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 网盘 电子书 下载 全格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 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txt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在线购买
PDF下载地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PDF下载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水龙吟 发布时间:2008-07-12 14:53:44
牌非常好。
-
作者: 译林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8-01-26 13:31:03
#传记译林# 作为一位“70后”的政坛新星,特鲁多展现出了与老派政治家完全不同的面貌!
-
作者: 业火绝海2513 发布时间:2023-04-02 15:56:07
画风很可爱,但普及知识的方式有点让人看不进去
-
作者: 泽泽 发布时间:2022-09-27 16:14:57
编得很好,就是多不认得。✍
-
作者: somnambuleNRR6 发布时间:2013-05-03 22:58:42
霍金的序言承袭了“家庭主妇在厨房也能读得懂”的传统,图片基本能在Apollo Archive能找到。就我这种阴谋论者看到的都是front screen projection拍摄的成品,回家后也给我爸灌输阴谋,老爷子冷眼看表示这不算什么......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深度改变》:从失控到自控,看完后我成功两周瘦5斤
作者:白白想拜拜 发布时间:2020-05-17 21:36:13
自律即自由——康德
最开始看到这句话,是很久以前做keep运动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有种直击灵魂的豁然开朗。可惜我做得并不是很好,自控力有限,想做的事情又太多,心思敏感,所以光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稳和维持工作进步就已经够够的了,减肥这事却一直没有进步。
但看完《深度改变》这本书后,我不仅更新了对自控的理解,还根据这本书里的许多建议,对自己的瘦身计划做了一次大调整,成功在两周内没有压力和痛苦的减少5斤重量。
《深度改变》一书的作者是泽阳,曾与古典、李开复、逻辑思维等合作出版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人工智能》等,销量均超百万册。策划引进《自控力》一书后,自今仍是自我管理系列里的畅销前列。而泽阳本人,也专门成立”自控力school“社群,帮助近千名朋友的成长。
woop思维法
“WOOP法”是著名心理学家,美国纽约大学及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布里埃尔·尔根廷教授的研究成果,其中woop每一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意思:
W-wish,你的愿望
O-outcome,愿望达成后的结果是什么?请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场景和心情
O-obstacle,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障碍?
P-plan,为了解决障碍,你需要做什么? 可以使用if...then...的句型来制定计划。
woop思维中,我认为最棒的是你要设想出障碍,并提出障碍的解决办法。人们常常对将会出现的障碍估计不够,尤其是盲目自信,对来自自身的障碍更是估计不足,实际操作中一遇到障碍就六神无主,又因为一次失败而全盘放弃。
以我减肥为例子,三分练七分吃,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吃得多,想要瘦身,我就需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于是选择了网上很火的谭维维饮食法作为一日三餐的安排(其实这个菜谱已经被我收藏了多次多年,一直没有行动起来)。但我要自己准备三餐的话,会遇到非常多的阻碍,因此我一一写下对策。
而这两周,我多次下班回家都是懒洋洋,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点外卖。但因为当时预想到类似情况,解决办法是事先准备好半成品,到家只要开火煮熟食物即可,连蘸料都是即食类,所以成功避免了乱吃一通的情况。
微习惯——每个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一次深度改变
我曾经因为自信不足,向身边人讨教过,向书本求助过,发现对我来说最有用的一句话是:做好最小的一件事,从中获得最小的自信,慢慢积累这种感受,从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小事,到相信自己能做好任何一件事。
习惯养成也是如此,我想要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启动太难了,每次一想到要换运动衣服,要出门去健身房,或者在地板上铺瑜伽垫,就觉得很麻烦。如果用微习惯的角度修改行为的话,我可以不从每天30分钟的运动开始,而是每天只做一个深蹲——只做一个,这就是我每天的目标。既不用事前换运动服,也不会出大汗难受,随时随地,即使在办公室,想到也立马可以做。渐渐的,我觉得一个深蹲太简单了,跟着惯性我可以做好几个。
为什么微习惯能有效改变生活呢?因为研究表明,有五大因素会造成注意力损耗:努力程度、难度感知、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而微习惯只是顺手程度的“努力程度”,调用很少甚至不用调用自控力,所以感知到的难度几乎没有,于是消极情绪也不会引发,带来的疲劳就更别提了,血糖水平可能都没有波动。最终结果是引起很少的意志力损耗。
当身体和大脑都习惯了只做一个深蹲这样的微习惯,再逐渐增加,那身体和大脑对此变化的排斥也会小许多。量变变成质变,自控力总额也越来越多,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
核心习惯——擒贼先擒王的2/8法则
2/8法则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体现,不仅仅是财富主要聚集于少数人手里,资源集中在少数地方,不同的习惯能带来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
有哪些属于“王炸”级别的习惯呢?书里介绍了几种:静坐、写作、运动、早起、专注等。
我们都知道自控力是能够如同肌肉一般锻炼出来的,所以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能提高自控力。但这些核心习惯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提高自控力,还能改善大脑,例如链接大脑不同区域,让大脑更平静、更发达、更能做应该做的事情。看完书,我发现这种核心习惯的特点在于,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只是这个习惯的直接好处,还有更加持久的长尾效应。
养成一个核心习惯,就能起到一带多的作用。所以我选择了改变饮食习惯这个核心习惯的养成,理由是这样的:
0.姐就是想减肥,夏天穿美美的小裙子
1.you are what you eat
2.多摄入蔬菜蛋白质,减少糖分摄入,能使身体营养均衡,整体更加健康
3.糖分摄入过多,据说皮肤会变差,大脑更加迟缓,身体也更多废物,每天没有精神,感觉很累,无力做事
4.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导致皮肤变差,免疫力下降,身体劳累
如果能真正改变饮食结构,多吃蛋白质,少吃碳水化合物,那么不仅我能实现变瘦的头号目标,穿衣服更加自信,还能获得一系列附加分——皮肤变好、精神十足、头脑灵活。自信心+身体整体的变化,能让我在面对新习惯养成和生活工作都动力十足,这就是核心习惯的益处。
改变动机——早起,用上班时间作为好好学习的休息和放松
最近我在尝试另一个新的核心习惯——早起。虽然书中提到,养成习惯最好做到两点:用66天巩固和每次养成一个新习惯。但之所以违背上述要求,是因为饮食改变以后,我不仅得到”瘦5斤“的惊喜,精力也好了不少,不再是“起床困难户”,虽然做不到更早起床,但至少不赖床,可喜可贺。
我妈是个典型的晨型人,即使是冷冰冰的冬天,也能做到6点起床,夏日就更别说了。她和我感叹过很多次,早起一两个小时,感觉一天多了一半的时间。虽然我无比赞同她的话,可臣妾真的做不到。毕竟早起对我来说不是意志力强就能做到的,起来精神也不好,啥都做不了,不如不起床。
我很喜欢书里对早起的形容——“如果能高效使用早起的两个小时,正好可以充分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来休息和放松”,但结合以往情况,发现我无法做到早起后,我就不和本性作对,改换成先改变饮食习惯,却没想到,当饮食习惯改善后,早起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其实这就涉及到另一点,想要自控,先想想无法自控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例如很多人都无法早起,但原因却各不相同,有的和我一样,是因为身体原因,早起也无法精力充沛的做事,所以起不来;有的则是不知道早上起来要干嘛,心想还不如多睡一觉。那么,第一种情况,先要做的是调整身体状况,第二种情况,则是找一件愿意早起干的事,即使是打游戏都可以。
我无法早起的原因则是占了上述两点,于是当身体状况变好后,我给早起的半小时里找了个非常乐意干的事——上天台给我的mini菜园浇水。看自己的植物涨势情况既不用动脑,还能获得平静,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往常我都是下班到家直接上天台看,但现在挪到早晨,发现还是很开心,早上多出来的时间也不会无所事事,感觉浪费时间了。
