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书籍屋 - (CD)温柔的陷阱/柔情慢摇舞曲 -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11-06 19:00:02

(CD)温柔的陷阱/柔情慢摇舞曲 epub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CD)温柔的陷阱/柔情慢摇舞曲 epub格式下载
(CD)温柔的陷阱/柔情慢摇舞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8421822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1-06 19:00:02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椒盐 发布时间:2024-03-27 14:50:39

    不幸的童年得用一生去治愈,这本书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看完我佩服麦家老师的勇气,想必这些过去已经怀揣了几十年,写下来,就是最好的和解,给小时候孤立无援的自己一个拥抱。

  • 作者: Metamorphosis 发布时间:2011-06-24 19:59:50

    马桶书籍

  • 作者: Morwenna 发布时间:2014-02-24 21:13:42

    偏难了,而且好多题目读得也不好,听上去像弱智一样,还有些场景也让人哭笑不得,怀疑这书的来源是什么,明显不是真题。但是在3到9用尽的情况下还是推荐用这本书额外练练的。

  • 作者: 一个小标点 发布时间:2011-12-30 23:42:17

    嘻嘻嘻,这个好玩~

  • 作者: Guy 发布时间:2014-05-05 01:04:55

    沈老爷子的书,记号混乱是个大问题。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现代艺术指“难”

    作者:YUANYUAN 发布时间:2021-03-17 15:20:05

    我觉得艺术与混乱中的安宁有关。这种安宁有祈祷的特征,也有风暴眼的特征。我认为艺术与走神时出现的专注力有关。——索尔·贝娄

    现代艺术慢慢看

    7.6

    [英]迈克尔·芬德利 / 2020 / 中信出版集团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旅行总是围绕两个主题:书店和美术馆/博物馆,我非常享受在二者中闲逛驻足的时间,不紧不慢,安然自得。不过朋友们理解我去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的角度并不同于他们理解我去书店的角度。他们知道我喜欢去书店就是因为喜欢书,而喜欢去美术馆或博物馆则是因为我有美术学习经验,有美术史知识,所以能看懂。

    我想说,其实我喜欢去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也只是因为我喜欢,并不是为了考一考自己认不认得出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画,或能否按时间顺序排列莫奈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去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是为了激发各种情绪的触动,为了感受艺术带来的不同于日常的惊喜……或惊吓(笑)。所以每当我身边的人问我要看懂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需要读哪些书,我是绝对不会推荐《现代艺术150年》或《现代艺术史》之类,当然,它们都是好书,但恰恰不适合想要看“懂”艺术的人,比起前者,我更推荐由艺术品交易商、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的迈克尔·芬德利所写的这本——《现代艺术慢慢看》。

    我非常赞同他在开篇就写出的鉴赏核心:“有些人在接触现代艺术时会问’这是艺术吗?’这么问就离题了。我们要问的问题应该是:’这对我起作用了吗?’我说的’起作用’是指’对你的感官和心灵起作用’,而不是’考考你对艺术史了解多少’。”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对在一无所知的前提下走进美术馆或博物馆心有芥蒂。为什么?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混淆了艺术体验和艺术知识的习得,其实它们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都赞同这样一句话,“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放在艺术鉴赏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艺术鉴赏看重的是体验的累积,而非知识的累积。我们并不需要熟记电影发展史才能喜欢或不喜欢一部电影,我们只需要去看那部电影就行了,而当我们看得足够多,范围足够广,鉴赏力也就跟着培养出来了。正如作者所言:“所有这些会表现为入门的捷径,以及教人理解和享受艺术的方式,但其实起着完全相反作用,它们在增加我们的想法和语言方面的储备的同时,会让我们与艺术的交流变少。我们所要做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要查验这些态度和看法,然后将这些成见一层层地剥去,直到我们抵达一种清晰的、可理解的和有真诚判断力的境界。只有身处那种境界,才能练就真正的鉴赏力;只有身处那种境界,对价值的判断才有意义。”

