了,这可不是盖的。
说他的生平像流星一般耀眼而短暂也不为过。十七岁入国子监学习,十八岁就成功应举,成了举人,这在那个年代考试比登天还难的情况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后,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既辉煌又凄美,就好像他的词一样,闪着迷人的光芒,却总是渗着淡淡的忧伤。
他的词作中流露出的盎然情感和对世事的深刻洞见,让他成了清代乃至中国词坛的臻宝,和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他描绘了从边塞到江南的壮阔,从浓烈爱情到深沉友谊的全景,词风幽雅,情感细腻,词作水平被晚世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这位令人神往的文学明星,虽然只在这个世界上短短地点亮了三十一年,却留下了无尽的文学财富,在他369周年的诞辰之际,我们抚今追昔,不禁低诉小楼昨夜又东风,纳兰性德的词,甜甜的、苦苦的,如同恋人轻柔的呼吸,跨越时光触碰到现代人的心弦。
三、文学江湖的“小鲜肉”
纳兰性德的词,就像是那个在文学界里悄无声息却又让人一眼难忘的“小哥哥”。他的“粉丝圈”不仅限于清代,直至今日,诗词爱好者们还在细细品味他的词句,仿佛就像在刷着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抖音账号,每滑动一次,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邂逅。
比如他的《虞美人·听雨》,那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画面,不就像是现代青年在朦胧的灯光下发一条抒情小视频,下面一片“在看”的弹幕。而那虚无缥缈的“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不也正是现在那些文艺青年心中的“小确幸”吗?只不过,纳兰性德的笔触,更多了一分历经沧桑的醇深。
四、字里行间的甜蜜与哀愁
走进纳兰性德的词的世界,就如同走进一个充满了古典美和深情的庭院。在这里,每一句词都像是一朵盛开的桃花,既有着春天的甜蜜,又包裹着落花的哀愁。
选其《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一读,“言情二字,到此方知九死为轻”。纳兰性德写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以“
人生若只如初见
”开篇,深情而含蓄。回看历史,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读于今日,无数情侣能通过这悠远的声调感受到词人的爱意之深、情愫之切。
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
再赏《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纳兰性德在《虞美人》中穿过时光的隧道,用色彩斑斓的画笔绘制出勾人魂魄的景物。那“曲阑深处”的重逢,是邂逅也是离合的预兆。而“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更是展现了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如今这首词仿若一部老电影,播放在我们的大脑中时,不禁想象两位旧时的恋人在春光中彼此窃视,尽管他们早已散于人海,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永远停留在春天的画卷里。
五、古词今意,经典再续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古典文学好似那些古老书店里泛黄的书页,透着时光的香气,却不知如何翻阅。然而,纳兰性德的词,就像是在我们的网络世界中闪亮登场的复古滤镜,古早味十足却分外抢镜。
他以"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这样的句子,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的慰藉,好似推开了城市中的一个秘密花园,让人惬意地深呼吸。
他的那句"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不只读到了婉转的思念和深沉的愁绪,还能映射出现代人内心的那份对真挚情感的向往与渴望。
当他想到,往年时,与妻子一起嬉戏玩乐,赌书泼茶时,竟是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但当时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在妻子难产而逝后,伤心的纳兰性德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让人不禁想起《大话西游》那句经典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结语
随着我们的“文学时光穿梭机”接近旅程的尾声,我们不禁回首那些充满温情和忧伤、被历史的尘埃轻轻覆盖的甜美词句。从《侧帽集》到《饮水词》,这位词坛的“小鲜肉”,纳兰性德,他的词不仅在满清一代独占鳌头,而且在我们这个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依然有着非凡的回响。这不禁让人惊叹:好的文学作品是超越时间界限的!它们能够游走于不同的年代,给予每一个渴望美和感悟的心灵以呼应。
那么,在此刻,我不禁要问各位在屏幕前的读者朋友们:在你们繁忙的生活中,是否也曾因一句古词而驻足?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那份心灵的回响?