确定核心习惯——woop原则指定养成计划——设定可坚持的微习惯——just do it。
你也可以获得自控→自律→自由的深度改变,奥力给。
-
汉唐宋明清之政府组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笔记
作者:吴寄北 发布时间:2016-01-06 13:33:47
原书讲述了政治制度的四个范围,即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经济制度(田赋)、国防和兵役制度,此处只整理出政府组织之要点。
一 汉代
(一)皇室与政府
两大主题:1、皇室和政府的职权划分,2、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这两大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贯主题
皇权和相权
皇帝:国家的元首,象征国家之统一
宰相: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秦始皇统一天下,封建制→郡县制
化家为国,家务→政务
宰相:家的管家→政府的领袖
(二)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文官首长,管行政(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武官首长,管军事(除军事外,不闻其他政事)
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包括政府和皇室的),是副丞相,隶属于丞相
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副官,管皇室的一切事,隶属于御史大夫
(凡具“中”字的官,都指驻在皇宫的)
九卿——隶属于丞相
(官位是二千石,又称“中二千石”,因他们都是中央政府里的二千石,以示别于郡太守地方行政首长之二千石而名)
1.太常:管祭祀祖先鬼神,监管教育(因为古代学术都是在太庙的)
2.光禄勋:阍,门房
3.卫尉:掌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即皇室的卫兵司令(当时凡属军事方面的官都称“尉”)
4.太仆:皇帝的车夫
5.廷尉:掌法
6.大鸿胪:管交际,相当于外交部
7.宗正:管皇帝的家族,其同姓本家及异姓亲戚
8.大司农:管政府经济,管田赋收入(为大宗收入),其收入支销国家公费
9.少府:管皇室经济,管工商税收,为皇室私用
(三)地方政府
汉代的地方政府,共分两级:郡,县
全国100+个郡,1100-1400个县
中国历史上的地方政府以“县”为单位,至今未变
汉代郡的长官叫“太守”,地位与九卿平等,也是二千石
郡太守调到中央可做九卿,再进一级可当三公;九卿放出来也做郡太守
汉代官级分得少,升转极灵活
“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
(四)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上计——每郡每年要向中央上计簿,“计簿”是各项统计表册,即地方的行政成绩
刺史:中央特派到地方来调查的官员
全国分13个调查区,每区派一个刺史
刺史是小官,原始官俸只有六百石
侍御史:15个,专事弹劾中央及皇宫里的一切事情
刺史+侍御史,隶属于御史大夫
二 唐代
(一)唐汉相权之比较
相权的变动
汉之“领袖制”→唐之“委员制”
东汉之后,宰相职权被皇帝夺去,皇帝把他的私属像中书、门下、尚书之类来代行政府宰相的职权
唐代把以前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亦即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交还政府
(二)三省
中书省:主发令;中书省拟定,皇帝下勅→最高命令/诏书(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
门下省:对诏书加予覆核,即副署权(门下侍中,门下侍郎,给事中)
尚书省:执行(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及右仆射)
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以一件事之从违抉择,往往不如西方所谓民主精神那样取决于多数
中国人的传统,常取决于贤人
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那一人贤,就采纳那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
“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
(三)中央最高机构——政事堂
政事堂:中书省和门下省举行联席会议,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中书、门下始称真宰相
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
唐制除三省长官外,也有其他较低级官员而得附“参知机务”或“同三品平章事”等职衔的,如是亦得参与政事堂会议
政事堂开会时有一主席,称为“执笔”,记录讨论结果;这是唐代的宰相一职,采用委员制中的“首席”来代替领袖制
(四)尚书省与六部
尚书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共分六部
此六部制度,自唐至清末,推行了一千多年
吏部:掌人事及任用之权(五品以上官,由宰相决定,吏部可以提名,五品以下官,宰相不过问,全由吏部依法任用)
户部:掌民政、户口等
礼部:掌宗教、教育等
兵部:掌军事
刑部:掌司法
工部:掌建设
六部比于九卿
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的家务官;唐代始正式有六部尚书,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似皇帝的侍从
无论从体制讲,从观念讲,都是一大进步
尚书省的总办公厅名为“都堂”,两旁为左右两厢
左:吏部,户部,礼部——左仆射分领
右:兵部,刑部,工部——右仆射分领
每部分四司,六部共24司。每部之第一司为本司,如吏部之第一司为“吏部司”,其余各司各有名称
尚书省各部主管,上午在都堂集体办公,遇事易于洽商;下午各归本部分别办公
如有“参知政务”或“同平章事”衔者,可去政事堂出席最高政事会议
中国历史上关于政治制度有两大名著
一为《周礼》:先秦时代人之“乌托邦”,系一种理想政府组织之描写
一为《唐六典》:是唐代实际的行政法规,为唐代政府所真实遵循,虽富理想,已成事实
(五)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唐代 好于 汉代
地方政府:唐代 不如 汉代
唐代已渐渐中央集权,逐渐内重外轻
地方行政最低一级仍为“县”
县以上为“州”,与汉“郡”平等;州设刺史,在汉代本为监察官,唐代的刺史则为地方最高行政首长
唐县分上、中、下三等,州也分上、中、下三级;唐代地方长官的职权比重降低
地方长官之援属:
在汉代,由郡太守、县令长自行辟署任用;唐代则任用之权集中于中央之吏部
唐代的行政分级较多,升转不灵活,影响行政实际效力
(六)观察使与节度使
御史台,所谓三省、六部、一台,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不属于三省
监察权脱离于相权而独立,此是唐代监察制度与汉代相异之点
御史台分左右御史
左御史监察朝廷中央政府,六部每两部各设“御史监察”一人,谓之“分察”
(中央方面最要者为监察尚书省之六部,中书、门下两省不在监察之列)
右御史监察州县地方政府,谓之“分巡”,分巡则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御史最后称为“观察使”
观察使常驻地方,渐渐成为地方更高一级的长官,把州、县长官压抑在下面,如是地方行政本来只有二级,后来变成三级;遂形成一种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极有流弊
中央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是一大缺点
节度使:监察使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要他对地方事务随宜应对,临时得以全权支配
节度使在其地域,指挥军事,管理财政,掌握用人大权,于是形成“藩镇”
节度使制度本意在中央集权,而最终演变所极,为军人割据,尾大不掉
东汉末年之州牧既已如此,而唐代又重蹈覆辙,安史之乱即由此产生
军队首领来充地方行政首长,更是大毛病
中国政治史内外政权分合一大条例:
唐——节度使
清——总督,巡抚
三 宋代
(一)中央政府
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如有变动,只是迫于形势,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不能说它有建立
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二)相权之分割
中书省:行政
枢密院:军事
三司使:财政
考课院:用人
宋代的相权,较唐代低落得多
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单独取旨,中书省称“政事堂”
枢密院:管军事
枢密院本是唐五代传下的一个新机构,宋人不能纠正,把它沿袭下来,成为一重要官职
“两府”:中书省+枢密院;中书为丞相,枢密与中书对立
三司: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
“司”本是尚书六部下的官名,安史之乱后由宰相自兼司职。宋代也因其弊不能革,却变成政府财权专落在司的手里,三个司的地位提高,独立起来掌握全国财政
用人之权,本该隶属于宰相职权之下,宋代另设“考课院”
如是则不仅宰相和唐制不同,就是尚书成为行政总机关的制度也破坏了
(三)君权之侵揽
宋代军事、财政、用人三权都有掣肘,显是相权之低落,反面即是君权之提升
皇帝诏书
唐代,诏书归宰相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印画”