    说到价值的判断,生活在商品经济时代的人们会很快想到的是“值多少钱”。记得19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随着班克西的《拿着气球的女孩》以104万英镑被卖出,这幅画的自毁程序也启动了,一时间成为了热门话题。很多人为班克西的恶作剧喝彩,称赞这是“艺术向金钱反咬一口”,也有人推测这是他故意让自己更值钱的心机。不管怎么样,好在卖家心态非常好,认为自己因此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历史,也不亏。然而这起事件至少再次说明了艺术与金钱的紧密关系,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艺术品的“贵”等于“好”。当然,如果《蒙娜丽莎》被允许放在市场上流通,那么它肯定会被拍出天价吧,但这只能说明一种潮流,一种趋势和当下的有效性,它并不是一种品质上的或喜好上的规定——规定人人都要认为《蒙娜丽莎》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唯一的杰作,或是你非得喜欢它不可。

    可惜的是,像是《蒙娜丽莎》,已然从一件艺术品变成了一种声望,而这种声望又成为了极大的噪音,让人们不知所措。很多人去卢浮宫就为了看三件东西:《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蒙娜丽莎》,旅行团的话就更是如此了。即便我当时是开馆时间就到了,这三者周围已经围满了人,作为现代人的标配,自拍是肯定的——抑或说自拍才是主要的,而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很多人看都不看一眼同馆场的其他作品,自拍结束,走人。尤其是在《蒙娜丽莎》的场馆,不亚于黄金周的长城——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手拿相机和手机的人,虽然秩序还算好,不过每个人大概只能分到半分钟自拍时间。看到这个架势,我直接放弃了,一是不确定自己160的亚洲身材能挤得过去,二是挤过去也毫无意义,围栏设置在距离画足有三四米的距离,能见度并不比我在网上找到的图片好多少。于是我拐到《蒙娜丽莎》墙体的背后,在无人问津的那里发现了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正好与我之前在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看到的内容完美衔接,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其实,出了房间的走廊上就有数幅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所以我依然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大师的杰作。讽刺的是,那些对《蒙娜丽莎》趋之若鹜的人们从里面出来后就径直走掉了,貌似外面同为达芬奇的画作并不足以吸引他们。我觉得很可惜,我们观看的并不只是一些具有声望的图像,不管是古代流传而来的或是近现代被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实际上第一作用都是唤醒感官,一如迈克尔·芬德利所言:“现代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激发各种情感:从狂喜、快乐与高兴到厌倦与困惑,再到不安、焦虑和厌恶,不一而足。”而这些体验,又怎么可能是在匆匆一瞥中获得。

    迈克尔·芬德利的这本书叫《现代艺术慢慢看》(Seeing Slowly),重点就在这个“慢慢看”上。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古典艺术,那么做到“慢慢看”是很容易的,毕竟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或雕塑都看得出情节,即使是静物画或印象派也还是有逻辑的。但到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或装置艺术,事情感觉就变复杂了,它们不再那么可懂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感觉被艺术拒绝了(笑)。问题出在哪里?

    就出在对“懂”的苛求上。我们希望像求解方程式一样能看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这个东西是干嘛用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它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代表着什么……等等这一切理性思考如盘根错节般反而束缚了我们去感受。但回忆一下我们在听音乐时或看风景时的心态,我们会去追究音乐被创作的历史背景吗?还是需要先了解地质特征才看得“懂”风景?我们都不,我们只是让自己参与其中。观看现代艺术时也需要这个心态,如果有一些冒险精神就更好了,因为不少现代艺术都乐于挑战我们的先入之见和常识。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迈克尔·芬德利建议的是至少1分钟,最佳是5分钟或更长——看着面前的“异常景象”,让你的感觉告诉你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互相渗透的过程才是欣赏的重点。你不需要对面前的艺术品作出市场价值的评估,或是回去以后要应付一场艺术史考试,这个时间完全是为了你自己而存在的。

    至于说我们要怎么知道一件艺术品的好坏,换言之,如何提升自己的鉴赏力,借用迈克尔·芬德利的话:“真实的生活、实时的比较比信息知识更能激发鉴赏力。……你需要诚实,要诚实则必须去欣赏,要欣赏就必须努力地看,然后做比较。”不要迷信大师,要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积累,更要尊重自己的喜好,因为艺术鉴赏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发现别人的生活,而是为了丰富我们自己的生活,要去寻找能够触动自己的艺术,这样我们与艺术之间的交流才有意义。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格林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初版全集》,叫《教父》。