-
从古书里打望成都
作者:朱晓剑 发布时间:2020-04-07 15:18:57
从古书里打望成都
朱晓剑
近年来,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总是让不同的读者着迷,这不仅可寻古探幽,亦可观察到一地文化的兴衰。哪怕一条寻常街巷或一块旧碑刻,都似乎孕育出独特的地理文化来。相对于林林总总的传说,历史文献的记载给人更为靠谱的感觉。而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林赶秋在《古书中的成都》里对成都文化的挖掘、整理,即可看得一代年轻学者对地方文化的深情,由此也可看到成都文化的流变,可谓是别开生面的历史人文解读。
这让我想前不久一家媒体将“锦里”称为代表成都的“古街”,可作者哪里知道这条街的历史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在成都的历史上固然有“锦里”,但与今天游客所游逛的锦里实则并非一个地方。这样的笑话,恐怕是阅读相关内容太少的缘故吧。
成都以休闲的安逸生活著称,故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并不太多(与战乱也多少有关系)。好在还有一些历史记录,让我们看到了成都的过往。林赶秋从不同的历史时期选取图书,以此来详细考察并关照成都文化的变迁,比如说先秦时期的古蜀王与巴蜀图语之间的微妙关系,今天恐怕只能想象了。成都有史以来留下各类文献数量众多,如《华阳国志》《成都记》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成都的历史,但从这其中发现城市、文化的变化也是需作者采取独特的视角才能洞察这其中的奥妙。
林赶秋在这里所选用的“古书”,其历史下限为明清,他以独辟蹊径的方式观察成都,让我们看到了成都的“另类”生活,如杜甫的成都岁月、陆游与青城山道士、范成大与成都等等,都有着让人好奇的一面。唐宋人物在成都活跃的还不只这几位,如李德裕、高骈、赵抃等作为城市的领导者,不仅促进城市建设,在人文发展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应有值得记录的一笔。
至于明清时代的成都记录,数量就更多了,在我所看到的《丁治棠纪行四种》就有对晚清时的成都生活多有着墨,原来那时候的成都生活并不比今天落伍。至于像《益部谈资》《听雨楼随笔》《蜀游闻见录》《蜀海丛谈》《芙蓉话旧录》等作品都有对成都生活的仔细书写。读这样的旧籍,让我感兴趣的是成都人生活的演变,也是耐人寻味的话题,比如说川菜在明清时依然是属于古早味,今天所看到的食材当时尚未引进来,这也就注定了成都人的饮食消费是传统型的,加之“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带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也逐渐使其变得多元和繁荣起来。
相对于这些笔记或文献记录,留下来的与成都相关的诗词或竹枝词里记录的成都生活,数量也很有不少,比如散落在南宋时编的《成都文类》里的内容,若与这些文献对照阅读,也是有意义,比如对唐宋园林的记录,也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林赶秋将这些历史文献与现实生活对照阅读,也就让我们看到了更为立体的成都,犹如一帧帧老照片,诉说着历史沧桑。在这些古书里留下来的影像,虽是惊鸿一瞥,却已是弥足珍贵。当我漫步在成都的君平街或琴台路,不免穿越历史时空去想象着其旧时样貌,以及来往这里的人物与故事,这其中的微妙恐怕只有踏足这“历史现场”,才能洞察一二吧。
如果说,城市文化的普及可采用多种方式的话,像林赶秋这样还原历史常识,且以此来打望城市变迁,尤其是值得肯定的。当我们对生活的地方不够了解时,阅读这样的“常识”,无疑对人文精神的补充和继承。从这个角度看,《古书中的成都》善莫大焉。
《古书中的成都》 林赶秋著 成都时代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
望尽天涯路
作者:燕赤侠 发布时间:2009-05-21 08:34:50
王国维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非指读书,因其还有一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
说罢便不再叨言,《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之意,大概如此。
如何解读,需阅历,要年岁,当意会,难言传。
一薄本,浏览不费功夫,用一小时足矣,却字字珠玑,生发开去,竟看了很多年,其中仍有值得推敲之处,看不透,够不着。
有我无我,非一字之别
隔与不隔,也非一字之差。
厚积薄发,当如是。
读词判高下,用此法。
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人之势力用于生存竞争而有馀,于是发而为游戏。婉娈之儿,有父母以衣食之,以卵翼之,无所谓争存之事也。其势力无所发泄,于是作种种之游戏。逮争存之事亟,而游戏之道息矣。唯精神上之势力独优,而又不必以生事为急者,然后终身得保其游戏之性质。而成人以后,又不能以小儿之游戏为满足,放是对其自己之感情及所观察之事物而摹写之,咏叹之,以发泄所储蓄之势力。故民族文化之发达,非达一定之程度,则不能有文学;而个人之汲汲于争存者,决无文学家之资格也。
对文学解读,用游戏二字,如书海行舟时,遇指点迷津之人。王国维以史学见长,穷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此薄本该是兴之所至而成,称其戏作,恐有不敬,但玩票玩出真境界者,终不乏其人。
自述中王国维称幼年除不喜《十三经注疏》外其余均有涉猎,后却用西方哲学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鲁迅也说 “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作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至1927年6月2日自投于昆明湖。
遗书一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看得心惊。
为何赴死,说法纷纭。
其中陈寅恪一说算是最好,“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莫非其早看出文化之浩劫从那时始?