宋代,宰相写一“劄子”,即意见的节要,送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注:劄,音“闸”)
(四)谏垣与政府之水火
谏官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垣独立
谏官不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须由皇帝亲擢
谏垣:纠绳皇帝→纠绳政府
(五)地方政府
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是中央集权
中国的地方行政,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太差
宋代地方政府分三级
最高一级称“路”,相当于唐代之“道”
中一级是府、州、军、监,相当于唐代之州、府
最低一级仍是县
自五代以来,地方行政长官全属军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其兵权削了,地方上的政务另派文臣去,为“知某州事”、“知某府事”
其本职是一中央官,而暂去管某州某府的事
宋代无地方官,只暂时派中央官员来兼管地方事
宋代的地方检察官为“监司官”
每路共四个监司官
“帅”:安抚使,掌一路兵工民事
“漕”:转运使,掌财赋
“宪”:提刑按察使,掌司法
“仓”:提举常平使,掌救恤
宋代的地方财政全部解中央,地方无存储
中央军权集中、财权集中,地方日趋贫弱;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法
四 明代
(一)中央政府
明、清两代,皇帝专制独裁,此为实
汉、唐、宋诸代,皇权、相权划分,其间比重有不同
明太祖废除宰相;中国古代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是宰相之废止
中书、门下两省都废了,只剩尚书省,但尚书令和左右仆射都不设了
尚书省没有长官,改由六部分头负责,叫做“六部尚书”
秃头的尚书,多头的衙门;六部首长,各不相属
都察院:由御史台变来,专掌弹劾纠察,全国各事都在都察院监督之下
通政司:掌管奏章,公文出纳的总机关
大理院:主平反
(刑部尚书+都察院+大理院=“三法司”,遇重大司法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六部+都察院=“七卿”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院=“九卿”
明制,“有卿而无公”,多头政府,皇帝总其成
武官则有大都督,全国有五个大都督府(唐朝有16个卫)
一切大权就集中到皇帝
有许多事,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
廷推:小官归吏部尚书任用,大官由七卿、九卿再加上外面的巡抚、总督开会公开推举
廷议:倘有大事,各部不能单独决定,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
廷鞫:大的狱讼,三法司解决不了,也有七卿、九卿开会定夺
给事中:对命令进行审核,发表意见,或原旨退还;遇到廷推、廷议、廷鞫也可出席
(二)明代内阁制度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内阁”;秘书是“内阁大学士”
办公地点在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还有文渊阁、东阁两阁
这些处所都在内廷,所以称“内阁学士”
太祖时,内阁学士不过像是皇帝的顾问,作皇帝之参考;奏章批答,从前是宰相的事,现在是皇帝的事,皇帝不能一一亲笔,便口授大学士写出,所谓“传旨当笔”
政治大权本在皇帝,不在大学士;后来皇帝偷懒,把政权交付内阁,阁权慢慢地重起来
明代大学士由六部尚书和曾经的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来兼任
大学士,就管制论,绝对不能和汉、唐、宋时的宰相地位相比
其官职虽低,权任却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过他们的手
(三)元明以下之省区制度
历史上“省”字原始是衙门名,非地域名;在金、元两代,开始有“行中书省”
中书省是当时中央的宰相府,一般称为“都省”;“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
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二人去镇压
“行省”是一个行动中的中书省
这是元代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原因是异族征服了中国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要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制,便于军事控制
(省区的“省”字,根本是一个不详的名称;最好以后能在新的地方政治区域划分下把这字革除,不再沿用)
如是,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中央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明代废去中书省,无行省,把行省长官改成“承宣布政使”(官),全国13个“承宣布政司”(衙门)
(四)地方政府及督抚
地方行政分级
最高一级为省(即承宣布政司)
其次为分司
再次为府,州
最低一级仍是县
承宣布政使:管行政
提刑按察使:管司法
都指挥使:管军事
合称“三司”
总督、巡抚,为中央派到地方的;在布政使、按察使之上
唐之节度使,意在对外开边
明清之总督、巡抚,意在对内防乱
五 清代
(一)制度与法术
制度:指政治而言;出之于公的
法术:只是事情或手段,不能说是政治;出之于私的
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多半出于光武的私心
唐代,是在建立制度,宋代,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
明代,有许多只能说是一些事,清代,可说全没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在其中加上许多私心
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从满洲部族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
(二)清代的部族政权
自古至今,政权全是由集体来掌管的
神权:有宗教团体支持
王权:有贵族或军人支持,“贵族政权”,“军人政权”
资产阶级政权:有工商大资本家支持
无产阶级政权:有工农阶层支持
士人政权
中国历史从汉代起,就不能叫皇权,也不是贵族政权,已没有显然的贵族
中国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掌握在读书人“士”手里
从汉到明,都是如此;虽也有种种规定,但没有世袭特权
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可以代表着全民
读圣贤书,讲修齐治平之道,由国家加以考试,量才录用;此辈读书人的意见,则可代表全民
西方:公开选举;中国:公开考试
西方与中国——理念相同,方法不同
部族政权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变态的、特殊的政权,是“部族政权”:政权掌握在某一部族手里,即异族政权
蒙古人、满洲人的政府,是其蒙古、满洲全体部族在拥护此政权,于是蒙古人、满洲人是此政权中之特殊阶级或特殊分子
他们拿一个部族来控制政府,掌握政权,当然是私心的
(三)中央政府
清代沿用内阁大学士掌理国政,这对于满洲人是一种方便,因为废了宰相是利于皇帝专制的
雍正在三大殿(内阁)背后另设一个军机处,即“南书房”
重要政令在军机处,不在内阁;最高法令转变为军事统制
最高命令称“上谕”,分两种:1、“明发上谕”,2、“寄信上谕”
寄信上谕为清代特有,不按程序,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清代比明代更独裁
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不能对下直接发命令,不成其为行政之首长
六部及各部均无首长,尚书、侍郎都对皇帝单独上奏
府学、县学里都有明伦堂,每堂都置有一块横躺的石碑,叫“卧碑”,上锲有几条禁令: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四)地方政府
明代,布政使是最高地方长官,总督、巡抚非常设
清代,总督、巡抚变为正式的地方行政首长
总督、巡抚——布政使——道员——知府——知县;总督、巡抚之上或有中央另派的经略大臣、参赞大臣
(五)清代的各禁区
关东三省——留作满洲人的退步
台湾——怕造反
察哈尔和绥远——目的是把蒙古人和汉人隔开
新疆——此处土壤肥沃,尚未开辟,他们要留作满洲人的衣食之地
http://www.douban.com/note/414766576/
-
作者:静轩散人 发布时间:2019-06-16 20:44:28
最多给两星,本来是要上某东写追评的,但是评论窗口由于时间过久已经关闭了。气不过,来豆瓣,希望有用。
本来买来以后发现只有译文没有原文已经不爽,但是没办法,买的时候没看仔细怨谁呢?于是所以还同时购买了上古的《阅微》原文版,最近开始翻看译文,真的让人生气,语序混乱,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那毕竟也是从国语到国语啊,我读着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先把《阅微》翻译成英文,然后又被这位译者给翻回来!“
先
是画一道符,……
其次
行文都城隍”这是中国人说话吗?有的译文句子里面连主语都没有,是能看懂,一本上古出版的,上古啊!!!上古出版的,翻译经典的书,就限于能被看懂吗???真烂~!真的很烂。
-
众生绝顶聪明处,只在虚无飘渺间
作者:靜 发布时间:2009-05-04 10:03:03
《孙子》是一部兵书,但不是一般的兵书,而是讲有战略高度,带哲学色彩,侧重于运用之妙的兵书,在兵书中地位最高,是经典中的经典。