    说的是有一个人想要给自己新出生的孩子寻找一位教父,但由于他的孩子太多了,全城的人都已经是某个孩子的教父了,他不得不出城,打算请遇见的第一个人给他的孩子当教父。这个第一个出现的人不但答应给他的孩子作教父,还送给教子一瓶水,并告诉那人,如果看见死神站在一个人的头部,那么这瓶水就能救他,如果死神站在一个人的脚边,那么他就没救了。

    后来,国王的孩子病了,教子去看,发现死神站在孩子头这一侧,于是用那瓶水治好了孩子的病。然而,这孩子又病了,这一次,他看见死神站在孩子的脚边,于是知道孩子没救了。教子还是非常想救这个孩子,于是就到教父家去请求帮助。

    他爬到第一段平台时,看见一把铁锹和扫帚在吵架,它们告诉他教父在楼上。于是他爬到第二段平台,看到一堆死人手指头,手指头告诉他教父在楼上。他便接着来到三楼,看见一堆骷髅头,它们告诉他教父在楼上。他继续来到四楼,看到平底锅里烤着鱼,鱼也说,教父在楼上。他就继续往上爬,来到五楼,看到一扇门关着,他从钥匙孔往里看,看到教父的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犄角。他推门进去,只见教父急忙躺到床上,用被子遮住自己。

    教子问:“我在一楼看到扫把和铁锹在吵架。”教父说:“你傻呀,那是男仆和女仆在说话。”教子继续问:“我在二楼看到死人的手指头。”教父说:“你傻呀,那是婆罗门参的根。”教子又问:“三楼有一堆骷髅头!”教父说:“傻瓜!那是一堆卷心菜!”教子说:“我还看到四楼有一群鱼在锅里烤着。”说罢,那些鱼把自己放在大盘子上端了进来。教子接着说:“我到了五楼,透过钥匙孔看到你头上有一对犄角。”教父说:“这不可能!”

    你们想知道后来怎么着了吗?后来……没有后来。故事到此结束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一头雾水,这故事到底要讲什么??但同时,我感受到了“长大”的悲哀,小时候的我们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而不是追究故事该告诉我们什么。我之所以在本篇文章结尾分享这个故事,并不是因为想要告诉你什么,只是因为我越读它越觉得它很有趣,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希望下次我们看到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时也不要一味想着要看懂它,而是等待那份奇妙的感觉。

    其他同类书籍推荐:《哗众取宠》(英国)格里森·佩里

    哗众取宠

    6.6

    [英]格雷森·佩里 / 2018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神样的推理小说

    作者:锐奇学 发布时间:2009-12-24 13:08:37

    如果《燃烧的法庭》没有最后一章,我们给这部小说多少评价?我觉得豆瓣上的四星差不多了吧,一个充满诡异气氛的不可能犯罪,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小疑团,案情交代得非常完整清晰,解答很有新意,物理机关部分的设置仍然是老几样(我就不说是什么了),心理环节确实有独到之处,传说为案件添彩,超自然元素其实也是惯用伎俩,最终睿智的侦探给案件“解码”,案中人的行为都被赋予合情合理的解释,他为何那时出线,她为何那样反应,看似不在场证明的破绽何在,言之凿凿的证词哪里是谎言,诸如此类,有的地方有雷点,有煞有其事的故作姿态,但最终故事圆满解决,真凶伏法。

    然而……

    然而如果真相是……

    正因为有了那点题最后一章,你才能看穿密码战中的明码其实是为了掩饰暗码,双重间谍中的可疑人物其实是为了藏匿真老鬼,不是单纯的逆转再逆转,而是四两拨千斤的震撼颠覆,所有故事又被重新解码了一遍,所有人物的性格必须被重新审视一遍,所有不自然的细节一个个全部释然,虽然幕后似乎孕育着最大的不合理,但在之前的万般合理衬托下,却产生一种极其难以形容的神秘美感。

    卡尔的作品的强大之处,是你往往搞不清楚他讲述的东西到底是太真实了,还是太不真实了,然而这正是许多超越平凡的作家共同之处,他们对人类世界虚实难解的交映状态,有着从大脑到笔头的至真领悟,而卡尔是一个抑制不住这种领悟的人,所以有时候他虽然让我们感受很深刻,却缺乏可以说服自己的标准认知,不过在《燃烧的法庭》中,他完成了一次最强悍的演出。