这样一想,更是唏嘘。
-
我不是诗人
作者:等待如果 发布时间:2009-10-14 13:36:04
诗人,多好。你知道北岛吗?他是一个诗人,而且悲观,
他悲观到被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却没有丝毫争取的热情,
不知道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是只是他对这个世界绝望透顶。
可惜,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诗人了,所有的感情都可以被衡量,
所有的爱恨都可以被解构,所有的情愫都可以被物化,
所有的所有都已经被标上了一个价格的标签,包括每一个人的价值。
你知道,当我那么自然地用价值这个词来形容人的时候,
我也已经被这样的观念所根深蒂固的影响了。
有时候,我在想,人文关怀是什么,是不是都比不上,
我们身体力行地去为那些民工要回微薄的工资来得更实际?
那些鲁迅式的爱恨又是什么,是不是都比不上,
我们去告诉更多的人怎样翻墙去youtube看检阅中国重要?
更别提李白的浪漫主义是什么,苏轼的豪放大气又是什么。
我们,最多只能够世俗地妥协与这个社会,
用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方式,
勉强攒够一些金钱和时间,还有微弱的自由,
背着背包去到处旅行,把自己投身在这个世界虚浮的假象里。
没有任何一座黄鹤楼等着我们去改变它的命运,
我们只能默然地融入进一座城市,却再也没有力量,
让这座城市光耀起来,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到来。
我们只能够被不断地影响着,改变着,
在虚妄里自我满足和充实,
却再也无力去真正改变着什么。
不是因为可以被改变的都已经被改变了,
而是,我们对生命已经不再有那么多无限的遐想,
就像,我们不知道我们还可以改变什么,
或者我们是不是有能力真的可以改变什么。
原来我一直以为,最可怕的,是自由被抑制。
现在才发现,最可怕的,是生命的想象力被束缚,
而且是一种潜移默化式,悄无声息地,就被束缚起来,
束缚到,我们甚至觉得这才是一种本相,才是一种真实。
若没有了对于生命的想象力,那自由本身不过是青春的空谈,
对于形式主义过度追求的标榜。
可是,这又是极度矛盾的。因为,那些最肆意而精彩的,
对于生命的想象,都来自于对于生存本身的那一种安全感和确定感。
想象是世界赋予孩子的奢侈,那是因为孩子总是被保护着,
那是因为孩子总是可以有寻求帮助的对象,那是他们奢侈的资本。
那对于生命的想象,那是要多么奢侈的代价,才能挥霍的自由。
必须拥有可以不成功的权利,却依旧持有成功者的姿态,
更重要的是,旁人最终可以认可这样的姿态。
这样的姿态,在古旧时期不过来自于阶级身份的恒定,
或者是悄然隐匿的遥远。那些人,或者是无论怎样的作为,
都一直是值得被尊敬和守护的,无论这样的尊敬是否出自本意,
但严密的阶级制度让受尊敬者体面,却也从某种意义上,
成全了底层阶级心理上的优越感和道德上的自我陶醉,
达到了某一种程度的平衡。那些人,又或者,
远离焦点,远离权力与斗争的中心,安静甚至闭塞的实践,
他们存活在自己的完美,切换于虚幻和妄想的真实之间,
从而放纵了对于生命的遐想。
可是,被所有通讯工具太过于轻易包围的我们,
被所有人都可以成功,不成功就是一种罪恶的观念影响着的我们,
却再也没有了资本来享受属于生命真正的奢侈。
于是,谁是诗人?