“兵法源于军法”。军法讲的是法度,兵法讲的是兵无常法。这里的军法,是军中的一切制度和规定;兵法,是专指讲谋略的书。现在我们称作兵书的书,主要是讲谋略,即狭义的军事艺术,但它的来源却是广义的军事艺术。广义的军事艺术在军法里。军法的存在,提醒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光凭兵法就能打仗。早期军法是什么样?《司马法》是唯一的标本。这部书,今本是选本,只有5篇,都是讲和用兵有关的大道理。
没有规则,就是唯一的规则。兵法的特点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它是一定基础上的胡来。没有基础不行,没有胡来也不行,和艺术的道理一样。
《孙子》十三篇分成四组,第一组的三篇和权谋有关;第二组的三篇和形势有关;第三、第四组的七篇涉及阴阳、技巧。
权谋,是讲计谋。计谋有大小,权谋是大计。大计是战略,处理的是战争全局(与政治有关,和战前的计算和实力准备有关)。
形势是什么?就是兵力的配方,这里多一点,那里少一点,有虚就有实,有众就有寡,怎么分配,奥妙无穷。大计和小计,权谋是大计,它是小计。形势是因敌制宜、因地制宜的各种对策。它的特点,是遇什么问题,讲什么对策,解决战斗中的实际问题。权谋讲战略,它讲战术。战术的要求,是机动、灵活、快速、多变,一是运动,路线和速度怎么样,二是打击,是不是意外和突然。诡诈,绝对不可少。
阴阳,是数术之学和阴阳五行说在军事上的应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靠这种学问。阴阳是讲人以外的东西。
技巧,和人有关,和武器的使用和军事训练有关。《墨子》城守各篇还在,是古技巧家说的经典之作。
权谋最尊,纯用古典,越古越好,后世保存最多;形势,也很重要,但不如前者,大多亡佚;阴阳、技巧,很多是随作随弃,后世保存最少。我国传统,尚谋轻技,和这种阅读结构有关。
-----------------
战史是用流血的经验写成,战例对军人最有用。读兵书,从战例人手,是对头的。兵书有用,但怎么用是大问题。用得不好,还不如不读。误不在书而在用。
(一)内篇
(1)权谋组
包括《计》、《作战》、《谋攻》三篇。
(2)形势组
包括《形》、《势》、《虚实》三篇。
(二)外篇
(1)军争组
包括《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五篇。
(2)其他
包括《火攻》、《用间》两篇。
-----------------
【计第一】
第一章,讲兵事重大,关系民之死生,国之存亡,不可不仔细比较,不可不仔细计算。
第二章,讲定计,即出兵之前,如何比较敌我(五事七计),计算双方的实力优劣,看结果是否有利于我,计算有利于我的计是否被贯彻执行。计利于我,被贯彻执行,才兵出于境。
第三章,讲用计,即出兵之后,如何发挥计算的优势,在战场上随机应变。
第四章,讲何以知胜负,答案是计算定胜负。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它抓住的东西,是战争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克劳塞维茨给战争下的定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以政治为前提。政治是“正”,战争是“奇”。“奇”是以“正”为前提,“正不获意”,才用“权”(《司马法·仁本》),“权”就是“奇”。战争后面的政治,它的意图,都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要让你受委屈。这是第一点。
2、先计而后战
3、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计是总体,也是局部;计是开端,也是结束;计是理论,也是应用。计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孙子》的每一篇都贯穿着计算。
道最重要,畏是衍文,不畏,简本作不诡,是不违的意思。人和就是民不违。道是民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是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比“道”次要的两条,是“天”、“地”。现代的军事气象学和军事地理学,按古代的概念,就是属于兵阴阳。《孙子》也讲兵阴阳,但讲天少,讲地多。讲天,主要在《火攻》;讲地,主要在《行军》、《地形》、《九地》。这里讲天,主要是讲时令。“地”,有无人之地和有人之地。无人之地是客观存在的地形地貌,有人之地是以战势而划分。地有三维,远近是长短,广狭是宽窄,高下是高低。三维之外,还有险易,险易是坡度。地势险峻,近于90度,是险;平坦,近于0度,是易。战势,有多种分类,“死地”、“生地”是最大的两类。安全地带叫“生地”,危险地带叫“死地”。《九地》讲“死地”,解释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反过来,是“生地”。
“天”、“地”的后面是“将”、“法”。“将”、“法”是人事。“将”有五德,第一是智,第二是信,第三才是仁。对于将帅,智、信最重要。兵法是斗心眼的学问,第一重要是智。信也很重要,不仅是诚信,而且是威信,令行禁止,有权威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勇而无礼则乱。见义不为,无勇也。“法”,不是一般的法,而是管理军队的法,古代叫军法。“曲制”,指军队编制。这个词,又见于《管子,七法》。
经过上面的比较和计算,“吾以此知胜负矣”,就是定计。定计只是“知胜”,还不是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胜利,还要到战场上。从知胜到制胜,一个好的计划,要想得以实现,一切取决于人。第一是自己人,各级官兵,要贯彻意图,执行计划。二是敌人,敌人是否中计,是否上当,是否就范,牵着鼻子,乖乖跟你走。这点更重要。
“将”是虚词,表示假想中可能发生的事。
这段话很重要。因为定计和用计怎么转换,这是中介。纸上谈兵的东西和实际操作的东西,前后如何衔接,光有“利”不行,还要有“听”。计的实现,不光取决于自己这一边的接受,还要有敌人的接受。“利”只是计算上的优势,光有计算的优势,还不一定有真正的胜利。不要以为,战争是计算的游戏,只要摆摆数字就能解决问题。自古以来,很多战争,实力悬殊,仍有一拼。对方是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计利以听”,是总结上文。承上而言,它的意思是,不但有计算上的优势,而且被执行者接受。这是个条件句。下面两句是说,在这个前提下,才制造“势”,用来帮助我们在外的作战。古人说,“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管子·七法》)。
在《孙子》一书中,“形”、“势”的概念很重要。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讲,可指任何军事上的态势。态势是由兵力的分配和部署而造成。但《孙子》把它分为两个概念。形是静态的,势是动态的。形是可见的,势是不可见的。不可见,也就是“无形”。定计是靠形,用计是靠势。“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利”就是“计利”,就是计算的优势。“权”本来是秤陀,用作动词,就是掂量轻重。“权”指权变,就是从加权平衡、调解力量分配一类含义发展而来。它的意思是发挥优势,制造机变。势的变化,都是因应敌情,随时随地调节,没有固定内容,这是它与形不同的地方。
“兵者,诡道也”。这是很关键的一句话。“诡道”不仅是“势”的特点,也是“兵”的特点。兵不厌诈,是典型的中国智慧。兵法的产生,和兵不厌诈直接有关。弱者不择手段,用糙招,这
是战术,不是道德。兵法是什么?是项羽想学的“万人敌”(《史记·项羽本纪》)。“万人敌”,不是决斗,不是打群架,而是政治集团间的殊死搏斗。这种艺术,它的产生,首要前提,就是要打破贵族传统:什么招儿都能使,什么道德都管不了。“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战国兵家,大家有共识,庙堂之上,我是谦谦君子,战阵之间,却不厌诈伪。不合规矩,现在反而是规矩。
形是看得见的东西,势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它们并非各自独立,毫不相干。形是摆在前面,势是藏在背后。摆在前面的东西,还是有形可睹。“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毛泽东称为“示形”①。“示形”,就是制造假象。它是势的表现。摆出来的样子,是伪装。伪装也是一种形。
上面两段,相映成趣,定计有确定性,用计没有确定性。《孙子》一书,总是先常后变,先正后奇,所以下面还是回到庙算本身,把最需要确定的东西先确定下来。
“庙筹”即庙算,庙算就是计。筭是计算,庙算是在“战”之前,这就是“先计而后战”。
战以前,第一是征兵,古人叫“军赋”;第二是建军,即按营兵布阵的需要,把征调上来的兵员分为军旅卒伍等各级编制,设官分职,配备各级军吏,统于将帅;第三是养兵;第四是治兵,即用金鼓族旗和徽章,建立指挥联络系统,利用农闲,借助田猎,校阅士卒,教民习战。这四条属于长期备战。
临战,也有四件事,第一是庙算,即用算筹,比较敌我,预测胜负;第二是卜战,即用龟策,占卜吉凶,去犹豫,下决心;第三是拜将,即选择将帅,授命专征;第四是授甲授兵,即把国家武库中的车马兵甲发给军队。这四条属于紧急动员。庙算是一计,也是谋。古代的谋分好几层。治国、用兵,合起来讲,这样的谋最大。比如《六韬》,就是两者都讲,也叫“阴谋”。其次,是庙算。庙算的谋是“权谋”。权谋是用兵的谋,战略层次的谋。还有一种,是用于实际战斗的谋,即“形势”家的谋。《孙子·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庙算之后,野战、攻城之前,还有外交战。
任何战争,都是为了胜利。任何胜利都是积小胜为大胜。庙胜就是设想中的大胜,这是第一步。庙胜之后,才有其他各步。
《计》篇的主题是庙算。定计是庙算本身,用计是庙算的延伸。最后一章是总结,还是紧扣这个主题。庙算很简单,全看实力。一般说,得算多的必定战胜得算少的。
-----------------
【作战第二】
第一章,讲打仗费钱。
第二章,讲打仗耗时。
第三章,讲抢,即取敌之利,就地补充自己。
第四章,讲快,速战速决。
第五章,是警告为将者,要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这五章,前两章是讲“用兵之害”,次两章讲“用兵之利”。“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提出的对策。最后一章是总结。