    到底何谓“燃烧的法庭”,在故事的狭义解释中,是制造“永生者”的火刑柱,而在整个故事中,却是扼杀终极真理的舞台,这便是这标题的真意,至少在这本书可以看出,卡尔对推理小说中“推理”二字的理解,已经到了非常深的的地步,《燃烧的法庭》可以说是一部推理小说中的“禁书”,它太超然,直接点破了推理的虚幻,甚至是一部境界更高的反推理小说,却在另一方面太真诚,太坦率,毫不隐藏作者那模棱两可,却又无比炽热的世界观,当他成为一个领域无容置疑的大师时,没有人能质疑他转身嘲笑自己付诸心血的那一切的资格。如果你打算读这本书,你最好极尽耐心去读,否则很容易糟蹋了好作品,被表象蒙蔽了真金。甚至本作不仅是推理,甚至还具备了极丰富的形而上含义:是选择一个终极幻境,而让所有组成的元素尽可能理性,还是在一个随处可见荒谬的平凡世界中,努力寻找一个差强人意,有点说服力却又疑似伪造的或然解答?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处处面临类似的选择,如果宇宙的本源可以是数学逻辑,燃烧的法庭,真正影射的是人间炼狱也说不定。

    神作,的确是有神在这部作品里。

  • 站琼瑶

    作者:茉莉花间 发布时间:2019-08-25 04:54:13

    1.关于出轨:确实琼瑶和平鑫涛是互相吸引,渣的是平鑫涛,应该好好处理离婚这件事,但是平家儿子却把所有罪过都推在琼瑶身上,这是我们对女人的苛刻。一个好的男人应该抵挡住任何诱惑,而不是怪别人勾引他。琼瑶有经济实力,有选择,不需要依靠平的金钱。平才应该要付出代价。

    2.关于林婉珍,她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女性,至少在平的眼里,她的魅力是远远不足琼瑶的。她没有了爱情,应该狠狠地让平付出金钱的代价,同时她应该抛弃这个男人,寻找喜欢她她也喜欢的男人。不该让平如此糟蹋自己,这不是给女性的好榜样。

    3.关于插管,(1)既然平都说了我病危不需要插管,不需要任何仪器维持生命,希望走的清爽。说明平比起继续维持生命他宁愿就这么离开。平家子女却非要在病危这个字眼做文章,其实平已经躺了一年了,大家都知道是生命的尽数了。(2)平家子女指责琼瑶:平鑫涛不能说爱她了,没用了,去死吧。纳尼!!!相伴60余年的人,我不认为平家儿子对平的感情会比琼瑶对平的感情深或者更懂平。至少,平家儿子对父亲是有些怨言的,但是琼瑶,没有任何,不差钱不差名。(3)琼瑶也深知自己即将入土了,没理由搞些七七八八的。

  • “幸与不幸”都是个人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只是向前

    作者:swl.lulu 发布时间:2022-11-06 01:17:51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仅此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不过人们总将自己的幸福当成了理所当然,却对别人的幸福羡慕不已。生活确实不能让人处处满意,但也实在没必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否定了自己的整个人生。人性总是把太多的热情消耗在失去和未得到上面,却没有把足够的关注放在自己的拥有上。而只有当你的内在,能够感受自己的拥有越多,才能越感受到幸福之所在。毕竟,人生很长,而那些真正不幸的人只是那些确信自己不幸或不值得幸福的人。

    在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你感觉自己不幸,是你赋予了经历消极悲观的意义。但如果你愿意赋予“不幸”不一样的意义呢,可能就会收获到不一样的人生。

  • 不属于遵命文学的遵命文学

    作者:灵魂行者 发布时间:2011-04-23 15:17:14

    多年的战乱里,抗战文学应运而生。为了国家存亡和民族大义,文学成为革命工具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那是什么?除了那位众所周知的革命狂,无人敢于回答这个问题,更无人敢于断定什么时候宣布革命的终结,于是产生了遵命文学。