-
读书从来都不是取乎其上,如何循序渐进地读《左传》
作者:如果 发布时间:2019-09-13 15:57:18
喜马拉雅古典名著大师课整理 老师:清华大学 李守奎
网上流行的话说:不是你读书少,是读的经典少。这话很对,要精读经典!任何一个学科,凡是称得上是个学科的,研究论著都非常多,可能汗牛充栋,但称得上是经典的,十部就不算少。如果把这十部书精读了,把握了,你就是这个领域的行家。
《左传》是了解或研究先秦历史、先秦文学、先秦思想等都必须精读的书,而精读要从粗读开始。
根据阅读古书的基础能力,把读《左传》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阅读古书能力一般,没有系统学过古代汉语之类的知识,依靠注释才能读懂原文。
其实,除了专业工作者,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尝试着开始通读《左传》。
刚开始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主要目的是明训诂、通文义,对这部书的内容和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读古书的感觉和乐趣。
读什么书呢?现在最通行的注本是杨伯峻的四册《春秋左传注》,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不建议从这里开始,更不建议从十三经的注疏开始。为什么?首先要强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注很好!自古及今,研究《左传》的书很多,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不仅集大成,也开新局面,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注本,也是最有影响的学术著作。我们总说读书、做事,取法乎上才能得其中,为什么不从这里开始?
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读古书得先过语言文字关,如果这一关不过,注释里再好的东西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连句子还没读明白呢,讨论时间、地理、人物的争议,只能让我们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这就像教师讲课,学生刚入门,甚至还没入门,就开始讲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远不如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
其二,读书需要宏观把握,细节深入。不能一开始就进入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注疏体竖版排印,在正文之下小字加注,把正文隔断。杨伯峻的注释很多是学术探讨,有时注文很长,读完注文,忘了正文。这样,一部大书就很难坚持读完,读完了也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知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
其三,精读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总的来说,我们阅读古书能力还不是很高的阶段,建议读一些现代简注本。这种通俗本一般都是横排,一段之后注释,后面还有白话翻译。读白文读不懂就看注释,看注释还看不懂就参考翻译。
一开始,可以把《左传》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来读,读出趣味来,后面就可以不引自入了。当今对于古代的优秀文化,不仅需要学者来研究,更需要成为大众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是要逐渐培养的。这个阶段的读《左传》,虽然还领略不到《左传》的精华,但已经能够领略到读书的趣味了。
第二种情况,当我们具备读懂白文的能力,就可以有多种读法了。
其一,把《左传》白文通读几遍,适当看一看杜注,越读越顺,越读越有味道。老一辈学者都会背诵。用心读书,用心理解很重要。不要过早陷入他人的争论,先自己发现问题,和自己争论。
其二,准备一本历史地图集,准备好杨注四本,日读几页,日有所得。
其三,也可以如裘先生所说,直接读《十三经注疏》里的《春秋左传注疏》。中华书局小字缩印本一共是486页,实际上包含了春秋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晋代杜预的《注》、唐代孔颖达的《疏》,清代阮元的《校勘记》。平均每天读一页半,再难读的书也能读完,用不了一年就全部读完了。对《春秋》,对《左传》,对传统学术就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读书并不难,难的是有恒心有毅力。
读书过程中,我个人体会读《左传》这类历史书,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搭起时间与空间的坐标,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放在这个坐标中定位。确定不了时与空的事件只能算一个故事,不能用来研究历史。而时间、空间明确的叙事,即使是小说,也可以作为历史参照,即便人物是虚拟的,但历史场景,思想观念是真实的。
第二,要理清人物关系。左传涉及的人物很多,三千多人,人物关系很复杂。有时候人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所以古人通过各种手段构建各种关系,利用婚姻建立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利用盟会建立明确各诸侯国之间的等级关系。个人的行为、言谈举止都受这些关系制约。古人读《左传》,会列出世系表。
第三,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前因和后果。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历史进程。不能孤立地看一个事件,那样的理解会过分肤浅。清代学者高士其的《左传纪事本末》可以参考。比如,春秋晚期吴人入郢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左传里有详细的记载,《史记》里又演绎出伍子胥鞭尸的故事。这个大事件因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吴国因为什么而崛起?楚国又因为什么而衰弱?吴人入郢的影响是什么?《左传》很注意梳理历史的前后联系,至于这种理解对不对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四,任何历史记载都是作者的有意选择,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左传》250年发生的事情多了,为什么只选择这些事情记载,一方面受到作者所见史料的限制,受历史进程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则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需要。不同作者通过不同的史料剪裁表述不同的观点。谁都对,可能谁都不对。我们要学会自己判断。
第五,读《左传》等先秦文献,要注意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材料。说《左传》详细,是和其他文献相比,左传还不到18万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本小书,怎么可能把250年的历史记录清楚。鸦片战争以来不到200年,我们就有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多少材料,多少问题。对于先秦来说,新材料就得仰仗地下出土了。近年不断有惊人发现。清华简的《系年》,安大简的《楚史》等等。
第六,不要受《左传》中消极东西的影响,比如算卦和预言。对《左传》中一些神神秘秘的记载要有正确的认识.《左传》中有很多占ト,很多预言,大部分都能应验。我们与其把它们当作神秘的预言,还不如把它们理解为作者对历史的认识,认为这么做必然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第三种情况,经过粗读与精度,进入研究阶段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利用《左传》进行其他研究。例如研究古文字、整理出土文献,都必须熟读古书,熟读《左传》。我们每个精读《左传》的人都会在研究中受益。
第二类是专门研究《左传》。这就不仅需要熟悉元典,还要熟悉现在的研究成果,熟悉古代的重要研究成果。当年顾栋高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精研左传,完成了《春秋大事表》,这就是很专精的学问了。
归纳一下怎么读《左传》?