“凡用兵之法”,在《孙子》书中多次出现,《谋攻》、《军争》、《九变》、《九地》四篇的开头,《谋攻》、《九变》两篇的当中,《军争》篇的结尾,都有这种话。它是一种发凡起例的叙述。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是讲战车和兵员的数量。这里讲的规模,应是常数。它反映的是春秋晚期的战争规模,讲兵法,这个背景知识很重要,研究中国古代战争,战争规模很重要。早在春秋晚期,10万就不算啥,只是平均水平。战国时,规模更大。
穷人的大问题是吃饭,富人的大问题是安全。兵力的后面是国力,没钱不能打仗。这是战争经济学。战争的财政支持,即使今天,也是头等大事。
“胜久”是一个词,意思是靠持久取胜。“虽有智者”,简本作“虽知者”。“知者”等于“有智者”。“虽有智者”不是说“即使是有/智慧的人”,而是说“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作者的结论很简单,“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即军事上,真正管用的东西,只有老老实实的快,没有聪明机灵的慢。
“役不再籍”,是说国内征的兵,是多少兵就是多少兵,不用再抓壮丁。“粮不三载”,则是说粮食不用再运输。“再”、“三”不是实际数目,只是表示不要多次征发。国家穷是穷在两件事:“远输”和“贵卖”。“远输”是上文的“千里馈粮”,“贵卖”是粮价贵。“近师者贵卖”,是讲军市。军市,是设于军队所到之处。军队所到之处,粮价会上涨。这两件事,不仅使国家陷于贫困,老百姓也倾家荡产。孙子时代,都是到别国打仗,抢是正常,不抢是怪事。王者之师、霸者之兵,孟子、荀子喜欢讲,那是理想,不是现实。
国家花钱,除了粮草,还有武器装备。
一类是车:
(1)“破车罢马”。是指马车,包括上面说的驰车和革车。
(2)“丘牛大车”。是从丘征发上来,用牛拉的瑙重车。
另一类是单兵使用的各种武器和护具:
(1)“甲胃矢弓”。
(2)“戟循矛格”。
上述装备,车最贵重。作者说,杀敌靠两样,一样是对敌人的愤怒,一样是物质奖励。夺取敌人的兵车,一定要奖励,“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族旗”。
古代战争,除了抢,还有杀。很多战争都是斩草除根,男杀,女奸,老人和小孩也不放过。战争,不杀人不可能,少杀行不行?这是大问题。古代战争,有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敌人来了,不但杀人,还刨祖坟。被征服者作殊死搏斗,不投降,降了也会叛。对待俘虏,经常是活埋。“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后一句话不容易。 粮食就地补充,武器就地补充,兵员就地补充。这些加起来,就是所谓“胜敌而益强”。
战争的目的是胜,不是久。消耗不是目的,持久不是目的。侵略,客场作战,都是利于速决,拖久了,打皮了,必然不利。毛泽东写《持久战》,持久是针锋相对,属于反制之计。以强凌弱,要的是快,打得起,拖不起,以弱抗强,当然要反着来。毛泽东的持久战,强调的是战略持久。战术,还是速决。
为将者,不仅掌握着人民的死生,也掌握着国家的命运。司命,是天上的星官。《史记·天官书》说,天上的文昌宫有六颗星,其中第四颗就是司命。司命是定人死生寿夭的神。文昌六星,还有司中(第五星)。司中也叫司过或司祸,则是计人罪过,定人寿数的神。前者是大司命,后者是少司命。天上一颗星,地上多少命。将军杀人,医生救命,都是司命。
战争没有美感。
真正上过战场而人性未泯的人,不会喜欢战争。
-----------------
【谋攻第三】
第一章,讲全利原则,即用最小消耗,换最大胜利,这是谋攻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讲谋攻之法,即用各种办法避免浪战强攻,不是城打烂,人杀光,而是完整夺取,迅速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
第三章,讲实力对比,即以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关键是敌我对比,有绝对优势。
第四章,讲中御之患,即在紧要关头,将领要有机断专行,不必受国君遥控和干涉。
第五章,分两层,一层讲“知胜”的五条原则,其中包括“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一层讲知彼知己的重要性。
本篇为战争手段排队,是把最和平的手段排在最前,最暴烈的手段排在最后,先礼后兵。伐谋是第一,伐交是第二,伐兵是第三,攻城是最后。庙胜最好,退而求其次,才靠外交;外交不行,才野战;野战不行,才攻城;攻城是万不得已,属于下下策。它是把谋摆在第一,叫“上兵伐谋”。这句话,自古有一种通俗说法,叫“攻心为上”。“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引《襄阳记》)。
第一段是讲全利原则。这个原则,是以最小消耗,换最大胜利。克劳塞维茨说,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怎么消灭?用大规模杀伤武器进行大规模杀伤,连平民一块儿杀,是一种办法。这种打击,打烂杀光,军事成本大,道德成本也大。于是有另一种办法,“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寇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九首》之六)。就是这种打击。它的特点,是缩小打击面,比较聪明,但这是成本
计算,不是发慈悲心。
这里提到“五全五破”,讲‘全利“,这是下面讲攻城方法的前提。《孙子》讲逐步升级,也讲逐步降级,理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得己才“大规模报复”。这和西方的传统不一样。
邦是国土的封域,国是这个封域的中心,即国家的首都。古代常以首都代指国家,它可以代表整个国家,但和国家还不太一样。国是城市,不是一般城市,而是中心城市。次级城市,古代叫都、县。国不能很多,从概念上讲,只有一个,加上迁都后的都,有首都、留都、陪都之分,顶多也就两三个。但都、县却很多,几十个或几百个都有。
后面四级,是军队编制的四级。古代军队,并不是只有四级。中国古代,军队编制是以十进制为主。十进制的下面是五进制。最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伍之制”。伍是五人,什是十人。伍最基本。军人登记册叫“伍籍”。伍是细胞式的东西,可以代表各种队列形式。
这五个人,可以左、中、右排列,也可以前、中、后排列,还可以左、前、中、右、后排列,组成小方阵。伍以上,卒(100人)也是关键的一级。征发军役,卒才是基础单位。卒以上,基础单位是旅(500人)。旅上面还有一级,取驻屯之义,当时叫师(2500人)。旅的长官叫亚旅,师的长官叫师氏。旅是战车编组的单位。一旅五卒,是5个战车组,和卒伍之制的伍相似。一师五旅,是25个战车组,也和卒伍之制的两相似。
野战是吃肉,攻城是啃骨头。古代攻城难,不光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还有一道大墙,是对方的心理屏障。中国古代城市,城和市在一起,城和宫在一起,城和庙在一起,坟墓也在城里城外。它是财富的中心,权力的中心,也是宗教的中心。城破,攻方憋了一肚子的火,往往会血腥屠城,奸淫掳掠,不仅活着的人难逃一死,还会挖祖坟,毁社樱,侮辱守方的先人。守方拼死抵抗,原因在这里。
攻城,双方的心理很微妙。古代战争,暴力无限。攻城,久攻不下,往往导致屠城,城打烂,人杀光,男的都杀,女的都奸,就算不杀,也是抓回家里当奴隶。剩下空城空地只能移民以实之。这些都是笨办法。笨办法的背后是害怕,双方都害怕。只有高明的军事家,有胆量,有智慧,才懂得利用形势,用各种办法(如实力威慑,如外交谈判),晓之以利,谕之以义,动之以情,劝说对方,放弃抵抗。在放弃抵抗的条件下,保证对方军民的生命安全,既保全自己,也保全对方,既保存城,也保存人,完整地得到胜利。这是最理想的攻城方法。
第二段包含三层意思:一层是承上而言,讲“全利”的重要性;一层是讲一般的“攻城之法”,一层是讲“谋攻之法”。“攻城之法”,违反全利,是最糟糕的攻城方法。“谋攻之法”,符合全利,是最聪明的攻城方法。中国的军事文化,是墙文化。土墙是墙,砖墙是墙,列阵而战的人墙也是墙。城市从哪儿来?从聚落。古代聚落都是小村小镇,统称是邑。大如国(国都)、都(大县)小如县,往往有城墙环绕。这种墙,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城。我国城市,特点是四四方方,棋盘式布局,宫寝、宗庙、社樱、陵墓,全都集中在一块儿。古代城防,主要靠三个东西,第一是城墙,第二是城壕,第三是城楼。
兵书四种,权谋、形势讲谋略,阴阳、技巧讲技术。两种谋略,两种技术。阴阳是以天文地理、阴阳向背为主,属于“软科学”;技巧是以武器、武术、军事训练、军事体育为主,属于“硬科学”《汉志·兵书略》给技巧下定义,“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攻守”二字值得玩味。
墨子讲城守,说“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墨子·备城门》),要守三个月。但这里说的攻城,光是准备工作,就六个月:准备攻城器械,三个月;修距埋等工事,又三个月。半年过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蚁附的结果是“杀士卒三分之一”;“杀士卒三分之一”的结果是“而城不拔”,这当然是灾难。攻城,古代最难。古代攻城难,有人开始动脑筋,强攻不行,就围而不打,或围点打援,或围魏救赵。这些都是比较聪明的办法。但更聪明的办法是什么?还是
给敌人做思想工作。做工作的人最好是敌人身边的人,敌人信任的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你纵有千军万马,只要不服,就得打下去。进攻者要好好想一下,敌人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哪里?他的最后底线在什么地方?
第三段讲实力对比,实力不同,对策不同。