        随着革命狂的自我膨胀和其徒子徒孙的疯狂吹捧,遵命文学成了一个时代的主导。建国前的文学大师,无一例外的在建国后无一建树。沈从文封笔,转而研究文物和考古;钱钟书半途放弃了自以为成书后比《围城》更优秀的《百合心》,潜心钻研隔世的文献和国学;老舍沉湖自尽,以《四世同堂》里的祈天佑为模板向世人鸣冤;巴金在助纣为虐后,只能写点忏悔文字······

        好不容易待到文革结束,待到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重新确立发展方向。渐渐的,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另一部分人尚未体验到被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剥削(九十年代后期直至现今则······)。《腊月·正月》正是描写这个时期的优秀中篇小说。毫无疑问,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在路线决定生命线的黑暗年代,他懂得自保;在独裁者远去后,他通过越战聚拢人心并为中国定下富国强兵的科技兴国之路。他既有政客的手腕,又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为了歌颂这般伟人的遵命文学,我实在不忍把它看做遵命文学,《腊月·正月》就是其中之一。

        此书通过叙述代表先富起来的王才和代表旧势力的韩玄子之间的纠葛,集中表现了那个转折时期人们对政治方向的敏感和无助,更通过王才的成功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英明领导。

        韩玄子是镇里的舆论主导者,从精神层面领导着镇里的人们。他既不中饱私囊,又不损人利己。他深深的热爱社会主义,以致于视一切个体户和私有工厂为资本主义。在他的看来,大锅饭才是正道,那些新冒出来的资本家迟早会被清算。无可否认,他强烈的权力欲助长了他对王才等人的打压。然而根本上来说,他只是那个时代里众多无辜的下层干部的缩影。在政治斗争频繁,在动不动就揪阶级敌人的时代里,人们能做的只是随着政治风向摇摆,小心翼翼甚至谨小慎微的紧跟领导的步伐。生怕一步错,“就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对政治的恐惧比对饥饿的可怖更甚。在大家都穷兮兮的日子里,多几个钱根本没意义,手上的权才是值得珍视的。

        王才曾是镇里一个无知识,无才干的穷小子。在韩玄子的儿子(二贝)的煽动下,他走上了个体户直至新型资本家的道路。在发展生产期间,他最害怕的不是销路,不是资金,而是政治风向。于是他夹着尾巴做人,无论韩玄子如何刁难他,他都忍气吞声,生怕哪一天韩玄子手里的权会被政治的炉火炼成利刃向他头上劈来。幸亏知识分子出身的二贝替他出谋划策,绕过公社领导(韩玄子的势力范围),直奔县领导而去,最后靠县领导出面,王才才迎来了吐气扬眉的日子。王才的成功,固然是对英明政治路线的拥护,但作者也暗地里指出:“县官不如现管”!领导是一层压一层的。在那个政治路线还不明朗的时刻,哪个领导的话都不代表中央,不代表真理,但只要是你顶头上司的话,起码就是你的真理。

        在全书的结尾部分,遵命文学的痕迹是比较明显的。作者以韩玄子气急败坏的咒骂来结尾,给代表旧思想的韩玄子直接扣上反对邓小平路线和迷恋权欲的帽子。个人认为,作者是在结尾刻意暗讽形形色色的“一言堂”。然而这点到即止的结尾,更不如不点明,或进一步展开来得艺术化。

        综述全文,《腊月·正月》不愧是瑕不掩瑜的遵命文学。腊月暗指新式资本积累的新方向,正月暗指此方向被认同和弘扬。此文对人民大众想遵命却不知如何才算遵命的心态刻画得堪称一绝,绝的我不得不破天荒为此等遵命文学拍手叫好。


下载点评

  • 购买多(1095+)
  • 种类多(8910+)
  • 下载快(366+)
  • 服务好(595+)
  • 差评(896+)
  • 已买(695+)
  • 博大精深(777+)
  • pdf(785+)
  • 书籍多(6108+)
  • 快捷(5510+)

下载评价

  • 网友 龚***湄: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11-04 00:40:16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田***珊: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1-04 02:50:3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1-04 00:28:07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堵***洁: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1-04 00:31:56 )

    好用,支持

  • 网友 谢***灵: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1-04 00:36:57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詹***萍: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1-04 00:33:36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相***儿: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1-04 00:34:58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潘***丽: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11-04 00:35:0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濮***彤: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1-04 02:03:4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辛***玮: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1-04 01:53:5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