第一,先找一个能让自己读完的本子粗读,领略其美好,培养读古书的感觉。
第二,多读白文,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每一件事在历史中的位置。另外,我们读书要读出乐趣来。
精读了《左传》,对研究者来说有直接的、多方面的用途。对于爱好者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无用之用。
我的公众号
下载评价
-
网友 孔***旋: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8 06:34:54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0-28 06:31:51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马***偲: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8 06:28:31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8 08:59:05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苍***如: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8 06:26:10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饶***丽: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8 06:28:04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8 06:34:53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宫***凡: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8 06:30:34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8 06:29:41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龚***湄: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0-28 06:36:29 )差评,居然要收费!!!
同作者:张明扬的书籍:
-
《入关》 如此挣扎三十年,直到大明崩塌 边缘人系列 张明扬 读库 现货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此史有关风与月 张明扬【正版图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此史有关风与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此史有关风与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保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历史风月韵事 张明扬著中国历史随笔另类解读历史通俗读物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新华网】入关 如此挣扎三十年直到大明崩塌边缘人系列 张明扬 著 新星出版社 从东北亚地缘政治视角重新审视明亡清兴 读库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弃长安 天地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东方出版社的书籍:
-
2024版《考研真相》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版《考研真相》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5版《考研真相 真题解析篇(三)》英语(二)+6本提高赠本 东方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绍金解易经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历史” 的书籍:
-
2024版理想树高中教材划重点高二下 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课本同步讲解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重难点手册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RJ 高二上 新教材人教版 2023版 王后雄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3-2024新教材 解透教材 高中高二下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人教实验版 (新教材区域使用)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活页题选 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卷 选择性必修3 历史 RJ (人教新教材)2024年新版 天星教育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版理想树高中教材划重点高二上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通用版课本同步讲解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一遍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二人教版2024新版高二历史一遍过【配新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4】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书部编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科书教材课本 初二下期中国历史8下人教部编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5新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历史通史版高考总复习练习册高中历史专项训练辅导书高二高三学生练习高考复习历史必刷题高考复习资料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官方直营2024步步高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高中历史江苏专用高三高考总复习学生训练辅导书自主复习练习册教辅资料高考历史复习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 伯纳德·李维胡德编,薛跃文,杨亚莉 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同 “历史随笔” 的书籍:
-
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长安道上:缤纷的唐人世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历史的错觉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明代妇女生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推荐 随书附赠连环画《五羊皮》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色彩的秘密生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英国BBC、《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推荐,从人类文明、科学艺术到坊间八卦,讲述75段引人入胜的色彩简史!)【浦睿文化出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西南联大文史通识讲:历史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艽野尘梦(插图本)西藏私家笔记1909-1912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与管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喜欢"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的人也看了
-
3D中奖精妙战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银岛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电子商务导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Access2010数据库案例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供应链运营管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相关推荐
-
情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城市房屋管理法规必读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斗半匠扩句法晨读 扩句法写作文好词好句好段素材积累 小学1-6年级写人记事描景状物写作技巧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经典全集系列丛书:经典素描静物2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教习全书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2022)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幼儿快乐数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2秋53全优卷二年级上册语文数学套装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数学五三天天练同步训练试卷测试卷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PowerBuilder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内科学(第9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疯狂化学 附光盘 化学元素 化学知识大全 科学世界 化学科普读物 趣味化学实验大全 化学反应的视觉盛宴 化学教学参考图书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供应链运营管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天命与剑—帝制时代的合法性焦虑 张明扬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Access2010数据库案例教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电子商务导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银岛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3D中奖精妙战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心理诊断和治疗手册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普希金诗选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