古代说“方多少里”,都是说每边的边长有多少里,而不是现在说的多少平方里,如方百里的意思是100里X 100里。古代1里=300步,1步=6尺,一尺=23. 1厘米。城墙高度,据《考工记》,天子之城,其外城城隅是高九雉(高20.97米),宫城城隅是高七雉(高16.17米),门阿是高五雉(高11.55米);诸侯之城是高七雉,都城是高五雉。前人说,即使最矮的城,也没有低过三雉以下的。雉是版筑的单位。每块版,长1丈,宽2尺。五块版,从上到下排列,是一堵。一堵是长宽各一丈。三堵横排,长3丈,高1丈,是一堆。
中国古城,早期古城(前3000一前2000年)已经比较大,很多都属于方一里到方二里的大城。商周古城,像僵师商城、郑州商城,则是方四里的大城。东周古城,一般都在方四里以上,大的可以超过方九里。如燕下都城、齐临淄城、楚纪南城、中山灵寿城,都超过这个数字。《孟子·公孙丑下》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里之城是长宽1247. 4米,七里之郭是长宽各2910. 6米。
古代的城,人口有多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西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我国的人口统计数字是59594978人,即将近6000万人(《汉书·地理志》)。这里有两个数字很重要。一个数字,可以反映春秋中期的人口水平,出自《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管仲制军,齐有民户66万,按五口之家计算,约合330万人,可出军3万人,大约100个人出一个兵。另一数字,可以反映战国中期的人口水平,出自《商君书》的《算地》和《徕民》,当时的秦,耕地有1000里x 1000里x2这么大,大约可养农户540万,按五口之家计算,约合2700万人。这些居民,可出战卒不足100万人,大约27人出一个兵。我们估计,战国人口当与西汉接近,也在6千万左右,七国军队的总数当不少于400万。当时的城,多是“万户之邑”。“万户之邑”的人口大约是5万人。
《墨子·备城门》说,只要守城得法,可以少胜多。攻城选择什么方法,关键要看实力。作者说,如果没有十倍于敌的兵力,不能围城(只围不攻);没有五倍于敌的兵力,不能攻城。这是讲攻城。野战,兵力可以少一点,但优势也很重要。两倍于敌,就可以分割敌人,各个击破,好像吃蛋糕,太大,只能切开来,一块一块吃。势均力敌,可以一战。但不如敌人,决不能战。实力差一点,可以躲;差太多,只能逃,没什么不好意思。惹不起就躲,躲不起就逃,这是兵法。动物都知道,逃跑是求生策略。《荀子·议兵》说,“是事小敌霭(脆)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小敌”是弱小的对手,“大敌”是强大的对手,对手弱而脆,还可以占便宜;强而坚,则一碰就完蛋。“坚”不是坏词。参考《议兵》,“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是说,如果弱势的一方能集中优势兵力,虽小而坚,则强大的一方也可擒获。
战争,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其实,何止躲、逃,降也是兵法。兵家的选择,不是道德考虑,关键是看力量对比。劣势,不对称战争,什么糙招都可能使,不能说这是违反规则。兵不厌诈,意思就是,没有规则就是唯一的规则。“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忠)人(仁)”(《司马法·仁本》)。忠仁即忠信(秦简有用仁为信的例子)。战争是你死我活,根本不必拿道德说事。战争又没裁判,什么是正招,什么是邪招,全看谁来讲。凡是敌人害怕的,就是好的;凡是敌人想不到的,就是对的。
中国历史上的武器,高科技的武器,首先是用于攻城和守城。攻守器械,互相反制,最明显。
第四段用来警告国君,叫他不要蹲在家里瞎指挥,干预将军在国外的作战。这种干预,会束缚将军的行动,把自己的军队搞乱,导致敌人的胜利,古人叫“中御之患”。
第五段是全文的总结。内容分两层。第一层,作者把“知胜”归纳为五条:前三条,“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都是讲自己这一边,属于“知己”;“以虞待不虞者胜”讲应敌,则是“知彼知己”;“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呼应上一章,也是讲自己这一边,还是属于“知己”。第二层,作者谈到对胜率的估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胜率为
100%;“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胜率为50%;“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胜率为0%。
《孙子》讲“知胜”,主要有三处。《计》是凭“五事七计”,看谁得算多。此篇是凭上面五条。后面的《地形》,是在知彼知己外,又加上知天知地。
-----------------
《孙子》这三篇,重点是权谋。权谋是战略。战略是全局性的问题。他是用鸟瞰的方式讲,展开的方式讲,让全景暴露在眼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讲庙算,讲野战,讲攻城,一步接一步,来龙去脉,全都讲到了。不但有全景,还有全过程。他用笔精练,绝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讲。很多细节,他故意不讲。讲,只是几条基本原则。庙算强调多算,野战强调速决,攻城强调全利。给人的感觉是要而不烦,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全部加起来,才1100个字左右。这和下面一组是对照。下面一组,是谈战术问题。战术问题,变化多端,非常具体,非常灵活,学者很容易就事论事,比如很多兵书,都是用问答体讲这类问题,好像对症下药,但作者不这样,反而舍直观,入抽象,从概念入手,选择抽象描述,给人的感觉是,很有哲学味道。
-----------------
这一组和上一组不同,第一组是按战争过程讲,按来龙去脉讲,这一组是从兵力部署的数理关系讲。前者比较直观,后者比较抽象。 这一组,分量一样,也是三篇,即((形》、《势》、《虚实》。它们都是讲兵力的配置。前面,《计》篇就讲数量,但比较笼统,这里是具体展开。我给这组起个名字,叫“兵力的配方”。
宋以来的兵书,好以医方比兵法。“兵力的配方”有两种,一种类似成药,药是配好了的,放在药店里,可以直接抓,古人叫“形”;一种类似处方,要由有经验的大夫,根据病情深浅、阴阳表里虚实,给病人下方,斟酌用量,增减其味,古人叫“势”。这两个概念,可以分开用,也可以合起来用。合起来的概念,就是“形势”。形是潜在的势,势是变化的形,两者是同一件事的不同侧面,相辅相成;并不是说,有形就没有势,有势就没有形。形势是个可拆可合的概念。形势或形、势,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军事有关,和政治有关,和哲学有关,和思想有关。
形势,作为合成词,古人也指某一类兵书。形势是兵书四种的第二种,地位仅次于权谋。《孙子》讲形势,有两种讲法,一种比较抽象,一种比较形象;一种偏重理论,一种偏重实用。它的第二组,我们叫形势组;第三组,我们叫军争组。这两组都是讲形势,形势组是前一种讲法,军争组是后一种讲法。
下面第三组,《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也讲形势,特别是形势概念的运用。形势家的特点,是走得隐蔽,打得突然,灵活机动,快速多变。形势的概念最抽象,但形势的运用最灵活。《孙子》讲形势,先讲概念,后讲应用。《兵书略》只讲了后一方面。作者的安排是,先讲本质,再讲现象;先讲原因,再讲结果。
形势是什么?就是部署的结果,它好像医书中的医方,对症下药、配伍成剂。银雀山汉简《奇正》说,“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这个说法最简明。简单说,形势的意思,就是兵力的投入,这个地方多一点,那个地方少一点;这个地方紧一点,那个地方松一点,好像行棋布子。兵力部署的格局,可统称为形势。但形、势二词,也可以分开讲。形就是“大体得失之数”,势就是“临时进退之机”。这是汉朝人荀悦的说法(《前汉纪·高祖皇帝纪》),比较得其神似。
-----------------
【形第四】
第一章,讲“形胜”在己不在敌,强不强,是先定之数。
第二章,讲“形胜”易见易知,强不强,是明摆着的事。
第三章,讲“知胜有五”,即如何判断敌我双方的实力,第一是知度(田数),第二是由度知量(粮数),第三是由量知数(兵数),第四是由数知称(对比),最后是由称知胜(知胜)。作者相信,强弱决于军赋,即料地出卒的制度:地广则田多,田多则粮足,粮足则兵众,敌我比较,兵众者胜。
第四章,作者打比方说,形胜有如高山放水,蓄之深也。
《形》篇讲“形”,主要是讲实力强弱,即所谓“形胜”。“形胜”这个词,《孙子》没有直接提到,但概念是有的,可以参考银雀山汉简《奇正》的一段话: P158
“形胜”的一方是实力强的一方。实力是胜利的基础。但有没有实力是一回事,会不会用它是又一回事。这里只讲前者,不讲后者。后者是下一篇的重点,属于“势”。整个《形》篇,作者都没有给“形”的概念下定义。就连“形”字本身,也只在篇末点了一下,而且还是比喻,没有解说,对比下篇,我们才能了解其含义。
《计》篇讲的计,用“五事七计”比较的计,本身就是实力计算。这种计算,就是形。“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因利制权”的“利”就是形,“权”就是势。形和势的区别是什么?很清楚,形是势的基础,势是形的发挥。
这一章,主要讲“在己曰形”。即先为不可胜,自立于不败之地,才是形。形在己而不在敌,故可知不可为。相反,因敌制胜属于势,形有先定之数,势则不可先传。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几句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先”,二是“己”。“先为不可胜”是先有实力在手。“不可胜在己”是自己有实力,这是属于形。相反,“待敌之可胜”,是等待机会,发挥优势,这个机会,在敌不在我。发挥出来的优势,就已经是势了。“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也是说形胜在己不在敌。今本“善战者”,简本往往简称为“善者”。“能为不可胜”只是形,不是势,势才能胜敌。它是说,从备战的角度讲,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有实力上,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犯错误上。对方如果不犯错误,不管你准备多充分,结果还是不能取胜。敌人不犯错误,我方可以想方设法,引导敌人犯错误,这是属于势的问题,现在还谈不上。现在,在备战的问题上,我们只能管自己,不能管对方。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是强调“形胜”可知不可为。这句话,和《虚实》篇的一句话正好相反。《虚实》篇说,“故曰:胜可为也”。这两句话,表面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各是强调问题的一个侧面。“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实力强弱有先定之数,事先就可以估计出来,不是临时能造出来的,而“胜可为也”,是说投入战斗,才见分晓,在实际战斗中,实力发挥还大有余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是以实力立攻守之势,即敌不可胜,则取守势;可胜,则取攻势。守是因为敌强我弱,实力不如对方;攻是因为我强敌弱,实力超过对方。但“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简本作“攻则不足,守则有余”,理解正好相反。这两种写法,汉代古本都有。我分析,简本是把这里的“不可胜”和“可胜”对应于上文的“不可胜”和“可胜”。上文的“不可胜”是我,“可胜”是敌。它是说,我取守势是因为我有足够的实力,敌取攻势是因为实力不如我,其实攻不如守,守方是强势,攻方是弱势。这种写法,比较别扭,但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从防御的角度讲,攻方比守方消耗大,守方会显得有余,攻方会显得不足,很多军事家都有这种经验之谈。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这句话跟简本也不一样,简本强调守,没有“善攻者”。它是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然后又动于九天之上。“九天”、“九地”,就是古书常说的“九天”、“九野”,九天是极言其高,九地是极言其下,它们都是平面九宫格’上下是镜面反射的关系。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日善也,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这段话和《计》篇的说法也很相似。“举秋毫”、“见日月”、“闻雷霆”,所有这些比喻都是说,凭实力定胜负,是明摆着的事。“形胜”的意义就在,“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胜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从备战的角度讲,我们只能要求自己不犯错误。“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立于不败之地”,是属于“形”;“而不失敌之败也”,是属于“势”。我方不犯错误,这点可以做到,但敌人犯不犯错误,是个很大的变数,只有放到“势”的范围考虑,才有意义。
实力的概念,在《计》篇中,有五个指标。五个指标主要是政治指标和军事指标,这里则是讲战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指标。它的制度支撑是军赋制度。
(1)“度”。度是长度单位,主要用来量土地。
(2)“量”。量是容量单位,主要用来称粮食。
(3)“数”。数是出卒的数量。古代计算数量是用算筹。
(4)“称”。本来是衡制术语。衡制,权是秤陀或珐码,衡是秤杆或天平,“称”就是用这类衡具称量轻重。这里指比较敌我兵员的多少。
(5)“胜”。是兵力比较的结果。
军赋制度,是出军制度,包括粮食、武器和兵员。但这里主要是兵员。它的概念是田数出粮数,粮数出兵数,兵数生比较,比较定胜负。
“形”是这篇的主题,但这个字,直到最后才出现。最后这几句,不是定义,只是比喻。“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初之黯者”,是指蓄水很深,提升很高,一旦把水放下来,势头一定很猛。这个比喻和《势》篇的结尾有点像,一个是放水,一个是滚石,都是积聚势能,然后释放出来,即所谓“蓄势待发”。但这两篇东西,各有所主,区别在哪里?值得琢磨。这里讲放水,重点是“积”,不是“决”。《势》篇讲势,有所谓“势如旷弩,节如发机”,犷弩是蓄势,还不是势,发机才是势。以水为喻,则积水如扩弩,决水如发矢。前者是形,后者是势。物理学讲势能,势能的意思,是“潜在的能量"(potential energy)。我们把水或石头放在很高的地方,是提升势能。potential energy只是蓄势,还不是势;released energy(释放的能量),才是势。《势》篇说“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势从蓄势待发到发,中间有个环节,是“节”,即控制物。蓄水的堤坝和闸门,就是这个“节”。闸门不开,水还有常形,还是形;一开,水从千初之黯奔流而下,就没有常形,没有常形,才是势。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同样是水,不放就是形,放了就是势。这是形、势的基本区别。
《孙子》中有三句话,近似定义。第一句话是“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第二句话是“强弱,形也”(《势》),第三句话是“勇怯,势也”(《势》)。第一句话是说,利用优势,制造机变,才叫势。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计利以听”的“利”,也就是形。第二句话是说,强弱决定于形,强弱是实力比较,它决定谁有优势,这种实力就是形。第三句话是说,勇怯决定于势,勇怯是士兵上战场的临场发挥,这种发挥是取决于战场上的形势和地理环境。
形是有形可见的东西,势是看不见的东西;
看见的都是形;
形是静态的东西,势是动态的东西;
形是己所素备,势是因敌而设;
形中有势,势中有形;
作为合成词,形势是人为制造的格局;
“形格势禁”的“形”和“势”,其实都是“势”。
《形》篇结尾,“若决积水于千切之山者,形也”,是指积水于千初之山,蓄之深,发之猛,它强调的是“积”。积水于高山,当然是potential energy。物理学的势能,就是指这种东西。但这是形,不是势,译成势,就弄反了。《势》篇结尾的“如转圆石于千初之山者,势也”,是说木石的滚动,要顺应山势,比喻因敌之势,为己之势,这才是势。形、势,混言不分,析言则别。荀悦说,“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也,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意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何,三术不同也”(《前汉纪·高祖皇帝纪》卷二),岳飞也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形势就是属于运用之妙,其用在于将心。
《孙子》一书,贵在权谋,但权谋的体现是形势。它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讲形势。《孙子》讲形势,主要在《形》、《势》和《虚实》三篇,但实际应用,是《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五篇。
-
书摘
作者:我爱古诗词 发布时间:2023-11-01 21:12:10
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健康生活的“简单七要素”:不抽烟、不过重、有活力(定义:每天至少做相当于走22分钟的运动)、健康饮食(如吃大量蔬果)、具有低于平均值的胆固醇、具有正常血压,以及具有正常血糖值。
不抽烟、不肥胖、每天运动半小时,以及吃得更健康(摄取更多蔬果和全谷物,少吃肉类)。研究发现,仅仅做到这4个要素,就能降低78%的慢性病患病风险。
为了有效降低LDL这种坏胆固醇,你需要大幅降低3样东西的摄取量:(1)反式脂肪,存在于加工食品、天然肉食品及乳制品之中;(2)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及“垃圾食品”中;(3)膳食胆固醇,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特别是鸡蛋。
巴西坚果虽然好,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巴西坚果中矿物质硒的含量较高,每天吃4颗,实际上可能就已经达到人体每日所能容忍的临界值。不过,如果你只是一个月吃4颗,大可不必担心。
每周至少吃1份或2份草莓的女性,与那些不吃浆果的女性相比,认知功能减退的速度至少延缓了两年半。
从50~75岁,我们每年都应该做粪便检查,或至少每3年做1次,再加上每5年做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10年做1次大肠镜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想要测量自己的肠道运送时间,可以试着吃一些甜菜根,然后记录大便是什么时候变成了粉红色。如果这个时间为24~36小时,你可能就符合了每日排便半磅的健康目标。
究竟肉类中含有什么成分,会引起早逝的风险呢?一种可能性是血液和肌肉中的基质铁,由于铁质的促氧化作用会产生致癌的自由基[67],因此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铁质太少,会有贫血的风险;铁质太多,则可能增加患癌和心脏病的风险。
减少腹部脂肪,可能是防止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最好方法。
以全蔬食减重的好处,就是无须严格控制食量或节食挨饿,也无须绞尽脑汁计算热量摄取,因为大多数的蔬食都是天生就营养素密度较高且热量密度较低。
世界上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两个最主要的饮食风险因素,可能就是水果吃得不够多,以及吃太多盐。
磨碎的亚麻籽粉“是有史以来经由饮食干预降血压最有效的天然食品之一”[116],每天吃几茶匙的亚麻籽,看来比有氧耐力运动计划更有效2~3倍[117](两者不矛盾——在饮食中加入亚麻籽,同时也做运动,双管齐下效果更佳)。
比较280种常见饮品的抗氧化物含量,洛神花茶位居第一,击败了其他重磅级茶饮,包括经常为人称道的绿茶[128]。在饮用洛神花茶后的1小时内,血液中的抗氧化能力会达到高峰,显示茶中的抗氧化植物营养素已经被吸收到身体系统里。
喝牛奶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豆类的身份比较特殊,横跨蛋白质和蔬菜类,豆类富含蛋白质、铁和锌,可以取代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同时也含有蔬菜的特有营养素,包括膳食纤维、叶酸和钾。吃豆荚或豆子可以兼得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最佳营养素,饱和脂肪与钠都低,也不用担心胆固醇。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1:17:41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利***巧: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6:49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濮***彤: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0-27 10:33:20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谢***灵: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40:48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堵***洁: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0-27 11:54:23 )好用,支持
-
网友 田***珊: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32:27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养***秋: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0-27 10:40:01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相***儿: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0-27 10:36:37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索***宸: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0-27 10:42:17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温***欣: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0-27 10:32:02 )可以可以可以
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
民法同步辅导与习题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刑法学同步辅导与习题集2025法考法硕考研高铭暄第九版张明楷第六版辅导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刑法学同步辅导与习题集(含考研·司考真题)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经济法 第3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数学在经济管理中应用实例析解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银行国际业务实验教程(普通高等院校实验银行系列教材)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融硕士(MF)复习全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融学基础考试大纲 2003年金融学硕士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融学基础考试大纲 2003年金融学硕士研究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金融硕士(MF)习题及详解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喜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的人也看了
-
梁启超家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侵权责任利益保护的解释论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应用技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工作页一体化)(第二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朗文商务英语词典(英汉双解新版)(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儿童动物小说:绝境狼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钱穆先生全集:读史随劄(繁体坚排版 新校本)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鸿儒文学馆 儿童小说原创系列:神秘的闸湖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看懂门道,买对保险--正确购险的108个常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相关推荐
-
唐诗 宋词 元曲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等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正版速发】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意念力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2023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专业知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家庭钢琴启蒙课(爸妈一定要懂的学钢琴那些事)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三民文化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威士忌投資勝經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细说平遥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11G329-2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多媒体数字艺术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两面间谍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北大东奥·轻松过关1·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客家山歌:认同·发展·嬗变(Hakka Mountain Songs: Identity Devel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商务礼仪:情境·项目·训练(第2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邮轮安全运营管理案例集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PNSO恐龙博物馆:中国恐龙2(用科学艺术作品呈现近百年来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恐龙)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玉匣记正版增补万全老旧古书玉匣记注评真本完整版原著无删减东晋道士许真人 著耕种气象婚丧嫁娶求学开张出行起造移居看阳宅占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博士论丛 历史环境的管治:理论创新与模式实证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校正全本增刪卜易 野鹤老人著四库存目纳甲汇刊[一] 古代术数书籍 周易六爻经典入门 爻 书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 【满2件享】《走短的路》——纵横职场少走弯路的秘诀 赵海男 北京仓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成功/励志 人在职场 职场人际/职正版 电子书网盘下载 2024 pdf mobi txt
下载点评